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對於不少家庭用戶來說,選擇一臺家轎的時候,“省心”和“舒適”這兩個詞是永遠離不開的,而日系車型更是他們首要的選擇。

在日系品牌中,豐田的卡羅拉/雷凌,以及日產的軒逸都是大多數用戶優先考慮的車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車有什麼過人之處。由於全新卡羅拉並未上市,本文采用全新雷凌進行對比。

外觀:雷凌動感、軒逸大氣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全新雷凌基於TNGA架構下打造而來,外觀設計和美版卡羅拉基本相同,尤其是前臉,造型設計相當銳利,搭配視覺衝擊力非常強的蜂窩狀進氣格柵,動感凌厲的設計風格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胃口

雷凌除了常規的燃油版車型外,還提供油電混合的雙擎版供消費者選擇,對於一些不希望購買新能源車,又想增加指標中籤率的消費者,這樣的節能車無疑會是更好的選擇。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全新軒逸在外形上採用了V-Motion 2.0設計語言,給人感覺非常年輕,飄逸又修長的車身輪廓線條看上去非常活潑,細節也很有運動感,外觀檔次感一下子提升上來了。標誌性的V型中網尺寸進一步加大,兩側搭配銳利的前大燈組,整個前臉顯得稜角分明。

在外觀上,軒逸相比於雷凌的運動,其外觀更顯大氣,相信更受大多數家庭用戶的青睞。不過相對而言,軒逸就較為缺乏個性,如果追求運動個性,雷凌在外觀上更值得考慮

內飾:雷凌簡約、軒逸具有高級感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雷凌在內飾設計風格比較簡潔,整個中控臺造型稜角分明。懸浮式的7英寸中控觸摸屏與整體較協調,也跟C-HR上的較為接近。如果你覺得7英寸的屏幕都不能滿足你,還可以選擇提供12.1英寸中控顯示屏的科技版車型,還具有儀表盤7英寸中央顯示屏、以及0.8英寸彩色HUD平視顯示系統。

在配置上雷凌標配8氣囊、胎壓監測、LED大燈組、自動大燈、四門車窗一鍵升降、遠程故障診斷、緊急道路救援等等對於日常實用能提升便利性的配置,對於用戶來說滿足日常的用車需求已經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了。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軒逸在內飾方面也是進行了全面革新,造型設計充滿層次感,看上去很時尚。8英寸的浮式中控屏集成了大多數功能,相比雷凌的7英寸要更勝一籌。平底設計的三幅式方向盤讓車內充滿運動感,只是不對稱的按鍵對於“強迫症”用戶來說相信是個噩夢。此外,在新車上採用的腳剎設計被很多網友吐槽,其實習慣了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配置方面,軒逸和對手相比似乎沒有太多突出的地方,例如在這級別越來越常見的自適應定速巡航,在全新軒逸上並沒有出現。不過在科技安全配置還算到位,例如車道偏離預警、倒車車側預警、變道盲區預警、油門誤踩糾正以及疲勞智能預警等。至於非常具有豪華感的雙色內飾,需要到頂配車型才有配備。

空間:後排還是日產強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雷凌後排接近全平的地臺對於後排中間的乘客比較友好,同時還配備了中央頭枕,對於安全性方面也還是比較到位的。此外,高配車型還配備了後排出風口以及2個USB接口,對於舒適性方面的照顧也沒有落下,不過相比於軒逸的後排,雷凌的出風口則顯得較為“凸出”。

此外,混合動力車型的電池佈置在後排座椅底部,因此不會侵佔到後備廂空間,並且還可以對後排進行4/6比例放倒,在實用性方面值得點贊。但是,由於電池佈局的會侵佔到後排座椅的座墊厚度,相比燃油版車型會稍薄一點,但實際影響並不大。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軒逸在後排空間方面可以說是與雷凌旗鼓相當,只是在一些細節上軒逸會來得更加好。軒逸在次低配開始配備後排出風口和後排中央扶手,相比雷凌在高配才開始配備更顯厚道。

至於軒逸的乘坐舒適度,更是再一次證明了“移動沙發”這一個詞,完全可以媲美大哥天籟,對於家庭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他們最希望得到的後排乘坐感受。

動力:運動外觀動力竟更弱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在動力上雷凌採用與舊款車型一樣的動力總成,提供燃油版和雙擎版供選擇,燃油版搭載一款1.2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峰值扭矩185牛·米,匹配CVT無級變速箱

而雙擎車型的混動系統由1.8L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組合而成,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99馬力,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136馬力,匹配混動系統專屬的E-CVT變速系統組成。

15萬級別的家轎,你是要運動健將還是要全能選手?

軒逸搭載的則是來自第三代HR16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39馬力,最大扭矩169牛·米,匹配CVT變速箱或5速手動變速箱。在動力上,外觀運動的雷凌竟然要弱於更居家的軒逸,這一點未免讓人有點不解,是豐田比較安於現狀嗎?

總結:軒逸更適合大部分人

兩臺車相比之下,軒逸無疑是一款更適合的家轎,無論是大氣的外觀設計、舒適的乘坐感受,還是更受一籌的動力體驗,在這幾方面都能滿足大多數家庭用戶的需求,更像是一個全能型的選手。而雷凌在相比之下,激進的外觀並非大部分家庭用戶所能接受的,並且在動力上還要更弱一點。不過兩臺車的銷量如何,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進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