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子惠小幸运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尧舜禹并不是禅让制,但也没有竹书纪年说的那么狠。从尧到舜是从黄帝的长子玄嚣系到次子昌意系的转移;而舜到禹则是昌意系内部的权力争夺。

一、黄帝家族

实际上我们在看远古时候的历史,原始的权力分配和争夺,各民族早期都差不多,因此,我们可以从蒙古帝国早期的发家史看出一些端倪来。

皇帝轩辕氏以其卓越的能力,先与炎帝联合在涿鹿之战打败南方的蚩尤,又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使有建立了许多政策和规范,使华夏族初具国家的形式。而黄帝也成为华夏民族唯一的首领。

在这之后,轩辕氏建立了类似于铁木真黄金家族在蒙古部落中那样的地位,以后的华夏族首领必须由黄帝家族的后代接任。这是为什么尧舜禹即使是禅让,但还是在黄帝家族内部,并没有别的什么人出现成为首领。

而这其中,两个比较大的儿子建立的权威比较大,因此三皇五帝的禅让制和夏商周都是黄帝的这两个儿子的后裔。

所谓的禅让制,是黄帝后代在帝位传承的三次大的变动:一次在颛顼帝高阳氏死后,一次在帝尧死后,第三次是舜帝死后。

二、玄嚣系从昌意系夺权

黄帝死后,他的孙子帝颛顼高阳氏即位,这次应当是指定继承,黄帝应该活的年龄比较大,由孙子即位也是合情合理的。

高阳氏是昌意的儿子,因此第一次即位属于昌意系。

高阳氏死后,开始有点不对了。高阳氏有儿子,叫穷蝉。根据后面穷蝉的后裔舜帝的介绍时说,穷蝉以后的六代都“微为庶人”,那么至少,穷蝉没继承到太大的权力。

那么,是谁继承了权力呢?玄嚣的孙子帝喾。

玄嚣是昌意的哥哥,也就是说,帝喾的父亲和高阳氏是堂兄弟。帝喾应该把高阳氏叫做堂叔了,他们的亲属关系应该很疏远了,正常来说,应当不可能指定他来继承的。

但是帝喾能够即位,说明高阳氏即位的时间估计比较短,没有能够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将权力传承下去,甚至没能够留在昌意系内,而被玄嚣系拿走了。

但是好歹当过首领,昌意系内部还是有一些权力的。这里为后面帝舜的夺权埋下了伏笔。

三、昌意系重新夺权

玄嚣系拿到首领权力后,传承了比较长的时间。

帝喾死后,两个儿子先后得以即位。帝挚即位时间比较短,以致于连帝号都没有留下。然后挚的弟弟放勋即位了,这便是帝尧。

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帝尧的统治时间确实比较长(但98年并不科学,这里暂不做讨论),而且晚年,出现了一些衰弱的情况,同时出现了洪灾。

但帝尧能够得到封号,说明是有政绩的,这说明很可能是帝尧前期统治比较昌盛,而到了后期衰落了。就像后世的康熙、乾隆、唐玄宗等皇帝的情况类似。

那么,为了华夏部落的长期生存,帝尧不得不进行改革。尧提拔了舜,来进行改革(史记记载,舜将尧时期的个人进行分工,这应该算是一种政治改革),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帝尧提拔舜,大概是因为舜的血统已经比较远(高阳氏的六世孙),家族衰微,很难产生什么威胁。

但舜却特别有能力,史记记载,三年而成都,者应当是说,舜比较擅长收拢人心。在远古部落期间,人多就是力量。但即使如此,由于帝舜的血脉较远,帝舜花费了相当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大约28年。这个过程中,帝舜罂告广泛团结了高阳氏的后人,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基础。

因此,尧晚年,舜的权力已经比较膨胀了,还娶了尧的女儿,因此也有了一定的正统性。帝尧担心儿子丹朱弹压不住,有意让舜即位,免得后果更加严重。类似于后世北齐诸帝让位的事。

而帝舜的即位标志着,昌意系重新夺取了首领的权力,这有点类似于蒙古帝国托雷系从窝阔台系继承了帝国的汗位。

四、昌意系内部争夺

帝舜和大禹同属于昌意系的后人。

但很奇怪的是,大禹是昌意的重孙子,而帝舜是昌意的六世孙。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帝舜的血统比较远,在上位之前广泛团结了昌意系的后人,即位之后不得不在昌意系内部进行权力分享,同时稳固自己的权力,对抗可能复起的玄嚣系。

因此,帝舜选择了提拔昌意系内血统比较近的鲧-大禹一系(鲧是高阳氏的儿子)。为了让昌意系尽快的掌握权力,帝舜把治水的重任交给了大禹,这是当时华夏部落最能立功的差事(同时也比较辛苦,这是为何不派自己的直系亲属的缘故)。

但没想到的是,大禹10多年就将水患治理了,这样,大禹巨大的成功让他很快积累了大量的威望。

这样,大禹逐渐掌握了权力,由于帝舜血脉确实太远了,30多年凭借自己的杰出的能力能够弹压得住,但是儿子商均肯定做不到。

没办法,同样为了嫡系子孙的更好的未来(如果勉强让商均即位,那么可能付出的会更多),帝舜选择了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大禹。

帝尧和帝舜,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提拔了后者。而禅让,都是在帝舜和大禹掌握了权力之后,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禅让。

因此,子彧认为,这是一种无奈的禅让,并没有那么美好,但大家政治觉悟都比较高,也没有闹得十分尴尬,流血漂橹,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五帝本纪》 脑洞有点大,但是我认为是十分合理的解释。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上卿子彧


从人性的角度看,似乎竹书纪年更加真实一些,其实和平禅让这件事,在战国的时候,怀疑的很多,到了后面,怀疑的却少了。为什么,因为战国是百家争鸣,人人有看法。到了后面,是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比如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个思想家,叫韩非子,他讲到这个尧舜禹的禅让时,就说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就是尧舜禹的禅让,不是和平进行的,而是逼迫式的,是“舜逼尧,禹逼舜”

那舜是怎么逼迫尧的呢?

《竹书纪年》里面写到: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就是讲,尧的年纪大了,德行也衰退了。舜就把他关了起来。不但囚禁了尧,还阻止尧的丹朱去探望尧。

丹朱是尧的儿子,在世袭制度里,他原本是要接过尧的首领位置。

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却有相反的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尧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儿子德行不足,不足以将天下交给他,所以才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

但在《竹书纪年》里,却是舜阻止他们相见,最终逼迫尧把部落首领的位子让给自己。

而这场权利交接还引起了部落的大动荡。

中国有本《尚书》,里面记载: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於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当舜上位后,立刻处理了四个人,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赶到三危,将鲧杀死在羽山。

可以推测,这四个人是反对舜当部落领袖的。

比如这其中的鲧。

我们前面讲了禹的父亲鲧是第一任治水者,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但背后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样的惩罚太严苛了。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替鲧打抱不平,他在《天问》中写道: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鲧不能胜任治水,大家为什么要推举他呢?都说不用担心不用担心,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试着做呢?鲧又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让鸱龟或曳或衔,前来帮助他治水。鲧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功效,尧帝为什么要对他用刑 ,把他禁闭在羽山,为什么三年还不放他?

可见,屈原认为尧对鲧的处理是不公正的。那为什么尧要如此严厉的处理鲧呢?

因为这后面,可能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中国另一本古书《吕氏春秋》时,就记载了这么一段: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於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於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

这里讲, 尧准备把帝位让给舜。鲧是诸侯,他跳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公平,应该让自己当三公。鲧还想发动叛乱,用兽角把部落围起来,还举起了大旗,准备搞割据。舜的召唤他也不来,而是在野外游荡,准备弄点事情出来。

这样,舜才把鲧流放到羽山然后杀了他。可见,鲧的被杀,不仅仅是治水失败,而是反对舜的继位。

对于父亲的死,禹也不敢抱怨,反而成为了舜的部下,接过了治水的任务。

因为这时候的禹还没有实力向舜发起挑战。他只能听命于舜,去完成治水。

治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甚至有可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禹用超人的毅力去完成这项工作。他一路穿山越岭,测定高山大川,摸索治水的方法。

史书中记载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的心中充满恐惧,他想起父亲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处死的事,不禁劳身焦思,在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我们敬佩大禹的治水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大禹三过家门不入,不仅仅是忙于治水,不然,治水再忙,已经经过家门,进门看看妻子,看看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常常推崇那些舍家为国的英雄人物。但如果达到不合常理的情况,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大禹不回家,不是因为没空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可能舜的监视无处在,如果他在治水没成功之前就回家,可能结局就跟父亲一样。

于是,大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水当中。他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所有的资财都投入到治水大业中。他在陆地上就乘车,碰到河流就乘船,来到泥沼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带铁齿的鞋。他走遍神州大地,开发九州土地,疏通许许多多的河流,整治一个又一个湖泊,测量一座又一座大山。他还安排部下益给百姓分发稻种,让后稷救济饥民。在各部落之间调度粮食,使大家都有饭吃。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禹终于消除了水患。连舜也赐给他黑色的玉器:玄圭。宣告大禹治水成功。

而通过治水,大禹已经逐渐掌握了权力。他按距离的远近将天下划分五个区域,称为五服,每个区域对首领都有不同的义务。

这其实是舜的职权。大禹将舜的工作做了,那舜自然无事可作,离下岗的日子不久了。

此外,大禹还拉拢了一位重要的帮手:皋陶。

皋陶在部落联盟里担任执法官,权力很大。

史书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

大禹当上首领后,就举荐皋陶做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可能是早早就达成的协议,你帮助我成为部落首领,我就选你做下一任接班人。

而做为回报,在大禹当上首领之前,皋陶就极力维护大禹的权威: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皋陶让百姓都要听从禹的命令,如果不听从,就要处罚他,而这时,大禹还没有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终于,舜把禹推荐给了上天,让他成为了部落的新首领,完成了禅让。这其中的过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很有可能大禹在接任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天下,所以接班过程中,不像舜一样受到很多部落的反对。

但舜依然难逃悲剧的结局。

《史记》中记载:(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在一百岁的时候,舜跑到南方巡狩,最终死在了非常偏远的苍梧之野,这个地方可能是现在的广西梧州,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偏远的区域。他死后埋葬在江南九疑。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

舜的儿子商均同样也葬在这里,说明这位原本有希望接任的人最终没能回到黄河流域。另外,舜的两位妻子死在了湘江边。传说中,他的两位妻子去南方寻找舜,遍寻不获,伤心流泪,泪水将青竹染出了斑痕,这种竹子就被称为“湘妃竹”。

可见,舜的一家都死在外面。他们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对于部落首领家族来说是极为反常的。

推测一下,他们这一家极有可能是被大禹流放了,没有办法回到故乡。毕竟舜是杀害禹父亲的人。

这就是尧舜禹禅让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当然,我们讲这些,并不是否认禅让制。而是我们要理解禅让制的本质是非血缘传承,它的标准是教材里说的选取贤德之人,但方式可能是和平,也可能是血腥的斗争。

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说法呢? 这就是我们历史里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叫: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并不一定就是写出来的样子。在记录过程中,写历史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比如关于尧舜禹的禅让,和平交接,选贤选德,这主要是一些儒家学派的人在讲。

儒家是尊崇礼。

因为遵崇礼,所以都把事情往礼上说,往好的方面说。比如这个尧舜禹,就是他们特别推崇的一个时代,认为这个时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人人都讲礼。首领的位置都是自己主动让贤给后人。

而前面我们说的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的韩非子,他是法家学派,他们认为,人是靠不住的,一定要用法来规范。就是首领也一样。如果没有法,他们是不可能交出权力的。所以他们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呢?脑洞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尧舜禹还真是传说阶段,还只有史书记载,没有考古发现,我们无法证实那一种说法更正确。

这些内容是我在今日头条《初中历史超好玩》里的一部分,这个专栏是专门围绕初中历史教材的一个伴读文本,帮助初中生学好初中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脑洞历史观


不信禅让,首先一般真没几个人把权利白送人,何况还是连续三代帝王。

第二,山西距今4500年的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尧舜的都城。而对岸更宏大同时期的陕西石峁遗址也是被认为极有可能是夏朝早期都城。而根据两个遗址的考古学家的结论,石峁人灭了陶寺人,而石峁又发现很多鳄鱼尸骨和鸵鸟蛋,说明石峁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长江流域,说明其后期成为一个非常大的权利中心。

那么,如果尧舜被灭,就不存在禅让一说。








亲爹亲爹


舜囚尧,舜野死,这符合人性。而流传甚广的尧舜禹禅让,却是后世编造的弥天大谎。

我们先来看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

公元220年12月10日,汉献帝有感于魏王曹丕继承父志,雄才大略安定天下,仁德布于四海,万民归心,于是汉献帝刘协主动禅让帝位于魏王,自己甘坐山阳公,做一个低调的富家翁。

故事二:

公元265年,魏末帝曹奂看到天下归心于司马氏,于是主动禅让帝位与晋王司马炎。曹奂降封为陈留王,为了不干扰司马氏治理天下,曹奂闭门谢客,静悄悄地又生活了37年。

故事三:

907年,唐哀帝李柷看到军阀朱温率大军平定天下诸侯,认为天命不再归于大唐,于是主动禅让帝位给这位最大的军阀朱温,自己甘当济阴王。908年,李柷担心未来会有人拿自己做文章,扰乱天下,祸害黎民,于是主动服毒自杀。

(禅让)

故事说完了。

编故事很容易,但是既要让故事情节合理,又要让人物的表现符合人性,这就太难了。

我写的故事中,史实与史书的记载一样,只是帝位禅让的主被动关系变了。三个朝代的皇帝,看到自家王朝已经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在别处,因此,为了天下黎明苍生的福祉考虑,就主动交出了帝位,主动传递了天命与法统。

这样一来,让权一方变得异常高尚,受权一方再三推辞,谦逊无比。最终,在新老帝王关怀天下苍生的仁爱氛围中,整个禅让过程无比的庄重、和谐,众人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么描述一下,是不是与儒家宣传的尧禅让帝位于舜、舜禅让帝位于禹的情况类似了?

那么请问:这么描写的故事合理吗?人物表现符合人性吗?

我当然认为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上古的所谓尧舜禹禅让就是鬼话,是儒家刻意编造的谎言。

人性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没有什么改变,古人不可能比后人更高尚。

越靠近近代,人类因为道德与法律的制约,才变得越来越“文明”。

越靠近古代,因人类脱离原始不久,群居部落中文明的因素就越少。

在知识积累、文化政治、信息获取、视野、心胸、格局等方面,上古的人没有可能超过后来的人。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相信:上古的人更高尚、上古的人视野更宽广、上古的人心胸格局更大。

毛主席早在其诗词中说过:“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这里我再引用史家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的一段话:

“假使承认了历史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人物,比如后世只有操、莽,而在古代却有禅让的尧舜;现在满眼是骄横的军阀,从前偏有公忠体国的韩、岳、张、刘。那就是人的性质,无从捉摸;历史上的事实,再无公例可求;历史可以不必研究了。 ”

文字中可见到吕思勉对儒家厚古薄今的强烈质疑与愤慨。

结语:

儒家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就编造一些谎言来欺骗世人,为的是让人相信儒家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但后世真实的禅让,没有一个不是在权力胁迫之下进行的。

表明上看,人性中的欲望,似乎一直推动着历史无序发展。但人性还有追求秩序的一面,人类的欲望在现有秩序中左冲右突,最终一定要依靠某种强力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指望上古的人能消弭私欲道德高尚一心为公,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具有说服力的。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当资源极度匮乏,而人类聚居体想要存活的时候,即部落形成初期,禅让制是一定存在过的。不过,是不是存在于尧、舜、禹时期,这就很难说得清了。


根据《史记》中的说法: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

即两位年老而又长寿的君主(尧、舜)通过禅让的方式把位置传给了舜和禹。这个年龄从现代人的角度也是无法理解的,更何况是那个资源不足的年代。

但是,现代人看历史的时候,似乎更在意“禅让制”是否存在。


于是,《竹收纪年》中的说法变得似乎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因为从后世人性的角度来看,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既然有儿子,自然是要传给子嗣的,没必要等到“禹传子”,才“家天下”,甚至有人认为是因为儒家思想作祟,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中才出现的禅让制。


事实上,这种说法有些无稽

《竹收纪年》所谓的“舜囚尧”,“舜野死”的说法并不是出自于古本之中,相反是今本中才“新增”的部分。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晋书》

可见,在《竹收纪年》出土的时候,其记述的历史是从夏开始、至周幽王被犬戎所灭为止,并不包括“三皇五帝”时期。

关于有文字的历史出现之前,如“三皇五帝”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偏离性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偏、具体偏了多少,是无从考证的。太史公司马迁也不过是从各种传说之中收集、整理、摘录而已。


简短的“尧舜禹禅让”的美好愿景是无法掩盖数千年的“残酷的朝代更替、征杀攻伐”的。


水一白聊历史


《竹书纪年》的出现,让禅让制这种本来就被怀疑的制度变得更加值得怀疑。

被后世推崇的禅让制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个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问题。但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对禅让制是存在怀疑的态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 《竹书纪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其记载是否可信

  • 历史沿革下,禅让制有没有存在的基础
  • 还有哪些记载,让禅让制变得可疑。

先来说说《竹书纪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否可信

《竹书纪年》第一次被后世看到,说起来也比较传奇,是晋代一个叫做不准(fǒu’biāo)的盗墓贼从古墓当中挖掘出来一批竹简,里面就有这部作品,也不知道名字,但因为是史书,所以就称为了《竹书纪年》,因为这个不准是汲郡人,所以这一批竹简也叫做“汲冢书”。

《竹书纪年》据当时人确定,是战国时期魏襄王或者魏安厘王的陪葬品,这就说明它并没有遭受过秦朝的焚毁,也是至今唯一能见到的除秦国之外的先秦史书(甲骨文另算)。因为这批竹简最后也没留存下来,所以有人说它的文字是篆书,也有人说是“蝌蚪文”,也就是“漆书”,现在能看到的是后人整理过后的文本。

这部书在宋代的时候失传了,因为所记内容和儒家体系完全不同,这就撼动了王朝根基,而从宋代很多目录学著作都没有记载这部作品的现象看,说明应该是在两宋理学兴盛的时候被刻意损毁了。而元明时期又出现了《竹书纪年》的刻本,有人认为是后人“伪作”,这部作品被称作“今本”。

清代人比较喜欢考据,挖掘了很多之前没有的史料,从其他文献记录、作品等等地方搜集拼凑出了《竹书纪年》,这就是“古本”。

虽然有“今古文”之争的,但甲骨文发现之后,《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和甲骨文、金文等记载相同的,这就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

《竹书纪年》可能是一本“伪书”,但绝不是一本“假书”。

“伪书”是后人经过整理、添加而形成的古籍,是有原型的,只不过内容上可能有增删,这种史料是有历史价值的;而“假书”是后人伪造的,用来研究其所记载时代的历史,可信度就不高了。

所以,如此来看,《竹书纪年》还是有可信度的。

再来讲讲《竹书纪年》关于“尧舜”之间的禅让都有哪些描述

在这本书里,关于“尧”和“舜”之间的禅让有四条:

  1.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2.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3. 舜放尧于平阳。

  4.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四条记载其实和儒家后来所推崇的“禅让制”是有重合的,即尧之后的帝位是由舜接替的,而不是尧之子丹朱,而尧在后期确实是在平阳。两者的差异就是,是“舜囚尧”,还是“尧主动去平阳”,即这场禅让到底是自然发生的还是有强制意义。

《竹书纪年》显然认为,这次“禅让”其实是被逼迫的,是舜用了强力的手段取得了最终的统治权。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推翻了“禅让制”以及上古社会“立贤”的传统。

但如果从历史的沿革来看,禅让制的存在确实值得怀疑。像之前的黄帝取得天下的时候,是经过了征蚩尤、灭神农等等一系列战争,这才统一了天下。同样的,颛顼、共工等人都是通过征战的方式得到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而之后王朝的更迭,几乎没有不发生战争的,都是新贵族推翻旧贵族而形成的改朝换代。

也就是说,儒家所推崇的真正自然发生的“禅让”只有尧、舜、禹三者之间的两次,正好好夹杂在黄帝等人和后代夏商之间,这就很让人怀疑,这两次禅让完全就是另类,之前没有发生,仅仅两次就不再出现了,这让人怎么相信?

并且这两次禅让来看,尧传位给舜,然后舜给禹,禹就给了儿子启,本身就有问题存在,传贤能的方式两代就变成了“家天下”。

所以如果这么来看,《竹书纪年》的可信度就更高了。

最后讲讲其他传说中的端倪

大禹治水的传说正好是发生在“尧与舜”权力交替的时代里,里面有一个细节,值得推敲。

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为什么会被杀死,后世说是因为治水没有得到成效,所以就杀了。但这种说法靠不住。没有成效还能坚持九年这本身就不科学,并且在春秋时期民间还有祭祀“鲧”的祠堂,将其奉为神明,这在《左传》当中有过记载,说明民间最起码在春秋时期还是比较认可“鲧”这一人物的。

而传说记载,鲧之死,《山海经》里说是因为“不待帝命”,《尚书》当中说是“彝伦攸斁”,也就是道德败坏,《国语》当中也说是因为“鲧违帝命”。从这些早期文献当中可以看到,“鲧”的死亡很大原因和“帝”有关,即是否奉行了“帝”的命令来治水。

而“鲧”治水之初恰恰是因为尧的任命,可其被处死却是因为舜的命令。

帝尧任命的治水官,在有一定治水成效的时候,被新上任的帝舜杀掉了,自然就很让人怀疑这一次权力的交替似乎并不是很平和。

这样一来,结合《竹书纪年》的记载,正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所以,不论是“禅让制”出现的节点,还是“禅让制度”的本身,或者是零星的传说留存,“禅让制”的出现是值得怀疑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个人不相信禅让制,《竹书纪年》中说的情况,舜囚尧,舜野死,意思就是舜帝囚禁了尧帝,而最后舜帝死在了荒野。这个情况和我们一般看到的历史不同,但我认为更加接近事实。

实际上尧舜是后来儒家炒作出的一个概念,比如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场景,皇帝问大臣,自己的功绩如何?这个时候很多拍马屁的大臣就会出来对皇帝做出评价"堪比尧舜“。

把一个皇帝比作尧舜,是古代对一个皇帝的最高评价。

为什么儒家会炒作尧舜呢?这就要从孔子说起,最早炒作尧舜的就是孔子。孔子的理想是回复到周朝的礼治社会,那种温文尔雅,谦让恭和的年代。为了彰显自己观点的正确和高大上,他就采用了尧舜禅让的说法(当时尧舜禅让是一种说法,但没有经过实际考据),以此说明古代的君王都是圣君,希望他所在时代的君王能够学习这种精神。

之后的儒家历经千年,也在不断地炒作尧舜这个概念,所以到如今我们一般看到的史书都是说尧舜是禅让的,也就是把天下领导人的位置让给有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亲戚。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真实的远古时期的尧舜时代,不是禅让,而是不得不让!

因为那个时候我国处于部落联盟的时代,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华夏大地上有着众多的部落,而这些部落彼此联系,也就成立了一个部落联盟,用于解决部落之间的冲突和争端。那么这个部落联盟就要有一个首领,这个首领只能是什么人呢?只能是实力强大部落的首领。

拿到今天来,这个部落联盟就相当于联合国,而在联合国中能当上常任理事国的,只会是大国强国,不可能是小国弱国。

部落联盟也是一样的道理,谁的部落打,谁的实力强,谁就能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尧舜就是当时两个最为强大部落的首领。

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好处么?当然是有的,这就相当于处在了政治地位的中心,可以号令天下的其他部族来为自己的部族服务。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舜囚尧,应该是在尧晚年的时候,舜的部族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部族,击败了尧的部族,从而囚禁了尧帝,夺取了当时的最高权力。

至于舜和禹的恩怨情仇,我们也可以从大禹治水当中发现一些端倪。首先是禹的父亲鲧受舜的命去治水,因为治水不力而被舜斩杀。实际上这可以看做是一次政治斗争,鲧治水好坏无所谓,反正就是要干掉鲧,因为鲧所在的部落势力非常强大,后来禹能够推翻舜的统治也说明了这一点。

之后由禹来治水,可以说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应该是尽心尽力的,并且在治水的过程中,他走遍了全国各地,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联系了众多的部落,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最终的局面,舜都无法控制,以至于最终失去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所以实际情况应该是,当时并不是禅让,而是不得不让,谁的实力强就是老大,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件事情看出当时的情况,就是启结束了所谓的“禅让”事件。

当禹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他的副手是伯益。按照以往的惯例,比如尧时代的副手是舜,尧去世之后舜就躲进树林隐居,这个时候大家出来说要推举舜为首领,然后舜难为情,再三退让之后当上首领。这样的剧本在舜让出位置的时候禹上演了一遍,可以说是那个时候不成文的规定了。然后禹死了,伯益就按照惯例躲进了树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家都不鸟他了。

既然你表示不当首领了,于是大家就推举禹的儿子启为首领。纳尼!以前不是这样玩的么?现在不这样玩了?好吧,就看谁拳头大吧,于是伯益就组织了自己的部族及其盟友和启干了一架,打输了,最后启就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其实在尧舜禹时代说是“禅让制”,实际上是实力制,谁的实力强谁就是老大。之后变成了世袭制,原因就在于不只是启想世袭,而是各大部族的首领他们也想世袭。如果能够由启站出来代表所有的部族首领采取世袭制,那么各部族的首领也能名正言顺地世袭下去了。于是就有了伯益不能照着以前的剧本演下去的情况了。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禅让只是千年来儒家炒作的结果,说那个时候是禅让,其实是扯淡的。


老威观史


探究禅让制是咋回事,须由总人口上分辨。

当时人口数量极少,团结在一起才可抗恐惧,宋朝时由开封去山东还有野猪林,由登封去山东有景阳岗老虎,李逵接母入梁山有虎窝档路。这都是地广人稀的表现。

古中国人状态与现西南各少数民族乡寨同,其族长由传承法进行,巫师有师徒继承,仅带青壮卫村子及外出劳做与采集渔猎的首长由禅让进行。没阴谋夺位及武力占有事发生。其族长掌族谱,巫师掌历法医仪程,首长掌武与劳做,且无报酬的,其生存仍自种自家田收获的,除大仪式由各户兑份子解决费用外,小事所耗费由长者自垫付的。

因此尧让禅时被不愿任的听见后,见饮牛者述之,饮牛者兼脏迁牛致水上游饮水的,当三长老是吃亏不沾便宜的。

别把当的氏族式人群,当成国王有全民税收供养式了。

税收由西周的井田制开始的,即九块田内有一块是公务人员收益田,其他八家共耕这块田,供公务人员生活用,这是公务人员已脱产的表现。

东周后废井田,才有税收出现。自此才争王位的。

但这时的王仅是盟主而已,并不是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帝王式。这由出土的盟书可证明的。而民国时期的西南各少数民族还有几大部族约盟式存在的。

事实上阿联酋就是各部落大酋长轮流当国王的国家。

所以周灭商的灭不是消灭了商人人群及王,从而周人入驻中塬后成总盟主,封商王子孙为后土神伺仪职,表明地主是商人,而享周人供养的。

当时人口太重要,因多子多福传于至今没变没改。这都是地广人稀造成的。可想见千万人口占现中国地盘,人有多么重要了。若仅几百万或几十万,甚至几万几千人,其人重要性就更紧迫了。

匈奴胡人侵中华都是掠人口第一要务的,因降将在其地是很大的官的。

竹书纪年用宫庭内斗式述史,脱真是自然。

宫庭内斗始于春秋三家分晋,成于秦二世杀兄,兴于汉立番削番,传至清朝,都源于有课税供养公务人员后。

也就是不必自劳做而享尽他人劳做成果最佳品后,才争战夺王位的。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就是原始社会,所谓的部落首领其实就和动物世界差不多:在一个狮群里,肯定是强壮的公狮做首领,公狮老了,会有年轻的或外来的公狮来挑战它的权威,新狮子打败了老狮子,自然就成了首领。

尧老了,由年轻有为的舜接替他,并且还夺了尧的两个女儿当他的妃子。舜老了,由治水有功的禹接替,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里面肯定包含了腥风血雨,包含了比拳头、亮肌肉的过程。舜当了首领,就有尧的儿子朱造反,大禹当了首领,他的儿子启就继承了他的位置,证明当时的禅让根本是后人虚构的,就是个骗局。

原始社会因为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没有文字资料记载,所以周公、孔子等人才美化虚构了远古一个个完美的君主、一个完美的制度,用来作为自己推行自己思想的依据。

我们看看后世几个有真实历史记载的禅让是什么样子,就可以猜出尧舜禹的禅让的真相了。

一、王莽篡汉。

王莽是个外戚,但幼年丧父。他的姑姑王政君先后成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太皇太后,他们一家子可以说在西汉末年都是横着走的人物。王莽年轻时装出一副善良、勤恳、孝顺的样子,博得了姑姑、叔父的好感,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王莽掌握了汉朝的权力后,又立了个小皇帝,自己摄政,又指使手下制造了一系列的祥瑞事件,然后就让人假托皇帝之手写了禅位诏书,当上了新朝的皇帝。

二、汉献帝禅让给曹丕。

曹丕派人逼着汉献帝写禅让诏书,汉献帝被逼无奈地写了。曹丕本来美滋滋地接了诏书准备登基了,华歆等人却教唆曹丕把诏书退回去,反复了三次,曹丕才假装谦让不过,扭扭捏捏地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的曹丕高兴地说:“我到现在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一回事了!”曹丕的一句话可以说道尽了禅让制虚伪的本质。

三、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柴荣的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皇帝的御林军,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但当柴荣英年早逝,8岁的小皇帝柴宗训继位后,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和他的手下就动起了歪心思。

赵匡胤让人假传消息,说有契丹入侵,他自己率领大军假装出征,走到陈桥驿,一帮子手下给他披上黄袍,他就当了皇帝。然后又率领军队回去,逼人家孤儿寡母禅让。

从以上三个所谓的禅让事例就可以看出,哪有什么真心实意的禅让呀,都是被逼迫的呀。要不好好的皇帝、首领不干,脑子锈掉了,要让给一个外人。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皇帝老了也不退位,非要干到死不可,让给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何况要让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禅让,你信吗?反正我不信!朋友们,你怎么看古代的禅让,欢迎留言讨论。


雪堂说史


相较于《竹书纪年》的说法,我个人更倾向于禅让制。

01 成书时间

《竹书纪年》是魏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相对比较简略,成书时间是战国时期。

禅让制这一说法来自于《尚书·虞书·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当然,也有人质疑《尚书》的版本,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确实留下了诸多遗憾。

众所周知,《书》是孔子所编纂而成,成书时间为春秋中叶。《论语·尧曰》的第一句是这样的,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这么说来,至少在孔子这里,禅让制为真。

从成书时间上说,《书》远早于《竹书纪年》。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从古墓里出土了一堆早期的竹简,就能证明它又多权威,而我们手上的资料全错了。

02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人们的需求也不同

其实,五帝时期,所谓的国家不过是黄河流域的一些部落。酋长通过部落民众选举或前任酋长的禅让而产生,也算是合情合理。难道这世上刚出现人类,就有了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度了吗?这显然是不合乎常理的。世袭君主制度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产物。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人一生下来就如一张白纸,那时几乎是心无杂念,所以,小孩子是比较听话的。过了几年,他接触的东西多了,家长就会有这样的烦恼,突然感觉说话渐渐不好使了。等他长大后,家长的话就彻底成了耳边风。

1)五帝时期
人类的发展亦是如此,五帝时期的民众从母系氏族转换到父系氏族,能有什么需求呢?满足简单的温饱需求就非常满意了,当然是能者居之。那么,部落首领得到什么好处了吗?我看未必。无论是舜帝还是大禹,都为部落或国家的发展操碎了心。
正如秦二世胡亥所言:尧、舜住的是茅草屋,吃饭用土碗,喝水用瓦盆,连看守城门的人都不如,大禹为了治水,亲自拿着铁锹,双腿整天浸泡在泥水里,小腿上的毛都掉光了,比奴仆还辛苦。像舜、禹,虽贵为天子,事事躬先士卒,当这样的国君还有什么意思呢?2)夏启之后

到了夏朝帝启之后,渐渐地有了家天下这样的概念,国君便把天下的一切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那时,人们的需求就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普通的温饱,而产生了占有的想法,然后为了占有便有了争夺的想法。
因此,禅让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的人理解不了,并不能代表上古时期就没有存在过。敢问,面对洪水滔天、天下陷于一片汪洋之时,让你就帝位,你会愿意吗?所以,那时的帝位对今人而言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03 《竹书纪年》观点的权威性

个人认为,《竹书纪年》不过阐明了战国时期的一些人对于禅让制的一点看法而已。难道当时的一些史官就能对距离那时大约2000年前的历史了如指掌?不过也是道听途说,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推测,更有甚者是为了达成国君的需要吧。

毕竟魏国有这样的需要,三家分晋是周朝自建立以来最礼崩乐坏的一件事情。倘若上古的帝舜、禹都是靠这样的手段上位,那么大约2000年后的三家分晋也似乎并不过分了,至少不会为后人所诟病。如果对几千年前的传说略微加工,便能洗白自己掠夺公室的行为,三晋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竹书纪年》的权威性有待商榷。

结语: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同样一件事情,不同时期的人们看法当然不会一成不变。

  • 五帝时期,心无杂念的人们认为禅让或选举制度符合当时的国情;

  • 而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舜囚尧,舜野死”仅仅代表了战国时期魏国对上古时期君主更迭的看法,其权威性有待商榷;

今人更应理性地看待此事。禅让制极有可能就是某个时代的产物。或者,就诚如多数人心中的所谓人性论,试问哪个人愿意接受当时五帝的肥差呢?要不,您去治个水试试?就好像,谁都知道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下场,有几人乐意去做那个显而易见的末代国君?


参考资料:《尚书》、《论语》、《竹书纪年》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