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喝酒"一口闷"

中东大铁路 〖33〗"小烧"

飘香黑土地

东北人喝酒名声在外,倒不是因为酒量大,更多是因为酒桌语言非常生动,流传最广的算是"感情深,一口闷"了。

东北的主体族群就是100年前来自山东河北的关内人,为什么到了东北喝酒就变得豪爽了呢,有人说东北气候寒冷,我认为这都是好酒者的说辞,主要原因是东北的酒多了

酒是粮食精,过去酿酒是个高耗粮的行业。关内人地矛盾突出,人都吃不饱,酒就太金贵了。东北地广人稀,盛产高粱,酿酒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关内的"舔一舔",到了东北就有条件成了"一口闷"。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东北酒厂最初叫"烧锅",多是家庭作坊,因此厂名以姓氏为多,做出来的酒,按现在的标准算"小烧"。

酒业在东北工业化之前曾是支柱产业,数量庞大。据清末地方志的记载,仅沈阳(奉天)城内就有烧锅酒肆400多家;长春当时叫宽城子,既不是城镇,更不是省会。可在它周边5个县的范围内,以xx烧锅命名的村镇就有58个。

哈尔滨和酒厂的关系更密切了,我在以前的文章有过介绍。1898年中东铁路工程局先遣队,在今天哈尔滨香坊区花了8000两银子买下了一处有32间房子的小酒坊,田家烧锅。同年6月9日,工程局机关正式进驻这个办公地。这一天就是哈尔滨的开埠日。

1900年,义和团和清军联合进攻中东铁路工地,7月24日对哈尔滨发起总攻,占领了工程局办公地田家烧锅,焚毁了全部房屋和铁路设备,所以现在田家烧锅的准确遗址已经不好找了。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十里烧锅,百里酒香,"产粮丰宫,而岁以酿酒消耗者殆难铰计。闻酒坊日夜兼作,贩运各诚,时有供不应求之虞"。

直至30年代,东北酿酒业迎来了它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据记载,这时期的白酒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虽然酿酒原料都以红粮(高粱)为主,但各地红粮品种有差异,有的地方还加入其它谷物。曲种来源各显神通,酿酒工艺也各有高招,所以成品酒特点比较突出,价格也是大众水平。每家烧锅都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口口相传,生意就靠回头客。那时大部分烧锅产量都不大,销售距离也很短,要是不注重质量,不控制好成本,是没法生存的。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在农业社会里,酿酒就算是技术工种了,利润也很高,从清末到民初,酒业实行"公卖制度",有点像特许经营。烧锅是地方政府的税收大户,同时也是土匪劫掠的对象。上面说到的"田家烧锅"就是被土匪抢劫后无法经营,才卖给中东铁路工程局的。实话说,生意非常成功,8000两银子能买上千亩好地。

烧锅的技术主管虽然都是土师傅,但不乏创新,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很有特色的酒,有一种烧酒,达到骇人听闻的70度。别说喝了,想想就害怕,但依然挺受欢迎。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烧酒的生意好,主要得益于旺盛的消费,实实在在的工艺,和东北地区充足优质的原料。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说到消费,除了中国人还有一位大客户,就是沙俄。

中东铁路的修建,远东地区一下来了几十万俄国人,这是一群名噪世界的酒魔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第一家啤酒厂(我前期专有一篇文章介绍),也是中国烧酒的买家。甚至出现了主要以俄国市场为主的酒厂。

在黑龙江黑河市,有一家振边酒厂,建于1921年,由旅俄华侨徐鹏远(有人考证也叫徐祥久)投资兴建,耗资80万大洋,占地7849平方米,是当时规模非常大的酒厂,工艺设备和产量在全国也是一流的,最高峰时输出量为15万桶(每桶50公斤)/年。

当年的黑河天高皇帝远,土匪横行,因此酒厂建的像一个堡垒,四周是高大的围墙,四个角分别有四座两高两矮的炮楼,高的炮楼有6层。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黑河那时不通火车,陆路也非常不方便,它的对外交通主要靠黑龙江水运,所以振边酒厂内销很困难,主要市场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它的对面就是沙俄阿穆尔铁路的管理中心布拉格维申斯克,现在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它还有一个中国人没齿难忘的名字,海兰泡。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俄国人喝酒是不计后果、不要命的喝。中东铁路建成后,住在铁路沿线和铁路附属地的俄侨有十几万人,天天都有醉酒滋事的。最可怕的是在铁路上工作的人也经常喝酒误事,甚至有火车司机醉酒值乘,严重威胁运输安全。

中东铁路管理局长霍尔瓦特,在1916年12月1号,通过俄驻哈领事馆发布《禁酒令》,在铁路沿线50俄里范围内,禁止制造、贩卖酒品。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这在当年很轰动,因为根据沙俄和大清签订的协议,铁路附属地范围是沿线30华里,现在中东铁路局要在50俄里(53华里)范围内行使权力,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其次做酒、卖酒的大都是中国商贩,禁酒后生活没有着落。当时的北洋政府提出抗议,中国酒商也请求中国商会和铁路局协商,禁酒令忽紧忽松,一直拖到俄国十月革命,局势大乱,也就不严格执行了。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到了伪满洲国时期,特别是抗战后期,粮食短缺原料紧张,政府严格控制酿酒业的规模,加上老百姓生活困难,喝酒变成奢侈享受了,销量严重下降,东北的酿酒业进入萧条。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建国初期,我国的粮食主要用于解决吃饱饭,分配给酿酒的不多,东北粮食丰富,是这一时期全国白酒业发达的地区。但从全国看很长一段时间,白酒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10.8万吨,到大跃进时的1957年才达到40万吨。后来在众所周知的困难时期,白酒生产只保了几家名牌酒厂,其余厂家缺原料产量极低。好一点的白酒都要凭票供应。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佩服售货员的刀工

到了70年代中后期,白酒产量奇迹般的突破了100万吨。

这要感谢周恩来总理,他自己能喝酒,能体会喝不上酒是多闹心。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他指示专家要研究少用粮食多酿酒的办法,在全国组织力量实验酿酒新工艺。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国家科委出台《关于酿酒工业及其装备技术改造政策的十年规划(1963-1972)》,组织全国攻关会战。

我不懂这方面技术,看规划大概做了几方面工作,第一,分析白酒成分;第二,摸索扩大原料范围;第三,改进勾调工艺,提高原料利用效率;第四,加强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

初期以茅台和汾酒为研究重点,后陆续加入其它名酒。发现了4-乙基愈木酚是茅台酒香气的主要成分,浓香型以己酸乙酯为主要香气成分,清香型以乙酸乙酯为主要香气成分。除此之外,在白酒中还确定了300多种有效成分,它们共同作用构成了白酒的香型特点,当然这肯定不是全部。白酒看着无色透明,其实博大精深,就是到现在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只能靠经验。

6,70年代的全国攻关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几百年来的白酒生产以经验控制质量,变成科学定量。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新工艺酒逐渐成熟了。把造价高昂、过程冗长的酿酒变成了工业化连续生产。

技术部分引自"王延才 白酒产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白酒产量也不断创出新高。

从1974年首次突破100万吨,2015年达到峰值,换算成65度白酒产量超900万吨,和解放初比增长了90倍。2018年产量是871.2万千升。其他如葡萄酒、黄酒、露酒类也有几十、几百倍的增长,啤酒最惊人,1949年全国不到一万吨,2018年啤酒产量3812万千升,还进口了8亿升。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可以说,中国人用40年时间完成了从"馋酒喝"到"选酒喝"的巨大跨越。

老照片带给我们喝酒的回忆,也是时代的缩影。

当白酒变得普通,才发现酒神辈出的还真不是东北。

2015年央视第一次对酒量做了个调查:排名前十位分别是: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北京、辽宁、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时代的同时,还要特别感谢白酒的"新工艺革命",如果没有它,要酿造这么多白酒,是根本做不到的。

关于白酒生产的有三种主要国标:

固态法白酒: GB/T10781-2007 指用纯粮传统工艺酿造的酒。

液态法白酒: GB/T 20821-2007 以食用酒精为酒基。

固液法白酒: GB/T20822-2007 70%为酒精酒,30%为粮食酒。

为了遏止白酒标签欺诈消费者,2013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只要不是固态法白酒,标签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香精。

所以从法规层面,只要是正规酒厂的产品,都能做到明白消费、安全消费。

现在液态法、固液法产品已经占到白酒生产总量的绝大多数,有些酒业专家断言:白酒的发展方向就是液态化。

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液态法工艺,是在当时粮食极度短缺的背景下开发的,有积极意义,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液态法的负面作用则越来越显现,尤其是固液法,好多酒厂就是靠着这个标准打擦边球。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今天中国人已经过了追求温饱的阶段,过量饮酒也不利于健康,还有葡萄酒、黄酒、啤酒等大量供应市场,只需要改变一下消费习惯,白酒工业没必要搞这么大规模,传统工艺应该可以满足需要,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卖粮难问题。

我认为,人类有三个伟大的发明,第一是使用火,它让人吃上熟食,更有利于营养吸收,大脑身体发育进化的更好,成为世界主宰;第二是计算机,它建立了新的工作生活概念。第三是酒,它打开人类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酒壮怂人胆"、"斗酒诗百篇"。

中国人对酒的喜爱我想多半来自对它的敬畏,它消耗宝贵的粮食,过程复杂神秘,差之毫厘,品质天地之差,喝下去效果奇妙。这至少应该是中国酒文化的基础。

从远古时期的祭天敬神,到技术普及后的敬长辈敬英雄。北方有些地区,现在还流行着复杂的待客敬酒的仪式,这些都延续着中国人对白酒的感情。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绪饱满眼泪汪汪,可手里端的这杯酒,是用地瓜干、废糖蜜、陈化粮为原料,像生产自来水一样制成的,是不是差点意思?

液态法蒸馏酒工艺,中国绝对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科学角度讲,只要符合国标,符合食品生产卫生条例,液态法白酒也是安全的。纯粮酿造也不都是优质的,工艺不过硬还不如正规厂家质量好的新工艺酒,甚至更有害。但是白酒消费毕竟有很多文化内涵,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

新工艺酒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认为应该限制它的产量,或者有显著标注。让传统酿酒回到正位,因为这才是"中国白酒",不是随便在哪里建厂都可以做出来的。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全世界蒸馏酒都以传统工艺为主,只有中国大规模使用液态法生产。白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的一部分,应该保留它的精华,恢复它的本质。传统酿酒工艺和生产的现代化并不矛盾。

东北人为什么喝酒

苏格兰的威士忌酒厂

我们有深厚的酒文化历史,中国也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

朋友相聚情绪热烈,偶尔"酒满上干了这杯,今宵多欢畅"也是人之常情,但"红泥火炉,绿蚁新酒"的浅酌恬静更值得推荐。

文化是为了精神继承,不是一味的挖掘商业价值。而"一切都在酒里",那是物质短缺时代的思维。

现在条件好了不缺酒,为了健康别总"一口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