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秋虫嘹嘹是清欢

作者简介:于福明,山东乳山作协会员,喜欢读书写作,乘着文字的翅膀,用心飞翔,文字到达的地方就有远方,心灵到达的地方就有生命的体香。发表文章百余篇。各级征文比赛多次获奖。有多篇文章入选各级图书。

散文随笔:秋虫嘹嘹是清欢

秋虫嘹嘹是清欢


每天晚饭后,我都要和邻居大哥去河边乘凉拉呱,今晚不知何故,他却没来,陪伴我的,只有一地秋虫的唧唧嘹嘹,心中不免有些落寞。

我不由地倾听起这一地的虫鸣来,初听聒耳嘈杂,细听却顺耳多了。虫儿们似有某种默契,声音忽响忽轻,忽远忽近,你方唱罢我登场,好像是琴弓上流淌的一首轻音乐,又好像是莫扎特的长笛协奏曲。今晚大哥没来,何不与秋虫来一次叙谈呢?

秋虫唧唧复唧唧,虽有几分伤怀,却也是温情似水,它轻柔按摩着我的耳鼓、面颊、虽有点薄凉,但我能感受到它的温婉体贴。我闭起眼睛,深深陶醉着。

散文随笔:秋虫嘹嘹是清欢

秋虫鸣秋。这嘹嘹的虫鸣声,鸣出的是沁凉之气和天高云淡;鸣出的是清晨草叶树叶上那滴清凉的露珠;鸣出的是午后照射屋内那抹斜长的阳光;鸣出的是田野庄稼日臻成熟的墨绿,和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庄稼收成,眉梢上跳动的那份满足与喜悦。

大哥没来,幸好有秋虫为伴。这绵绵絮絮,不断不绝的虫鸣,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记得小的时候,我特别讨厌秋虫鸣叫,因为我知道,秋虫鸣叫意味着暑假行将结束,开学的日子指日可待。贪玩了大半个假期的我,白天依旧玩个天昏地暗,夜晚不得不找出课本、作业本,坐在灯下,硬着头皮,写那些令人发怵的暑假作业。母亲嗔怪我:“白天游四方,夜晚点灯补裤裆。”我置若罔闻,一心一意写我的作业,可窗外那不绝于耳的虫鸣声却扰得我心绪不宁,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写作文、做数学题。于是乎,扔了笔,丢下作业本,咒骂着秋虫,逃之夭夭,梦中继续玩着白天好玩有趣的游戏。

散文随笔:秋虫嘹嘹是清欢

有天晚上,我和爷爷坐在门口乘凉,我对爷爷说:“这秋虫叽叽歪歪,叫得太烦人了,我都没心思写作业。”

爷爷笑了,点上一锅烟,给我说了一个呱(故事)——秋凉儿叫,懒婆娘听了吓一跳。

秋凉儿,是我们威海乳山这一带的俗语,很有意境的一个叫法,一般指的是蟋蟀,书名促织,俗名蛐蛐,也有叫寒虫的。它是秋虫中的一种,其叫声很是清亮。

这个呱浅显易懂,说的是一个懒婆娘夏天没有做家人的棉被棉衣棉裤棉鞋等过冬衣物,是秋凉儿的叫声提醒她,天气已经转凉,要未雨绸缪,不要临渴掘井。从这个意义上说,秋凉儿还是很可爱的。这个呱现在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因为现代人物质生活条件优渥,但在过去困苦时代,一家老小过冬的衣物,包括脚上穿的棉鞋,都是靠家庭妇女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这是一个浩大繁琐的任务,一般妇女从夏天就开始做了,若到了立秋还不做,听到秋凉儿叫,怎能不吓一大跳呢?爷爷呱讲得很生动,一直讲到我心里去了。从这以后,我对秋虫鸣叫有了全新地认识,夜晚写作业,秋虫叫声依旧清亮,但对我来说,这是诲人不倦的教诲,这是清欢怡人的小夜曲,这是催人向上的动人诗句。

散文随笔:秋虫嘹嘹是清欢

夜一点点深了,淡月当空,天阶夜色凉如水,瓜架篱间,虫唱四起,细碎如满天星斗,飘逸如长空飞云,清寂的韵味十足。我沉醉当中,全然忘却逼身的凉气。

“促织感秋而生,而音商,其性胜,秋尽则尽。”商音属悲声,但我却感受不到悲伤,我听到的是生命的欣悦律动。因为它的鸣叫让季节更有层次,让丰收更有质感,让生命更温婉丰厚。秋虫嘹嘹是清欢,这是一阕岁月流长,这是一曲人间情真。

散文随笔:秋虫嘹嘹是清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