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是弑父、兄而上位的?

善小阁主人


中国历史上弑父杀兄上位的皇帝不少,下面简要列举几个,以供读者鉴读。

第一位我们要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道武帝的次子拓跋绍,他的母亲是贺夫人。贺夫人因为得罪了道武帝,要被处死,但因为天色已晚所以就没有立即执行,贺夫人只是暂时被关了起来。


但这一关不要紧,贺夫人秘密托人告诉了自己的儿子拓跋绍。拓跋绍得知母亲要被父亲处死,于是和武将宦官等一番谋划,深夜秘密潜入皇宫把道武帝给杀了。之后,拓跋绍就想假奉诏书自己当皇帝。但是道武帝的长子不干了,于是和大臣及宫廷卫队合作把拓跋绍抓了起来,然后处死了。拓跋绍死时才十六岁。

第二位要说的还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皇帝,此人是南朝宋的第四位皇帝宋元帝刘劭。刘劭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此人还算有一些才华和学问,起初被立为太子。


但453年因为因巫蛊之事,宋文帝要废了刘劭的太子之位。但刘劭得知后,和二弟始兴王刘浚合谋,深夜率兵进宫把刘义隆给杀了。刘义隆死后,刘劭自立为帝。刘劭虽然弑父篡位成功,但却因为弑父导致众叛亲离,最后只在位三个月就被三弟武陵王刘骏以讨逆的名义打败,最后刘劭被俘被杀。

第三个我们要说的就是隋炀帝杨广了,其实杨广杀死自己的父亲也有一定的被逼无奈原因。当时隋文帝杨坚病重在床,杨广的所作所为让杨坚又有了重立前太子杨勇的打算。


杨广听说后,先下手为强,来了个弑父篡位。杨广虽然篡位成功,但他却把隋朝带向了灭亡的深渊。最后杨广也被宇文化及杀害。

弑父杀兄篡位,是王朝历史上的常有之事。不过这种逆天理灭人性的行为,往往发生在分裂时期或者王朝的中晚期。处在盛世时期的王朝,往往都是各方面很和谐的。


猫爷历史观


一、秦二世胡亥

秦始皇病逝,赵高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秘密商量拆开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已封好的信。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赐命他们自杀。扶苏死后,胡亥继位,为秦二世

二、昭武皇帝刘聪

刘和即位后,受宗正呼延攸、卫尉刘锐及素来厌恶刘聪的侍中刘乘进言唆摆,决意除去当时拥兵十万的刘聪。刘和不久就采取行动,但因刘聪有备而战,最终刘聪率军从西明门攻进皇宫,并于光极殿西室杀害刘和,又收捕逃到南宫的呼延攸等人,并将他们斩首示众。刘和死后,群臣请刘聪继位,刘聪以其弟北海王 刘乂是单皇后之子而让位给他,但刘乂仍坚持由刘聪继位。刘聪最终答应,并说要在刘乂长大后将皇位让给他,登位后即立刘乂为皇太弟,并改元 光兴,尊刘渊妻单氏为 皇太后,其母张氏为 帝太后,领大单于、 大司徒,立妻呼延氏为皇后,以子 刘粲为抚军大将军, 都督中外诸军事。

三、宋孝武帝刘骏

元嘉三十年(453年)正月,太子刘劭发动叛乱弑杀了文帝,而此时刘骏正受诏为征南将军、散骑常侍,统率军队在五洲(今湖北浠水西南),征讨叛乱的西阳蛮族。在建康弑父自立的刘劭写密信给辅助刘骏军事的沈庆之,让他杀死刘骏。沈庆之便拿着刘劭的信前去求见刘骏,将刘劭写给他的书信呈上。刘骏阅后请求与母亲辞别,沈庆之连忙说道:“下官蒙受先帝的厚恩,常常想要报答,怎么能做对不起殿下的事呢?今天的事情,只是要看力量如何,殿下不用担心。”而后刘骏与沈庆之商议起兵讨逆的事,商议完后,刘骏郑重地道:“家国的安危,就拜托将军了。”于是任命沈庆之为征虏将军、武昌内史,领府司马,进行部署,安排起兵之事。不久,刘骏从江陵起兵,率军讨伐刘劭,先后攻克南洲,溧州等地。至新亭修建营垒击败刘劭军直逼建康,于是臧质等人响应,同举义旗,建康的禁军很快便被刘骏的军队击溃。五月刘骏攻下建康,斩皇帝刘劭及二兄刘濬。刘骏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四、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刘劭

刘劭(424-453年),字休远,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人。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刘义隆嫡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

爱读史书,尤喜武事。六岁时,册立为皇太子,深受宋文帝宠爱。反对元嘉北伐,私行巫蛊之术,导致宋文帝废立之意。元嘉三十年,联合始兴王刘濬发动宫廷政变,弑父夺位,年号太初。

五、隋炀帝杨广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杨广少时聪慧过人,甚得父母欢心,他对杨勇心怀妒恨,于是便与杨素等勾结欲夺太子位。杨广知道独孤皇后对杨勇尚奢华好女色不悦,于是便矫饰言行,崇尚俭素,不近女色,以博取父母好感,他又极力巴结朝中大臣,以图树立党羽势力。后来杨广更在皇后面前谮言杨勇要加害于己,文帝终于在开皇三十年(600年),下诏废太子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及后文帝病,杨素把持朝政,杨广更急欲登基。仁寿四年(604年),文帝突然死去,于是杨广即位,是为炀帝。文帝之死相传是杨广与杨素合谋暗害的。炀帝即位后,马上假传文帝遗诏,派人缢杀杨勇。杨广之弟汉王杨谅于并州起兵反。炀帝即令杨素率兵镇压杨谅,杨谅降后被幽禁死去。不久炀帝又派人毒死杨勇诸子,清除了家族中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手,以图稳坐江山。

六、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弑兄上位史称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7日)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李家父子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配合默契,直到唐朝建立。高祖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七、宋太宗赵光义

这段历史典故叫斧声烛影。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既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

凡客老梁


千年依旧,鉴往知今!


要说历史上通过弑兄弑父而上位者,多不是胜数,比如春秋早期的王族弑君传统,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还有朱温也是被儿子朱友珪所杀,这些都是被实锤的。当然还有传说中的杨广弑父,宋朝开国时期的烛影斧声,甚至明仁宗之死也说和宣宗有一定关系,更离谱的还有雍正弑父的说法!

而这些实锤的帝王,大多比较有作为,因为他们弑父、弑兄的也代表了流淌在骨子里的野心,即位之后对内开创治世,对外开疆拓土!

看他们的弑父、弑兄的过程,以及即位之后的功绩就可以看出来!

春秋楚国

楚武王

他是通过杀侄子(兄长之子)而上位,即位之后僭越称王、灭权亡随。在政治上率先攻国为县,开楚国强盛先河,也因此楚武王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一。

楚成王

为楚文王之子,杀兄长楚堵敖即位,在位期间重用子文为令尹,使得彼时之楚,更显强盛,拓地千里,先后攻灭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一时间宛若霸主之姿。

楚穆王

因为楚成王晚年想改立太子,以至于当时的太子商臣带兵包围了王宫,尽管成王假借熊掌来拖延时间,也没有挽救到自己的性命,后被商臣弑杀。其即位是为穆王,他就是鼎鼎大名楚庄王的父亲。即位之后力图改变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面对晋国的劣势,蓄谋北上争霸,先后攻灭江、六、蓼等国,进一步控制了江淮地区,为庄王称霸诸侯打下了基础!

楚灵王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主人公,虽然荒淫,但是前期得益于康王的余威,而和晋国并霸,也因为外部安定的环境才滋生了灵王的骄奢之声!

除了楚国之外,要说最著名的弑兄杀弟事件就是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了。

明君的千古骂名-玄武门之变

源于李唐开国,李世民功劳最显,更因为功被封为天策上将,甚至李渊时而拿所谓的太子之位吊着他,以至于李世民野心随着实力渐长,到武德九年(626),和太子党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李世民先下手为强,重兵埋伏于玄武门,趁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之时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成为太子的唯一人选,李渊也迫于形势,很快把皇位传给李世民,退位为太上皇。李渊退位后,也许是抗议,也许是其他原因,给李世民生了很多便宜弟弟!

而李世民也许是忏悔,也许是愧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众多贤臣的辅佐下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唐王朝更上一层楼。李世民也成为和秦皇汉武齐名的又一位伟大帝王。

而朱友珪就比较水了,虽然弑父,但是最终也被兄弟所杀,无缘帝位。后梁也在这些内乱中于公元923年灭亡,仅立国十六年!

纵观历史上所有弑父弑君而上位者,大多具有一定的野心和能力,他们将这份心智用于治国,多能开创盛世,就如楚国早期的楚王、唐太宗李世民等!


日月千年依旧


首先要说楚穆王,楚穆王是中国历史上弑父上位第一人。楚穆王(?—公元前614年),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熊恽长子,生母不详,春秋时期楚国第21位君主(前625年—前614年在位)。

公元前630年前后,楚成王想立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斗子上的意见,斗子上说:“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但楚成王没有听从,依然立商臣为太子。

公元前626年,商臣犯了过错,楚成王大怒,要废其太子之位,改立另一个儿子熊职为太子,商臣得知消息后便决定发动宫廷政变。同年,商臣率领手下的禁卫军,趁夜色攻入楚成王的寝宫,逼迫楚成王自杀,楚成王请求吃了刚下锅的熊掌以后再死,其实是想拖延时间,等待救援,但凶残的商臣没有答应,楚成王随即上吊自杀,次日商臣宣布登基为王,是为楚穆王。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便是 刘劭, 刘劭(424年-453年),字休远,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长兄。

刘劭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在太子位二十余年,深受文帝宠爱。后因反对北伐,与文帝产生矛盾,在女巫严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蛊之术,使得文帝有了废立太子之意。他遂与始兴王刘濬合谋,于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抢先发动宫廷政变,率东宫卫队闯宫弑父,随即自立为帝,改元太初。但在位仅三个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刘骏的讨伐下兵败被杀,时年三十岁。

刘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其弑逆之举受到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贬斥。孝武帝刘骏称“生民以来,未闻斯祸”,谢庄则称“穷弑极逆,开辟未闻”。沈约在《宋书》中称刘劭为“元凶”,将他和刘濬一同列入《二凶传》。后世史家也都以“元凶劭”、“贼劭”、“逆劭”相称,不承认他是南朝宋的正统皇帝。当时南朝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便是对这段历史的讽刺




白玉狮子


杨广弑父夺位本是偶然,被逼的。当时隋文帝身患重病,年少的杨广秘密写信问杨素,万一杨坚去世该怎么登基。结果,杨素回信落到杨坚手里。与此同时,宣华夫人称杨广调戏她,这两件事加起来令隋文帝震怒,杨广被逼无奈只能弑父夺位。

杨广是杨坚和独孤皇后次子,太子杨勇被废后,顺其自然就是杨广继位。



蓝然娱乐


1、弑君篡唐的朱温

朱温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启者,后梁政权的建立者。

早年,朱温参加了黄巢起义,因作战勇猛,他在黄巢建立的大齐政权中累官至同州防御使。公元882年九月,朱温受命与唐军交战,因兵寡,屡战屡败。受部下劝说,朱温杀死通州监军使严实,率同州全境降唐,反过来与黄巢起义军作战。

黄巢起义最终被朱温和另一节度使李克用合力剿灭。朱温累功封爵梁王,位极人臣。

随着地位和势力的提升,朱温的野心也变的越来越大,篡唐之心渐生。恰逢朝中宦官做乱,劫持了唐昭宗,朱温抓住机会,遂效仿三国时期的董卓,带兵入朝将作乱的宦官全部诛杀。朱温救出昭宗后,立即将其控制在手,他如愿以偿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权人。

904年,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后,又杀死昭宗,另立昭宗之子李柷为帝,史称唐哀宗。

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哀宗,自己称帝,改名朱晃,定国号为梁,都开封,改元开平,是为梁太祖。历史上把朱温建立的梁朝政权称为“后梁”。

朱温在位五年,后被其子朱友珪所杀。

朱温扒灰

2、弑父登基的朱友硅

朱友珪是后梁第二位皇帝、太祖朱温第三子。

朱温的长子朱友裕早亡,次子为朱友文,本名康勤,是朱温的养子;三子即朱友珪。

朱温灭唐建梁后,久未册立太子。其长子早亡,次子非亲生,当时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便是三子朱友珪硅。但因为朱友珪的母亲出身营妓,地位实在太过卑贱,朱温无意立朱友珪为太子。

朱温自正妻张皇后去世后,就变得荒淫无度,不但广纳美女充实后宫,还经常召儿子们的妻妾入宫侍奉。其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颇有姿色,朱温对其极为宠爱。王氏在朱温面前,极力为丈夫争取太子之位,最终,让朱温意动了。

912年,朱温生了重病,召王氏与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入宫侍奉。朱温对王氏说:“朕知大限将至,欲传位于友文,汝速携玉玺去东都将友文召回。”

王氏闻言喜不自禁,立即起身前往东都。张氏得知朱温要传位给养子友文,回家后就对丈夫朱友珪说:“皇帝把传国之宝给了王氏,叫她到东都召朱友文了。”

朱友珪觊觎太子之位已久,如今朱温要传位给朱友文,朱友珪自然不服。又因为朱友珪母亲的出身,朱温对朱友珪一向刻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朱友珪一冲动,便以探病为名,连夜带亲信将士混进皇宫,将朱温弑杀。

随后,朱友珪秘不发丧,假传朱温圣旨,说是朱友文阴谋叛乱,派兵夜袭皇宫,幸亏朱友珪极力剿贼,才平灭叛乱。册封朱友珪为太子,将朱友文处死。

四天后,朱友珪宣布朱温病逝,他本人登基继位,成为后梁第二位皇帝。

朱友珪弑父

3.杀兄上位的朱友贞

后梁末帝朱友贞是朱温的四子,朱友珪的弟弟。其兄朱友珪弑父继位后,开封尹。

因为朱友珪是凭借政变弑父继位的,无孝无义,群臣都对他意见很大。

公元913年,朱友贞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二月,他们以“除凶逆,复大仇”为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起兵,对朱友珪兴师问罪。后发动洛阳禁军兵变,逼迫朱友珪自杀,朱友贞即帝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因为朱友贞是后梁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其为梁末帝。

公元923年,后梁被后唐所灭,朱友贞自杀身亡,时年36岁。

在五代,朱友贞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第一人,为以后的兵变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4、戮弟继位的李从珂

李从珂是后唐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他本姓王,其父早亡,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在他十岁那年,还是骑将的后唐明宗李嗣源路过平山时,见魏氏貌美,于是掠为妻子,李从珂也随之被掳,成为李嗣源的养子,赐姓李,名从珂。

后来,明宗李嗣源发动叛乱,夺了后梁开国皇帝李存勖的皇位,李从珂被封为璐王。

李嗣源死后,三子李从厚继位,即后梁愍宗。当时,李从珂在朝内势力极大,位极人臣。李从厚对李从珂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极为猜忌。登基不久,李从厚先解除了李从珂儿子李重吉的禁军职权,改放外任,并把李从珂早年出家为尼的女儿召回宫中。后来,李从厚又下诏,将李从珂从凤翔军节度使调任为河东节度使。

李从珂接到旨意后,知道自己受到了新帝的猜忌,心中对李从厚极为不满,也不愿离开凤翔。有部下也劝说他,您已遭到皇帝猜忌,若离开凤翔,必凶多吉少。于是,李从珂下定决心起兵谋反。

公元934年,李从珂以“清君侧、除奸臣”的名号,在凤翔起兵。叛军攻进洛阳后,愍帝李从厚逃亡,至卫州,被带兵入朝的石敬瑭软禁。李从珂逼迫曹太后下懿旨,废愍帝,改立自己为帝。不久,又命一名官员赶赴卫州,将李从厚鸩杀。

公元936年,石敬瑭谋反,叛军攻进洛阳,李从珂见大势已去,带着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更迭,统治中原地区,同时, 中原地区之外也存在过许多 割据政权,其中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荆南)、 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统称十国。

十国当中,也有很多君主是依靠血腥手段上位的。

5、王延钧弑兄

王延钧是闵国第三位君主,开国君主王审知的次子。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王延翰骄奢淫逸、生性残暴,对待兄弟毫无亲情,经常行欺压之事。因此,公元926年,王延翰之弟王延钧王延禀联兵反叛,进攻闵国都城。王延翰兵败被俘。王延钧下令将王延翰斩首,随后即位,史称闽嗣主。

6、王继鹏弑父夺权

王继鹏,闽国第四位君主,王延钧之子,原封福王。935年,王继鹏发动政变,弑杀其父王延钧,继位称帝,改名为王昶,史称闽康宗。

7、朱文进弑君篡位

朱文进是闵国第六位君主。他本非皇室子弟,他能成为君主,乃是弑君夺权。但因为其登基后未改国号,后又被王氏宗室复辟,因此,历史上仍将其列为闵国君主。

闵国第五位君主,是王继鹏的叔叔王延羲。王继鹏在位时,朱文进任拱宸都军使。939年,闵国大将连重遇协同朱文进发动叛乱,杀死王继鹏,迎立王继鹏的叔叔王延羲继位。后来,朱文进和连重遇担心王延羲追究他们杀害王继鹏之罪,便再次发动叛乱,将王延羲弑杀。连重遇推举朱文进继位,史称朱文进为闵武帝。

8、马希萼杀弟

马希萼是南楚政权的第五位君主,南楚第四位君主马希广的哥哥。

南楚开国君主为武穆王马殷。穆王在位23年,去世后,次子马希声继位。马希声在位仅两年便病逝,其弟马希范继位。马希范在位15年,去世后,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应有其弟弟当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继位,但大臣们却拥立了希萼之弟希广继位。马希萼对此颇有怨言。

949年,马希萼受其弟马希崇挑唆,发动叛乱,但未成功。马希萼战败逃亡,马希广以不愿伤其兄长为由,放弃追击。950年,马希萼勾结蛮族军队,再次攻击马希广。这次,他成功攻进了楚国都城潭州,生擒马希广,不久之后,又将马希广赐死。

9、刘晟弑兄

刘晟原名刘弘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政权第三位君主,南汉第二位君主刘玢的弟弟。

刘玢在位时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其弟刘晟欲取而代之。943年,刘晟寻力士数人,在刘玢的宴会上表演角力,当晚宴会结束,刘玢大醉,刘晟即命力士抓住刘玢,摧击其前胸,使其毙命。刘晟遂继位。

纵观五代十国时期,多有以下尅上的谋反之事发生。很多人,都是踩着主上与亲人的鲜血登上君主之位的。但是,这些以谋反上位之人,却往往又被他人谋反,以致身死。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