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妖鬼杂谈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独特而优美的存在。来晚了点,看了下面的几篇 回答之后我来做一些补充吧。

一、《三国演义》是一本神回复录。曹操语录摘选:

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 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尽显奸雄本色的一句话,如此无情无义而不择手段,无怪乎陈宫宁愿陪吕布去死也不跟曹孟德混。

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你的妻儿我收下了,曹操你好大方啊。

刘备语录摘选:

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 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千古名言无需解释 ,但缺胳膊少腿的人多,衣不蔽体的多年未见。

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一句话坑得天下无双的吕温侯身死白门楼,一句腹黑不足以形容了。

群雄对话精选:

孙皓--帝赐坐曰:“朕设此座以 待卿久矣。”皓对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刘禅--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两位“后主”一个残暴,一个昏聩,却都能够保全性命终生富贵,不可谓没有智慧,不过当局者迷罢了。

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 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 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 ...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 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诸葛亮的意思是其实曹操很好打发,出点钱买两个女人打发一下就可以,不比劳师动众的打仗呢,也不知道周大都督为何生气。

二、春秋名言不断

▲小个子可不好欺负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8。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战国《晏子使楚》

人说矮小的名人无不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果不其然,晏子的机智让楚王屡次吃瘪,代表国家形象怎能被人小觑?

▲割肉自啖的出处

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引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

春秋齐国人确实彪悍,喝了几杯没肉,酒劲上来那就割自己的呗,虽然勇气可嘉,忍耐力一流,但他们是傻,还是真傻呢?

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

只有做到心怀国家,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公平的生活环境,无论前面的困难有多大,我们也应当勇往直前。子产不愧孔子所说的贤人之称,如果生于晋楚,当不亚于管仲而名垂千古。

三、其他的神回复。

时姚兴遣使告刘裕云:“慕容见与邻好,又以穷告急,今当遣铁骑十万,径据洛阳。晋军若不退者,便当遣铁骑长驱而进。”刘裕呼兴使答曰:“语汝姚兴,我定燕之后,息甲三年,当平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宋书武帝纪》

▲声名赫赫的却月阵为刘裕所创

刘裕不愧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南朝第一帝,面对后秦的恫吓毫不退缩,一句“正好一起收拾了”体现了其侧漏的霸气,同时也算准了对方外强中干的本质。果然秦军出发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台阶)就灰溜溜地回去了。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曹景宗《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

如此文采和意境俱佳的诗居然是一位大老粗武将所作,曹景宗北伐大胜归来,借着了点酒意挥笔写下了不亚于任何边塞诗的千古佳句,这是当年那场饮宴流传下来唯一一首诗。想来曹景宗站在光华殿文武百官中时的神情,应该和金庸笔下萧峰站在聚贤庄群雄间时的神情有几分相似吧。

四、近现代也有厉害人物

辜鸿铭的辫子: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什么叫有话说不出来,辜老有点狠啊!

▲大国总理当如是也

周总理的钢笔: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这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我觉得不错,就一直在用。”说完,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嗯,点个赞,周总理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今天到此为止吧,快写不下了,请点赞、关注和赐教。


凉州七里


周恩来总理担任外交官的时候,他对那些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的答复堪称神回复。我们说几件大家比较熟知的事。

在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上,有个记者不怀好意的问周总理,你们国家的马路明明是人走的,为何要叫他是马路呢?

很显然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方大有挑衅的意思。

周总理的气度确实不一般,他也没有让别人下不了台,而是正面的回应了他所提问的。

周总理义正言辞的告诉他,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在中国简称马路。

周恩来回答完,现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还有一次,有一个美国记者,他看到周恩来衣兜上别着一个美国派克的笔,他就想看中国的笑话,他问周总理,你们中国那么大,难道连一支钢笔都生产不出来吗?您为什么要佩戴我们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客客气气地对他说,说道这个钢笔,那真的是大有来头。这是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

周总理浅浅的一句话,记者立马就闭嘴了,他也明白了什么意思。

因为抗美援朝的时候,我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一起打败了美国佬,缴获了不少的战利品。周总理的这句话,一说出来,他肯定也就得意不起来了。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最爱戴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但是中国最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新中国的缔造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他在担任总理期间,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事情,深深的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古人民,人民为感到有这样的以为总理而自豪。


汉史趣闻


1、最经典就是刘邦的“分我杯羹”;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著名的流氓皇帝,说话相当的贴地气,而且什么“无耻”的话他都能说得出口。也正因如此,就连楚霸王项羽也拿他没办法。

有一次,项羽打算拿刘邦的老父亲刘太公来要挟刘邦,扬言如果他不投降,就直接把刘太公给煮了。而且还现场搭起了炉台,给刘邦来个直播煮人。

谁知刘邦不仅不为所动,还直接把项羽怂回去:“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意思就是,咱两是拜过把子,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敢煮,我就敢吃。

刘邦这么不安套路出牌,一下子就把项羽给怂回去了。而“分我杯羹”也因此流传千古。

2、“何不食肉糜?”

也不知道司马懿造了什么孽,我国史上公认的三个白痴皇帝,他们司马家就独占其二,而晋惠帝司马衷就是其中之一。

司马衷智力低,却当上了皇帝,西晋的灭亡也就不难解释了。有一年西晋国内饥荒,饥饿的百姓连草根、观音土都得吃了。而当大臣们向晋惠帝汇报后,人家直接就给大臣们来了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就是说,百姓既然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晋惠帝这么一说,还真的让大臣们无言以对啊!

3、“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这又是一句怂得对方无话可说的回复,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讨伐南唐,南唐遣使前往指责北宋的侵略行为。面对指责,赵匡胤也拿不出理由来解释,于是就直接来了一句“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我老赵就是看不惯你们南唐在自己旁边,所以就把南唐给灭了。

4、“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句话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但其实这曾经也是一句神回复,而且还直接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清代状元——秦大士。

秦大士文采出众,最终通过科举成为了状元。可是,他有个遗臭万年的祖先,那就是秦桧。因此,当时乾隆皇帝很担心他是奸臣之后,会有辱朝廷。所以,便在殿上询问秦大士。

但秦大士确实秦桧之后,要是承认,虽然不会死,但功名可就没了;要是不承认,那就是欺君,搞不好就会杀头。于是,想了一下,秦大士直接就回了一句:“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潜意思就是,当年秦家在宋高宗这种昏君手下,自然是奸臣;可而今皇上你可是盛世明君,我秦大士在你手下,那绝对就是治世能臣。这乾隆皇帝素来自恋,他马上就知道秦大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夸他的同时,也表明自己是能臣。

于是,凭着这句漂亮的马匹,秦大士最终顺利的拿稳了自己的状元帽!


这些历史要读


先说个丘吉尔的,最近指着他活着了。

丘吉尔有个女婿叫奥利佛。为了缓解关系,奥利佛就和丘吉尔聊天:

“老丈人啊,你在二战里最佩服的是谁呀?”

丘吉尔想都没想:“墨索里尼”。

奥利弗愣了下:你为什么喜欢墨索里尼呢?

丘吉尔回复:

因为他有勇气枪毙自己的女婿。

==========================================================

唐朝末年,宰相王铎奉命带兵去镇压黄巢起义。王铎这个人怕老婆,所以就把老婆扔京城,自己带兵和小妾逍遥去了。结果夫人听到消息骑着马就追出来了。

王铎赶快找幕僚问计策啊:

打南边来了个黄巢,手里握着八百标兵,打北边来了个夫人,手里拿着一盒铁钉。前后夹击,我怎么办啊!

幕僚想了想:

要不咱投降黄巢吧?(不如降巢)

============================================================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知道毛爷爷有一篇新闻稿叫《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其实毛爷爷写了好多文章,都特别厉害。于是蒋介石就很头疼啊,就骂自己的手下办事不利,无能。

有一次就骂到了文人陈布雷脸上了,陈布雷回复:

人家文章是自己写的!

说到这,忽然想起来枪毙韩复榘的梗。这个神回复是野史,但编这个野史的人特别恶毒。

说韩复榘丢了山东以后,接受蒋介石审判。蒋介石:丢了山东,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韩复榘回复:有人丢了南京也没见他解释啊!(南京是蒋介石的指挥下丢的)。


前706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所以,建议大家聊天的时候都按词说,别瞎发挥~


酒骑风


孔融这个人我想没人不知道吧?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的家喻户晓,小时候的孔融不光谦让,而且还很聪明。孔融小时候去洛阳,去拜访当时的名士李膺,但是李膺家有个规矩,如果不是名士或者是李膺的亲戚,一般门房是不会通报的。当时的小孔融既不是名士,也不是李膺的亲戚,但是孔融还是去了,还是打着亲戚的名号去的。李膺见到孔融后就问他,我们两家哪来的亲戚关系,谎言被拆穿了孔融也不慌,直接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徒的关系。所以我们两家自然是亲戚。”李膺听完后哈哈大笑。然而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

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家做客的时候,李膺将孔融的这件事情告诉了陈韪,但是陈韪却不以为然的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就不一定了。”孔融当时也在现场,直接回怼:“那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噎得陈韪一句话说不出来。

在《履园丛话》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映玑的盐运使,有一天他出门的时候被一个妇人难住了,原来是这个妇人的丈夫对这个妇人不好,还想要娶小妾,这个妇人就想请张映玑做主,但是张映玑一点都不想管这件事情,于是就甩甩袖子说:“我是卖盐的官,不管你们家吃醋的事情。”

其实这些神回复都不算什么,雍正皇帝的那才叫一绝。雍正勤政是公认的,严厉也是公认的,但是你要是看了雍正和他臣子之间的对话,绝对会对雍正的形象大为改观。

雍正在批田文镜的奏折的时候,回的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当然更有意思的是雍正批年羹尧的奏折,经常能看到“朕亦甚想你”“朕实实想卿”这类的话,完全想象不到雍正皇帝是会说这种的话人啊。

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历史上出兵讨伐敌国都有个讲究师出有名,楚国又一次攻打随国,随国国君说:我没有任何罪名,你为什么攻打我?楚国国君说:你平常不都骂我是蛮夷嘛,我就蛮夷了不讲规则怎么着?

西晋的晋惠帝司马衷是著名的大昏君,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疑惑: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曹丕听说钟毓、钟会兄弟俩能言善辩,于是召见了他们。兄弟俩当时也只有十三四岁,自然心里都忐忑不安。曹丕见他们来了,命他俩上前。钟毓走上前跪拜。曹丕一看,这孩子满脸是汗,便问道:“你脸上为何这么多汗呀?”钟毓很恭敬地回答说:“战战兢兢,汗出如浆。”曹丕又看见钟会的脸上一颗汗珠也没有,好奇地问道:“你为何没出汗呢?”钟会微微一笑,语气很平静地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听后哈哈大笑,夸奖两个孩子果然机智过人。

宋太祖曾亲自提审囚犯,某犯哭诉称:“臣是官家乡邻。”太祖疑惑,以为老家乡亲,便追问家住哪里,答曰:住东华门(皇宫外大街)。太祖大笑乃释。


道中道道而道


我觉得最经典的,是明末清初的一个人,名叫冯铨。

冯铨的父亲,本是明朝官员,后来被东林党人弹劾,罢了官,家境败落。

这难不倒冯铨。有一天,他听说权臣魏忠贤要回家烧香,路过自己家乡,于是在道旁跪哭,痛述自己饱受东林党坑害之苦。

魏忠贤也痛恨东林党,由此记住了冯铨,并提拔了他。

几十年后,明朝灭亡,迎来了大清政,当政的是多尔衮。

冯铨让全家人都穿上满族服装,表示归顺大清。

出现这样一个“投降的表率”,多尔衮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内心里,自然对他十分不屑。

见到冯铨时,他不无讽刺地问:你们汉人,不是都讲究忠君的吗?

此时的冯铨,来了一个“神回复”,震撼全场、震古烁今。

他说:

“一心可以事二主,二心不可侍一君。”

顿时把自己的投降行为,说得极其高大上!

多尔衮被冯铨华丽的辞藻、深邃的人生哲学惊呆了,不由得五体投地,大为赞叹。

冯铨表现了两点过人之处:

第一,强悍的口才。

想当年,他在路边哭,魏忠贤之所以听得进去,估计也与此有关。否则,谁愿意听一个人哭唧唧地诉说?

第二,无敌的脸皮。

有些人,口才很好,也会玩这种措辞,可是脸皮不容许他说出这种话。

能说出这种话的,脸皮不厚,不可能。


高了高趣评


历史上的一些堪称神回复的对话。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元帝大腿上时,有人从长安过来,元帝询问起洛阳的现况,潸然泪下。

明帝就问他为什么哭了,于是元帝就把西晋灭亡、王室东渡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然后问明帝:你觉得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明帝回答:太阳更远,从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过来,由此可知。

元帝诧异,觉得他回答的很好。

次日,召集群臣大摆宴席,并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他们,并且又再问了明帝一遍这个问题。

明帝这次却回答:太阳更近。

元帝大惊失色,问他:你为什么今天怎么说的和昨天的不一样?

明帝看着元帝,答:我现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看不见长安。

看看,聪明的人真是打小就聪明,多机智的小明,非正式场合,实事求是,正式场合,在群臣面前,把元帝比做太阳,象征权威。才小小几岁,就这么会说话。



我蛮夷也

公元前706年,楚国讨伐随国。

随国君说:“我无罪。”

楚王说:“我蛮夷也。”

我就是流氓,怎么了?你能咋的?

其实楚王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也是存在着鄙视链的,而这条鄙视链的最底层就是楚国了,中原诸侯是看不起楚国的,看不起楚国的原因有几点:

1:楚国在周初分封制中地位不高,封地只不过五十里且在楚蛮之地,这在中原诸侯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乡下佬。


2:楚国从一开始的五十里地扩张到战国七雄中最大的王国,领土变的最为辽阔,表现出了极强烈问鼎中原的野心,中原诸侯想遏制又遏制不住,对楚国是又畏惧又非常有敌意的。

3:楚国在长期与蛮族的战争与交流中,文化风格也变的越来越尚武,比较注重实用主义,导致让秉承“春秋大义”的中原诸侯觉得楚国人非常野蛮。


所以楚王当时说“我蛮夷也”,是既有愤怒也有讽刺,同时也有既然你们都认为我们楚国是蛮夷,那我们自然不用遵循你们现在条条框框的规矩了的意思。

其中,愤怒是因为,楚国其实是非常想融入中原诸侯的大家庭的,奈何周王完全不给面子,只给一个“子”的封号和区区五十里的封地,而且中原诸侯还一直戳人家脊梁骨,老说人家是蛮夷。

讽刺就是,你们堂堂大随,不是觉得自己是礼仪之邦吗?不是一直觉得楚国是蛮夷吗?现在不还是给我们打败了?

简单几个字,就完全表达了楚王所有的情绪,倒是称得上神回复了。

以上两句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历史上的神回复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呗😁


脑百斤4A广告


秦宣太后芈月,也被称为芈八子。是秦昭襄王的母亲。芈月本为楚人。平时比较豪放,对男女之事,向来也看得开。他最著名的婚外情就是和义渠王有一腿。老了之后还想让男宠陪葬。秦宣太后不仅私生活不拘一格,在国事上也保持了同样的作风。

秦昭襄王刚刚登基的时候。宣太后垂帘听政,主抓秦国大事。在此期间,秦宣太后在一次外事活动上做出了一个震烁古今的神回复。

一次楚国围攻韩国,韩国派尚靳跑去秦国求救。秦宣太后芈月见到尚靳之后,问了他一个问题。秦宣太后说:“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支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翻译一下就是:“我以前服侍先王的时候,先王把腿放我身上,我都觉得很累。但是先王把整个身子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反而不觉得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这件事对我是有好处的。我们秦国帮助韩国,花费巨大。韩国想获得我们秦国的帮助 ,总要给我们一点好处吧。”

这可能是全中国第一段记于史册的荤段子了。而且还是国事外交级别的荤段子。芈月这段神回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朱铁平


历史上的那些神回复

第一个故事:晋明帝小时候特别聪慧。才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元帝司马睿膝上。元帝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日近(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第二个故事:有一天,李纯(唐宪宗)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乐,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呢?”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这一回答使德宗大为惊异,作为当今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

第三个故事:唐玄宗做太上皇的时候无疑为软禁,作为儿子的唐肃宗也被宦官皇后管制形同傀儡,难以相见。有一次,唐肃宗召见山人李唐,当时肃宗正抱着小女儿,便对李唐说:“我太想她,请别见怪。”李唐说:“太上皇今天也想念陛下。”肃宗听罢潸然泪下,但因受制于张后,结果仍不敢前去西宫谒见。



《新唐书》: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复续,中宗不免其身,韦氏遂以灭族。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矣,而又败以女子。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几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第四个故事:不是君臣的,但也很有趣。唐朝奸相许敬宗晚年极少写作了,他的儿子许昂文才水平低下,反而孙子许彦伯有才思,善属文。所以但凡典册公文都是他的孙子许彦伯代笔。有次许敬宗对许昂开玩笑说:“吾儿不及若儿(我儿子不如你儿子啊)!”许昂应声答曰:“渠父不如昂父(他爹却不如我爹)!”



刘昫:“及敬宗掌知国史,竟以已所爱憎曲事窜改,论者非之。”

第五个故事:《世说新语》记载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此君家果耶?(言外之意是,杨梅姓杨,你也姓杨)”孩子马上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姓孔,你也姓孔)”



历史大家聊


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关于李杜。我国诗歌史上李杜并称,指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而还有一个小李杜,即李商隐和杜牧。所以,后世有人问,我们叫杜甫为老杜,杜牧为小杜,那为什么不称小李和老李呢?有人答:“因为杜甫不曾年轻,李白没有暮年。”堪称绝妙。我们读杜诗,往往有家国天下的积郁,而读李白,往往是诗酒长歌的洒脱。如此谪仙人物,称之老李的确不妥。

第二个是君臣对答。南唐中主李璟和宰相冯延巳不仅是君臣,还是文友。二人有一个绝妙对答。话说有一次,李璟对冯延巳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该句出自冯延巳名篇《谒金门》,讲述女子思念丈夫。李璟的意思是说,冯延巳啊,你怎么那么能管闲事,人家女子的情思和你有什么关系。冯延巳有些惶恐,虽然君主在开玩笑,但君臣身份在,也不敢随便回答。急中生智,于是说:“未若陛下‘夜里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夜笙寒。”该句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也指女子思念丈夫。冯延巳的意思是,论起管闲事,哪里及得上陛下您呀。

第三个故事讲述为师之道。有一次乾隆皇帝去书房,发现嘉庆不好好读书,被他的老师王杰罚跪。也许是出自帝王的威严,也许是出于父亲的慈爱,总之乾隆很不高兴。他拉起嘉庆,对王杰讲:“跪亦皇子,不跪亦皇子,君君臣臣乎?”王杰听了以后,看着乾隆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师之道乎!”乾隆听罢,令嘉庆复跪。

再来说说中国的一种对联,叫做无情对。本来对联上下联要对仗,还要有联系。但这种无情对呢恰恰相反,虽然上下联都有一定的意义,也字字相对,但绝无联系,甚至越远越好。比如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但就是想不出下联。”解缙应声答道:“容易。”朱棣说:“既说容易,你就对出下联吧。”解缙说:“我不是对出来了吗?” 朱棣愣了半天,方恍然大悟。

“色难”一语,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很难的事。

解缙所对“容易”,见于西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陈得失,不可轻易从事。

这一类对联还有很多,比如“门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汉子,唐寅”;“青稞,丹麦”。这种无情对让人叫绝的同时,也反应了汉字的妙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