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读书型、研究型、思考型教师

一、教师要多读书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教师理应成为读书的表率,与书为伴,编织自己的精神发展史。教师阅读文学作品,才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以美好的操守影响学生的言行。坚持读书应该就是老师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教育者应先受教育。然而过去和当前,农村中小学不少教师往往拒绝读书,拒绝学习。这些老师是那么固执,坚信自己使用的教育方法是普遍使用的,而别的经验和理论是多余的。这些人都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他们没有方向,缺少目标,甚至得过且过,被动地去适应教育的发展。不读书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也曾是一种常态,制约了教师的成长,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多读书,从自我做起。

教师要做读书型、研究型、思考型教师

二、教师要多研究

一个教师如果不能自觉地用心研究教育、研究学生,不追求专业水平的提高,很难说他的师德是高尚的,因为智慧与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不是延长教学时间,而是优化教学方法。那么,优化的教学方法从哪里来?就从研究中来。研究能发现规律、能提高效率、能提高质量,老师还能从研究中获取快乐并享受快乐。教育过程也就是研究过程,教师也就是研究者。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研究教育规律、教材、教学和我们的学生。通过大量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多研究,从点滴做起。

教师要做读书型、研究型、思考型教师

三、教师要善于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便是有再长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个工作的无数次重复,只有善于从工作中汲取教训教益,才能够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从事任何职业都要经常反思,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任何一个教师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教师优秀和平庸,不在于教师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们如何对待已经犯下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一个教师从普通到成名、成家的最关键因素。

教师要做读书型、研究型、思考型教师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愿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多读书,使自己成为读书型的老师;愿我们都能潜下心来多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愿我们都能耐下心来写反思,多写作,使自己成为反思型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学生,无愧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