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超出上限两倍,为何20天后复检又回归正常?

很多人每年体检的时候,会将肿瘤标志物筛查列入项目名单中。

不过,有些人说肿瘤标志物不准,不用查;有些人说肿瘤标志物对于反映是否患癌很有用,一定要查一下才放心。作为检测癌症的一项重要指标,肿瘤标志物到底该不该检查?


肿瘤标志物超出上限两倍,为何20天后复检又回归正常?

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零”

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生长出100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有突变的细胞,如体内常会有几个甚至几百个“突变的异形细胞”,都是正常情况,变异细胞会被机体的淋巴细胞“识别”并“清除”、“消灭”。

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可以当作参考值,对肿瘤进行判断和鉴别,寻找转移肿瘤的原发肿瘤,但它并不能够100%准确查出肿瘤。有些患者属于肿瘤标志物不敏感人群,这项检测就没法反映出体内的肿瘤情况。


肿瘤标志物超出上限两倍,为何20天后复检又回归正常?

大家看到体检时的肿瘤标志物值升高了不要太过惊慌,有可能就是一过性升高而已。导致肿瘤标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五种:

1恶性肿瘤患者

一般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会有显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例如同样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患者检测甲胎蛋白(AFP)绝大多数会有显著增高,但是原发性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却很少有升高的。这要根据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来决定。

2正常人群

虽然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产生的物质,但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同样可以产生,但这类人群所占的比例是较低且存在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同样要重视肿瘤标志物,其数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细胞的轻度增加。

3样品存储问题

在血液标本储存不当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升高。如容器、抗凝剂、保存液及冷链储藏等出现问题,会导致样品不能准确反映检测者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是肿瘤标志物的值升高。

4药物使用

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后,有可能引起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

5特殊情况

例如喝酒、睡眠不好,还有就是过频进食补品。对于女性来说,处于怀孕期或月经期时前后抽血,都会因个人身体差异产生波动。


肿瘤标志物超出上限两倍,为何20天后复检又回归正常?

肿瘤标志物异常需做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数值的高低与肿瘤相关,却不等于诊断为肿瘤,肿瘤的诊断必须要由病理检查来确立。

一般来说,体检报告主要是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增高,当然癌症的可疑度也会相应增大,对于出现这类状况的患者来说,建议做下一步的全面检查,包括CT、B超等。即使是轻微的超标,也不能置之不理。


肿瘤标志物超出上限两倍,为何20天后复检又回归正常?

为了彻底的排除癌变早期的可能,还需要隔一两个月再去医院进行复检,如果持续升高,就要怀疑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可能是器官炎症。

对于癌症手术后发现肿瘤标志物较手术前明显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复发。

“肿瘤标志物”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及筛查:

✪ 身体已出现“肿瘤信号”的人,已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

✪ 癌症高发区或有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 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

✪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高危人群;

✪ 近三个月体重减轻明显,超过5%-10%以上;

✪ 对于手术后的肿瘤病人更具参考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

由于某些肿瘤并不分泌相关蛋白,或由于某些肿瘤组织血液循环差等因素,其所产生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等情况,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假阴性”。

目前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对应的相关肿瘤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无法达到100%。比如,AFP主要是用于发现肝癌,但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AFP都呈阳性,早期肝细胞肝癌,AFP的阴性率可达40%,一些高分化的小肝细胞肝癌,AFP阴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肿瘤标志物超出上限两倍,为何20天后复检又回归正常?

当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时,首先说明患相关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对较低。肿瘤标志物单次检测结果升高不能认为肿瘤复发,应动态观察它的变化,连续升高比一次高值的意义更重要,可提前 1~6个月发现癌症转移和复发。但如有家族史、癌前病变或有症状,小编建议需定期复查,并结合其他检查。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