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由海峽衛視、榮宇傳媒聯合攝製的

客家人(hakka)欄目

近期走進武平

拍攝的《文明武平》節目裡

一張張光彩奪目的名片

是武平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節目完整版


武平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生態文明縣域,有著客家祖地、中國生態旅遊縣、全國文明縣城等,一張張光彩奪目的名片。而在這些名片的背後,是武平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


百姓鎮裡藏中原古風

武平中山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在這個人不逾萬,戶不盈千的地方,聚居著一百多個姓氏家族。


中山鎮也被譽為客家百姓鎮,在這裡,中原古風似乎觸手可及。家家戶戶常年都張貼著一種對聯。有些就鐫刻在門柱上,這叫姓氏郡望堂聯。


《福建通志》稱,這裡是汀州門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設立武平千戶所,簡稱武所,隸屬福建行都司汀州衛,設立武所後,便開始築城,周長十里,城牆高厚。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老城、新城、片月城,三城構連,互為犄角。外與九圍十八寨首尾呼應,在冷兵器時期,可謂易守難攻。


張成桂 1928年出生,已經在武平中山鎮生活了91年,是中山鎮書畫協會會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並且深諳中山鎮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張老師向我們介紹了關於他的姓氏對聯的故事。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武平千戶所設立後,遷來36姓將軍及其部屬後裔留在武所,成為百姓鎮,是群族聚居的一大來源。


清朝初年,武平千戶所成為抗清重鎮。我們跟著張老師參觀了古鎮,也好奇張老師是如何得知這麼多與古鎮歷史有關的知識。

百年傳承豬腸糕

糕香不怕巷子深,在中山鎮一戶不起眼的人家中有這麼一家糕點鋪。即使沒有店面也沒有門牌,村民們依舊常常關顧豬腸糕。


豬腸糕從劉光秀父親那一輩傳下來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


客家人做糕點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中秋節吃豬腸糕也是客家祖先留下來的傳統。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豬腸糕味道香甜軟糯。因此每當逢年過節或是探親訪友,客家人總會把糕點帶上,有著吉祥如意和和美美的寓意。


豬腸糕的主要製作材料,有糯米、白糖、芝麻。劉光秀自己在田間種植了五畝左右的糯米,並且收購周圍鄉親種植的糯米來保證原材料的優質純天然。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正值秋天豐收的季節,我們跟隨著劉光秀來到了她種植的田地。


劉光秀有三個孫子,下午五點,劉阿姨六歲的孫子,幼兒園放學回來,看到外婆在做糕點便主動幫著一起做豬腸糕。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今天劉光秀也接到了來自武平縣梁野山超市的訂單,通知她超市中的存貨已經賣完。因此劉光秀做完了豬腸糕後,便把新鮮出爐還溫熱著的豬腸糕送往梁野山超市。


閩西漢劇留非遺風

閩西漢劇迄今為止,也擁有了200多年曆史,是客家人的文化傳承之一。早在清雍正、乾隆年間,源自徽班的外江戲,開始在閩西流傳,逐步形成了被譽為南國牡丹的閩西漢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閩西漢劇也叫外江戲、亂彈。武平縣漢劇團成立於1957年,一直活躍在閩粵贛邊客家地區被譽為鄉村不走的劇團。


2008年中山鎮作為閩西漢劇的發祥地,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中山鎮的藝術氛圍濃郁,許多人都會在農閒時,一邊聽老師傅彈唱,一邊自己摸索。王玉珍在唱漢劇的同時,也在不斷學著揚琴的彈奏。


十番音樂也是中山鎮的特色之一。十番音樂又稱客家十歡因用絲竹革木金製作的十餘件不同的樂器演奏而得名。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家家詩書、戶戶絃歌是客家地區常見的情景。在武平客家地區,不論城鎮或是鄉村都有業餘藝人組成的演奏十番音樂的班社。


十番音樂,又有福州茶亭十番音樂與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之分。在民間廣泛流傳近三百年客家十番音樂,是歷代客家民間藝人傳承的民間器樂曲。樂曲標題多描繪大自然和客家人的生活習俗。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洪建新從十幾歲開始學起樂器,多才多藝。如今在劇團中負責著用鼓點指揮的工作。十番音樂的十幾種樂器,洪老師樣樣精通。


不僅如此,漢劇唱腔中的老生、花旦,洪老師也能做到張口就來。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也逐漸離開中山鎮。去到外面打工創業,講到漢劇和十番音樂的傳承和未來的發展,洪老師有些擔憂。


松花寨綠茶研學

在武平縣這個,千年古鎮中山鎮境內,有一處寨子地勢險要三面均為臨河的懸崖。這裡就是松花寨。


松花寨始於明洪武二十四年,據松花寨的主人危力雲介紹,這裡是中山鎮的九圍十八寨之一。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主要是舊時用於躲避匪患的避難所,為了更好的將武平當地的特色綠茶與旅遊結合起來,茶旅融合與研學教育也成為了現在松花寨的發展重點。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來到松花寨。


此次來松花寨做研學活動的是武平縣松濤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為了更好的將武平的文化傳承下去。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松濤小學將採茶燈列為課間操,並且每到五年級就開展做採茶燈的小傳人主題活動。


現在的松花寨,半山是松林、半山是茶園幾百畝的茶園。鬱鬱蔥蔥、層層疊疊隨著全域旅遊的開展。松花寨將茶旅融合開展研學教育。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同學們在研學中,認識了關於武平的茶文化,體驗了採茶、抖散和炒茶的製作工藝。不僅增加了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同時也在活動中學會了如何團結協作、互相幫助。


此次研學的內容,除了茶文化的學習,還包括動手實踐的野炊,學習如何做菜以及豆漿的研磨,提升學生們的生活技能。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我們採訪了此次來松花寨研學的松濤小學副校長。他與我們講述了這次研學的主題意義。


為滿足日益增多的遊客們需求,危力雲將自家茶園中的綠茶開發成多種的茶食品,作為遊客的伴手禮推廣出去。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並且在包裝上結合了武平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起到了互相宣傳的作用。


武平是綠茶大縣。清道光年間,武平綠茶一度成為朝廷貢品。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吸引了許多外地的企業到松花寨,將這裡的特產帶到全國各地。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一日千年,武平這個“古鎮”太有魔力


武平古樸悠遠的古建,絢麗多彩的民俗,人文薈萃的底蘊,非遺文化的可貴。可能在於它的獨一無二和不可再生。


雖然許多文化歷史,逐漸被時間隱藏。但是如今這些非遺的傳承者們和各界人士,以自己的方式都在為武平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著努力。



(榮宇傳媒 武平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