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余秀华《一只乌鸦飞过中年的黄昏》

品评余秀华《一只乌鸦飞过中年的黄昏》

原诗:

一只乌鸦飞过中年的黄昏

慢下来了。云和风都慢了下来,草木低头的弧度

包括她腋下的闪电

美被过度利用,有了疲惫感,不动声色

一棵树绿出了暗淡,而没有留意到乌鸦投下的影子

光线也慢了,在风里摇摆

我是能够抓住它的,且在晚餐的时候把它

吃进去

乌鸦越飞越低,最终被田野的空旷吸了进去

我发了一会儿呆

就原路返回

解析:

读过这首诗,我们可能会掩卷沉思,作者究竟想要向我们表达什么?图像依旧模糊。不忙,我们回头再来看看诗题,也许答案就在其中。

“一只乌鸦飞过中年的黄昏”。首先确定作者是中年人,站在中年人的角度也许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黄昏是衰老的气象,中年是收获与凋零的双重季节。历来文人每当此时常有诸多感慨,我想作者也不例外。

“慢下来了。云和风都慢了下来,草木低头的弧度/包括她腋下的闪电”。在万能的时空,时间从不会为谁停留。但在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中却慢了下来,意义何在?只能有一个理由,即作者本人希望它能慢下来。

“美被过度利用,有了疲惫感,不动声色”这一句像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翻版,在黄昏的壮美景色中,有许多思考和探索深蕴其间,常会令多情的人神情疲惫。

“一棵树绿出了暗淡,而没有留意到乌鸦投下的影子/光线也慢了,在风里摇摆/我是能够抓住它的,且在晚餐的时候把它/吃进去”。在这几句诗中,作者举了一棵树的例子和光线的例子。“树”是静止不动的物体,“光线”是宇宙中最快的事物;“树”没有留意到“乌鸦投下的影子”而“光线”则可以被抓住并吃掉。作者在这里腾挪想象,用最快和最慢的例子来进一步表明自己希望时光停滞的愿望。

“乌鸦越飞越低,最终被田野的空旷吸了进去/我发了一会儿呆/就原路返回”。至此,“乌鸦”的形象就变得愈加清楚,它极可能是作者临近黄昏时的一段人生思索,而“田野的空旷”则代表着大自然的恒定规则不可更改。所以作者就只有“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原路返回”,她改变不了什么。

总体评价:我们每个人在黄昏到来之时,总是有希望让时间能过得慢一点儿的感觉,在这首诗中也是如此。诗中“乌鸦”是个极具象征性的事物,她可能代表着作者在临近黄昏时的一段人生感悟或思考。作者希望世间一切都慢下来,并因此而驰荡想象,甚至幻想能把光线抓住并吞食下去,但随着“乌鸦越飞越低”【思绪的不断冷却】,作者终知道自己不会改变什么。“想象归想象,现实归现实。”于是在经历了这番深重思考过程之后,又回到了原点。


乡医诗人华灵 2019/10/30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读睡诗社自成立起,发起了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为诗友免费出版合著诗集,这项活动得到诗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版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