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 娃特别爱扔东西,手边有啥扔啥,拦都拦不住;
  • 说了也不听,捡起来继续扔,一天就在家给娃捡东西了,简直要疯;
  • 我家娃就爱扔食物,看见一地的食物残渣、汁水,才知道什么叫崩溃;

看到大家的吐槽,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哈哈。

话说回来,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

一般6个月以后,孩子开始进入手的敏感期,和口欲期一样,孩子将探索的重心从口转移到了手上。事实上,每一个健康的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用双手去反复探索世界的本能。

无论是拿、抓还是扔,都是孩子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手部探索—我的手原来这么厉害

大约6-8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开始有能力推倒甚至扔东西。

如果这个阶段问“娃为什么要扔?”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可以。

事实上,最开始宝宝打掉、推倒或者扔掉他的安抚奶嘴、玩具、或者物品时,他只是试验自己新发现、新获得的运动技能

哦,原来我这肉嘟嘟的手居然可以这么厉害?

自己竟然可以控制它干这么厉害的事。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从最初紧握的小拳头,到可以伸开手一把抓东西,到后边两三根手指地捏,再到把东西抓起来丢出去,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宝宝对自己手部能力的提升。

能力不断升级,自然也要不断试探啊。

所以,这个阶段除了扔东西之外,打人、抓人、拧人、挠人,都属于对新运动技能的探索。

可别小看扔这个动作,它可是脑部、肌肉、骨骼以及手、眼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复扔东西,对于训练宝宝手眼协调大有好处,对于听觉、触觉的发展,以及手腕、上臂、肩部肌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探索世界—东西原来是这样的

宝宝扔东西的背后,其实也在发现和研究物品发生了什么。

也许你不相信,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会使用两种最大的感官:视觉和听觉

  • 他们可视化地分析投掷出的物体的轨迹——他们能观察到物体在移动时会“由大变小”。
  • 他们还使用听力来判断掉落在地面上的声音——有些还会弹跳着“由强变弱”。

因为不理解原因,所以,他们只能用实践证明自己的疑虑; 他们会多次、反复抛出好奇的物品,直到他们确认答案为止。

  • 原来透明的硬硬的东西扔出去会碎,并发出脆脆的声音;
  • 毛毛的软软的东西扔出去不会碎,声音也闷闷的;
  • 有些能放嘴里吃的东西,扔地上会迸溅出鲜艳的汁水;
  • 薄薄的纸片,扔出去竟然能慢悠悠地飘。

“真是太神奇了,要多试试。”

是不是小爱因斯坦的即视感?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经过了反复试验,孩子发现圆形的能滚,方形的不会,水杯会碎,枕头不会……

通过这一系类扔的过程,孩子不断地认识并了解周围物品,认知能力也不断提升

探索内在—原来我可以影响“世界”

1岁以后,宝宝自我意识萌发,慢慢地明白,自己可以通过很多行为来影响周围的人和物。

不知道你家宝宝有没有这种气人行为,你好心好意帮他捡起玩具后,他反而会“不知好歹的”、“有意识的”反复将东西重新扔回地上,等待着父母捡起来。

看上去真的是故意惹大人生气啊。

其实,在孩子反复进行“扔”的动作时,通过物品掉在地上发生形态、位置、声音上的变化,孩子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动作可以影响外在物品

而父母捡回自己扔出去的物品时,自己又引起了他人的关注,影响了他人的行为。

有的时候扔个废纸父母开心、有的时候扔出一声巨响让父母惊慌、还有时候扔个手机父母生气,他又觉得自己更厉害了,小手一挥,竟能操控大人的反应。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这种自我膨胀的时刻,你说啥?不许扔了?

怎么可能,我这么强大?还不许我自我陶醉一会儿?

就是要扔到停不下来,才能感觉自己棒棒哒。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宝宝成长发育上有着重要意义

,孩子逐渐了解到“我”是可以影响物体、影响其他人的,可以帮助培养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所以,当孩子经历手的敏感期时,就尽情的让孩子“扔”吧,我们只有多给孩子扔的机会,他们才会更快地停止扔东西

❖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要放任不管吗?

NO!NO!NO!

如果你不想每天提心吊胆的地想着娃又丢啥摔啥,那就得掌握些技巧。

规避危险物品

对于还听不懂的小家伙来说,讲道理惩罚不仅没啥用,反而会让孩子迷茫。

不如直接给娃设置一个安全区,清除所有危险物品(比如贵重的、易碎的、小颗粒易吞的),让娃尽情地扔。

当然我们也可以给孩子

准备不同类型的道具,掉地上会响的、会滚动的、会弹起的等,为孩子创造不同扔的体验

设定不能扔的限制

等宝宝稍微大一些,可以区分不同物品的不同功能时,可以明确告诉他什么东西不能扔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下面这种情况,要区别对待!

前面说的“扔东西”,属于每个宝宝成长都会经历的探索阶段,并不代表熊孩子没礼貌、脾气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把扔东西作为一种攻击行为或者是发泄行为,可能会在1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显现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1岁之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但小家伙的语言系统还没到位,不知道怎么说,于是他们就会用“扔”(毕竟学会了)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候扔东西,是需要父母解决的“问题”,用扔东西表达愤怒是不好的行为,这种情况永远不应该被放纵,孩子越早知道这点越好。

当宝宝向你扔食物以示抗议或者出于愤怒向玩伴扔玩具时,你是需要干预的。

当然也不必急于断定孩子就是脾气暴躁的坏宝宝而批评他,也不要直接粗暴地制止。因为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和宣泄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怎么做:

告知他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可接受的

  • 我们可以扔球玩,但是不能扔到别人身上。
  • 不想吃了可以下餐椅,但是不能扔食物。

让他明白,他的行为带给别人的不便和伤害

  • “你把你的晚餐扔在地板上,所以接下来的读书要取消了,因为我必须清理这些烂摊子。”
  • “你扔卡车时,伤害了小伙伴。伤害别人并不友好。他们会疼,也会因此伤心。”

每次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论为什么“此时的扔”是不好的,以及这些行为的后果。

因为如果你不说,他们是不会知道的,

他们还没有那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如果坚持扔,让他承受后果

  • “如果你坚持拿卡车扔人,那么今天一整天,你都不允许玩卡车了。“
  • “不允许扔任何不是球的球。我们已经谈过这个了,因为你又扔了,我打算把它收起来,直到你学会如何善待它。“
  •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生气也不能朝人扔东西,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跺脚,爸爸妈妈就知道你不开心了,我们才可以帮你。”

但是,只要我们保持言行一致,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孩子最终会学会做正确的事!

扔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那么孩子为啥都爱扔东西


如果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他们的发展规律,我们就很容易误会孩子。

我们可能会在不该制止的时候,制止了,在该制止的时候,又放纵了,

其实,最初这些“不好”的行为,并不应当制止甚至训斥,但是慢慢的,在某个时刻,原本的一些成长路上的探索,会慢慢变了味道,变成了情绪上的发泄。

此时如果不及时干预,娃真的可能变成一个熊孩子,所以,这中间的度,还需要爸爸妈妈时时观察与考量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