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派生存款”還是“拉存款放貸款”

我們開篇就給出結論:兩句話都對,但角度不一樣。

首先,銀行就是貸款派生存款,這不是“觀點”,這是會計的事實。當然,還有些其他渠道會創造一些存款,但不是主體,存款的主體主要由貸款派生而來。

然後,後一句“拉存款放貸款”也沒說錯,大家也親眼看到銀行們在拼命拉存款。

因此,兩句話都出現在了黃達教授的書中,這當然不是作者人格分裂。那麼,兩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其實,兩者角度不同,前者講的是宏觀,後者講微觀,宏觀與微觀統一又對立。

我們還是用虛擬的例子來說明(先不考慮法定準備金率,也先不管其他會計科目和各項監管約束)。

貸款派生存款最容易解釋。一家銀行,它不需要提前擁有現金,只要客戶在本行開立存款賬戶,那麼給這位客戶放貸款時,銀行就是直接在這位客戶的存款賬戶裡寫入數字,形成其負債,同時在自己資產端寫入一筆貸款。比如,以向客戶1放貸100元為例:

“贷款派生存款”还是“拉存款放贷款”

這完全就是一筆憑空的會計記賬,銀行不需要把任何現金提供給客戶1,只要在自己資產負債表兩邊各寫入100元,就完成了整個過程。這一步驟,我們幾乎不接受任何反駁,因為這不是“觀點”,這是銀行會計記賬的事實。所以,貸款派生存款,不接受反駁。事實不能被反駁,只能被否定,比如你證明銀行不是這樣記賬的。

如果銀行都是這樣操作的,那還拉存款幹嘛?只要我在監管允許範圍內多放貸,那麼報表永遠是平的。但這顯然不是事實,事實是,銀行確實在拉存款。

這是因為,“派生”這一步驟有個很致命的前提:這位客戶1在本行開立存款賬戶,並且後續也不取走這些存款。

如果他來取款,會怎麼樣呢?

是的,你猜到了,這家銀行就倒閉了,因為這家銀行並沒有現金可供他取款。

這就涉及到問題的微觀層面了。如果是談宏觀,談整個銀行業,我們可以接受“客戶不來取款”的假設,因為從整個行業的角度,取現的比率其實是非常低的(隨著電子支付越來越發達,這比例還將越來越低,因此全行業是接近不取現的假設的),客戶的存款只是在不同銀行間轉移,對全行業來說,是幾乎不取現的。因此,全行業投放了多少貸款,就會為全行業派生多少存款,這沒有問題。

但是,具體到一家銀行時,這個假設就絕對不成立了。銀行的客戶從銀行借了錢,肯定是要拿出去用的,不可能永遠存在本行。他會把它取現,或者直接轉賬划走。不管取現還是轉賬划走,銀行都在資產端準備好庫存現金或超額準備金(全計入基礎貨幣)供客戶提取。

接上例。這家銀行現在放了100元貸款,派生了100元存款,但這借款人馬上要划走資金了。於是,這家銀行需要前提籌集100元基礎貨幣,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從別的客戶那搶過來存款,說準確點,是讓別的客戶把他存在別的銀行的存款轉過來。比如,這家銀行成功營銷了客戶2,讓他從別的銀行轉過來150元存款,銀行因此獲得了150元的超額準備金,於是其報表變為:

“贷款派生存款”还是“拉存款放贷款”

這時,客戶1來轉走100元,付給他的供貨商,那麼銀行負債端存款減少100元,資產端也被轉走100元的超額準備金。

“贷款派生存款”还是“拉存款放贷款”

這就給人一種假象:這家銀行似乎是隻有拉到了客戶2的存款,才能夠去放貸款。其實,準確地講,拉存款獲得的超額準備金,並不是拿去放貸款的,而是拿來應付借款人(客戶1)的取現的。

總結一下:對於這家銀行來說,雖然一開始也是貸款派生存款,但由於借款客戶會轉走存款,所以需要提前通過拉存款,獲得超額準備金(或庫存現金),以供客戶提取或轉走。

因此,貸款派生存款是事實,但單家銀行確實需要先籌集基礎貨幣,這也是事實。而拉存款,是典型的籌集方式。除此之外,通過同業負債、向央行負債、發行債券等其他負債業務,均可獲取基礎貨幣。但由於存款是最便宜的負債,因此銀行對存款更為渴望。

然後,現實中,我們還需要考慮兩個問題,它都事關“存款留存率”,即貸款派生了存款後,有多少不會被轉走。留存率越高,銀行就越能以貸款派生存款的方式給自己創造存款。

(1)代付的規定:我國銀行監管部門早年明確了銀行的代付規定,即銀行給客戶1放貸款,並不是直接在客戶1自己的存款賬戶時記賬,而是讓客戶1提供這筆貸款資金的用途方,比如購買原材料,那麼就讓他提供訂貨合同和供貨商賬戶,銀行直接把錢打給供貨商。這樣操作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信貸資金挪用,嚴格使用投向。但這一規定,相當於把貸款派生存款、存款再被轉走兩個步驟合二為一了,使存款留存率大幅下降。

(2)存款客戶基礎。接上例,客戶1把錢轉給了供貨商,如果供貨商剛好也是開戶在本行,那麼就避免了存款轉至他行,依然是本行的存款,只是存款人名字變了。銀行報表變為:

“贷款派生存款”还是“拉存款放贷款”

這時候,就不需要動用超額準備金應付取現了,銀行也不需要提前去籌集超額準備金,就能更大程度上實現“貸款派生存款”。目前來看,能實現這一點的,一是大型銀行,全國好多大企業都開戶在他們那,二是優質的小型銀行,當地的很多中小企業開在他們那。開戶企業越多,就越有可能,讓借款人存款轉走後,又存回自己銀行。

甚至,有家銀行,自己沒放貸款,但是,供貨商開在它這裡。那麼,供貨商收到別人轉來的貨款時,這筆存款自然流入了本行,那麼它也同時獲得了超額準備金,坐收其成。

所以,拉存款是下策,上策是好好經營客戶,讓更多客戶開到本行來。放眼全行業,有些銀行在考核客戶經理的存款規模,有些銀行在考核客戶經理的有效客戶量,理念高下立判。

這也就是某位專家的靈魂拷問:存款立行,誰來立存款?

答案很明顯:用優質服務吸引忠實客戶,忠實客戶立存款。

本文源自王劍的角度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