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1

發燒,是孩子最常見的病症,但卻暗藏兇險,家長一個不當的處理,就可能使孩子在死亡線上掙扎。

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4月21日凌晨,一起令人心痛的悲劇發生在浙江。2歲男童平平在發燒之後出現了驚厥現象,手腳不停抽動,臉和嘴唇都發青發紫,雙眼上翻,喉嚨還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焦急的爸爸以為是有東西堵住了平平的喉嚨,直接用手往孩子嘴裡摳挖。

不幸的是,幾分鐘後,平平的症狀不但沒有絲毫緩解,還失去了意識,一動不動。

送往醫院時,他的呼吸心跳都已經停止了,即使經過醫生的奮力搶救,也無力迴天。

據兒童神經內科主任林忠東介紹,“孩子發生驚厥,家長不處理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發生熱性驚厥,99.9%的孩子會在5分鐘內自行緩解,此時再視情況去醫院就診。”

平平的離世,與家長的不當治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面對來勢洶洶的發熱,有些家長會下意識地慌了手腳,各種“土法”退燒方式,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往孩子身上使。

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更令人痛心的是,因發熱時家長的不當操作致傷、致死的孩子,遠遠不止平平一人。

那麼,什麼是熱性驚厥呢?家長面對熱性驚厥時,最科學有效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呢?下面,就到了大家做筆記的時間了!

2 什麼是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大多數專家認為熱性驚厥是指體溫在 38℃ 以上時大腦出現異常電活動,引起全身肌肉強直陣攣,表現為全身僵直、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動、失去意識、口吐白沫等。發作結束後孩子可能顯得煩躁、睏倦或者昏昏欲睡。

熱性驚厥有幾個特點,這幾個特點必須同時具備,醫生才會給孩子診斷為熱性驚厥。

  1. 3 個月~5 歲之間發生:如果驚厥不是在這個年齡段內發生的,則可能不是熱性驚厥。
  2. 有發熱:熱性驚厥是在發熱初起或體溫快速上升期出現,如果孩子驚厥時體溫正常,則可能不是熱性驚厥。
  3. 孩子以前沒有發生過無熱驚厥:無熱驚厥是指不伴有發熱的驚厥,無熱驚厥主要是由癲癇、中毒、先天遺傳代謝疾病(比如甲基丙二酸血癥、酮性雙羧酸尿症、戊二酸血癥、丙酸血癥等)、其他腦病變引起的。如果孩子以前得過這些疾病,那麼醫生一般不會把孩子的驚厥發作診斷為熱性驚厥。
  4. 沒有其他神經系統感染:如果孩子發生了驚厥,經醫生查體和輔助檢查(比如驗血、驗尿、腰椎穿刺檢查、腦電圖、核磁共振等),確診了孩子這次沒有神經系統感染或其他能引起驚厥的疾病(比如腦炎、腦膜炎、癲癇、中毒、先天遺傳代謝疾病等),則有可能是熱性驚厥。而如果經過檢查發現孩子有這些神經系統感染或其他能引起驚厥的疾病,則不是熱性驚厥。
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3 熱性驚厥的正確應對方法

如果孩子在家中發生熱性驚厥,家長撥打 120 急救電話的同時,還可以像下面這樣施救,大多孩子會在 5 分鐘內自然緩解。

  • 讓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把他頭偏向一側,解開孩子過緊的衣物,以保持呼吸通暢。
  • 抽搐期間口鼻的分泌物可能比較多,容易流出來,家長要及時幫他清理乾淨,避免嗆入氣道。
  • 要守著孩子防止他在抽搐時摔下來跌傷,保證他的安全。

而且家長要記錄一下孩子發生熱性驚厥的時間,還可以拍攝發病時的情形,事後給醫生看看,方便醫生了解病情。

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而下面這幾條,是絕對的坑娃手段,家長在孩子驚厥發作時千萬不要這樣做:

X 給孩子喂水或喂藥,這樣容易導致水或藥物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X 撬孩子的嘴或者在孩子嘴巴里塞東西。

X 掐人中。

X 搖晃孩子。

X 強按或捆綁孩子的身體,可能引起骨折。

4 熱性驚厥的常見問題

1)發生熱性驚厥後會引起癲癇嗎?

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孩子裡面,97% 的孩子以後不會得癲癇,但也有少數日後可能會發展為癲癇。下面這些因素才是發展為癲癇的危險因素,如果孩子有下面任何 1 個危險因素,發生癲癇的概率會增加。

  • 有癲癇家族史。比如孩子的親人中有人患癲癇。
  • 孩子有中樞神經系統異常或發育水平比正常孩子落後。
  • 複雜型熱性驚厥。

那麼什麼叫做複雜型熱性驚厥呢?只要孩子的熱性驚厥具有下面特點中任何一點,就屬於複雜型熱性驚厥:

  1. 驚厥發作持續時間超過 15 分鐘。
  2. 局灶性發作(也就是說不是前面描述的全身肌肉強直陣攣的發作形式,而只是身體某個局部發作)。
  3. 在 24 小時內或者在同一次發熱疾病中驚厥發作≥2 次。

目前醫學證據顯示,如果孩子有以上危險因素的話,任何藥物都不能減少孩子以後發生癲癇的概率。

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2)熱性驚厥會復發嗎?

大部分熱性驚厥患兒第一次發作後,不會復發,但是有少部分患兒以後會復發。

如果孩子具有下面危險因素中任何一個,孩子以後復發的概率會更高(有研究顯示具有第 1、2、3、4 個危險因素的複發率分別是23%、32%、62%、76%,而沒有這些因素的孩子複發率只有 14%)。

  • 有熱性驚厥家族史。
  • 孩子首次發生熱性驚厥的年齡小於 18 個月。
  • 孩子發生驚厥時體溫為低熱(≤38℃)。
  • 孩子的發熱時間<1 小時就出現了熱性驚厥。

對於具有復發危險因素的孩子(或者沒有危險因素但已經復發過的孩子),為了避免復發,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當孩子發熱時口服抗驚厥藥物(常用地西泮),可以減少復發,同時還需要積極治療引起孩子發熱的原發病。

3)熱性驚厥會損傷大腦發育嗎?

如果孩子確診是熱性驚厥,目前的醫學證據顯示熱性驚厥痊後良好,不會引起腦損傷、不會引起癱瘓、也不會導致智力障礙或者行為發育異常。

另外,關於癲癇的話,如果孩子不具有引起癲癇的危險因素,那麼以後發生癲癇的概率非常小,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如果孩子以後發生癲癇,要及時帶孩子在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治療不當的話可能會引起腦損傷、導致認知和行為發育落後,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2歲男童凌晨發燒身亡!家長不當處理方式是罪魁禍首

4)體溫越高越容易引起熱性驚厥嗎?

目前沒有統一的證據表示體溫越高越容易發生熱性驚厥,體溫越低越不容易發生熱性驚厥。有的孩子即使體溫超過 40℃ 也不會發生熱性驚厥,有些孩子發熱體溫沒到 38℃ 就會發生熱性驚厥。而且現有的醫學證據顯示退燒藥只能降低體溫,並沒有預防熱性驚厥發作的效果。

關於熱性驚厥的發生機制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孩子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接種某些疫苗、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

當面對熱性驚厥時,家長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切勿病急亂投醫,“土法”可能坑娃!也希望大家平時多多儲備兒童醫學基本常識,這樣才能在孩子生病出狀況時,快速找到最好的應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