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棉企還要積極參與套保嗎?

【一家之言】棉企還要積極參與套保嗎?

以下為個人觀點,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中國棉花網,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否則一切後果由個人承擔!

眾所周知,2019年棉花收購時間晚於往年,一是新棉生長髮育時間稍晚,二是皮棉市場低迷、收購者信心不足觀望等待,新棉大量收購開始於國慶節後。去年收購後價格一路下跌,未在期貨上進行套保的企業損失慘重,套保的企業有效避免了價格下跌的部分損失。

據瞭解,去年未參加套保的加工企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參加套保計劃,另一種是有參加套保的計劃,卻一直未等到參與進去的機會。這主要發生在南疆手摘棉企業,因為收購成本高,長度、強力偏低升水低,倉單成本一直高於盤面價格。還有部分是因為企業性質等原因如兵團企業,制度上不允許參與期貨操作。

今年開秤期間皮棉銷售形勢較差,且價格低迷,新棉收購被迫開出低價,皮棉收購成本普遍低於12000元/噸,較去年減少3500元/噸左右,註冊倉單成本明顯低於盤面價格,倉單銷售利潤大於現貨銷售利潤,所以許多企業在皮棉未能銷售之前選擇了參與期貨套保。

不過,今年鄭棉期貨走勢與去年不同,國慶節後從鄭棉主力合約CF2001開盤12045元/噸一路震盪上行至10月31日收盤13170元/噸,累計上漲1125元/噸。套保企業期貨賬面普遍虧損,且期貨漲幅大於現貨,未參與套保企業盈利可觀,套保企業因期貨賬面虧損沖銷了大部分現貨銷售利潤。

隨著期貨盤面的上漲,收購成本不斷上漲,在一輪絮棉補庫結束後,紡棉銷售並不順暢。一是新棉馬值普遍偏高,二是新棉與陳棉同臺競爭中價格無優勢,三是市場需求不足,四是新棉大都在疆內出疆運費目前處於高位。對於500萬噸左右的新疆棉產量,在12月底前的銷售量畢竟有限(根據中國棉花購銷週報數據,截至10月底新棉銷售在25萬噸左右,推算12月底前新棉銷售在100萬噸以內),預計約400萬噸左右要留到明年1月以後銷售,對未套保的棉花究竟是套還是不套,仍是加工企業比較糾結的問題。

加工企業面對大量的現貨庫存、緩慢的現貨銷售進度、不確定的後市走勢、波動的期貨市場,套還是不套?筆者在9月24日《新年度棉花經營策略如何選擇》一文中有過一些建議,提醒過今年收購套保風險較大。在收購進度過半、收購成本上漲、期貨已經反彈超1000元/噸、新棉現貨銷售不暢的形勢下,企業是否要進行套保呢?

筆者認為仍要對大勢有基本判斷,套保不是萬能的,套保並不能賺錢,且會有成本支出,只是為了對沖下跌的風險,如果對後市沒有單邊下跌的判斷就無需進行套保,目前期貨雖然已從低點反彈,但仍處歷史低位,主力CF2001合約10月31日收盤比去年仍低1715元/噸,出現單邊下跌的概率較小,隨著中美談判好轉,震盪上行的概率較大。

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時,加工企業可通過高賣低平的滾動套保來降低庫存成本。對於質量有短板(馬值高、雜質大等)現貨銷售困難,倉單交割銷售有利潤的棉花資源,註冊倉單交割銷售是很好的渠道,那不是套保。對於貿易商通過基差採購用於日常銷售的資源來講,採購時已經鎖定了一定利潤,通過套保可隨期貨波動連續銷售最終實現套利,是應對波動市場的一種銷售策略,套保則是需要的。(老何談棉花)

【一家之言】棉企还要积极参与套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