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

林語堂 |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

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性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而這些都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瞭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林語堂 |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

林語堂(1895—1976)一代國學大師,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

著有《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海外,是首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推薦理由

林語堂先生說:“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這本書,的確滋養了很多人。

一、大師變“粉絲”的心血之作

林語堂,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從他的筆端,我們總能輕易感受到情感的共鳴,無論是莊重嚴肅,還是輕鬆幽默。

而蘇東坡,是一位大江東去浪淘不盡的偉人,他的卓絕不僅是詩畫藝術,更是精神智慧。

林語堂先生閱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後所著的傳記,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採用“春秋筆法”才著成了此本《蘇東坡傳》。也正因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並瞭解、喜愛蘇東坡,才能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林語堂 |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大師對蘇東坡的偏愛之作,我覺得也是。但即使這樣,我依然被書中的敘述和描寫所吸引。

那些可能誇張的讚美,使蘇東坡這個人物更脫俗。甚覺得林先生有點可愛,他的崇拜溢於言表,像一個狂熱的小粉絲。但是他帶領你看到了生命的昂揚姿態,靈魂的真正快樂。

如果,讀完,你也能被這種灑脫感染,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二、對當代生活的現實意義

有些情懷,對你的人品和事業潛移默化,往往會在你遭遇事態時,盡顯豁達。

學習蘇東坡的具備高情商。“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何嘗不需要這種智慧和才情?

學習蘇東坡的愛憎分明。因事發怒,但從不恨人。面對不公正的事,依然秉持正義之心,不卑不亢,不嫉不恨。在職場生涯,日常生活,這樣的原則和氣魄真是讓人受益匪淺。

學習蘇東坡的達觀豁達。他的一生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即使命運跌宕起伏,流轉之間盡顯幽默,這種享受生命的態度,讓人深受鼓舞。

三、讀完不是結束,而是思考的開始

合上書之後,蘇東坡的形象變得立體,他的氣度變得豐盈。這個生動活潑的生命,平易近人的古人,帶給你很多的溫暖和治癒。你開始思索自己的人生,想象著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想以往的執拗和苦悶,如今似乎已經可以雲淡風輕......

只要你願意並開始思考,這本書就有價值,這種精神也得到了最好的傳承!

林語堂 |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

四、蘇東坡,本身就是個足以吸引你的人

蘇東坡如此高尚之地位,一是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造詣,林先生在書中描述道:我所看見的他那兩幅墨竹上那烏黑的寶墨之光,時至今日,依然閃耀照人,就猶如他蘸筆揮毫是在頃刻之前一樣。這是天地間一大奇蹟”。

閱讀此書,被文墨藝術薰陶,已然足夠美了。

第二,則是源於他自身的氣度和原則。

躍然紙上的,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性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願我們能自我滿足,感知快樂,找尋心靈的真正平和,從容的應對未來人生苦難和失敗,自信的堅定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