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的終身話題:科研

大學教師的終身話題:科研

曾經有媒體報道,我國一所名牌大學學生為一位長期不做科研,但“上課不錯”的講師不能晉升副教授鳴不平。學校為此做出解釋,認為這位教師上課不錯,是一位好講師,但是沒有科學研究成果,不符合副教授的基本條件。可見在我國,是否有科學研究成果是能否評上教授的考核標準之一。

這意味著,如果選擇進入高校成為一名老師,想要在職業道路上有好的發展,那麼做科研將是終身話題。所以有不少聲音說到,當高校老師,科研壓力太大。那麼,大學教師,做科研的必要性是什麼呢?

第一,科學研究經歷與成果是造就一個大學著名教授的物質基礎與服務學生的資本。“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應該是大學教師的基本行為準則,而 “人師”一定是“品德高尚,學問精深”,他們的“行為世範”能夠讓學生受益終身。我們那些民國時期大學的知名教授,無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教授,哪一個不是成果豐碩著作等身。正是這些教師創造的科學技術成果及培養的學生成就了我國當年大學的輝煌。

第二,大學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風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個認真做科研的老師,其對學識認真的態度,遠遠重於言教。有一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教授在辦公室工作照片(見下圖),看上去“雜亂無章”,書桌上堆滿文獻資料的辦公室,教授坐在書桌一角辦公,但卻讓人對教授的工作狀態肅然起敬。

大學教師的終身話題:科研

MIT一位數學教授的辦公室

第三,老師自己的科學研究經歷與成果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大多數大學教師的科學研究方向一般與自己專業一致,因此,教師的科學研究經歷和成果可以為他們的專業課程教學提供豐富的前沿知識和成果案例。這些素材是詮釋課程中某些基本概念的寶貴資料。即使在教學中,同一門課程的基本知識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將新的科技文獻和相關成果做為補充案例將使課程有新的亮點。

第四,大學是產生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陣地,大學教師是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縱觀世界科學發展歷史,重大原創科學成果,例如諾貝爾獎主要產生於大學。我們從每年公佈的國家三大科技獎的機構分佈可以看出主要為三類:大學,科學研究所和產業機構。大學尤其應該成為基礎研究成果的前沿陣地,為企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的科技知識。

因此,教學和科研都是大學教師的本質工作,兩者不可割裂。當下我國大多數省屬大學聘任的教師一般都要求申請者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在如此激烈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他們的科研經歷為履職大學教師崗位奠定了良好基礎。

如果您熱愛科研與教學,決心成為高校老師群體的一份子,正好,青塔人才可以為您提供高校人才最新、最全的招聘信息,有全國各地各類高校的教學科研、博士後等職位(博士以上學歷),同時也有高校行政、教輔管理類崗位(本碩學歷即可申請)。

青塔人才與絕大多數的高校建立了直接聯繫,藉助青塔強大的媒體矩陣,各平臺內容月平均閱讀人次超過1200萬,全年覆蓋了過億人次,傳播影響力還在持續上升,從青塔人才發出的職位邀請收到超過2億人次瀏覽

青塔人才能帶給你什麼?

  • 便捷的崗位申請。青塔人才直接對接高校,求職者可以在青塔小程序或網頁上註冊、填寫簡歷,投遞意向崗位,實現一鍵到達並通知高校;高校可在線上快速查看簡歷並進行處理,簡單高效。如需要技術支持,青塔也提供人才引進綜合服務,專業服務讓您更加省心。
  • 優質的職位推送。青塔人才實時追蹤全國高校最新招聘信息並進行整合,高校也可在後臺實時更新上傳最新招聘信息,快速及時發佈需求。青塔人才公眾號則會每週推薦優質職位,更有貼心的職位申請時間截止提醒,幫助用戶把握住每一個機會。
  • 豐富的人才資訊。青塔人才公眾號也長期關注各類人才人事政策、科研工作、青年教師發展等內容,幫助青年學者以更高的視野和更新的思路獲得更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