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總論——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財務狀況:財務狀況是指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及權益情況,是資金運動相對靜止狀態的表現。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項

經營成果:經營成果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最終成果,是資金運動的動態反映。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利潤三項。

中級會計總論——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一、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1)資產的特徵:

①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提示】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②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擁有:所有權

控制:控制權

③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提示】已經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項目,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2)資產的確認條件(要量化資產的價值)

①需要符合資產定義;

②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提示】關於會計上可能性程度的具體劃分:

中級會計總論——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例·多選題】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是按照“資產”定義進行會計處理的有( )。

A.對於待處理財產損失,即使董事會尚未批准轉銷,期末也應轉入當期損益

B.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C.某項無形資產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應當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D.籌建期間的開辦費發生時直接計入各月的管理費用

【正確答案】ABCD

【例·判斷題】(2016年考題)企業擁有的一項經濟資源,即使沒有發生實際成本或發生的實際成本很小,但如果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也應認為符合資產能夠可靠計量的確認條件。( )

【正確答案】√

【例·多選題】下列各項中,企業不應將其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有( )。

A.待處理的固定資產盤虧損失

B.轉租的辦公樓

C.已經簽署注資協議而尚未投入的機器設備

D.受託代銷商品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選項D,受託方收到代銷商品時按視同借入

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受託代銷商品

 貸:受託代銷商品款

二、負債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1)負債的特徵:

①負債是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②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③負債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2)負債的確認條件(要量化負債的代價)

①需要符合負債定義;

②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例·判斷題】(2016年考題)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包括法定義務和推定義務。( )

【正確答案】√

三、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餘索取權,它是企業的資產扣除債權人權益後應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又體現了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理念。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淨資產)

中級會計總論——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例·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將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髮生增減變動的是( )。

A.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

B.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C.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D.實際發放股票股利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所有者權益減少,負債增加。

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例·判斷題】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中的剩餘權益,其確認和計量主要依賴於資產、負債等其他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 )

【正確答案】√

四、收入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1)收入的特徵:

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收入是與投資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2)收入的確認條件:

一是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是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

三是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

五、費用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1)費用的特徵:

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費用是與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費用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2)費用的確認條件:

①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

③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六、利潤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通常情況下,如果企業實現了利潤,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增加;反之,如果企業發生虧損(即利潤為負數),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減少。

(1)利潤的形成:

①日常活動形成的利潤=收入—費用

②非日常活動中形成的利潤:利得

③非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損失:損失

【注意】經濟利益流入不一定是收入;經濟利益流出不一定是費用

(2)利潤的確認條件:

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於收入費用,以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於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中級會計總論——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