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發現的這麼晚,是與巧妙的設計有關

導語: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在歷史上他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而秦朝對於我國的影響除了文化上的,更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們推進了古文化的進步,再者沒有秦朝的話,或許六國處於戰亂還要經歷幾百年。

雖然秦朝只經歷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但要不是有這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國家便不會出現日後幾千年的文明。其中秦朝大一統制度的出現,一直延續到清朝時期。而且秦朝出現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以及建築,比如說長城的建立,高速公路的修建,這些都發生在秦朝時期。

我國考古文化一直致力於研究秦朝歷史,很多人對秦朝歷史非常感興趣,可以通過的手段那就是歷史遺蹟。在科技日益發展的現代,古墓的挖掘一直都有非常科學的辦法。那為什麼有幾千年歷史的秦始皇陵,隔了那麼長時間才被發現,其實主要也是因為這幾方面的原因。

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發現的這麼晚,是與巧妙的設計有關

秦始皇陵圖片

墓穴設計

正是因為其古墓的設計複雜,所以要挖掘也是非常困難的,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所以他在此後也找了很多有才能的人來給他設計墓穴,所以他的墓穴裡面一定有很多機關,佈局肯定也是非常繁瑣的。

當然古時候的帝王在設計墓穴上肯定也有諸多考慮,比如說首先會考慮到自己死後墓穴是否安全,當然秦始皇也不例外。因為其墓穴設計之複雜,所以要真正徹底發掘還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要經歷很長的時間。

同時秦始皇的墓穴規模也是非常大的,在當初建立的時候,始皇就請了許多工匠來建造,同時為了掩蓋真正的主墓室。旁邊有許多小的墓穴打掩護,要想真正要挖到底的話,除了花時間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阻撓考古人員。

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發現的這麼晚,是與巧妙的設計有關

皇陵內部兵馬俑圖片

技術不過關

要說我國考古工作對古墓的發掘,真正出現的年代是在新中國之後,在之前很多人的思想比較迷信,覺得挖人墳墓是不太好的,所以很少有人會這樣做。當然這裡所說的是專業考古,而不是民間的盜墓者。

這裡我們插一個題外話,盜墓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過,早在西漢,春秋以及清代都曾出現過盜墓。雖然說盜墓未經國家許可,而且因為私人操作,對古墓也起著某種程度上的破壞作用。但正是因為這些盜墓人的操作,對我國現代研究歷史提供了很多非常珍貴的材料。

作為盜墓者,怎麼可能會放過秦始皇陵這樣巨大的墓穴呢?據說在三國時期,項羽就曾想要挖掘秦始皇陵,但因為年代久遠,對於其中的記載已經不再那麼清楚,而且事件真實性與否也不得而知。

有人說裡面有很多機關,也有人說裡面有很多毒氣,在項羽當年進入陵墓的時候,就曾被一隻金燕子嚇壞過。除了霸王,還有很多人想進過秦始皇陵,但最終都沒有成功。

所以一直到新中國之後,古墓裡面很多東西都保存得非常好,對於專家來說,除了裡面的財寶,最重要的還有書籍。這些書籍如果真正被挖掘的話,對於我國曆史甚至能起到推進的作用。

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發現的這麼晚,是與巧妙的設計有關

皇陵內部兵馬俑圖片

時代背景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內部發生了許多事情,在這種狀態下,

國內很多事情發展的其實並不順利,有些人崇尚發展,但也有一些人卻止步不前。所以古代歷史文明的發掘,其實一直都受到了很嚴重的羈絆。

同時大家應該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挖掘之所以一直被耽擱,其實也是因為年代的特殊性。在當時國家經歷了內憂外患,也經歷跟其他國家的抗爭,比如說前蘇聯,越南甚至是朝鮮。

正是這些國家的紛爭,很難再讓人分心去將人力以及物力,放在探索文明這件事情上,所以秦陵墓的發掘也延長了很長一段時間。意見不一對於是否要挖掘秦始皇陵墓,很多人對此都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些人覺得秦陵墓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也是最可貴的歷史遺蹟,將它挖掘出來才是對中國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

不管它有沒有被挖掘,這都意味著歷史文化的存在,而挖掘的目的其實也是一樣。當然還有人保持不同的意見,他們覺得不應該挖掘,因為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對秦始皇陵墓都打著好奇心。

當然也有人進入過,比如我們上面所說過的項羽,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盜墓人士。但是這些人都沒有成功,而

皇陵之所以很難被大家挖掘,也是因為秦始皇在建造的時候用了很多心計。

他的目的就是不想讓後人知道,也不願意被後人知道,作為後世子孫應該尊重先知,應該尊重他們的做法,這也是弘揚文化的一種表現,所以秦始皇陵的挖掘也推遲了很長時間。

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發現的這麼晚,是與巧妙的設計有關

皇陵地宮圖片

難以找到位置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也知道,秦始皇陵是在1974年的時候被發現,這才揭開了古代歷史的面紗。於是很多人開始關注這座古墓,許多專家摩拳擦掌,為的就是將古墓裡面的文化以及其他東西都展示出來,以顯示古代歷史的偉大。

但真正的挖掘工作其實非常困難,一直到現在被發現的陵墓非常少,準確的說要想知道真正秦始皇陵主墓的位置非常困難。雖然現在的科學技術一直在進步,但古人的智慧也不可小覷,要想憑現在的技術,找到主墓非常困難。

據瞭解黃陵大小有幾千個足球場那樣大,但目前為止已經公諸於世的皇陵面積居然還不到千分之一。可見挖掘的難度有多大,所以一直到現在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大,全貌究竟如何,依然沒有人知道。

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發現的這麼晚,是與巧妙的設計有關

秦始皇陵內部圖片

總結:當然導致秦始皇一直沒有被髮掘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出於安全考慮。或許專家有先進的技術來挖掘全部面貌,但如果挖掘的代價是破壞陵墓,相信也沒有人會這麼做。因為這樣做無疑破壞了歷史文明,也就跟挖掘的初衷相悖了。

比如現在已經挖到的兵馬俑,在兵馬俑周圍是有很多土牆的,這些土牆有著很多作用,比如起到分隔兵種。這些土牆拆掉非常簡單,但為什麼專家沒有將這些土牆拆掉,其實也是出於保護文物的目的。

正是因為這些我們不知道的因素,才導致挖掘工作一直沒辦法繼續前進,工程也一直在推遲。不管怎麼說,在我國曆史上能有這樣一份特殊的榮耀,這樣一份特殊的文明,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見證。作為後人,我們有義務將秦始皇陵挖掘出來,同時有義務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明,但更多的應該保護古代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