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令人痛恨的发明?

不音历史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各种问题,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发明,这些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提升,人们逐渐发现一些发明的缺陷,开始痛恨这些发明。

毒品

人类发明毒品的初衷是治疗疾病,当时的医药学家以为自己发明的是神药,感觉很了不起,但是医学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研制的神药很快就变成了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毒药。

1806年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提取出吗啡,将吗啡用于临床,人们发现它具有镇痛作用,因此吗啡多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除此之外,吗啡还可以止咳止泻,因此很快就得到广泛使用,当时人们还没有察觉到吗啡容易上瘾。普法战争和美国内战期间,吗啡用于给士兵镇痛,但是战争结束后,很多士兵都染上了吗啡,对吗啡形成依赖。人们终于发现了吗啡容易上瘾的秘密,由于吗啡良好的镇痛效果,人们对它真是又爱又恨。

为了寻找吗啡的替代品,研制出不会让人上瘾的镇痛药,化学家绞尽脑汁,通过对吗啡的改良加工,发明了另外一种神药——海洛因。

海洛因的药效是吗啡的三倍,不仅可以用来止咳镇痛,还可以使人兴奋,许多登山运动者在服用海洛因后健步如飞,登山更有劲儿,所以海洛因受到了广大患者和运动员的喜爱,人们称它为"万能神药",甚至说它可以治疗吗啡上瘾。

不过有医生发现海洛因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就推向市场,这是违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海洛因也上瘾,直到1913年才停止生产和销售,可惜为时已晚,恶魔早已放出,黑心商家很快就暗中生产高纯度的海洛因,并高价销售,"万能神药"的海洛因就此变为"毒品之王"。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脑叶白质切除术

脑叶白质切除术是医学教授莫尼兹发明的,这种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一些精神疾病,手术完成后,喜怒无常、疯疯癫癫的精神病患者变得十分安静,当时的人们认为手术非常成功,成功的治好了精神疾病,为了表示对莫尼兹的认可和感激,诺贝尔基金会为莫尼兹颁发了诺贝尔医学奖,令人没想到的是,诺贝尔奖这次走眼了。

顾名思义,脑叶白质切除术就是切除大脑中的脑前叶白质,当时医学技术不发达,不能对大脑进行详细的检查,莫尼兹仅仅根据术后精神病患者变得温顺就觉得这种方法很有疗效,事实证明,精神病患者不是痊愈了,而是变成了智障。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的表现就是一个安静的白痴,没有主观意识表达,没有欲望,失去语言交流能力,目光呆滞。

经过研究发现,脑前叶白质位于颅腔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掌控人的性格形成,一旦被切除,就会对人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历来现实


历史上中国的女子缠足,可以说是一种最痛恨的发明。缠足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人们在对小脚的畸形欣赏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一种畸形文化。

我见到的缠足小脚老奶奶

她的名字我记不清了,就叫她小脚老奶奶吧。她从解放前嫁到我们村,在就没有回过一次娘家,自从来到我们村,她的活动范围就是她长期居住的那几孔窑洞和门前不大的院落。不是有人限制她的自由,而是我们村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大山之中。每户人家都居住在山的半山腰,在这种地理环境中,她那双小脚能走出自己的院子吗?

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到同学家玩,都会看到小脚老奶奶在院子中活动。当时她大约八十多岁,手里杵着个木棍,穿着整洁,梳妆朴素大方,头发向脑后盘起,用发网罩住,插个簪子,裤脚紧紧地扎着,穿着黑色圆口尖脚鞋,脚背高高隆起,走起路来步子很小,颤巍巍的。她总是面带微笑,到秋季,有时候还把熟了的红枣给我们吃。



听我母亲说,小脚老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年轻时很漂亮,手巧,针线活做的很好。当我问起她的脚怎么会绑成那个形状,我母亲说封建社会许多女孩子四、五岁就开始缠足,裹足很痛苦,人常说“裹足一双,眼泪一缸”。我的姥姥小时候也缠过足,可缠的时间不长就解开了,在没绑过。我真替姥姥感到高兴,同时也替小脚老奶奶感到难过。封建社会发明的这种审美整脚“刑具”,让她身心受到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禁锢她一生的自由。也许小脚老奶奶没这么想过,因为,我每次看到她时总是面带微笑。

缠足在封建社会为什么能够盛行?

一、古代女子缠足最早开始于宋朝皇室与官僚贵族阶层。以后,此风从宫内传向宫外,首先成为首都妇女的一种象征。

二、古代文人墨客的大力宣传。

古代的宣传工具就是书籍和语言传唱,最早歌咏女子缠足的词是宋代苏东坡写的《菩萨蛮》,明代唐伯虎也写过一首《咏纤足徘歌》。在文人的夸赞下,缠足风开始盛行,马上全国各地开始效仿。居然还出现了一些“研究”缠足的专家,其中最有名的是清朝的方绚,他自称“香莲博士”,写成了一篇《香莲品藻》的文章,费劲心机地把小脚划分为五式、九品、十八种,分别进行仔细品味和赞赏。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这种恋足的变态狂,写这种文章会让他名声大震。由此可见,文人的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小脚成为古代男子的择偶标准。

古代青年男子娶老婆,首先以女子小脚为美,一个女子的长相,身材再好,如果有一双大脚,就会被人耻笑,找不到好丈夫,可能嫁不出去。所以,古代女子为了找到“金龟婿”,纷纷缠足。



其实,中国的女子缠足跟现在社会女子穿高跟鞋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站起来亭亭玉立,走起路来挺胸扭臀。

在世界上畸形文化很多,例如:非洲有些名族的女子以嘴大为美,于是设法把嘴唇拉大;有的以颈长为美,于是用环把头垫高;把新衣服做旧,有意在衣服上磨破许多洞,所为的“乞丐装”。所以人们要正确审视真正美的事物,不要盲目效仿。


真独简贵


对广大患者而言,听诊器是一个很熟悉的道具。

很多人去医院看病,都会被医生拿着一个听诊器在胸、背、肚子等部位听来听去,用来诊断病情。很多孩子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时,也喜欢戴着听诊器,扮作医生的样子。

可以说,听诊器造福了患者,也帮助了医生。

但如果医生们知道听诊器的发明过程,会不会觉得它是令人痛恨的发明?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闻,是听的意思,既要听患者的呼吸、说话、咳嗽等外露的声音,也要听患者身体内部的声音,以此作为诊断病情的依据,西方医学也是如此。

在西方医学界发明听诊器之前,“听诊”的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当时医生把自己的耳朵直接贴在患者的前胸、后背或小腹部位,来探听患者胸腔、腹腔内的心脏、肠胃、肺部、气管等器官组织的活动情况,推断是否有病变,来辅助进行病情诊断。

不过,听诊的方法有一个问题。当时的医生都是男性,而听诊是要把衣服完全掀开,不能隔着衣服,那样会影响判断。如果遇到女性患者就比较尴尬了,不听吧,无法准确诊断,会耽误病情;听吧,直接把耳朵靠到女性的胸部,显得趁机沾人便宜。

古代人是比较保守的,所以古代中医在给女性特别是豪门贵妇看病时,往往隔着一层帘子,不合女性患者面对面,还发明了诸如“悬丝诊脉”等奇葩技术,而古代西方医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方法,所谓“医者仁心”,为了治病需要,只好跟女性患者“亲密接触”。

这种传统而“福利”的听诊办法,直到1816年才发生改变。

话说当时有一个叫雷奈克的法国医生,医术比较高明。有一天,雷奈克给一个年轻的豪门贵妇看病,需要用听诊法检查心脏情况。这个女患者胸部特别丰满,一方面很难直接贴近皮肤听诊,另一方面雷奈克也不好意思直接把耳朵靠在人家的胸脯上。

想来想去,雷奈克突然想到曾见过一群孩子玩“木棍传声”的游戏,他受到启发,把纸卷成一个圆筒,一头放在少妇的心脏部位,一头贴在自己的耳朵上探听,他果然听到了清晰的心脏跳动声,而且由于纸筒的扩音作用,这个声音甚至比直接耳朵靠上去听还要清晰。

这次偶然的尝试后,雷奈克得到启发,很快发明了一种单耳式木质听诊器,也就是现代医学听诊器的最初原型。临床经验表明,这种听诊器还是很靠谱的,帮助雷奈克解决了如何对女性、体型特殊、不讲卫生等特殊患者的听诊难题。

后来,随着听诊器在医学界的广泛使用,这种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也在结合实践应用,不断地进行外形改进和功能完善,特别是在1851年,有人将其改良成双耳听诊器,能够更清晰地判断患者脏器活动情况,跟我们熟悉的现代听诊器已经十分相近。

可以说,听诊器的发明是医生走出的一小步,却是医学进步的一大步。不过,在一些人看来,听诊器的发明似乎剥夺了男性与陌生女性“亲密接触”的机会,据说时至今日,医生们都无法原谅这位发明听诊器的雷奈克医生。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有,并且还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就是著名的“脑前额叶切除术”,专门用来治疗精神病人员。这手术说的太详细,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手术,把人脑的前额叶毁掉,让精神病人变得安静。

具体的操作就是:将脑白质切断器(图3左侧)插入患者颅内,随后延长导丝,通过旋动切断器来切除前额叶与其他脑区的联系。图3右侧的三个同心环指示切断器的插入位置,虚线表示莫尼斯估计的损坏范围。

在这个手术流行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设备可以直视观察的,纯靠医生的手感,那也就意味着,患者手术后脑区损害的范围、程度等都是很不精确的,但很多例手术确实让疯狂的精神病人员安静了。

其实并不是安静了,而是这些精神病人员变成行尸走肉了,因为这种手术破坏了所以情绪相关的东西。但表面上这些精神病人不闹了,也不打人,更不会搞破坏了,这让当时的精神病医院惊喜若狂。

最初这种手术还非常麻烦,需要技术非常高的医生才能操作,但后期又有医生改进了,更加简称粗暴,只需要先把病人电晕,然后通过每只眼睛的上面刺入破冰锥并通过徒手搅动破冰锥来切除前额叶。

这种手术不但简便快捷,而且还不需要很严格的消毒措施,只需要简单的电击工具、破冰锥、小锤子和简易的手术台便可执行,因而一经发明便有很多医生都学会,也变得极其流行,因为个个都会。

前面说了,其实这种方法根本不是治疗精神病,而是把他们变成弱智。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好方法,于是这种手术扩大人群了,甚至把一些仅仅因为调皮捣蛋或者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都被家长送来切除前额叶。

直到1950年,才有大批的医学家站出来,反对这种治疗方式,认为这不是在治病,而是谋害。然后越来越多数据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没用,更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甚至死亡。


王医生谈精神病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发明也是一般,用的好自然受人喜欢,用的不好则受人痛恨;既有来自天使的馈赠,也有来自恶魔的创造,比如说专门折磨人的刑具。

刑具,本身就是用来拷问审讯,让受刑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遭受巨大的摧残。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外古代邪恶的创造。

古代中国创造之一——木马铁莲花

古代中国有一种残忍的酷刑,专门针对那些“不守妇道”的女人,名叫木马铁莲花。通常让那些“不守妇道”的女人骑在木马上,在官差对其审讯时,如果不将所犯罪行全部交代,官差就会命令衙役转动木马之上的旋转铁莲花,对女子下体进行折磨。

在铁莲花转动之时,甚至能把下体的肉绞下来,所以女子往往疼痛难忍,哀嚎不断,出现晕厥甚至死亡。

古代中国创造之一——车裂之刑

车裂之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每当提及,足以令人谈虎色变。所谓车裂,就是在受刑者的头颅和四肢套上绳索或铁链,分别绑在五辆马车上,分别向五个不同方向拉,将受刑者的身体硬撕裂为六块,故名车裂,又称五马分尸。

要知道用利器将人的头颅和四肢分别砍下来都被费不少功夫,更何况靠拉的,过程中受刑者所受之苦可想而知,著名的商鞅和彭越均死于车裂。

中国古代的酷刑虽然让人谈虎色变,但论折磨人,中世纪欧洲才是个中好手、炉火纯青。

中世纪欧洲邪恶创造之一——纽伦堡的铁处女

铁处女是一个铁质的人型塑像,其内部和门上都布满尖刺。将犯人置入,再将门关上之后,犯人就会同时被数十根尖刺刺穿全身,哀嚎不断,而且其狭窄的内部空间会加剧受刑者的痛苦,在恐惧和黑暗中慢慢鲜血流尽而亡,这就是所谓死亡的拥抱。
几日之后,当受刑者死亡后,行刑者就会打开铁处女下的暗门,受刑者的尸体就会掉落地道,而地道尽头是一排排滚动的刀刃。从高处落下的尸体结合锐利的刀刃,就会瞬间将尸体切成碎片,流入莱茵河。真是歹毒至极的刑罚。

中世纪欧洲邪恶创造之一——刺刑

顾名思义,所谓刺刑,就是找一根削尖了的木棒,从受刑者的肛门刺入,一路向上再从受刑者嘴部或胸腔刺出。幸运的话,受刑者会在过程中就死去;如果运气真的很背,就会在难以忍受的痛苦在存活数天后过世。

中世纪欧洲邪恶创造之一——女巫的椅子

在中世纪的欧洲,女巫被视为恶魔的盟友,是邪恶的一方,于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猎女巫潮,女性遭到了极其严酷的迫害。在德意志巴伐利亚一座人口只有6000人的小城班贝克,在五年之内竟有500名女性被认定为女巫葬身火海,同期另一座人口相近的小城维尔茨堡有900名女性被杀。女性一旦被认定为是女巫,就不再享有辩解和聘请律师的权力,唯一的罪证就是被屈打成招的口供。而为了将受害者屈打成招,当时的人们发明了很多酷刑,女巫的椅子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女巫的椅子就是


一把布满铁钉的椅子,行刑之时,受害者会被剥光衣物全裸坐在椅子之上,双手双脚均被牢牢固定,整个过程中受害者惨叫不断。如果受害者难以忍受,承认自己是女巫,则会被认定为女巫处死。如果受害者挺了过来,按照当时的认知,女巫由于被施了魔法,所以对疼痛不敏感。所以即便受害者挺了过来,也会被认定为女巫处死。

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大行猎巫行动,数十上百万人被认定为女巫被杀,而且生前还在监狱中经受毒打酷刑和狱卒的侵犯,欧洲中世纪的血腥邪恶和黑暗可见一斑。


龙武骁卫


人有好坏,发明也有正义和邪恶。说起发明,与人们的印象不同,人们往往感觉,搞发明创造的都是文质彬彬的学者,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实际上,还有很多来自恶魔的创造,有些发明,是专门为折磨人而生。

这里介绍一下欧洲中世纪一些邪恶发明。说起中国古代酷刑,人们说什么炮烙、凌迟、砍头之类的。事实上,欧洲中世纪才是玩各种酷刑的行家里手。

欧洲中世纪发明之——开花梨

下面图中的东西,感觉是不是一个不错的工艺品?精美的花纹,上档次的工艺。你要这样想就错了,再往下看,下面是打开的状态。转动后面的手柄,前端木头就会撑开。它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做“开花梨”。木头花瓣撑开,就像梨花花瓣开放。

它是做什么用的呢?估计很多人已经猜到——把它塞到犯人嘴里,一直往开撑,可以把犯人牙齿挤到崩断,直到下巴都掉开。当然啦,欧洲的古人还有更邪恶的用法,用它来对付犯人的菊花。想想都一身鸡皮疙瘩,估计没人有心思去试试。

欧洲中世纪发明之——脖子捕捉器

顾名思义,就知道是用来套脖子的。看形状,就能想象到发明者深深地恶意。脖子捕捉器,一旦套到犯人脖子上,内侧都是尖刺,想要扭头都不可能。执法者通过长杆一戳,很方便就可以套住犯人,恶毒程度不弱于雍正爷的血滴子。

欧洲中世纪发明之——佛罗伦萨腰带

佛罗伦萨腰带,这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风格。相传,十字军东征的时候,那些个士兵和将领,为了确保妻子们不出轨,发明了这么个邪恶的东西。当然,还有一种传说是,妇女们为了在丈夫不在的时候,保护自己的不被别人侵犯。这东西还有几个名字:处女腰带、贞洁裤。不管哪种说法,看着造型就能感觉出发明者,满满的猥琐和恶心。

据说,2002年,英国一个富豪花了几十万英镑,做了一个镶满钻石的佛罗伦萨腰带,送给了自己的新娘。不管做的多么漂亮奢华,估计没有人会自愿佩带吧。

欧洲中世纪发明之——爱琵加的拥抱

确切说,这个东西发明于古希腊的一个斯巴达领主,他按照妻子爱琵加的相貌,铸造了铁塑像,塑像内部是尖锐的铁刺。他用来审讯犯人:你要是不老实交代的话,美丽的爱琵加拥抱你一下,或许会说服你。

这个发明的使用,多记载在欧洲中世纪,14世纪一直到18世纪都有使用的记录。欧洲中世纪还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纽伦堡的铁处女。把人塞进去,带刺的铁门一合上,剩下的就是撕心裂肺的哀嚎尖叫。这个发明者,是多么的丧心病狂。

这就是欧洲文明外衣下的黑暗酷刑,当然了,至现在很多欧洲人都不愿意承认,欧洲中世纪曾经的血型恐怖。


尔朱少帅


历史上最让人痛恨的发明,今天在这里说三件,分别是紧身胸衣、裸脚踝裤、针孔摄像机。
(女性抹胸装)

紧身胸衣不是现在社会的产物,在13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现在的紧身胸衣,有两种,一种是有钢圈的,一种是没有钢圈的。

女性胸部凸起,这原本是很正常的生理构造,可是就是有些人想尽办法来束缚胸部。其实紧身胸衣对女性健康来说,不是太有利的,尤其是带钢圈的紧身胸衣,不利于女性胸部发育,穿的时间久了还会不舒服。

那么这个紧身胸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在我国古代女性有一种贴身衣物叫亵衣,这也是现在说的内衣。到了唐朝,出现了一种“抹胸装”,其实就是衣服领口比较低,比较紧,将胸部紧紧束缚。

唐朝的“抹胸装”是我国紧身胸衣发展的源头,不过近代紧身胸衣最早并不是出现在我们国家。在13世纪时,欧洲女子开始束腰来追求美, 同时早期的紧身胸衣也就出现了。
(打火机里的针孔摄像机)


针孔摄像头,让很多女性苦不堪言。

针孔摄像机是一个新的产物,发明它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摄影。

但是物品本身是不分好坏的,就看是什么人用它。近年来经常爆出一些人在女厕所里偷偷安放针孔摄像头,来偷拍女性隐私。这种行为,让很多女性十分痛苦。

甚至有些不太正规的酒店,在插座、天花板、浴室也会偷偷放一些针孔摄像头,来偷拍一些个人隐私。有些情侣住酒店,他们的房事过程可能都会被拍下,所以不仅是女性,就是男性也是深受其害。

当然,针孔摄像机原本是高科技产物,应用正确,那是很好的工具。
(露脚踝裤子)


裸脚踝裤,让多少年轻人,在寒风中忘记可以温暖。

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在冬天里穿着也是十分单薄。

今年来一种“裸脚踝裤”更是深受年轻人喜欢,原本足够长的裤子,非要把底边卷起来,看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旧选择露着脚踝的年轻人,真叫人心疼。

其实脚踝处,也是我们一个重要关节的部位,如果经常受寒,可能会落下病根。

这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三件令人痛恨的发明,大家有没有想到让人痛恨的发明呢?


斯幽说历史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回答!
有句话说的很好:存在即合理。就是说所有存在的发明都是合理的。但是,合理是合理,并不能像金钱一样,使得每一个人都喜欢。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发明,那么比较令人痛恨的发明有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令广大男同胞深恶痛绝的发明,安全裤

开一个不正经的玩笑,许多的男人都会痛恨这项发明,如果发明者此时此刻站在我的面前,我会让他摸着自己的良心,问他痛不痛,哈哈!

玩笑归玩笑,安全裤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好的发明,不然也不可能受到女性的极大欢迎。安全裤作为避免女性走光的衣物,给女性的心理上面提供了极大的安慰。当女性穿裙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了。

安全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灯笼裤,原本是男士的服装。这让我想起了丝袜,其实本来也是男士的服装,后来逐渐演变成女人穿的了。

马克思改变了我的思想,而马赛克却无情地阻挡了我对人类文明的探索

如同安全裤一样,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一般来说就只有宅男了。马赛克的发明到底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这个确实不好说。不过,对于许多的宅男来说,马赛克能够把他们气的半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何在,如果是艺术品,那就不要打马赛克!

现在曝光的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不需要打马赛克的。比如说,在火车上,没有买座位的乘客,却非要坐人家买票乘客的座位,即使列车员来了,也还是不让座,让人非常的气愤。当视频流出的时候,占座位的人还被打上了马赛克,这真的是没有必要啊,就应该曝光他啊。只有这样,他才会长记性。

马赛克最初的时候,通过搭配色调,呈现出很好的视觉效果,被当成艺术品,不过现在却广泛应用于图像,视频中对于人的一些处理,为了更好保护人的隐私。不过,现在又科学家在研究反马赛克技术,宅男们可以期待一下!


清朝时期,“毁人青春,颓人精神,迫害无数国人”的鸦片

帝国主义用大炮,强行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为了攫取巨大的利益,残害我国人民的精神,降低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洋鬼子肆无忌惮地在我国售卖鸦片。

鸦片这种毒品,人们一旦染上,基本上就是戒不掉了。当鸦片的瘾的劲头上来的时候,吸食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流眼泪,流鼻涕,身体蜷曲,坐立不安。一旦不能及时地摄取鸦片,吸食者将会痛不欲生,犹如万箭穿心一般的痛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食者吸食鸦片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否则的话是得不到满足的。

当然,人们之所以对这种东西上瘾,那是因为在初期吸食的话,会得到极大的快感。很多人会沉迷这种感觉,以致于最后无法解脱,慢慢死于鸦片的迫害!

鸦片不仅残害人,同时使我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都砸锅卖铁去买这种东西。当时林则徐看到了鸦片的危害,毅然决定“虎门销烟”!鸦片确实对我国的危害太大了,这种发明令人痛恨!

结束语

当然,还有很多令人讨厌的发明,最明显的要数家庭作业了。上过学的都知道,家庭作业永远是写不完的,只是一直让你写,让你学习罢了。许多人对这项发明都是深恶痛绝啊!


徐聊


最痛恨的发明,首当其冲的是鸦片,这个祸害了中国几百年的玩意儿,差点把整个民族都毁了。还是唐朝时,这玩意儿叫罂粟,由波斯传到中国,波斯人把它叫“阿片”,久而久之中国人就叫成了鸦片,本来是作为一种很好的药物治疗伤风咳嗽的,当年的徐霞客还赞赏贵州人种鸦片,谁曾想,哪个汪巴羔子拿着烟锅子第一个抽起了鸦片,发明了吸食鸦片,成了中国人的祸害。

图为1919年上海禁烟,规模比虎门禁烟规模大。

中国统治者闭关锁国有一套,中国百姓小农经济也有一套,洋人们费尽心思也打不开咱的国门,谁知咱国人内心空虚,需要靠麻痹的方式寻找快乐源泉,最早是犹太人从印度运来“印土”,法国人从越南运来“红土”,日本人研制了“红丸”,各国鸦片蜂拥而至,最后被林则徐一把火烧了,可林则徐丢下烧火棍走时说,与其让外国人卖给我们,还不如咱自己种。

图为民国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徐霞客游记》记载,1638年4月15日,徐霞客在贵州贵定县白云山看到满山遍野的罂粟花,大加赞赏,把它比作芍药牡丹。那时候的贵州人已经开始吸毒、贩毒而种罂粟了,到了清朝时由商人传到两湖两广,但所产烟土质量不高,市场上竞争不过外国人,鸦片战争以后,短暂的禁烟又重新恢复,从清末到民初,整个商业经济中,鸦片贩卖占主要地位,粮食生产不再被重视。

民国一烟馆招牌“恩不忘”。

民国时四川有句民谣“无烟不富,种粮必穷”,什么意思,种地的连自己的都养不活,只有种鸦片才能赚到钱,那时候的四川产了多少鸦片,没人能说得清楚,军阀刘湘在当地共征三大税,即烟土税、盐税、统税,百姓们种鸦片,开始是愿种,后来变成了被迫种,因为不种也要罚交“懒捐”,那时候的人们已经非常熟悉鸦片的生长环境,什么土质、气候,质量只高不下,价格还便宜,西方鸦片再也卖不进来了。

图为1933年,人们在罂粟地里游玩拍照。

解放前,无论城市乡镇,有一个现在看不到的奇观,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烟馆,陌生人到了一座城市,如果找不到饭店,可以到烟馆有饭吃,如果没有旅店,可以到烟馆落脚,任何地方没有找不到的烟馆,此外,火车上有吸烟室,旅馆有吸烟室,轮船上有,澡堂、寺庙都有,还有流动的背个小箱子的,到处都是,1930年的《盛京日报》曾粗略,四川境内6000万人口,瘾君子有4千万,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大,但就算去掉个零也是个恐怖的数字。


图文绘历史


毒品,所有的毒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痛恨毒品,有中国如此之深!

中国人对毒品的痛恨,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是刻在记忆里的。两次鸦片战争,直接把中国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羞辱。

中国人对毒品有多痛恨呢?一句话:各个阶层对它的零容忍。

△从小培养禁毒意识

所谓零容忍,就是不论是吸毒、贩毒、藏毒,都会从重处罚。吸毒人一旦发现有吸毒经历,将会是一生的污点,以后不论去哪儿都会接受最严格的审查。即便有人包庇吸毒,也会受到连带处罚。

毒品的本质是一种麻醉药品,可以让人止痛。

中国又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麻醉药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华佗就创制麻沸散,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大概是华佗推广麻沸散的力度不够大,并没有导致人们对其上瘾。

华佗同时代的医圣张仲景,发明了一种另一种毒品,直接遗祸千年,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贵族必备”五石散。

△魏晋名士吸食五石散之后,往往不顾形象衣衫不整

与大多数毒品一样,五石散被发明的初衷,也是为了治病。

可是,魏晋名士发现了五石散的附加功能:吃了五石散,可以获得超乎寻常的创作灵感、可以让人暂时获得飘飘欲仙的快感、可以让人拥有无法匹敌的性致……总之,寻常药物无法给的,五石散都可以给。

最重要的是,五石散吃完了还想吃!仅从这一点,五石散就符合毒品的“成瘾性”的特征。

五石散给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持续几百年的乱世,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五石散的“锅”。可是,五石散令当时的名士一个个陷入精神病状态,让这帮人治国肯定有瑕疵。

下一个“毒品”时代,就是清朝中后期,也是罂粟制品鸦片的时代。

鸦片诞生的历史,要远远早于任何毒品。早在公元前4000年,瑞士的考古学家就发现了罂粟的种子和果实的遗存;公元前2100年,两河流域的先民就把鸦片当成止痛药品,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快乐植物”。

鸦片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万历年间,不过彼时量并不大,仅供少数人吸食。

上行下效,鸦片成为上流社会的“标配”。一时间,中国的“烟民”数量大大增加,直接引起了崇祯皇帝的恐慌,崇祯曾数次下旨禁烟,因为它特殊的成瘾性,屡禁不止。

可见,鸦片传入中国之初,就有中国人痛恨之。

后来,崇祯自缢、明朝灭亡,新继任的满清统治者并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鸦片的危害,致使它在民间更广泛的散播。到嘉庆年间,清政府已经无法禁止鸦片,更无法限制人们食用鸦片,因为很多腐败的官吏都开始吸食鸦片了。

西方国家正是借由鸦片,完成了对中国贸易的顺差,并且叩开了中国的国门。

鸦片,让很多中国人成了彻彻底底的“东亚病夫”。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有识之士无不对鸦片深恶痛绝,但是,彼时的中国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虽然有人痛恨,可是贩卖鸦片和吸食鸦片的人,与日俱增。

直到新中国成立,烟鬼们的末日到了。

50年代初,政府颁布《关于禁绝鸦片烟毒的通令》和《惩治毒贩条例》,紧接着,地方政府开始对吸毒、贩毒人员采取最严酷的惩罚。

1952年,全国召开仅各种禁毒宣传会765428次,参加会议的群众近7500万人。收到检举信131万件, 共检举毒犯22万余人。仅在1952年下半年的禁毒运动中,全国共缴获毒品3996056两,逮捕毒犯82056名。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大陆境内肃清毒品,解决了萦绕在国人心头数百年的顽疾。

现如今,随着各种运输工具的进步、以及某些为了金钱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不顾国家禁止、人民反对,偷偷向国内运输各类毒品。对于这种人,不管他是谁,不论他的背景有多深,一律从重处罚。

2007年,有个阿克毛的英国人,在新疆某机场被发现携带4000克海洛因,随即被当地法院一审判决死刑。后来,这货为了活命,想尽各种办法——装精神病、求英首相、充洋大人,无一奏效。2009年被注射死刑,给他来了个——真“毒”品上路。

国家禁毒力度如此之大,可谓空前。可是,仍有一小撮“公知”,不顾礼义廉耻,竟然宣称支持大麻合法化,这不是被猪油蒙了心吗?

中国人对毒品的警觉度有多高呢?说个好玩儿的案例。

话说,2018年四川绵阳,有个小偷入室盗窃。偷盗得手之后,准备开溜,忽然发现这一家地面上有白色不明晶体,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直觉告诉他,这应该是毒品,于是果断报警。

警方根据这一举报,立即布网追查,掌握了两大制毒、贩毒集团的证据链。紧接着进行抓捕行动,共抓获涉案毒贩23人,毒品34.9公斤。

是小偷觉悟高吗?非也,是毒贩让人深恶痛绝。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诸多犯罪都报以同情,比如说某个抢劫犯家里穷啊、老娘年纪大呀,都纷纷发言,饶了他吧。可是,唯有对涉毒人员,哪怕家里有100个老人待养,也毫不含糊地说:活该,去死吧!

毒品作为药物,本无罪;奈何被用错了地方,那就怪不得人们对它深恶痛绝了。

最后,向所有禁毒警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