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黄河流域的人过去以小麦为主食,至今有部分地方仍然以小麦为主食,山海关外的东北和淮河流域则是稻米小麦各一半稻米稍微吃多一点,而过了长江则是以稻米为主食。北方的主食虽然相对单调但是他们能在有限的选项里做出各种花样的吃法,光是白面馍馍都能做出很美味的小吃。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开玩笑说他们小时候老人给他们讲故事说皇帝的伙食可好了,皇帝老儿是白面馍蘸着白糖吃,可见过去人对于能天天吃上不掺杂粮的纯白面馍馍是有多么的憧憬。陕西山西说的白面馍馍就是山东苏北人口中的卷子,南方人口中的馒头,咱们中国人有个自带的天赋就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吃总能琢磨出很多花样的吃法来,很多人早已觉得白面馍馍不能只当最寻常的干粮,于是一种叫做炒馍花的白面馍馍吃法就有了。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炒花馍就是指前一天吃剩下来的冷馒头揪成小馒头花放在锅里像炒米饭那样炒着吃。炒馍花既是小吃也是主食,炒馍花是一种烹饪方式,至于用什么配菜那就全凭个人喜好,这种烹饪发挥空间极大的美食没有什么所谓的正宗方法,完全是一厨一味的民间美食。既然是寻常美食那自然就会有很多价格实惠的大排档和小餐馆做这个。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今年三十多岁的老王是一位85后,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买馒头抓馒头切馒头炒馒头,还有准备各种炒馍花所要用的配菜。他说自己17岁那年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因为他不念啦。离开校园的老王尝试过各种职业,蹉跎十年岁月把自己从小王混成了老王,后来接过家里的大排档主要做炒馍花。他把大排档换成了一个小店面开起了小餐馆,由于地位位置不错周边有大学也有创业园区,对老王来说周围这么多年轻人都是生龙活虎行走的钞票,而且这些年轻人经济能力有限,十块钱一盘的炒馍花与他们的消费水平很相符,因此老王每天都是从中午忙到晚上。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炒馍花的做法和炒米饭一样,不同的是炒馍花比炒米饭更费油,毕竟馒头太能吸油了。老王做的炒馍花里面有荤有素,虽然荤菜是忽略不计的一点鸡丁或者是火腿肠丁好歹也是聊胜于无。一盘炒馍花打一个鸡蛋,也可以让老板不把鸡蛋打碎而是完整地煎蛋铺在炒馍花上面。配菜基本上都是一些便宜且容易熟的蔬菜,比如圆白菜丝、大白菜丝、胡萝卜丝、土豆丝、洋葱丝,反正各种蔬菜都是切成丝而不是切成片或者切成条,除了西红柿是切丁。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炒馍花的馒头丁是不到两厘米见方的小丁,老王说每天都要买很多馒头回来切,他买的馒头是比较实在不是一摁下去就能趴的软馒头,老王说那种馒头他切起来不方便食客吃起来也觉得你这炒馍花不实在,所以他经过多次认真挑选才选定的一家靠谱馒头供应商,即便是用面实在的馒头也还是比较软的,每个馒头都是半球形老王抓起馒头是轻车驾熟,亮白的馒头在老王硕大的左手按压之下显得很娇小,馒头在老王的刀下横切几刀竖切几刀便成为大小规则的馒头丁。客人喜欢吃什么菜就让老王加什么菜,炒馍花可以炒得老一些也可以嫩一些,所谓的老一些就是炒制时间长将馒头丁抄得酥脆,炒得嫩就是时间短炒熟即可。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三旬大汉整天抓馒头抓到手软,女食客挤破头来尝,都说比炒饭美味

来吃炒馍花的年轻人大多是年轻女士,一盘炒馍花大概是一个半馒头加上一些配菜,女生饭量小而且炒馍花价格不贵,所以很受女生青睐。女食客们都说炒馍花比炒米饭好吃多了,一盘炒馍花0块钱,而炒米饭已经很少有10块钱的了。老王说每天最累的就是抓馒头切馒头,一天下来手都软了,晚上打烊回家倒头就睡啥也不想抓了,真希望能有价格不贵并且好用的切馒头机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