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劉尚希:在大變局中尋找經濟發展的確定性

「财经纵横」刘尚希:在大变局中寻找经济发展的确定性

劉尚希:在大變局中尋找經濟發展的確定性

財經縱橫

「财经纵横」刘尚希:在大变局中寻找经济发展的确定性

★★★★★

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做出了經濟形勢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判斷。劉尚希日前在第17期新知大講堂上指出,其中,變的含義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憂的含義是大變局大轉折中的巨大不確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前經濟面臨著新的壓力。他認為,此處的壓力指的就是不確定性。因此,理解2019年經濟社會形勢的關鍵詞正是“不確定性”。

當前,國際力量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力量更替,平衡打破,國與國之間博弈變得極其不確定,反全球化、民粹思潮、宗教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泛起。從國內來看,形勢的複雜性是指面臨著效率下降和公平性不足同時並存,是指區域分化、產業革命、需求革命、老齡化、城鎮化、資源環境等一系列變化,從而需要再改革、擴大開放,這也需要有效的市場、有為的政府、和平的國際環境。

事實上,劉尚希說,不確定性總是存在的,只是在當前愈發凸顯了。在目前的大變局中,不能再用過去老的思維。面對種種不確定性,我們必須在大局上進行判斷。危與機並存,風險與收益同在。同時也要認識到,風險本身就是一種可能性,也是一個難題,一旦判斷失誤,就有可能製造更大的風險,只有爭取更深刻的認識,才能把風險轉化為收益,危難轉化為機會。在這不確定的大變局中,尋找確定性才應該是當前政策的基本邏輯。

世界大變局難有規律可尋,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他指出,不確定性是普遍的、絕對的、永恆的;確定性是現象,是特殊的、相對的、暫時的。要在這其中尋找確定性,就要站在全球戰略角度,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及其規則重構,同時,避免輸入性風險與內部風險疊加放大。

在這一尋找的過程中,穩定預期為重中之重。對於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來說,預期決定了當下的行為選擇。若沒有長期的預期只有短期的預期則會導致投機化行為。要穩定預期就要主動放緩發展速度,轉向高質量發展。且在大眾預期中,就業是至關重要的。就業的預期決定了消費和投資的預期。雖然目前從就業總量的增長速度看很穩定,但調查失業率已接近5%的底線,且目前消費增速下降,處於歷史的低位,可能就是由於當前對就業的預期下降。轉向高質量發展後,就業的內涵也要發生改變。在過去,充分就業是數量概念,如今還要考慮就業的穩定性和平等性問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將政策目標調整為保就業。不同於金融危機後的前兩次宏觀政策調整,此次將預期經濟增長目標進一步下調,底線6%,高線6.5%,在經濟增速上增強戰略定力,不在乎一時的快慢,是政策理念的重大調整。這也是首次將就業放在宏觀政策層面,且置於優先位置。這不僅表明了達成就業目標的重要性,而且同時把經濟增長放在了手段的位置上。

另外,尋找確定性,還應擴大公共消費,把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統一起來。劉尚希解釋道,這兩者一個追求效率,一個追求公平,很容易造成發展失衡,擴大不確定性,導致公共風險。今後的政策若真正轉向以人為中心,就能把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統一起來,這是當前條件下尋找確定性非常重要的一條路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如果轉到以人民為中心,經濟學的邏輯就改變了過去純粹的資本邏輯。

找到了當前政策的基本邏輯,也要找準政策的著力點。劉尚希指出,微觀主體活力是優化結構、發展轉型的動力所在。政府與市場、社會不是一種外在關係,而是一個整體,構成一個國家發展的組織方式。不同的組合就能形成不同的發展組織方式。當前政策則應從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入手,才能頂住經濟運行風險。在這過程中關鍵是防止政府自身成為公共風險的來源。因此,要加大政府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成本。包括“放管服”要加大力度,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公正監管、產權保護等。同時,大幅度減稅降費,降低涉企收費,降低稅費成本。針對製造業減稅降費,降低製造業負擔,在當前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還應進行金融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際利率,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劉尚希說,在充斥著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面對各種風險,對政府自身的能力是巨大的挑戰。怎麼判斷風險是一個新的課題。若判斷失誤,就會導致政府的錯位,導致企業成本上升,造成更大風險。所以政府自身改革要加大力度。當前政策實際上啟動了三大風險倒逼機制。一是減稅降費政策,實則為財政風險倒逼政府轉變職能。二是擴大開放,為外部風險倒逼國內市場化改革。三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是當前的生態環境風險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劉尚希: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190407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注:授權發佈,轉載須統一註明來自長安街讀書會公眾平臺:changanjie-read。

「财经纵横」刘尚希:在大变局中寻找经济发展的确定性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财经纵横」刘尚希:在大变局中寻找经济发展的确定性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百科】【全民閱讀】【黨建】【智庫】【好書推薦】【搜索最新】【客戶端】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