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過緩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處於安靜狀態中,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一般在每分鐘60-100左右,當心跳頻率低於60的時候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跳過緩,心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心跳過慢的時候會對身體產生哪些影響呢?

心動過緩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心跳過緩有什麼危害?

一些患者心率就比大多數的人慢一些,每分鐘處於50/60之間,有些時候甚至會比50次更低,並且會伴隨著頭暈頭痛虛弱無力精神疲乏等症狀。而有一些患者心率平時一直是正常的,突然間出現了心動過慢的問題,甚至降至40次甚至更低,有頭暈、乏力、胸悶、心慌、心悸、呼吸困難,心臟有衝擊感等症狀,有的會突發暈厥,經過檢查會發現在一段時間內心臟發生了長時間的停頓。

心動過緩的分型:

輕度:指心率50至60次/分,其中大多數是生理性心動過緩的人。在高鉀血癥,顱內壓增高,甲狀腺功能減退,冠心病,心肌炎等方面可見一些病理狀況,並且在使用倍他樂克和血液等藥物後也常用。輕度心動過緩可以選擇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和騎自行車。不建議參加比賽以防止情緒激動。有些身體狀況較好的人可以進行力量訓練,如小體重啞鈴和鬆緊帶,但要注意不要有窒息和爆發性運動,以防止胸部壓力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意外。

心動過緩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心率適中:每分鐘42-50次,多為病理性心動過緩,常見於竇房傳導阻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顯著高鉀血癥、冠心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等。首先,在無器質性疾病急性發作的情況下,可選擇有氧運動,如步行、太極拳、太極柔韌球、導引陽升宮、方舞等,並需要運動監督或家人陪同。

顯著:指心率42 次/ 分以下,常見於病竇、冠心病、原發性心肌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炎、二尖瓣脫垂、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等嚴重影響心律失常的情況。出現顯著心動過緩常提示病情嚴重,容易發生心臟停搏,或因阿斯綜合徵(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徵)而導致猝死。此類患者應避免運動,進行系統治療。

心動過緩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情況如何?這樣的病人應該避免運動和進行系統的治療。

針對病況巧運動

1監測心率變化:注意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的心率對比試驗,掌握運動強度。通常選擇腕部的橈動脈或頸動脈進行搏動計數。心動過緩患者運動心率比靜息心率快20次/min。例如,輕度心動過緩患者的運動心率應控制在70≤80次/m in,中度心動過緩患者應控制在60≤70次/m in。

2注意自我感覺:除了監測心率外,自我感覺也是掌握運動量和強度的重要指標。運動後呼吸輕快,感覺到心跳,全身稍熱,面部發紅,汗水輕微,其餘心率可恢復到運動前3分鐘和5分鐘,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如胸悶、氣短、疲勞、頭暈、眼睛發黑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鍛鍊,適當的醫療。

心動過緩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3運動時間必須控制:對於有病理性心動過緩的患者,有無症狀應避免過度運動導致機體新陳代謝加快,加重心臟負荷。通常運動時間為30分鐘,每運動10分鐘,休息時間不少於5分鐘。

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你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質、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肉、魚蝦、牛奶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來攝取維生素。有助於於增強年神經肌肉的協調,更好地完成各項運動,促進心臟功能的恢復。

經常出現心跳過緩,並且伴隨著心臟不舒服、頭暈、暈厥等症狀,應該注意自己的脈搏跳動數,如果是那種不經常鍛鍊的人,心率低於每分鐘50那就應該注意了,應該去醫院進行相應的心臟檢查。

心動過緩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