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在清朝的泛濫程度,看看英國開拓東方市場的手段

中國地廣人多,在19世紀初期時是一個古老又相對落後的封建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早就垂涎三尺,把我國最為重點侵略對象。像日本在1937年悍然發動侵華戰爭就是為了掠奪我國資源。資本主義國家是經常發生經濟危機,他們為了擺脫這種危機,對內加緊榨取人民,對外發動掠奪戰爭,開闢新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這也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沒有這樣做,資本主義就不能存在與發展了。

鴉片在清朝的泛濫程度,看看英國開拓東方市場的手段

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作為當時最先進的國家——英國。為了開拓中國市場,1792年英國派遣馬戛爾尼為特使來華,要求開放寧波、舟山、天津為商埠,減低進出口貨物關稅,允許英國官員駐京等,被清朝拒絕了。然而英國還是不死心,與1816年再次派阿美思德為首的使團來華,重申類似馬戛爾尼的開拓市場要求,不過清朝還是拒絕了。

清政府為什麼會對外國來中國開拓市場這個這麼反感呢?這是為了防止外國的侵略,因為中國每一個王朝的更替都有外族的侵略,還有思想的傳播,所以清朝為了抑制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也不是一點跟國外做生意,但就只留下廣州一地作為外國人來華貿易的“公行”(公行指清朝特許的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商人的同行組織)。

鴉片在清朝的泛濫程度,看看英國開拓東方市場的手段

在早期的中英貿易,中國出口的茶葉、生絲、藥材、瓷器、土布等。英國對華出口毛織品、金屬製品、棉花等。中國一直保持出超地位,英國流入清朝的白銀每年平均約一百萬至四百萬兩之間,同時中國也是世界白銀的最終歸宿。英國為了彌補這樣的貿易逆差,不斷地想要刺激中國開闢新的市場。所以發展了東印度的鴉片貿易市場,並以這種商品作為侵略中國的主要手段。

相信大家都知道鴉片是一種能夠讓人上癮的藥物,相當於現在的白粉、冰毒,一旦上癮就很難戒掉,鴉片也正好適合當時中國沒落的地主階級精神空虛和奢侈生活的需要。在當時的清朝並沒有人意識到鴉片的危害,只當做一種商品進行交易。

鴉片在清朝的泛濫程度,看看英國開拓東方市場的手段

英國從十八世紀初就開始向中國輸出鴉片了,每年約200箱,每箱約120多斤,看看現在只要幾十克白粉就要坐牢,可見當時的清朝是多麼的沒意識。雖說清朝在嘉慶年間宣佈禁止鴉片入口,但那時要已經氾濫成災了,還有英國對清朝官員的賄賂,清朝的禁令根本是無效的。

1820年開始,英國開始加大對清朝鴉片的輸出,大刀了七千八百餘箱。儘管清朝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鴉片入口,但英國無視清朝法令,賄賂清朝官員,進行武裝走私。兩廣總督李鴻賓設巡船緝查,不但沒有杜絕走私,反而為鴉片走綠燈,每月受賄賂三萬六千兩,放私入口。那時候的清朝的鴉片販子還叫囂著:“利益太優厚了,不能輕易放棄”。還從廣東地區擴大到東南沿海,乃至北方的許多地區。

鴉片在清朝的泛濫程度,看看英國開拓東方市場的手段

1838年到1829年鴉片戰爭前夕,英國向清朝輸送鴉片高達四萬餘箱,英國通過這種骯髒的鴉片貿易手段,從入超變為出超,掠取了中國的大量白銀,估計每年一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成為英國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

另外還有其他國家也眼紅英國這樣的賺錢手段,美國和沙俄也向中國輸入鴉片,美國採取與英國相似的辦法,主要通過海路向中國輸送鴉片;沙俄主要通過陸路向中國輸送鴉片。

鴉片災害使清朝政府更加腐朽,軍隊實力大為削弱,人體素質遭到摧殘,社會生產受到影響,人民生活日益惡化。由於白銀大量外流,銀貴錢賤,也造成清朝政府財政的極度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