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当孩子取得或大或小的进步的时候,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甚至做得更好。因此家长则会夸奖孩子希望通过给孩子一些正向的激励,进而对孩子的这个行为进行正强化。但是,长期以往,家长会发现:孩子越夸反而越退步。

比如说:家长发现孩子在玩了玩具之后把玩具收拾好了,此时家长往往这样夸孩子:宝宝,你真棒!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家长会发现:孩子慢慢的仅仅只是把玩具放回了放玩具的地方并没有收拾好了——孩子越"夸"越退步,往往很有可能是家长的鼓励孩子的方式用错过。家长鼓励孩子其实应该要对孩子的成功进行"描述性表扬",这样才能够强化正面动力。

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家长表扬孩子的时候要采用——对成功"描述式表扬"

很多的家长可能不知道对成功"描述式表扬"到底是什么,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表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表扬"指的是对结果所进行的一个反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式表扬",另一种是"描述式表扬"。

"评价式表扬"指的是:

对于人或者是事所做出的一个价值判断,可以用一、两个笼统的词语简单概括的就是对人说:"很聪明"、"做得很好"……这样的表扬。

"描述式表扬"指的是:

对于一件事情或者是行为做出细节的描述,并不直接的去判断这件事情的或者是行为的好坏以及对错。

而往往家长给予孩子的鼓励往往就是"评价式表扬",往往都是用比较笼统的词语去夸赞孩子而不是用"描述式表扬"去夸赞孩子。

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描述式表扬"和"评价式表扬"两种表扬方式的所产生的用很大的区别

曾经美国的心理学专家有做个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开始之前随机挑选了两组孩子,要求这两组孩子完成两轮的拼图任务。因为第一轮是比较简单的拼图,所以两组孩子很快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后,第一组的孩子采用的是"评价式表扬":夸他们很聪明;

第二组孩子采用的是"描述式表扬":夸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努力、拼图拼的很好。第二轮拼图是有两种难度,一种是容易,一种是难度大的,这次的选择权在孩子的手上。

结果是:第一组的孩子绝大多数选择了难度较小的拼图任务。而第二组的孩子则是更多地选择了难度较大的拼图任务。

"描述式表扬"的表扬方式其实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也正是因为孩子他们被夸"聪明"因此不允许自己失败,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往往会选择逃避。"评价式表扬"的表扬方式则不会带来这样的效果。

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评价式表扬"的表扬方式带来这样的效果

  • 让孩子注重过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

在如今的社会好像每一个人越来越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家长只是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不好就认为孩子没有努力、认真的读书,可是有的时候孩明明已经很用功了,只是没有考好。对于一个职场上的人来说:老板也只是看重你的业绩,你业绩不好就是没有好好的工作。

的确存在着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否认,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我们不能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如果家长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简单的来说就是:孩子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因此家长要给孩子灌输这样一思想:不要一味地去追求结果而是要更加的注重过程,要学会享受过程。为了培养孩子的这一思想,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进步以及成功采用"描述式表扬"。

比如说:当孩子因为输掉了一场他很看重的比赛而闷闷不乐的时候,家长可以这个跟孩子说:宝宝,你虽然输掉了比赛,可是你在准备比赛的这个过程收获了很多,不要灰心,至少你参加过这个比赛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准备比赛的过程。

  • 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描述式表扬"指的是:对于一件事情或者是行为做出细节的描述,并不直接的去判断这件事情的或者是行为的好坏以及对错。如果家长采用"描述式表扬"的方式表扬孩子,可以让孩子在收获的夸奖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点。

比如说:孩子画了一副风景画,完成之后给你看。家长不能够笼统的说:宝宝,你画的真好看!而是应该指出孩子画的好的地方,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给蓝天、白云上的色真完美,这样孩子就能够明白,他在调色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于孩子的表扬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给孩子正向的引导才能够让孩子更加的出色、优秀。但是家长所采用的有关于"表扬"的方式方法需要注意,用错了方法反而会误导孩子。

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家长这样夸孩子一定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 尽量的减少"评价式表扬"

"评价式表扬"就是笼统的夸孩子:很聪明、很棒……这种表扬方式其实是给了孩子一个限定。比如说:当孩子在一次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则对孩子说:宝宝,你真厉害。家长的这种表扬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进而使孩子不想再去尝试和挑战,因为他不想自己出现失败。此外,家长的这样的表扬方式给孩子造成困惑,孩子不明白自己到底做哪个方面"很厉害"或者是"很聪明",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进行自我评价。

  • 多采用"描述式表扬"

①根据客观事实对孩子进行表扬,事实求是

很多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的一些行为往往会采用"夸张式"的对孩子进行表扬。比如说:孩子今天他在写完作业之后,把作业本给收拾好了。家长发现孩子的这个进步之后,对孩子的这个进步进行"夸张"的表扬:给孩子买一些昂贵的玩具或者是其他的东西作为奖励。其实家长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家长应该要基于客观事实对孩子进行表扬并且是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就拿孩子主动收拾作业这件事情来说,家长应该是表扬孩子学会收拾作业这个行为做的很好以及鼓励孩子多主动的去做其他的事情。

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②引导孩子多关注自身的感受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同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每个孩子也都有渴望成功、渴望学习、渴望征服困难的心。当家长看到孩子尝试新的事物时,需要对他进行这样的引导,比如:"爸爸(妈妈)看到你很喜欢做…","你觉得做…怎么样?"又或者是说"看到你做…,妈妈(爸爸)感到真高兴……

家长这样做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到内心的喜悦,进而能够提高孩子做事的决心以及毅力,最后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并且取得成功。

③不是随便给孩子下定义

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多分享我们自身的感受,尽量的避免以给孩子下定义的方式进而来强调我们的目标以及期望。比如说当你看到孩子给东西给其他的孩子吃,如果你这样说就是给孩子下定义:"你真是个好孩子,懂得和小伙伴分享好吃的了"。应该是这样来表达我们的感受:"我看到你和小伙伴分享好吃的,他很高兴,我也很开心。"家长给孩子下定义其实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的身上,这样不可取。

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获得一些成功亦或者是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进步的时候,家长需要多采用"描述式表扬",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在结果上,而是更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感受及价值,因为这些东西才是能够给孩子带来正面动力。

孩子越“夸”越退步?对成功“描述式表扬”,才能强化正面动力

我是小A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注:(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