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崇信县文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1979年11月崇信县文化馆(三馆合一)开始配备专人从事文物工作。1987年7月,崇信县博物馆(股级)成立,是一座以收藏、宣传、科研、陈列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隶属于崇信县文化局。2003年1月崇信县委、县政府将县博物馆机构升格为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配备馆长1名,工作人员4名,从机构、人员上加强了文物工作。崇信县博物馆馆藏各类历史文物4234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69件,三级文物219件,名人书画349条,古籍善本2353册。但是,由于老馆建筑陈旧和年久失修,4000多件珍贵文物挤放在一个窄小的库房內,加上没有文物展厅,不能向社会开放,发挥不了文物事业应有的社会作用。文物库房也没有配备任何密集柜架或木质柜架,馆藏文物全部存放在20年前制作的开放式简易木架上,部分大件陶、石器等文物放置于地上,使得馆藏文物达不到安全科学的保管条件。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2011年根据平发改社会【2011】450号文件批复,崇信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泉寺西侧新建县文化三馆。该项目占地26亩,总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其中博物馆3300平方米,工程概算总投资4500多万元。项目于2011年后季开工建设,2012年底主体工程建成,2014年10月崇信县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现有正式在编职工12名,临时招聘人员8名。有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5人,文博专业职称2人。隶属于崇信县文化旅游局。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2014年崇信县博物馆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14〕412号文件立项批复,落实项目经费471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的改善了崇信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陈列展出和收藏保管条件。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2017年11月馆藏文物汉代“月氏”货泉铜母范被选定参加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绵亘万里: 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此次展览是为了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并配合在香港举办的“亚洲文化合作论坛”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展览以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为主题,汇聚中、哈、吉三国37家文博单位、近220件(组)藏品,展现了丝绸之路路网沿线民族交流、文化融合、文明互鉴的壮阔历史。展览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次中哈吉三国文物联合展出,第一次在世界遗产语境下举办的丝绸之路主题展览,许多文物也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县博物馆汉代“月氏”货泉铜母范为让文物走出去活起来搭建了新的平台。积极开展馆校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县博物馆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建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文科实践教育培训基地。自2014年免费开放以来,毎年接待上级检查和国内外游客5万多人次。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通过市、省级考评,评定等级为良,每年争取免费开放奖励经费30万元。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2009年崇信县博物馆配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了《崇信于家湾周墓》;2010年编辑出版了《崇信古文化研究》;2013年编辑出版《崇信博物馆馆藏书画集》;2017年《芮鞠文明》崇信文物精华正式出版发行;2018年编辑印刷了《崇信故事》。全面落实“互联网+中华文明” 三年行动计划,开办崇信县博物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施了博物馆自助语音讲解系统和虚拟场景博物馆。与平凉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平凉珍藏-崇信县博物馆镇馆之宝》“让文物活起来”大型文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得到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2019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中华民族》栏目播出《古道崇信》第一集《厚土》,重点推介了崇信县博物馆和馆长陶荣。以上这些为挖掘地方文化遗产,推介宣传崇信、讲好崇信故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辉煌70年——崇信县博物馆巡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