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種情況最容易腦出血,後5種可控性最高,可惜很多人做不到

神經外科收治的腦卒中急診患者裡,腦出血最常見,好發於30~60歲的中老年人。老人突發腦出血的原因一般是,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狹窄,腦外傷,硬膜血腫或者其他原因,而中年人其中是有一部分患有原發性高血壓或者遺傳的腦血管疾病,但主要還是由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比如肥胖,飲食,吸菸飲酒。

三年前我接診過一位45歲的患者,是個生意人,凌晨還吃酒局談生意,喝多了倒下被送進醫院,隨行來的同事還不明情況,哪成想患者這時雙側瞳孔已經擴散,還伴隨小便失禁,我堅持做CT檢查,患者被診斷為腦出血,萬幸救回一命,如果再晚個一會兒,出血量增加,即使命救回來也是後半生癱瘓。

這7種情況最容易腦出血,後5種可控性最高,可惜很多人做不到

腦出血常見症狀

1.一側或雙側肢體麻木無力,或偏癱症狀

2.頭暈或者劇烈頭痛

3.語言障礙,說不清楚話甚至失語

4..意識喪失,嗜睡或昏迷等,部分人還表現為口眼歪斜,流口水。

5.部分人還會噁心嘔吐

哪類人最容易發生腦出血?

1.遺傳性腦血管疾病

比如煙霧病(腦血管的異常引起狹窄或閉塞),遺傳性高血壓。高血壓性腦出血 主要由高血壓引起的,分為遺傳性高血壓或者後天形成高血壓兩種,血壓值波動較大,或者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這時候在原有的血管病的基礎上,受到壓力較高的血流衝擊後容易導致腦血管破裂。

2.遺傳性血液病

比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遺傳基因難以控制,雖然這類人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但後天通過相應改善也能降低風險。另外可能導致腦出血的原因有腦外傷,腫瘤等,這裡不做贅述,主要講常見和以下幾種為可控的危險因素。

這7種情況最容易腦出血,後5種可控性最高,可惜很多人做不到

3.動脈硬化 老年性血管性疾病導致的腦出血 很多老年人有頸動脈斑塊,這個斑塊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破裂導致腦出血,括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引起腦出血。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的常見原因為,長期飲酒或吸菸,我開文的患者就是因為大量飲酒,原理為飲酒後血管舒張、心率加快,導致大腦內的微小動脈發生破裂,誘發腦出血。如果本身有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更要減少吸菸,吸菸會使血管痙攣,刺激大腦,加速動脈硬化。

4.腦動脈瘤破裂 導致腦動脈瘤的因素有遺傳,創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動脈瘤破裂直接導致的就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在某些情況下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可能引起急性腦積水的併發症,也可能在數小時之內就會產生昏迷、腦疝、呼吸障礙,造成死亡。如及時送醫手術治療,術後恢復相對順利。

這7種情況最容易腦出血,後5種可控性最高,可惜很多人做不到

5.脾氣暴躁或者情緒緊張 例如極度悲傷、興奮和恐懼,短時間的情緒變化使心跳加快、血壓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產生破裂。研究顯示30%的病人是因情緒激動導致腦出血,電視劇裡也經常愛演這樣的情節,父親和兒女吵架因情緒激動突發腦中風住院。

6.不運動,愛熬夜 這個不再多說,已經強調很多次。

7.長期服用某些有出血性風險的藥物 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華法林等,一些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類藥物,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一定要規範合理使用,根據個人情況在不同時期及時調整藥物和藥量,拿不準的問一下主治醫生,做到科學服藥。

我是潘海鵬,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目前專注於頑固性偏頭痛、兒童偏頭痛的外科治療,各種類型顱腦損傷的綜合治療以及術後恢復領域,如有相關問題可在今日頭條或者微博上私信諮詢,我會在工作之餘回覆。

這7種情況最容易腦出血,後5種可控性最高,可惜很多人做不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