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要学会“自私”的2件事,对以后成长帮助大,家长别误导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让孩子学习分享,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分享的。而且孩子小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自主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得靠家长去进行引导。如果家长没有教好孩子自私和分享,那么对孩子以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娃要学会“自私”的2件事,对以后成长帮助大,家长别误导孩子

娃要学会“自私”的2件事,对以后成长帮助大,家长别误导孩子

小香的妈妈带儿子可可来到好友家做客,主人很热情的招待了小香母子两人,并且还和自己的儿子说,要照顾好弟弟,好玩的都给弟弟玩会。他很听自己妈妈的话,带着可可进到自己的屋里翻箱倒柜的给可可找玩具玩。

可可看到有一个新玩具还没开封,就想要玩这个,但是这个玩具是哥哥一直都不舍得玩的,就和可可特别耐心的说,这个玩具暂时没有办法给你玩,这个是哥哥的新玩具还没开封呢。但是可可不愿意了,看见哥哥不给自己玩,就大哭起来。外面的小香和主人听到屋里哭声立马进来看怎么了,知道原因后,主人就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自私呢?弟弟想玩就给他玩被,你要这样以后再也不给你买新玩具了。

娃要学会“自私”的2件事,对以后成长帮助大,家长别误导孩子

哥哥看见妈妈一边训自己,一边在哄弟弟,当哥哥的内心也十分的委屈,想着除了这个我都给他玩了,还在教他和哄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说。

其实,妈妈只知道这个玩具他特别的喜欢,但不知道这个玩具对他有多重要。哥哥年龄也不大,能把其它玩具分享出去已经很不错了,他不愿意分享这个新玩具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这并算不上自私。

娃要学会“自私”的2件事,对以后成长帮助大,家长别误导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还谈不上真正的自私,因为他们并没有什么主见,一切都是在听父母的,但是有些东西可能对他真的很重要,所以才不愿意分享。而真正的自私是指不顾别人的感受,一味的只想自己。

娃应该学会自私的两件事

1. 先为自己,再为他人

真正能做到大无畏奉献的人没有多少,相信身为父母的你们也不希望自己孩子可以做到“大无畏的精神”,所以为人时,都是先为自己再为他人。

其实,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的事,能在不破坏他人利益的条件下先为自己考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以,家长没有必要一直告诉孩子要做到“无私”,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的话,怎么可能去爱惜别人呢?

娃要学会“自私”的2件事,对以后成长帮助大,家长别误导孩子

2. 物品的归属权

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物品的归属权,在家里什么东西好,父母就会给自己什么,可是到外面呢?他们不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只知道自己喜不喜欢。

小香上小学时的同桌叫小周,有一天小香带了一笔盒好看的笔,小周就想管小香要,没想到的是,小香特别“无私”的把所有笔都给小周了,回家被妈妈一顿说。这种能叫无私吗?

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属于孩子的东西,孩子有决定权,是不是给他人玩,是不是给别的小朋友只能他自己做决定,其它小朋友没有资格去分配他的东西,同时也不要去支配别的小朋友的东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