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米其林近期又在瘋狂營銷了,這次“高大上”的米其林星星(是星星哦,不是平價“必比登”哦)居然瞄準了川菜經典——泡椒鳳爪,居然請一位“泡椒鳳爪之父”登場,併為他加持米其林光環走進大眾視野。你是不是和筆者有同樣疑惑——

什麼?泡椒鳳爪不是經典川渝小吃嗎?怎麼還冒出來個“之父”?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經典川渝菜“泡腳鳳爪”

米其林的鳳爪故事

來看米其林中國近期的文章——《對談名廚|泡椒鳳爪之父:這世界上只有三種味道》。在這篇文章裡,米其林講述了一星餐廳“玉芝蘭”主理人蘭桂均是如何“發明”(劃重點:發!明!)泡椒鳳爪的:

1998年,在整個川菜行業處於低迷之際,蘭師傅依舊堅守匠心,傳承川菜。當時,一位客人對傳統的滷水拼盤發出質疑,“這是粵菜不是川菜嘛”,這句話啟發了蘭師傅,仔細琢磨如何才能創作一款具有川菜特徵而又老少皆宜的開胃涼菜。於是,結合日本白醋、山東大蒜、廣東虎皮鳳爪和四川泡椒的「原創泡椒鳳爪」誕生,一時之間,風靡全國。

——《對談名廚|泡椒鳳爪之父:這世界上只有三種味道》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下面是米其林的配圖,從外形上看,蘭師傅的泡椒鳳爪難以和廣東虎皮鳳爪結合在一起。虎皮鳳爪經過油炸,外皮酥爛講究入口即化,這和泡椒鳳爪Q彈有嚼勁的口感區別明顯。蘭師傅“泡椒鳳爪靈感來源於日本白醋、山東大蒜、廣東虎皮鳳爪和四川泡椒”的說辭在這個角度並無法說服筆者。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至於所謂“風靡全國”的說法,筆者還是覺得超市貨“有友泡椒鳳爪”更擔當得起這四個字。從各個關鍵時間點來看,“超市貨”的出現也不晚於米其林“口說無憑”的1998年。

超市零食的鳳爪故事

要說泡椒鳳爪,另外一個超市零食品牌“有友”名氣恐怕更大。據財新企業數據庫顯示,重慶企業“有友食品有限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1997年——這個時間點早於上文故事的1998年。這的注意的是,有友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主打產品是該公司“首創”的泡鳳爪。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截圖來自財新數據庫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有據可查:有友誕生於1997年。

如何證明“首創”二字?有友沒講故事,而是拿出了發明專利號。經筆者查詢,有友向公眾介紹的發明專利ZL99114725.1確實公開、透明、可查。該專利的申請時間是1999年初。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截圖來自專利查詢官方網站

有友實控人為鹿有忠,何許人也?財新人物庫數據顯示,他從1994年起,就從事“有友”前身食品公司相關工作。網上有流傳鹿有忠偶然“發明”泡鳳爪的故事——

在創辦雞爪廠之前,鹿就已經是擁有數家酒樓的當地富豪,一次“將沒吃完的雞爪隨手丟進泡菜罈子”的偶然經歷,誕生了泡鳳爪。經過數年創業奮鬥,泡鳳爪成了鋪進大小城市超市國家。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和鳳爪打了20多年交道:有友創始人鹿有忠履歷。來源於財新人物庫。

米其林還是超市貨?你作何選擇?

泡椒鳳爪的故事有“米其林”和“超市零食”2個版本,不好意思,我傾向於相信後者。

其實若不是米其林的營銷,筆者還以為“泡腳鳳爪”是在川渝人家泡菜罈子裡醃了上百年的經典菜餚。為什麼這次要追根問底查一番呢?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米其林會不會再搬出來“宮保雞丁之父”、“燒臘之父”和“火鍋之父”?


坦誠講,半路殺出來個“泡椒鳳爪之父”,叫嚷著你手裡啃了十幾年的雞爪子是他的發明,心裡多少有被冒犯的感覺。米其林啊,不要隨便寫歷史,或者“聽說”的故事考證過後再發出來。

再來說說米其林的營銷。從“米其林不懂中國”、《廣州指南》暗淡收場,再到這次的“泡椒鳳爪之父”概念惹人憤慨,米其林的中國營銷真的越來越不得人心。《上海指南2019》發佈後,最熱鬧的消息居然是“鵝夫人終於沒了”。

美食是中國人骨子裡的驕傲,米其林大可營造格調,但別忘記謙卑,別把中國食客當傻子。調子不要拔太高,牛皮不要吹太滿。

米其林又在瞎評中國菜,這次它搬出了“泡椒鳳爪之父”

米其林在中國被媒體嘲諷


作者求【關注】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