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課堂|“人臉識別”技術還可以用在動物身上

本期創客——牛紅星

牛紅星,現任職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創新院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核心技術研發。牛紅星目前的研究領域是人工智能資源調度平臺,研究如何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任務提供高效的,異構的,彈性的算力支持。

牛紅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碩士,持有高級工程師,PMP和ITIL expert V3和Tagaf9等證書。作為高級軟件工程師牛紅星為華為服務多年,並參與華為萬門程控交換機核心系統的研發。

在任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技術副院長時期,牛紅星帶領團隊研發了i-stack智慧城市雲操作系統,該產品成為儀電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核心平臺,應用到多個市級項目中,同時該產品也獲得了工信部和信通院的多項獎項。

在加入儀電之前,牛紅星是惠普企業服務部中國區首席技術官,帶領一支全球團隊,負責企業專有云的設計與開發。在惠普期間,還從事過帶領團隊做大型企業IT基礎架構的方案設計,諮詢,以及交付等工作。

創課堂|“人臉識別”技術還可以用在動物身上

新站點: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與腦科學的研究有哪些相關性?

牛紅星:深度學習比較典型的一個實現方式是用神經網絡。最開始大家發明這種算法的時候,嘗試著把它和腦科學聯繫在一起。設想這個算法裡邊,很多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像大腦裡邊的一些神經元一樣,神經元之間有很多接觸,靠這種電刺激,來傳遞信息。

剛開始出現神經網絡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解釋。其實現在如果吸收起來,這跟腦科學關係並不是很大,我們要深入到神經網絡細節的話,裡邊最基本的一些算法就是加減乘除,還有大家常見的積分微分這樣的算法,它的複雜度比腦科學還是要簡單了很多。

創課堂|“人臉識別”技術還可以用在動物身上

新站點: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儀電如何採集市民的數據?

牛紅星:通過各種各樣的應用,打比方現在大家有很多APP,開車的人免不了要違章,違章的時候可能掏出這樣一個APP,在進行違章處理的時候,相關的數據就會被我們採集起來放到我們平臺裡面,但是大家放心,這些數據是由相關的政府部門比如像公安去採集的,這個數據是不會輕易的被第三方所使用的。

當被第三方使用的時候,我們會做很多別的工作,比如說授權,比如說做數據的脫敏清洗等這樣的工作,使這些數據當被第三方使用的時候,仍然保證你的隱私。

新站點:國內AI底層技術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牛紅星:很遺憾,很多底層技術還是被抓在歐美國家的手裡,因為本身人工智能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機器或者算法,它是一個小的生態。

人工智能在開發的時候,最底下有芯片,芯片上面有深度學習框架,深度學習框架上面有算法,深度學習框架是依賴芯片,算法依賴於框架,你的應用又依賴算法。歐美國家會把三個方面卡的比較死,國內來講這兩個方面是我們比較缺的,我們在他們這個框架之上開發東西,就會碰見剛才出現的那個問題,低效。

創課堂|“人臉識別”技術還可以用在動物身上

新站點:機器視覺目前有哪些應用?

牛紅星:比如在安防領域,我們有非常多這樣的應用。人臉門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了,特別我們在一些政府相關的辦事大廳辦事的時候,他會把你身份證拿出來,讓你對照攝像頭拍張照片,叫人證比對。

現在產生更多效益的地方叫豬臉識別,牛臉識別,保險公司用得非常多,有些人說豬生病了,拿沒有投保的豬來去騙保,豬臉識別就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還有一些別的方面,比如防蟲害,無人機在高空拍照的話,有蟲害的地方和沒有蟲害的地方是不一樣的,可以做一個地理空間的規劃。

新站點:您怎麼樣看關於AI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爭議?

牛紅星:現在大家對AI其實是有偏見的,因為AI很多結果是靠算法算出來的,算的過程取決於你給它的數據。我們打個比方,在國外他們剛開始做圖片識別的時候,給它訓練了很多數據,後來做了一個測試,給它花的圖片,它告訴你這是花,給它一個桌子的圖片,它告訴你這是個桌子,給它一個大猩猩的圖片,它告訴你這是個黑人。因為黑人圖片非常少,樣本數據的分佈不均衡,導致它的結果變得不準確。

創課堂|“人臉識別”技術還可以用在動物身上

網上還有一個很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開發了一個對話平臺,讓大家可以問問天氣,聊聊天解解悶,剛開了兩天就關掉了,為什麼?因為這個對話平臺它是自主學習的,它能根據你的對話來學習新的知識。但是它被好事者訓練成髒話連篇,平臺就沒有辦法了。它在安全方面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剛剛說的圖片識別,在這個圖片裡邊我可能只改變一點點,就幾個像素,算法就不能正確識別了。


對人類來講,改變幾個像素我還是能夠正確識別出來的,但算法已經不行了,這塊的安全性就不高,常常會被叫做AI攻擊,這個是屬於我們AI未來要解決的。即使有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生事物發展當中必走的一步,就像人一樣,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慢慢你會逐漸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