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破肝郁

揉腹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一种养生方法。中医认为,揉腹可以调整阴阳,充实脏腑,促进气血运化。

揉腹破肝郁

揉腹是强壮我们中气的,也是能够使我们的内气向里面、收摄、吸摄,对一些脏腑下垂得比较厉害的毛病,如:胃下垂、痔疮、疝气、子宫脱垂等疾病,就练揉腹,气充足之后就能把这些下垂的器官自动吸摄上来,使它回到正常的位置上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揉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和排泄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揉腹不仅能够养生保健,它还可以作为武术的一个基本功,古代《易筋经》就有揉腹的练法,它把揉腹作为“神勇余力”十二月功法的第一步,说揉腹的时候“冥心内观,着意守中,勿忘勿助,意不外驰,则精气神皆附于一掌之下”,若此则能培益中气,为练武打下内壮的基础。

  命门穴是中医督脉上的一个穴位,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前面正对肚脐。揉腹时两掌按在肚脐上,有向命门部位聚气的作用。命门是人的先天气汇集的地方,命门气足则健康长寿;同时命门部位的气还与体态的盈衰有关,命门气足且运化正常,则人体形态适中,行动敏捷。

  揉腹最好是在早晨练,当然晚上我们躺在床上也可以揉,但是我们晚上练功以后十一点多,躺下洗洗涮涮就十二点多了,再揉腹可能一会儿就困了,也揉得时间不长。如果你想揉得时间长点,睡眠时间就可能少了。而早晨,刚一醒的时候揉,如果不练早功,或者醒得更早的话也可以练,因为早晨起来睡眠已经很充足了,不会再昏睡,揉腹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揉腹破肝郁

  具体做法是,1.眼睛专注前方片刻,然后两眼慢慢闭合,嘴角上翘面带微笑。想头顶上的蓝天(晚上想星空),停留片刻,再想回来从头顶一直往下,贯通全身。然后从体内再想蓝天(或星空),再回体内,反复三次。

  2.放松心身,把手直接贴在肚皮上,不要隔着衣服,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掌心贴着这只手的手背,双掌重叠在肚脐部位,按左下右上的方向转动,这样放好,全身放松,仰卧,两个腿自然伸直即可,略略分开也行,脚与肩等宽也行,非常放松地躺着。两眼平视前方——应该是往上看了,两眼轻轻闭合,闭合之后,意念要从眼球中抽离出来,用纯意念、神光下照,感觉我们手下面的腹腔里面,要想里面是空的,不要想里面有五脏六腑,但是空的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充满了浓浓的混元气,它充斥了整个胸腹腔,想到里面恍恍惚惚、渺渺茫茫的混元气的状态。恍恍惚惚的,逆时针揉转,就是“右-下-左-上”这样转,手要粘着肚皮转,不是手在肚皮上滑动,而是手和肚皮好象粘在一起一样,这样就不可能转得范围非常大。一开始用力可以轻一些,然后一点一点地加力,逐渐地会变得用力很大,揉转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但是用力再大、揉转的范围再大也不可能是很大,因为肚皮的松弛程度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注意事项:

1.揉动的时候不是磨擦转动,而是手掌粘着肚皮一块转动,而且是以肩带动手臂手掌一块揉动。

2.揉腹要慢而均匀,速度为每3秒转一圈。力度要均匀适中,既不能轻摩浮擦,也不要有压痛感。

3.揉腹时要集中精神,双手在小腹部揉转,腹内命门窍随之转动,想象随着转动身体的脂肪在消融,形体在变瘦。

4.单独练习的时候揉腹不少于100下。

 揉腹这个功非常好,但是最关键的对意识要求非常高,就是不能有杂念,如果杂念太多就起不到揉腹的作用,而且意念出去了,气也就出去了,就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