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公孫枝,字子桑,本姓嬴氏,為秦公室,秦國岐州(今陜西岐山縣)人。年輕時遊於晉,穆公求才時,復歸入秦為大夫,穆公以師禮事之。

李斯〈諫逐客書〉中稱其"不產於秦"應該不是事實。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公孫枝雕像

知人善舉

將公孫枝置於穆公諸賢者之首,乃是根據《呂氏春秋‧慎人篇》中的記載,書中明白敘述百里奚是由公孫枝以五張黑羊皮的代價,買來進獻給秦穆公的。這段故事在《說苑》中描述的更加清楚: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以上兩則故事的情節,雖然略有異同,但公孫枝自願將上卿之位讓給百里奚,即所謂"讓賢而下之"的說法,應屬可信。因此,他到秦國任官的時間一定比百里奚還要早。《左傳‧文公四年》稱許他:"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舉善也。"指的也是薦舉百里奚的這一件事。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再說"知人舉善"的賢臣在春秋諸國的歷史中並非僅此一例而已。在公孫枝之前,有齊國的鮑叔牙舉薦管仲,並且自願作管仲的屬下;《史記‧管晏列傳》雲: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確為公允之論。在公孫枝之後亦有鄭國子皮授國政給子產(公元前543年)。子產在當時夙有賢名,其執政時,不但國政清明,甚至於晉國也因"鄭有人,子產在焉"的關係,而中止了攻鄭的計劃。

公孫枝之賢於百里奚,孔子推崇備至

與他同時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說他只是吟誦了一首詩,就讓鄭國避免了一場戰禍,讚賞之意可謂溢於言表。然則管仲之於鮑叔牙,或者子產之於子皮,誰才是真正的賢臣呢?是"知人舉善、進賢於君"的鮑叔牙、子皮,還是"戮力從公、用力於國"的管仲、子產呢?這一個有趣的問題,孔夫子也給了我們一個標準答案,那就是"進賢者為賢"。因此"知人舉善"的鮑叔牙和子皮無疑地才是孔子心目中真正的賢人。如此說來,公孫枝之賢於百里奚也是一個合理的推論了。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孔子雕像

我們從以上孔子、左丘明、太史公的言論,可以發現在秦穆公時,諸子百家的言論似乎尚未萌芽,也就不能說他是受到哪一種思想的影響比較多,但是我們若細查先秦典籍,道家之《老莊》、墨家之《墨經》,固然不用說,並無一語及於秦穆公;可是連身為其後世子孫的秦孝公、秦始皇等人,所賴以為立國和強國基礎的法家思想,竟然亦罕有提及穆公事蹟的相關記載,這個中的原因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反而是儒家宗師的孔子,對其可說是推崇備至,後世儒者亦多有褒辭,我們檢驗其朝廷中諸賢臣的言行,尤其是公孫枝的"恤鄰不期報、陵人為不祥"的作為,更是儒家所推崇的一種典範,所以,如果我們以此來解釋,為什麼秦穆公會得到後世儒家的特殊評價?相信是可以說得通的。

秦穆公對公孫枝的信任

我們從《左傳》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秦穆公是非常信任公孫枝的。如《左傳‧文公九年》提到,晉獻公死後,諸公子爭立為君,晉國發生內亂,大夫裡克弄權,接連殺害晉獻公生前所屬意的接班人公子奚齊和公子卓於朝,並且造成大夫荀息為守諾言而自殺。當此之時,另一位晉國大夫郄芮建議公子夷吾給秦國送重禮換取姻親秦穆公的協助,以求入晉為君。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秦穆公雕像(左)

後來秦穆公在徵詢了公孫枝的意見之後,看出了夷吾是一個猜疑又好勝的庸才,並非是安邦定國的良君,想要安定晉國的內亂恐怕是很困難的。然而讓這種人出任晉君,對亟欲擴張勢力與版圖的秦國來說,卻是最有利的發展,因此答應了夷吾的請求,派遣百里奚率領軍隊護送夷吾回國接任君位,是為晉惠公。

沒想到夷吾回國後,卻立刻翻臉不認帳,遲遲不肯履行諾言,造成了兩國交惡。我們細查整件事情的原委,秦穆公基於秦國自身的最大利益,答應夷吾以大片土地賂秦作為交換條件,出兵助其回國為君。

這種行為充其量只是反映當時爾虞我詐的國際現勢罷了,行為本身並無可議之處。

《左傳》在敘述這段史實時,也只是藉著穆公和公孫枝、晉臣郄芮彼此之間的對話,來彰顯夷吾的輕諾寡信和不孚眾望,對穆公決定幫助夷吾一事並無褒貶之意。而後人卻把穆公"是吾利也"這句話,拿來大作文章,並且對其頗有微辭,說什麼"穆公絕不是對姻親有什麼無私的援助,所謂的'秦晉之好'只是塊遮羞布而已。乘人之危,從中漁利才是其真正意圖。"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左傳》

這樣的看法,筆者認為是大有商榷餘地的。一來,秦穆公在當時並未真正躍上國際舞臺,躋身於強國之林。因此他想要藉著此次良機,擴大秦國影響力的這種用心,似乎不該被曲解成"從中漁利"的小人行徑。

再者,此事件的起因,並非是穆公君臣有意設計的,主動的一方是晉國君臣,秦穆公的決定,只不過是選擇了一種他所認為最有利於己的方式而已。如果我們觀察穆公日後對晉國輸粟的種種作為,便可瞭解其為人並非是後人所批評的那麼不堪!研究者實在不必任意擴充解釋或作過度之引申,以免唐突了古人,甚至徒增日後的滋擾。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影視劇中秦穆公

《左傳‧僖公十三年》記載,當年冬天,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派人向秦求購糧食。秦穆公問計於公孫枝,公孫枝回答說:"我們之前幫助夷吾入晉為君,現在又賣給晉國糧食,這雙重的恩惠,晉人如果還報我們,大王又有何求呢?如果再給一次恩惠卻不回報我們,晉國百姓一定會離心離德,如果他失去民心,我們就有正當理由出兵討伐,晉君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必敗無疑。"

這段《左傳》的記敘,我們對照《史記‧秦本紀》中公孫枝的話:"飢穰更事耳,不可不與。"再看百里奚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我們相信這兩位老成持重的秦國賢臣,是基於"救災恤鄰"的人道考量,才建議穆公給予晉國協助,他們的意見顯然是一致的。而穆公也從善如流,他說:"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因此決定輸粟於晉。當時運米的糧船,從秦都雍城到晉都絳城,船首船尾相望,接續不斷。這一幕幕"人道援助"的善舉,令人何等動容!無怪乎連《左傳》都要戲稱之為"汎舟之役"。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汎舟之役

不同的聲音——居心叵測?

然則和春秋戰國時代大多數"強凌弱、眾暴寡"的無情戰役比較起來,此"汎舟之役"可說是絕無僅有的"溫情攻勢",讓人覺得更加難能可貴!若無明君賢臣相得益彰,又豈能共譜此段歷史佳話?可是遺憾的是,仍然有人對此事持不同的意見:晉國荐饑,乞糴於秦。秦大夫公孫枝、百里奚都主張輸粟救災,其用意何在?公孫枝是求晉還報,如不還報或還報不合秦的要求,將乘機攻伐。還報什麼?顯然意在掠奪其土地。這可謂居心叵測。

百里奚則認為救災恤鄰是正道,行正道必"有福"。有福就是有好處,與公孫枝的意思差不多,只是說的含蓄不露罷了。但對秦來說,公孫枝、百里奚皆為賢臣,穆公用之,終成霸業。而丕豹之流只是跳樑小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幸穆公畢竟不凡,決定輸粟救荒,自雍至絳,糧船不絕。當然這決非無私援助,"汎舟之役"相繼的可能是兵戎相加。可惜晉惠公對此並無清醒的認識,以致再次失策而自食惡果。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漢劇摺子戲中的百里奚形象

這樣的評論,大體上是言而有據的,但是將公孫枝和百里奚的輸粟"義舉",說成是"居心叵測",意在掠奪晉國土地的不義之舉,實在大有商榷餘地,理由已如上述。至於丕豹之流,是否即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跳樑小醜"?

秦、晉韓原之戰(公元前六四五年),是兩國勢力消長的一次關鍵戰役。戰事的起因乃在於晉惠公一再地食言背信,甚至恩將仇報,在秦國發生饑荒時,閉關不理不睬;進而想乘秦之危,"因其飢伐之",終於給了秦國興兵伐晉的口實。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秦、晉韓原之戰

兩國決戰之前,晉軍在人數上雖然享有優勢,但是決戰的意志和軍隊的士氣卻遠不如秦國的軍隊。晉軍敗象早露,而惠公卻渾然不覺。連身為晉軍主帥的韓簡,對晉惠公"三施而無報"的行為都深感不齒!並且認為自己如果能在此戰役中,僥倖苟全性命就是萬幸了。

晉國君臣之間,如此的離心離德,貌合神離,豈不正應驗了先前秦國大夫公孫枝的預言:"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攜而討焉,無眾,必敗。"?我們看韓原之戰的結果,除了慨嘆晉國君臣的顢頇無知與無能之外,真是不得不佩服公孫枝的先見之明!

韓原之戰,秦國大獲全勝,並且"生得晉君"以歸。當此之時,秦國君臣對於如何處置晉惠公,曾經有過一番爭論,除了發生前文已有述及的穆公夫人慾自焚以救弟的插曲之外,君臣的意見並不一致,大夫大都主張將俘虜帶回秦國都城慶功並祭告天地;公子縶則主張,不如將晉君殺了,以免其再聚眾為惡。

秦穆公挖掘的人才,穆公諸賢者之首——公孫枝

韓原之戰地圖

穆公則因已經先答應了晉國臣民會善待晉君,再加上夫人以死相逼,所以傾向釋放晉君回國。就在意見僵持不下之際,公孫枝心中明白,此時秦國的國力還不足以吞滅晉國,若輕率地殺人國君,不但對於秦國大為不利,而且將會製造許多不必要的禍端。因此,他提出了折衷的解決辦法,也就是釋放晉君,但是以其太子為人質。

這個辦法不但順了穆公的心意,而且他還引用了先賢史佚的警語:"不要埋下禍源,不要乘人之危,更不要激怒敵人"來說服眾人,一語而止紛息爭,除了公孫枝有此能耐以外,恐怕不作其他人想了?從這裡也可以推知,他在穆公心目中的份量,遠非他人所能望其項背。

《左傳》稱讚他:"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舉善也。"又說:"'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子桑有焉。"其一生忠心為秦國謀事,受此讚語,應該是當之無愧才是!王蘧常先生亦評其為"廓然尤見大體,洵足為興秦之冠冕矣。"


參考文獻:

《新譯左傳讀本》

《秦集史》

《秦史》

《史記》

《史記今注》

《新譯呂氏春秋》

《新譯說苑讀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