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

历史小跟班


鉴真大师是一代高僧,中国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鉴真东渡的。

鉴真大师在日本也是神一样的存在,无论什么历史时期,大师在日本都非常受敬仰,没有人为此提出争议。在日本一提起鉴真大师的故事,差不多每个日本成年人都会如数家珍,给你讲上一两段。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经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鉴真大师就是日本的挖井人。可见鉴真大师在日本是多么牛。

其实鉴真东渡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有它独特的历史背景。

日本自古就是个高傲的民族,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但日本民族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它崇拜强者,哪怕是征服过他们的强者。他们不但不仇视强者,反而会虚心向他们学习,从不夜郎自大。

一千多年前中日军队一场对决白江口之战,就是强者大唐和日本的一场较量。

提起中日较量,好像中国千百年来就一直是日本的手下败将,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打赢过日本,只是年代久远不为人知罢了。

白村江之战发生在公元663年8月,当时唐朝军队、联军跟日本和联军在现在韩国的白江口发生一次水上大战。日军(倭军)出动4万大军,战船千余艘,和一万多唐军(战船170艘 )在百济的白江口水面厮杀,这场战斗不到两天的就结束了,数量占优势的日军惨败给了武器先进的唐军。

白江口一战,日本举国震惊,他们意识到跟大唐的差距。痛定思痛,日本下决心向中国学习,他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从那之后,日本开始派来中国虚心学习,学习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学习中国的地方管理经验,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把唐朝的先进经验在日本国内大力推广,在各方面积极进行革新探索,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在日本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日本老百姓为了逃避官方的苛捐杂税就宣称自己出家了。说白了他们只是花和尚,出家是权宜之计,并不是真心向佛。

虽然当时这样做的人还不是太多,但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一旦人们争着效仿,和尚不事劳作,国家税收就会大量减少,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那还了得?而且这些花和尚没有修行、品德不佳,也败坏了佛教名声。

因此,日本政府非常头疼。因为拜大唐为师了,他们就虚心研究看师傅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唐朝百姓百姓出家不是那么随便,要有资格审查,有许可证才行。这个资格审查不是官方来进行,而是由高僧来完成。必须要高僧审查申请出家者的具体情况,符合条件后还要由高僧受戒,登记在册才算是准和尚,不然政府不予承认。

不过路途遥远,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日本并不明白大唐的出家的操作流程,所以才想起一方面派人到大唐学习,一方面要聘请大唐的高僧,去日本传授经验,还能让他们传播佛教,促进佛教发发展,让佛教在日本发扬光大。

当时日本派遣了许多人来大中国学习,日本把他们叫做遣唐使。

遣唐使中荣睿和普照两位日本僧人就是政府公派来大唐学习的,他们还肩负一个使命:邀请中国高僧去日本;鉴真大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跟日本结缘的。

鉴真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扬州,十几岁时就出家了,二十岁起就云游四方,到处拜师求学继续深造。

鉴真勤奋好学,刻苦研读,所到之处,各地大师都会被他的虔诚和执着感动,毫无保留向他传授佛学。就这样,没过多久,鉴真就成了江南负有盛名的一代高僧。

鉴真在自己的佛教生涯中,为人剃度和收徒数万人,"桃李满天下"。鉴真不仅经手修建许多佛塔,还写了不少佛学专著。

公元742年秋天,荣睿和普照遵天皇旨意,专程打长安奔赴扬州,聘请鉴真东渡日本。

当时鉴真年事已高,年过五旬,且健康状况不是太好,身边人极力劝阻。但鉴真说,传播佛法是我辈天职,应当义无反顾,我意已决,不要再劝。

众弟子也被师傅的执着感动,他们纷纷表示将跟师傅前往。

好事多磨,由于种种原因,大师四次东渡都没无功而返。不是遭遇风浪就是被唐朝海关遣送回去。

但鉴真一心向佛,不屈不挠。在公元745年,鉴真又开始了第五次东渡,此时的大师已经年过六旬。

不知道经过多少风浪,经过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他们终于登陆了。

但由于没有先进的导航装置,他们登陆后才知道抵达的地方是中国的海南岛。这时候同行的日本高僧荣睿患病身亡,鉴真大师也不堪旅途劳顿突发眼疾双目失明,他们只好暂时返回扬州。

就在人们都以为鉴真此生的东渡梦已经破灭的时候,公元754年,年近七旬的大师搭乘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开始了他第六次东渡日本的航程。

也许是大师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苍天,这次东渡终于取得成功。

次年一月,鉴真一行登上了日本的九州岛。就像唐僧西天取经达到雷音寺一样,大师历经磨难终于成功。

鉴真不辞辛劳到日本传授佛法,自然受到受日本人民的敬仰,天皇也非常重视,安排他到传授佛法,天皇还下诏封鉴真为传灯大法师。

公元757年,日本专门为鉴真建了一座寺院,让鉴真传授经法,这座寺院坐落在奈良,历经千余年依旧矗立,这就是奈良的唐招提寺。

公元763年夏天,中日友好的使者,佛教的传播者鉴真大师在唐招提寺圆寂,享年76岁。

吃水不忘挖井人,日本人民在唐招提寺树立了鉴真的雕像,尊称他为"日本律宗太祖",世代怀念大师恩情。

鉴真给日本带去了什么呢?

鉴真大师给日本带去佛经的同时,他还把中国丰富的中医知识,高超的建筑艺术,精湛书法艺术、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以及中国茶叶和江浙民间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和中国的酿造技术带到了日本。

如果说大师带去日本的东西有什么叫人最诟病的东西,那无非就是典籍、书画。

鉴真东渡时带去不少名人字画,其中有几十卷名人书法真迹,包括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真迹。

这些行为要放在现下的国际关系观念中看肯定不太妥当,但我们不能以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古人。唐代没有文物保护法,国家之间也并非壁垒分明,大师带到那里也不是以牟利为目的,客观上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师不仅无过,实则有功。


历来现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不要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去看鉴真大师。

鉴真大师去日本是为了弘扬佛法。

作为一个僧人,这是他应该做的。

而鉴真在日本为了传佛法,也使用了自己的医学能力和其他能力,让日本有很多进步,这也是好事。

因为即便没有鉴真存在,这些东西早晚也会被日本学会。

鉴真的时代中日并不是敌人,甚至日本还一味学习大唐文化。

到中日为敌,还是明代末期的事情,鉴真不可能预测到这么多年以后的事情。

鉴真大师曾将几样“国宝”带到日本:它们在中国仅是日用品

鉴真大师去日本,并不仅仅是宣扬佛法这么简单,更带去了很多宝贝,包括:中医、书法、建筑、雕刻甚至豆腐、茶叶和味增。听萨沙说一说吧。

鉴真大师为了宣扬佛法,冒着大唐政府的禁令,进行了6次偷渡,最终达到了日本。

为此,鉴真大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几次险些送命,最终还瞎了双眼,大弟子祥彦在途中死去。

最终,在天宝十二年(753),鉴真大师东渡成功。

他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由此活动了10年,最终圆寂。

直到今天,日本人对于鉴真大师评价非常高,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除了佛法以外,鉴真大师还带去了很多东西。

第一,中医。

在鉴真大师到达日本之前,这里已经有了中医,也叫作汉方医学。

在公元5世纪,也就是鉴真大师之前200多年,中医经过朝鲜半岛进入日本。

可是,此时日本的中医,还是很弱的东西。中医的药物稀少且昂贵,医生的水平也低下,只是为日本的宫廷和少数贵族服务。

鉴真大师来了以后,中医就发生很大变化。

唐代的僧人,很多都是名医。

作为佛教和世俗结合的产物,僧侣多用为平民看病来宣扬佛法,收纳信徒。

50多岁的鉴真大师,也是一个精通中医的僧人,曾经义务为信徒看病多年。

鉴真大师到达日本以后,仍然和在中国一样,为普通的日本佛教信徒看病。在来日本之前,鉴真大师就已经携带了大量的中医药物。

当年,日本民众尤其是农民地位非常低下,得了病只能等死或者求神。

鉴真大师的中医,为日本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影响非常大。

鉴真大师的中医水平,非常的高。

他已经双目失明,仅仅凭借触觉、嗅觉、味觉,就可以清楚知道这是什么中药,从无失误。

日本史料记载:鉴真曾经指导过光明皇太后的献药工作,详细整理了正仓院(日本皇家和大寺院存放药物的仓库)的药物,并根据中医典籍加以订正。据有关史料记载,正仓院中有中药21柜、60种,比如青木香、丁香、人参、桂心、甘草、大黄、龙骨、胡桃仁、滑石等。鉴真依靠手摸、鼻嗅、口尝整理这些药物,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当时,日本人民对中药的鉴别、贮藏、炮制都缺乏经验,鉴真把这方面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了他的日本弟子。

鉴真大师医术高明,整个日本都知道。

据《续日本纪》记载,光明皇太后患了病,曾请鉴真诊治疾病,颇有效验;圣武太皇生病时,鉴真也曾经亲自为其调理身体。

鉴真在日本著有《鉴上人秘方》一卷,日本人尊他为日本中医药鼻祖。

直至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汉方药袋上还贴有着鉴真的肖像。

第二,豆腐

日本古代人民基本都是素食,普通农民极少吃肉。

这种情况下,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就非常重要。

长期素食不能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就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

这么多年来,日本一直将豆腐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可以说,豆腐对于日本的饮食是极为重要的,极大的增强了日本人的体质。

而豆腐,就是鉴真大师传到日本的。

作为僧侣,鉴真大师自然也是长期食用豆腐的。到了日本以后,鉴真大师利用日本的黄豆和自己的技术,很快制造出了豆腐。

开始豆腐只是僧人的食物,后来传遍日本,上到天皇下到普通农民,没有人能够离开豆腐。

时至今日,豆腐仍然是日本人的主要副食。

第三,味增

味增其实是一种豆瓣酱。

从古至今的日本,味噌是最受欢迎的调味料。它可以做汤,可以煮菜,可以下火锅,几乎无所不能。

日本人是离不开味增的。

日本人自己说的很好:日本人对味噌的喜爱程度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如果缺少味噌,日本料理的风味会逊色不少。如日本面条(包括餐馆就餐和方便面在内)每年销售在100亿份以上,有50%是味噌风味。

这个味增,也是鉴真大师带到日本的。

作为大唐僧侣的素食,豆瓣酱也是常见的东西,算不了什么。

第四,茶叶

唐代,茶叶也是和佛教紧密不分的东西。

鉴真大师到达日本时,就带着不少的茶叶。

由此,日本佛教界和贵族社会,流传了一股饮茶的热潮。

只是,鉴真大师没有带茶种到日本。

日本的茶叶依靠经过朝鲜半岛或者海上进口,价格极为昂贵,只能小圈子流行。

50年后805年,日本高僧最澄、海空带回了茶种,种植在日本近江台麓山地区。

随后,日本茶道才逐步兴盛,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二战期间,日本普通士兵都有茶叶的配给。

可见饮茶对于日本人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4个,鉴真大师还带去了很多东西,比如书法、雕塑、建筑、绘画等等。

可以说,鉴真大师一个人决定了:日本对于中华文化长达1000年的仰慕。

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日本中医的水平远超过我们,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了。


萨沙


1266年前,鉴真等人终于在第六次成功东渡日本,他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有中国的医药、书法及日常生活用品。据传其中最著名的东西就是王羲之的一副行书真迹《丧乱帖》,被日本宫内厅视为镇宫之宝。

首先要明确的是,鉴真东渡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传。尤其是在佛教戒规、中医医药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鉴真对日本都有很深的影响。对于《丧乱帖》流入日本,其实也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谈不上用诟病来形容。

鉴真,大唐僧人,公元688年生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是南山律宗传人,也就是专门修持戒律的僧人,他也是日本南山律宗的祖师爷。

公元742年,在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下,鉴真不顾弟子的劝阻,毅然答应二位僧人的邀请。由于唐朝限制私自出海以及海上的恶劣天气,鉴真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睿病逝,鉴真双目失明。

公元753年,鉴真搭乘日本遣唐使团的船东渡,同行弟子中包括女尼三人、弟子十四人及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和占婆人善所。鉴真一行于次年一月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也就是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

一个月后,鉴真在隆重的仪式下进入首都奈良。同年鉴真就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日本奈良家率先受戒,成为日本的正规受戒之始。鉴真被任命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南山律宗始祖。五年后,鉴真建立的唐招提寺开基。

鉴真携带大量的佛经、佛像、佛具、医药、书画等到日本,虽然其双目已失明,但他还能协助校写佛经的讹误,用嗅觉鉴定一些草药。他的同行弟子也将自己擅长的雕塑﹑绘画﹑建筑等技艺,在日本进行了传播与推广。

鉴真熟识中医之方,当年日本皇太后病危时,鉴真所进药方及时有效。据日本的史料记载,鉴真当时只需用鼻子一闻,就能辨出药草种类和真假。他将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在日本广泛传播。

鉴真留下的《鉴上人秘方》,成为日本汉方医药的鼻祖,其中有三十六种草药都是鉴真带往日本的。鉴真与弟子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他在第六次东渡时,携带了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献之的行书及其他书法五十卷。

这些书法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鉴真本身就是书法名家,他的“请经书贴”被日本奉为国宝。鉴真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两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文化交流使者。

王羲之的行草真迹《丧乱帖》是书法中的瑰宝,此帖的确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有专家考证说是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的,一直秘藏在日本皇宫达千年之久。《丧乱帖》是王羲之赠给朋友的一封书信,写法极为自然。

专家研究显示该贴的书法体式更接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因此《丧乱帖》也是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从《丧乱帖》上所盖的半个印章来看,该贴应是一个长卷,后来被截断,现今只能看到剩下的部分。

鉴真带去的这些书法真迹,促进了日本书法的大力发展,最终使得日本的书法走上一条独特的道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王羲之的草行真迹流传到日本,确实有些遗憾。但在唐代,那却是真正的文化交流。

公元763年,来到日本十年的鉴真大师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大师去世的消息传回扬州时,扬州僧众全体为鉴真服丧三日。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年后,中日佛教界都举行了纪念活动,鉴真的成就被日本誉为天平时代文化的代表。

鉴真的六次东渡

第一次东渡,公元742年,鉴真与二十一名弟子及四名日本僧人装备造船东渡,后被师弟诬告其造船勾结海盗攻打扬州,一行人被官府缉拿,首次东渡失败。

第二次东渡,一年后,鉴真一行十七人,及雇佣的各类手艺工八十五人,再次东渡。结果有船在长江口遇风浪沉没。修整后再出海,又遭大风漂至舟山小岛,东渡失败。

第三次东渡,又因越州僧人想挽留鉴真,便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第四次东渡,鉴真决定从福州购船自阿育王寺出发,一行三十人刚到温州便被截住,原因是鉴真弟子担心其安慰,向官府哭求阻拦师傅。第四次东渡即告结束。

第五次东渡,公元748年,鉴真与荣睿、普照等共三十五人,再次从崇福寺出发,在东海上又遭遇强风袭击,漂流十六天后到达海南岛,一年后鉴真北返。

第六次东渡,又四年后,日本遣唐使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东渡。因唐玄宗欲派道士去日本被拒绝一事,鉴真不准出海。后来鉴真一行秘密来到苏州黄泗浦,搭乘遣唐使大船扬帆出海,一个多月后终于东渡成功。


野史也是史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走出国门的僧人不少,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玄奘,一个是鉴真。

玄奘西行五万里,把印度的佛教经典带回大唐,前后历时17年。

鉴真远渡重洋,先后六次,第六次终于成行,把中国的科技和文明带到了日本。

有趣的是,两个人都是偷偷溜出去的,玄奘到了边关,差点被守关士兵给押送回来,而鉴真偷渡了六次,第六次才偷渡成功,真够执着的。

一西一东,一进一出,看似不经意的个人行为,却使佛教在东亚蔓延,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纽带。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一根筋非要偷渡成功的大和尚鉴真,看看他是怎么偷渡成功,并为日本带去了什么好东西?

一心向佛

武则天时期,禅宗六祖慧能开创了南宗禅佛教,深受士大夫欢迎。鉴真就出生于这个佛教气息浓郁的时代,鉴真俗姓淳于,他父亲就在扬州大云寺随智满禅师学习禅宗,从小耳濡目染,鉴真14岁缠着父亲要出家为僧,恰好武则天广度僧人,鉴真就当了智满禅师的小沙弥。

神龙元年,18岁的鉴真跟随了唐中宗的受戒师父道岸禅师,修习律宗,后来到高僧云集的洛阳、长安修行,三年后,他在长安实际寺,受足戒,成为政府正式承认的和尚,有了讲授佛经的资格。

713年,26岁的鉴真回到家乡淮南,开始了讲经说法的日子,这一讲就是30年,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授戒大师。

六次东(偷)渡

742年,正是深秋时节,两个日本僧人风尘仆仆找到鉴真,请他到日本去,这二人就是732年随着第十次遣唐使到大唐留学的僧人荣睿和普照,除了学习,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访高僧东渡日本。

当时的日本效仿唐朝,规定僧尼免税免徭役,很多贫困的老百姓纷纷出家,由于日本佛教制度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受戒仪式,很多老百姓钻了空子,轻易拿到僧籍,佛教的问题还要佛教来解决,完善戒律制度刻不容缓,日本朝廷就想从唐朝请高僧前去传戒。

荣睿和普照二人首先邀请的是洛阳大福先寺的道睿师父,后来感到分量不够,于是就找到了鉴真,二人隆重的拜见鉴真,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说明来意,这两个人不愧是留学生,真能忽悠,说日本就缺鉴真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师来镇楼了,日本皇帝都说了,到了那里待遇一切从优,大有作为。

鉴真听了非常心动,环顾四周,问哪位弟子愿和他同去,大家都低头不语,弟子祥彦说”日本国太远,百无一至,死亡率太高“,鉴真说”为了弘扬佛法,何惜身家性命,你们不去,我自己去“,祥彦一激动,也答应去了,最终21个弟子被鉴真说动了。

屡渡屡败,屡败屡渡

  • 一渡。下定决心后,鉴真假称要去天台山国清寺,就开始造船、备粮,结果天不遂人愿,鉴真的弟子道航和打算一起东渡的高丽僧人如海吵了起来,如海诬告道航要造船入海当海盗要攻打扬州,官府立即扣船、抓人、没收粮食,第一次东渡泡汤了。

  • 二渡。事件平息后,鉴真发起二次东渡,直接买了一艘军船,雇了18个掌船人,17个弟子随性,85名匠人也登船了,船下江还未入海,就遭遇大风浪,船破了,水到腰深,漂到舟山群岛,好不容易才逃上岸,第二次也夭折了。

  • 三渡。二次失败后,鉴真来到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阿育王寺,在这里巡游了一段时间,同时再准备第三次东渡,结果事不机密,有一个僧人向官府告发,说有日本僧人要引诱唐朝高僧东渡,荣睿被抓,假装有病快死了才放出来,第三次东渡又黄了。

  • 四渡。鉴真不死心,再打算试一次,派弟子法进到福州买船和干粮,结果在途中被抓,原来是弟子灵佑怕师傅葬身大海,就用官府把师傅留住,第四次又失败了,鉴真罚灵佑天天忏悔谢罪。

  • 五渡。748年,荣睿、普照再次筹划东渡,35人随行,船入大海,遭遇飓风,海上漂了14天,最终漂到海南岛的崖县(今三亚),再次失败。

  • 六渡。从海南回到扬州途中,荣睿病死了、祥彦坐化了、普照告辞了,鉴真积劳成疾,加之好友去世,他最后双目失明,753年,遣唐使藤原清河和阿倍仲麻吕再次邀请鉴真东渡,66岁的鉴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随行24人,船队再次遭遇风暴,阿倍仲麻吕被吹到越南,鉴真于12月20日,到达鹿儿岛秋目浦,历时12年,鉴真终于得偿所愿。

鉴真受到热烈欢迎,754年到达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为圣武太上皇等400多人授戒,日本的“三师七证”制度确立起来了。

两年后,鉴真被任命为大僧都,随着鉴真的高升,动了别人的奶酪,758年,淳仁天皇即位,解除了大僧都一职,鉴真建立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开坛讲经说法,开创了日本的律宗。

763年,在日本生活了10年的鉴真在奈良圆寂,扬州僧众服丧三日,举行大法会,纪念鉴真。

1980年,在邓小平的斡旋下,唐招提寺将鉴真像带回扬州“探亲”,30万人瞻仰,安放在扬州大明寺内。

鉴真为日本带去了什么

一是中医。鉴真本人就精通中医,多年义务为信徒看病,这次东渡,他带去了大量的中医药物,他指导过光明皇太后医学,整理了日本正仓院的药物,并修订了中医典籍,毫无保留的将医学知识传给弟子们,他还著有《鉴上人秘方》,被封为日本中医鼻祖,幕府时期,日本的药袋上贴着鉴真的肖像。

二是茶叶。鉴真带去很多茶叶,在他的带动下,贵族们兴起了喝茶热,虽然他没有带去茶种,但是让喝茶逐渐流行起来,后来,日本高僧带回了茶种,茶道成了日本的重要文化。

三是味增。其实就是一种豆瓣酱,是一种在日本广受欢迎的调料,做汤、煮菜、吃火锅都离不开它。

四是豆腐。由于古代日本人很少人吃肉,所以蛋白质尤为重要,鉴真到日本后,就利用自己的技术很快造出来豆腐,最初在僧人中使用,很快传遍整个日本,现在成了日本的主要食物。

除了这些吃的喝的,鉴真带去的书法、雕塑、建筑和绘画技能更为重要,王羲之的真迹《丧乱帖》就是被鉴真带到日本的,现存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还带去了王献之的三幅行书真迹,以及其他书法50卷。

鉴真的随行人员中有精通建筑技术的,在鉴真的领导下,修建了唐招提寺,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建造技术,经过1200多年,独金堂依然保存完好。

雕塑上,除了随身带到日本的佛像,他还用“干漆法”塑造了很多佛像,并将这项技术传给了日本人。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前几年,流落海外的圆明园兽首被国外拍卖行拍卖出数亿元的高价。文物追讨不回,让国人心痛不已!但实际上少有人知,历史上评价不错的鉴真和尚在远赴重洋,到日本传扬佛法的时候,带去的东西,在今天看来,比圆明园的兽首珍贵多了。

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崇拜中华文化,当时日本非常希望有德高望重的大师去日本宣扬佛法,便求到了鉴真和尚处。对于强者,日本人向来是姿态摆得很低的,鉴真和尚受到感动,便起了心答应了日本人。

历史上鉴真东渡,前五次都失败了,但鉴真不畏艰难,毫不气馁。即便因为第五次出行失败而双眼失明也不放弃,终于第六次他成功了。这一次与他随行的人有24人,其中和尚和尼姑就占了17人。

历经艰险,鉴真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并随后收到了日本天皇的隆重礼遇。鉴真东渡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法,更是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就像文成公主吐蕃和亲一样,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不仅如此,鉴真还是发个文化人,他还带去了王羲之父子的行书帖真迹,如今王羲之的《丧乱帖》还在日本宫内厅收藏,由于太珍贵平时很少展出。

其实这也算是另一种文物的流失了吧,毕竟当时唐玄宗是不准他出海的。也就是说东西是他偷偷带走的,怪不得在这方面有人把他和王道士相提并论。


历史小跟班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首先俺问大家伙一个问题,中日一衣带水,您信吗?

哈哈!总之俺是打心眼里不信,就那长了一张比鞋拔子都不好看的老驴脸的安倍晋三,他整的那些个事,居然能稳坐小鬼子那破岛子第一把交椅,您就应该知道小鬼子心里头在想啥!

所以有关小鬼子事,您宁可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信小鬼子那张破嘴!

哎!这事弄的,凡是和小鬼子的事有关的,俺就没好气,一个问题引来一堆牢骚。好了,咱言归正传,接着扯提主这鉴真这事。

俩高僧

咋说呢?咱大华夏地头上有两出访的高僧,一曰玄奘,人称三藏法师,咱后来人都爱叫他唐僧,人家的故事在西夏时期那敦煌壁画中都有,经过后代们的不断演绎,这就成了咱大华夏地头上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播放的《西游记》。这人高,实在是高,不远万里为咱大华夏求取真经,毕竟佛教就是打印度传过来的。

所以人家玄奘法师和鸠摩罗什以及真谛并称为佛教三大翻译家。

这另一个就是大和尚鉴真六次偷渡去日本,给小鬼子那破岛子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啥医药,啥建筑,啥书法等等给小鬼子捞了不老少的好处。

王羲之那《丧乱帖》,王献之真迹三幅,以及各种各样的书法就有五十件,现在都搁了小鬼子地头上,成了小鬼子的国宝。鉴真对咱大华夏的本草研究的相当到位,给小鬼子那里留着《鉴上人秘方》,还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还给小鬼子带去了三十六种草药,搁现在小鬼子都开始在国际上抢注各种各样的中医药方了。为小鬼子做出的贡献那是真真的。据说铸刀的技术也带了过去。

这一家伙下去,把个小鬼子心肝脾胃肾给拔高了拉大一截,小鬼子进步的不止是一星半点儿的,这份功劳大大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人家带过去的东西,那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小鬼子早早晚晚都得学会了,没啥大不了的?”

是啊!早早晚晚就学会了。这早能早多久,这晚又晚多久,一年十年还是一百年?别忘了,小鬼子上个世纪那技术很好,这些个技术搁人家地头上,那也是明面的东西,但就是卡你脖子,就是怕你学会,晚一天学会了他都开心的不要不要的。到现在这些个技术都烂大街了,人家才扣扣索索的拿出来。

其实玄奘和大和尚鉴真有一些是相似的,咱不妨比划一下。

比划一下

玄奘法师他也是偷渡的,没有得到当时官府的批准,您别看《西游记》里边有啥通关文牒,这物件在真实的玄奘法师的身上是没有的。

那么为啥玄奘法师要去取经呢?这是因为玄奘法师那是个熟读经书的人,不管是北方流行的经文还是南方流行的经文,他都知道,可他越是读,越是感觉搁过去翻译过来的经文,理解不一样,注疏也不一样,一段重要的理论居然会出现分歧巨大的理解,所以人家就产生了想要瞅瞅原文的想法,这就有了西行的事。

就这么单人独马行程五万里,去了印度的佛教中心烂陀寺取经,这一去就用了十七年,各种学说那装了一肚子。

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百五十颗佛骨舍利,佛像七尊,经文六百五十七部,这么多东西一个人弄回来的。

俺就在想,平时从菜市场提个西瓜回来,俺都觉的这胳膊不是自己个的了,人家这拿回来多少东西,这是咋拿的?厉害!

人家回来就整翻译,解释《金刚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有一千字,解释的清清楚楚,而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很长的,想要消化得需要一点时间。

前后翻译出来的佛典就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把沿途的一百一十个国家以及传闻中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地理文献,物产,习俗都有详细记录。人家就用脚下那俩大脚丫子走遍了整个印度。

圆寂的时候,送葬的人群就达到了百万,最后被当时的朝廷葬在了大唐护国兴教寺。

后来到了近代,1943年的时候,小鬼子在南京偷偷的就把玄奘法师的灵骨舍利给挖了出来,结果这事被大华夏子民给知道了,抗议这事。

汪精卫这面子挂不住了,这就和小鬼子交涉,最后这灵骨舍利被分为三份,一份留在了南京玄武湖,一份留在南京汪精卫开办的文物保管委员会,另一份被请到了北平,这到了北京的这份被小鬼子给偷偷的分开好多份,其中一部分拿去了小鬼子那破岛上了。

《玄奘》

北平留下来的这部分又分为四份,北京,广州,天津和成都各分了一份。

到了1956年的时候,尼赫鲁来访问大华夏,就提出想要礼请一份,经过批准把天津那份,送了出去,去了印度烂陀寺玄奘学院纪念堂供奉。

好吧,玄奘是带回来的,鉴真是带出去的,而且带出去的是各个方面的东西。

小到日用品,大到各种建筑,很多啊!

比方说,咱电视里老是能瞅见的那味增,这是啥东西?其实就是黄豆整的豆瓣酱,这玩意也是鉴真整过去的。搁到现在小鬼子整个汤汤水水啦,煮个大白菜啦,玩个火锅啦,都离不开这东西。据说小鬼子那面条一年搁那破岛子上能卖出去一百亿份,其中一半就是味增味的。

前头咱不是说了吗?中医药啥的,搁现在小鬼子都拜人家是小鬼子中医药的鼻祖。

鉴真在小鬼子哪里待了十年,被小鬼子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相当高的评价。

好了,咱就写到这里吧,大家伙自己能判断了。喜欢的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唐朝历史上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和尚,一个叫做玄奘,另一个叫做鉴真。

玄奘自然不用多说,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到天竺国取回真经,他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至于鉴真,则是经历千难万险到日本弘扬佛法。

这鉴真是唐玄宗时期的人物,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扬州大明寺的主持,受其传戒者前后有四万余人,时人誉其“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在开元二十一年时,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希望鉴真去日传戒,为日本信徒授戒。 当时鉴真已经五十四岁,但为了弘扬佛法,不惜生命危险,也要前往。



于是,在公元742年,鉴真与二十一名弟子及四名日本僧人装备造船东渡,结果被高丽僧如海诬告其造船勾结海盗攻打扬州,一行人被官府缉拿,首次东渡失败。

一年后,鉴真一行十七人,及雇佣的各类手艺工八十五人,再次东渡。结果船只在长江口遇风浪沉没而失败。

几天后,鉴真等人又重新购买了一条船,然后第三次出海,结果又遭大风漂至舟山小岛,鉴真一行在荒岛上忍饥受冻三天三夜,后被救至明州(宁波)阿育王寺安歇,东渡再次失败。

经过几个月休整,鉴真决定从福州购船自阿育王寺出发,进行第四次出海,结果一行三十人刚到温州便被截住,原因是鉴真弟子担心其安慰,向官府哭求阻拦师傅,第四次东渡再次失败。



前四次的失败,并没有改变鉴真的初衷,他在扬州继续准备东渡物资。五年后,鉴真率僧众、水手等三十人再次从扬州出发东渡,结果出长江后遇大风,船在风浪中完全失去了控制,随风浪漂泊,最后漂泊到海南岛。

事后,鉴真等人在海南岛居住了近一年时间才返回扬州,期间鉴真的首席弟子祥彦因病去世,邀请鉴真去日本的日本和尚普照和荣睿也先后离世,这让鉴真身心受到极大的损害,再加上旅途的艰辛,最终让鉴真的双目失明。

不过,这一系列打击并没有吓倒鉴真。两年后,鉴真开始进行第六次东渡,这一次他终于成功,在经过四十天的海上颠簸,鉴真一行24人成功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随后受到日本天皇及国民的隆重礼遇。

此后10年,鉴真不仅在日本修建了“唐招提寺”,还为日本的佛法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日本官方对于鉴真大师评价非常高,称呼他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日本人民则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当然,除佛法以外,鉴真大师还带去三样非常重要的东西:中医、茶和书法。其中,鉴真所带的这个书法,正是让国人最诟病的事情。当时,因为鉴真本人是书法名家,所以他们东渡去日本时,就带走中国近50卷的名家书法到日本,这也为日本书道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本来,这也是双方文化的交流,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但问题是,在鉴真所带的这50卷名家书法种,有一卷是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丧乱帖》,堪称是中国书法中的瑰宝。结果,就因为鉴真将其带到日本,于是变成是日本的国宝,以至于现如今它还存放在日本皇宫内。

现在,这副《丧乱帖》已经彻底成为日本国宝级的物品,如果中国人想看,还需要到日本才能看到。也因此,很多中国人便觉得鉴真将中国的宝物送给日本,实在太不应该,因而对他有所诟病。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鉴真的这番举动,却也让这副《丧乱帖》保存千年而不坏,对于文物本身而言,也是一大幸事!最后,虽然我们现在普遍比较痛恨日本人,但鉴真作为曾经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理应当被我们尊重和缅怀。


我是赵帅锅


诟病鉴真大和尚的人,大多是心胸狭隘的Key侠,他们喜欢苛责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和宇宙视角,胡乱批评,看谁都不顺眼。这不,Key侠对鉴真带去王羲之书法真迹《丧乱帖》一事便大做文章,甚至贬低为大汉奸。

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一样,并未得到官方支持,甚至遭遇官方阻挠。

玄奘西游时,没有合法的出国护照和签证,只能偷渡出关,鉴真大和尚也是如此,他是应日本僧人的邀请,才决定东渡日本的。

鉴真的弟子都很反对,不支持他跑到日本这种落后地区扶贫扶智,唐朝地方官也是百般阻挠,但鉴真下定决心,不为所动,历经十二载,先后五次东渡都未能成功,甚至双目失明仍矢志不移,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前往日本,对佛教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佛教毕竟原产于印度,属于舶来品,不是我中华文化,鉴真真正带给日本并做出贡献的,是中华文化。


鉴真东渡的贡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鉴真大和尚在日本期间,讲授传播中医、建筑、雕塑、书法等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对日本文化发展贡献颇大,因此受到日本人特别是佛学界的特别尊敬,被尊称为“大和尚”。

时至如今,日本的中医学水平远胜中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而在中国国内,中医学却饱受质疑和诟病,这种“西边不亮东边亮”的现象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但需要注意的是,鉴真“带去”了中华文化,促进了日本文化进步,却并没有“带走”中华文化,让中国文化落后,因为文化不是物质,分享和交流只会让文化更繁荣。

当然,题目中提到鉴真带走的东西,指的不是中华传统文化,而是一部书法作品——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丧乱帖》。


王羲之的《丧乱帖》

国内书法界向来有“天下三大行书”之说,即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而王羲之的另一幅书法作品《丧乱帖》水平足以与三大行书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日本史料《扶桑略记》记载,王羲之的《丧乱帖》真迹是被鉴真东渡时带到日本的,此后一直留在日本国内,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成为日本国宝。

很多Key侠对此耿耿于怀,说鉴真走私国宝给日本,堪比汉奸,罪大恶极,但他们完全忽略了,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国宝”概念,也没有“一切文物归国家所有”的规定,只要不是偷来抢来,任何物品都可以归私人所有,王羲之的《丧乱帖》真迹就是鉴真的私人收藏。


再者而言,如果《丧乱帖》一直留在国内,会遭遇什么命运都是未知之数,反而在日本得到很好的保护。既然不是日本偷去抢去,而是作为私产由鉴真自己带去,这颗书法艺术瑰宝放在日本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损失呢?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鉴真东渡是一次著名的历史事件,然而在东渡的背后,实际上是日本朝野为了限制佛教发展而邀请的鉴真。另外,此次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带去了佛法,更为日本带去了我国大量先进的科技文化,以及珍贵的国宝,此举也让日本社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从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之战后,日本是彻底被打服了,从此之后,日本不断地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甚至直接学习唐朝中央集权的政体,开始了大化改革。

改革的过程中,很多日本百姓为了避税而自行剃度,宣布出家,成为了名义上的和尚。当时,日本政府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收不上税又该如何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呢,于是他们又开始深入研究唐朝的解决办法。

经过研究,唐朝百姓不可随意出家,必须要经过高僧受戒,如此便可以避免百姓为了逃税而自行剃度的情况。不过当时的日本并不太清楚受戒的具体做法,因此才物色唐朝的高僧,希望他们可以东渡日本言传身教。




当时,日本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技术,派遣了很多遣唐使。这些遣唐使中有两位日本僧人名叫荣睿、普照,他二人极力邀请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法。

实际上,唐朝时期往返日本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由于造船技术的落后,每个跨越大海的人都面临着生命危险,日本的遣唐使死亡率甚至高达一半。

面对这种情况,对佛教有着狂热信仰的鉴真并没有退缩。而且当他听说东瀛百姓异常崇尚佛教时,他前去日本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由于唐朝禁止国人随意出国,所以鉴真只能选择偷渡。前四次,鉴真准备了很多工匠技师、文化典籍,但由于每次出海都遇到风浪或者遭到举报而被迫终止。第五次出海后,鉴真被吹到了海南岛,在这里停留了一年后返回扬州。

此时的鉴真已经65岁高龄,而且因为身体问题已经失明。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东渡传播佛法的信念。

终于,日本第十次派来了遣唐使,在遣唐使回日本的时候。鉴真偷偷的登上了他们的船,顺利到达了日本。

此去日本,鉴真为日本带去了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为日本人留下了一本《鉴上人秘方》的医书,此书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其实带医疗技术这种事无可厚非,毕竟大部分宗教传播时,无论是和尚、道士、牧师都需要学一点医术,然后以医术治病救人,从而顺利传教。后来,鉴真还为日本国王圣武天皇治好了病,从而使得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医术之外,鉴真还带去了很多与佛教无关的唐朝先进技术。比如唐朝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时至今日,鉴真一手在日本建立的唐招提寺的金堂依然完好无损。

另外还有饮食方面,比如豆豉、豆腐、茶叶等物的制作方法。

最后说一下最让人诟病的东西,那就是书画。鉴真东渡时从唐朝带走了各种名人书法真迹50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行书《丧乱帖》真迹,以及王献之的两幅作品真迹。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鉴真可以算的上是文化间谍了。但也有一种说法,鉴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主要是让汉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鉴真东渡实际上是有贡献的。


我是越关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鉴真是唐朝僧人,在历史上曾先后六次东渡,并在66岁高龄的时候成功到达日本,历史教材上描述他东渡是为了弘扬佛法、传律授戒,实际上他给日本带去的可不仅仅是佛法。而这也是他让后人诟病的基本原因!

公元753年12月鉴真东渡到达日本,他先是校正了日本经书中大量的翻译错误,同时鉴真也给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书籍(医术、书法、建筑、农业)、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文化,而日本从那个时候起就学习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艺术、制度等等。可以说鉴真的东渡让日本少走了一千多年的弯路。

可以说是日本人是很精明的,他们选择性的学习了我们的很多东西之后,又改良成为了他们自己的道。比如在学习了我们的琴棋书画之后,就变成了他们的棋道、茶道、花道 等等,中国的武术他们也学了然后变成了他们的武士道 ,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內宫太监制度他们没有学。

那么争议来了!一直以来对鉴真东渡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鉴真东渡使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政府对佛教的控制,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同时他传播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也有人认为:鉴真的东渡是毫无意义的,是吃饱的撑着的行为。你促进了日本的发展,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意义呢?本意去弘扬佛法,实际上带去了先进的技术。结果日本人佛法没学会,倒是把技术学会了为后来的侵略打下基础,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吗?

这两种观点大家怎么看呢?


结束语:一只蝴蝶翅膀的抖动都能影响世界,而鉴真的旅途,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