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識別的到底是人臉還是你的個人隱私?引人深思

人臉識別,識別的到底是人臉還是你的個人隱私?引人深思

大數據時代下,如果朋友圈照片會被用來研究科技,你還敢發嗎?

人臉識別,通俗點講,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識別人臉。

人臉識別技術背後的人工智能,到底是好是壞?發佈在社交網站上的照片被用來發展科技,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嗎?

客觀來講,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高鐵站進站,時間緊急時我們可以直接“刷臉”;手機解鎖、手機付款等都可以刷臉,但這也在無形中暴露了我們的隱私。大數據時代下,隱私權似乎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隱私權還存在嗎?

人臉識別,識別的到底是人臉還是你的個人隱私?引人深思


在使用手機APP的時候,你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APP在使用之前都會有彈框彈出,申請訪問你手機其他內容(通話信息、短信、攝像頭等等)的權利,一般我們都會選擇點擊同意。如果不同意的話,我們可能無法使用此軟件或者該軟件的某些功能。

相信也會有人發現,你在某寶搜索了一款商品,而當你打開其他APP時,排在首頁推薦位置的赫然是你才搜索過的商品。你昨天才和朋友聊過那一家店比較好吃,第二天手機就會推薦這家餐廳給你,是不是很匪夷所思?

其實暴露我們隱私的遠不止這些,手機定位、指紋解鎖、流量上網、微信語音通話等都有可能在收集著我們的數據,只是我們察覺不到。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時,是不是我們在潛意識裡已經默認選擇用個人隱私作為交換。

而隨著現代社會對網絡依賴程度的逐漸加深,我們的個人信息是不是還會遭到更嚴重的威脅?

人臉識別,識別的到底是人臉還是你的個人隱私?引人深思


因為外賣訂單洩露住址、因為快遞訂單被快遞員入室搶劫,此類事件層出不窮,我們該如何應對?垃圾短信、垃圾電話多到讓人厭煩,公眾隱私權真的還掌握在個人手裡嗎?

大數據時代下,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受侵犯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