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谁能把《伤寒论》讲明白?

毋忘在莒77


谁把《伤寒论》讲得最到位,讲得最全?

不要这么问,大家都讲得很全,能学好点就很不错,能讲就弥足珍贵了,作为学习者,只看到都好,没看到最好,最低我本人是这种感觉。

我用仅有的东西代他们演绎一下吧

许淑微说:"学伤寒,要认认真真,遣方用药不要违背仲师,自以为是作改不好。”

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恽铁焦就腹疑,麻黄那么厉害,我少少用,再少少用,三到五克足矣,真庆幸,还是救了自己的孩子,神奇!

陈伯坛就照用,麻黄说用一两,那就三十克,六两,就一百八十克,开出的药用车拉,救人无数。

扶阳宗师是郑钦安吧,那就附子啊,附子就对了。

李可也附和,少阴病是阴寒入里,附子是对的。

胡希恕,刘度舟……

他们都是经方大家,虽然人数不太多,但也很足够了。

日本汉方家说,他们中国人就喜欢自己主观去想一些有的没的,其实没必要,我们不信黄帝内经那一套,不准谁去看黄帝内经,看伤寒就够了,不用想,照仲景说的治病就行了。

台湾经方三大家一一

黄成义说,"那么简单的事,我就不再哆嗦了,顺便也讲一讲之外的《医方集解》,都是很好的东西。“

倪海厦说,"不会用经方的中医不是真中医,最好是在经方的基础上,加入后世方的东西“。

谭杰中说,"我们用三年时间学好伤寒杂病论,先打好基础“。他就讲了三年伤寒杂病论,而且以桂林本为主,与宋本,长沙本对比着讲,但还不够,他说,"我教给你们医术三四分饱,你们可以去吃别人医家的医术“。

王清任就跳了出来说,"你们用伤寒方治不好的,就用我发明的方治,很好用“。

都是了不起的人们,聂慧民还说,你要把伤寒方与现代医学疾病联系起来,她列出很多现代西医病名用伤寒方治疗的医案,……

谁最讲得全?都很全呀,能跟着一个学就了不起,能跟几个学就太爽了,因为,没有最好,只有都好。


鸡立鹤群829


(伤寒论)谁讲得最好,没有比较,因为不是人人讲的视频都能看到!不过我看过郝万山,李赛美,倪海夏讲的“伤寒论”,公平滴说,郝万山讲的最好,理由:

1.思路清晰,理解透彻;

2.知识面丰富,解释原文非常有深度.

3.对医古文理解非常到位.

4.分门别类,对方证和鉴别诊断,总结全面,易学,容易记忆


坤德堂


我是中医爱好者,《伤寒杂病论》我的理解是人啊大多伤于寒,因寒而得病,寒是因,病是果,寒分内寒外寒,比如外感风寒和吃过去的寒凉之物。得的病是杂病,就是说一个寒因会得杂七杂八的病,有的人会表现在这个脏器上,有的人会表现在那个脏器上,哪个脏器弱会往哪个脏器上得病,假如是西医就会分脏器而治病,如胃科,肝科,胆科。而好中医是不分科的,只治一个寒,可以所有因寒而得病只用一个方子就行。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医用一个方子治多种不同种类的病,或者多人用同一方子这个现象了。我也因病长期吃过小四逆汤之类的中药,并且把药渣里子附子,干姜吃掉,感觉很好。我也希望懂中医的朋友一起讨论,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山青海兰


每个人都有对伤寒论的见解,没有谁说讲的明白。就算你让张仲景出来再给你讲,也可能跟写书的时候讲的不一样的,人会进步,不断发现以前的错误,改进。

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学习前人的见解,思路,扩充自己,开阔思路,疗效确切。

我目前看过胡希恕,刘渡舟,曹颖甫,张锡纯,黄元御,等讲解的

胡希恕,主要以六经八纲解释伤寒,通俗易懂,好上手。

刘渡舟,以脏腑经络辩证结合六经解释伤寒

曹颖甫,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张锡纯,结合西医,内经理论,黄元御的一些理论也有

黄元御,则是以本气自病,圆运动来解释伤寒

主要还是学习前辈的用药思路,见解,还要不断结合新的知识,其实很多西医的知识也可以相通的,大家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有共同点,求同存异。这样才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求其是但啦


伤寒论是运用十二经脉阐述外感病,由表及里逐渐侵入的过程以及在某一阶段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这是仲景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推演的理论,有其独到之处,也有明显的不足 现在的所谓学者经方大师已经明显的过度解析了,中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但是现在看看中医,继承被带偏了,发展更是没有了。


农民的儿子LWY


读过很多伤寒论注家的,程国彭,张锡纯,彭子益,黄元御,郑钦安,孙曼之,刘希彦,刘志杰,倪海夏。刘绍武,胡希恕,郝万山,郭生白,黄成义,等医家的著作也读了一些,最近在看李克绍老先生的著作。欢迎贤达指点。


天涯明月刀8962


傻子弄不明白伤寒是什么?

伤寒论为何是伤寒论!

想一想?如此傻!能治病吗?

伤寒!分阴症伤寒。因遗精不同情况例子的伤寒!

感冒!用药不当!

该散不懂散发!

因药物引起病例,在常例上!

分七十二例!

举这些!伤寒病例!

当今院校那些傻子!有一个弄明白吗?


蓝先生易学研究


百家有百家之伤寒,问问自己的心,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什么天纪人纪,什么三部六病,什么错簡重订三纲鼎立,仲景的话就在这里,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所以,没有捷径,除了仲景没有最好!


海阔天空146611076


我能说中医唯有华佗吗?最可气的有人说华就是印度来的,王八犊子解释!

中医的所有延伸理论都是黄帝内经。

可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大麻烦了!

易经和文王八卦及后来的孔子易传,都是一样的牵强附会。

各位不信的话,可以以之之矛攻之之盾。那就不可读了。但中国人几乎没有不被影响的,奇怪了了!

结论他们都是错的,或者说不完整的。谁是对的?又完整的?太极之伏羲。问题又来了,完整的太极图到宋才有记录。

怎么破?只有靠图说!也就是口口相传和河图洛书的传说。太极图只是形成了文字文化!很明显,任何太极图都不能完全表达太极的哲学思维。

问题又来了。中医的哲学和中华的哲学是一个人吗?是,不对!不是,又不对!

怎么办?医学哲学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分支!医学者对文化的天人合一的自我理解。此则必然是有缺陷的。则伤寒论则必然是错误的!

技在术,术在道。技术道在统一!

我辈需要努力统一!才是为人医之道!


路上有长生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418ecba42d67fdac3089f865deecdc3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