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牛之經典音樂
《大明王朝1566》裡,嘉靖死的時候給他的兒子隆慶帝一張紙條,順序寫著:徐階、高拱、張居正。這是嘉靖皇帝留給隆慶帝的人才班底。
熟料,嘉靖王朝皇帝獨大,幾乎掌控了所有權力,隆慶皇帝卻沒有這樣的魄力,形成了臣子獨大,皇帝微弱的局面,6年後,隆慶帝就死了。
內閣、皇室、宦官成為大明王朝最顯著的三股勢力,看似十分穩定的三角形勢力,實則此消彼長,反反覆覆。徐階退休後,高拱妄自尊大,仗著是隆慶的老師,把持朝政,排除異己,大搞高拱一言堂。內閣獨大,隆慶死後,即位的是年幼的萬曆皇帝,孤兒寡母哪裡承受得了高拱的霸道,以李太后為首的皇室早就看不慣高拱的所作所為了,只希望求得一個契機,讓高拱滾蛋。
在高拱的壓制之下,宦官集團也沒有出頭之日。馮寶雖然是萬曆皇帝的“大伴”,但是迫於高拱的打壓,也有苦難說。
這樣的局面恰恰給了善於運作的張居正以機會,如果能夠撬翻高拱,大家的日子就都好過了。當然,這必須聯合宦官集團的馮寶和皇室集團的李太后。
張居正是如何聯合馮寶撬翻高拱的呢?
張居正本來和高拱關係交好,但是嘉靖皇帝死的那年,身為內閣首輔的徐階只讓自己的學生張居正參與書寫遺詔,按照規矩,閣臣都有權利參與。徐階的這一做法讓高拱很難堪,於是,高拱和徐階張居正的關係開始轉化。
隆慶五年,徐階退休還遭受打擊,高拱的親信傳言說張居正為了保護徐階收受了他三萬兩銀子以確保徐階三個兒子的性命,使得張居正和高拱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當時張居正位在高拱之下,擔心高拱報復遂暗中聯絡對高拱不滿的馮寶,二人可謂一拍即合。
高拱在隆慶年為皇帝所重視,為內閣首輔。但是高拱這人作風比較霸道,脾氣也很暴躁,故得罪了很多人,這其中就有以馮寶為首的宦官集團。隆慶六年,有御史汪文輝、尚寶卿劉大庸等人上書指責高拱擅權,但隆慶帝不聽,並貶斥了上書者。
隆慶死的時候,招高拱、張居正、高儀為顧命大臣,高拱為顧命大臣之首,即位的萬曆皇帝年幼不過幾歲,高拱更加跋扈,並打算對自己嚴重不滿的宦官集團動刀子。
唇亡則齒寒,要知道,萬曆皇帝自小是馮寶陪伴長大的,被稱為“大伴”,和萬曆皇帝及其母親李太后關係一直交好,高拱此舉不是要了宦官集團的命,而是要壓制皇帝及其後宮啊。
高拱的舉動加速了張居正與馮寶和皇室的聯盟。正所謂禍從口出,高拱的一句話被張馮揪住了小辮子。
高拱曾經在內閣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指的是年幼的萬曆皇帝,高拱的本意是認為萬曆皇帝還小,不懂得治國,尚需培養教導。張居正則抓住這句話大做文章,將這句話授意給馮寶說:高拱曾言“十歲孩子,如何為人主”,馮寶遂將這句話傳遞給後宮掌權的李太后,並添油加醋說高拱想要立藩王為帝。
後宮皇后貴妃聽完大驚,速詔高拱,以擅權無君等罪名撬翻了高拱,就這樣,高拱被剷除,張居正的內閣集團、馮寶的宦官集團和李太后的皇室集團達成“和諧”。內閣、宦官和皇室的思想統一對於後來張居正的改革新政還是大有裨益的。
這個過程也就是題者需要知道的問題答案。
青燈問史
張居正和馮保,一位是清流名士,內閣首輔,一位則是內廷總管,司禮監掌印太監,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大伴”。他們興起於裕王府,在萬曆朝顯赫一時。他們的聯合甚至主導了大明王朝的興衰,他們之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說白了,他們只是朝堂裡的政治盟友罷了。這種朝堂內外聯合的關係,很好的穩定了大明政局,為張居正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礎。
張居正雖然26歲就高中了進士,但仕途並不十分如意。只到裕王朱載垕看中他,請他到王府做侍講侍讀。張居正這才迎來了其政治生涯的春天。而馮保此人,也是頗有才學,他於嘉靖年間入宮,朱載垕繼位後,馮保受到賞識,成為東廠提督。更為重要的是,馮保身處內廷,與萬曆生母李氏關係匪淺。
大明萬曆初年,內憂外患嚴重,內有官紳貪汙腐敗,兼併土地,百姓食不裹腹,財政入不敷出,外有倭寇時常騷擾沿海邊境。張居正看到了大明的頑疾所在,他有心改變這一局面,然而改革哪有那麼容易。張居正需要人支持,需要往上爬,他需要站到大明朝堂的頂峰才能完成夙願。於是馮保的作用就出來了。
馮保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宦,對於張居正他是非常支持的。不僅是英雄所見略同,更為重要的是他自身想強大起來,也需要外朝的支持。所以,馮保站到了張居正這一邊,他不僅要替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也要替張居正鋪平道路。
為此,馮保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扳倒萬曆朝的第一任首輔高拱。高拱與馮保本就不對付,高拱一直反對馮保掌印,還想收回司禮監的權利。高拱聯合眾人準備彈劾馮保,哪知這事被張居正偷偷告知馮保了。馮保立刻在李太后那打了高拱小報告,說他擅權專橫,還曾說過“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這種狂悖之言(萬曆10歲即位)。李太后本就向著馮保,一向討厭倚老賣老的高拱,太后一道旨意,高拱這下就捲鋪蓋走人了。趕走了高拱,又與馮保,李太后關係融洽,張居正順利當上首輔。
強強聯合就是如此強大。有馮保的支持,張居正的各項改革很順利,“考成法,一條鞭法”等相繼施行,大大緩解了大明政治經濟形勢。這時候,萬曆還小,尚未主政,馮保與張居正在這段日子過得是如魚得水。不僅意氣風發,馮保的腰包也撈的足足的。這些都是與張居正合作的好處,內外結合,馮保也得到了自個想要的,真的是兩全其美。
風雪夢不逝
公元1573年
隆慶帝病逝駕崩
十歲的朱翊鈞繼承皇位
改年號為“萬曆”
萬曆帝即位的前十年
由於年紀尚小未獲許親政
明朝中後期開始
內閣制的發展和成熟
君權大大被削弱並受到制約
明朝皇帝再不能為所欲為一言堂
言歸正傳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
內閣首輔兼帝師張居正把持朝政
統攬大局治國安邦
馮保這個人不簡單
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西廠負責人
攝政王張居正當然要好好和馮保搞好關係,以便改革以及新政的推行
比如“一條鞭法”的稅改
“考成法”的吏治整頓
綜上所述,無論從國家發展層面上
抑或是私人交情,
首輔張居正和 太監總管馮保
是不折不扣的盟友關係
禍福同享,互利共贏!
擺渡歷史君
明朝的權力結構就是內朝和外朝,內朝就是皇家這一派,皇帝太監和後宮是一派,另一派就是內閣輔政大學士和下邊的官員。這兩派鬥來鬥去的,到了萬曆時,內朝的太監馮保和外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搞在了一起,挺奇怪的,當然這都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
馮保和張居正是政治同盟,大家互相支持,各取所需。張居正的改革和能當上首輔,離不開馮保的支持。強勢的嘉靖皇帝死後,臣權終於得到解放了,嘉靖的兒子隆慶皇帝就是個軟蛋,被大臣死死壓著,只當了6年皇帝就完蛋了,他兒子十歲的萬曆繼位當皇帝,小孩子怎麼能管理政務呢,權力自然落到了太后和外朝手裡啦!在隆慶時,馮保就和張居正勾搭上了,都是為了權力,大家聯合幹掉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高拱仗著自己是隆慶皇帝的老師,加上隆慶皇帝過於軟弱,所以高拱大權獨攬。高拱不喜歡太監干政,討厭馮保,同時對於同是內閣大學士的張居正也是百般打壓。結果張居正為了扳倒高拱,和馮保一拍即合,結成政治盟友,他們一結合,高拱就難受了,結果不久之後,高拱倒臺了,張居正成了首輔,而馮保也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兩人都走上了人生巔峰。
到了萬曆朝時,兩人更是政治上的好夥伴,互相配合默契,馮保成了太后和張居正溝通的橋樑。而張居正的改革變法,必須獲得太后的支持,否則張居正的變法是無法實行的。萬曆年少,無法執政,而他母親太后雖說有權力,但表面上是不能多幹預政治的,畢竟明朝的規矩擺在那裡,所以為了穩固皇權,太后就必須依靠外朝處理內政了,因為太后對政務也是不大懂呢,而馮保成了太后和張居正溝通的橋樑,這個很重要。張居正可不能天天去後宮見太后啊,否則會被人說你勾引太后,有曖昧關係,淫亂後宮的罪名,太后和張居正都承受不起,所以馮保留成了太后和張居正的聯絡人了。張居正想要變法,就必須獲得太后的支持,否則他就辦不到,所以張居正對馮保也是百般討好,逢年過節的總要送銀子給馮保,馮保當然開心了,本來和張居正合作上位了,現在又有錢收,當然樂意交張居正這個朋友啦!張居正就是要馮保在太后面前說好話,解釋變法的重要性,而太后也是理智的,知道變法對朝廷有好處,也就支持張居正的變法了,所以後來張居正變法那麼順利,就是太后支持的結果。當然後來萬曆長大了,清算了張居正,馮保也被清算了,在萬曆眼裡,太監就是自己的人,跟外朝結合一起那是絕不允許的,不能站錯隊伍。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張居正成為權傾朝野的首輔後,權勢如日中,他的父親去世了,圍繞張居正要不要按照制度回家奔喪的問題,眼看要引起軒然大波。這個時候,一個小太監代表馮保到張居正家去慰問,張居正就強制那個小太監接受他的跪拜,邊跪拜邊說:“此頭寄上馮公公!”想想看,堂堂的國家最高實權人物,生拉硬拽,逼小太監接受他的跪拜,還低三下四地說把自己的腦袋交給一個大太監了!是不是很令人駭然!
張居正討好巴結馮保,有四個方面的表現。一是投其所好,送紅包很慷慨;二是對敢於對馮保為首的太監說三道四的“議員”,無情打擊;三是對馮保胡作非為不僅不敢制止,還不顧體統,親自上陣,為之搖旗吶喊;四是對馮保要求提拔的人,不顧物議,破格提攜。
先說第一方面:送紅包。馮保是很貪婪的。張居正也是坦然笑納饋贈和賄賂的。但是,最好的東西,張居正是不敢自己留著賞析的。當年嚴嵩被打倒,抄家抄出不少寶貝,據說後來這些寶貝一半以上都進了張居正的府邸。這可能有些誇張。不過,中央和地方的幹部,軍隊的將帥,經常給張居正送禮倒是不可否認的。但有了好東西,張居正常常不得不忍痛割愛,給馮保送去。據說,有一次,張居正就給馮保送了價值數以萬計的夜明珠兩顆。絕對國寶級的《清明上河圖》,原來在嚴嵩家裡,抄家後,本應該入國庫的,可是就落到了張居正的手裡;張居正又把它送給了馮保。
再說第二方面:打擊敢於監督糾彈太監的“議員”。話說在張居正和馮保勾結,發動政變罷黜極力壓抑太監勢力的高拱以後,太監們一時興高采烈,有點揚眉吐氣的味道了。當時的留都南京,一個叫張進的太監,是被派去監督南京守備司令的,經常喝酒,在禁地耍酒瘋,而且追辱留都南京的“議員”。有個姓趙的“議員”看不下去了,就參了張進一本。要說,這樣的事,張居正知道後應該是震怒才對。倘若反過來,是政府的幹部做了追辱太監的事,張居正絕對會打發這個幹部回家。可是,張居正不僅不去懲治那個太監張進,而是把趙“議員”謫貶了。後來,那個張進得寸進尺,在南京鬧得實在不像話了,別人見趙“議員”因為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責居然觸怒了最高實權人物,就敢怒不敢言了;那個被謫貶的趙“議員”忍不住又參了一本,這次,張居正更加惱怒,居然說這個趙“議員”欺負皇帝年幼,“不道”!一個“議員”依法履行職責,參劾違法太監,找不到別的理由懲處,就說他不講政治,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該說第三個方面了。張居正以堂堂的最高實權人物,不顧體統,親自上陣,為馮保胡作非為,搖旗吶喊。馮保就是這樣一個典型。這個太監頭子不僅大肆斂財,修建寺廟,還大興土木,營建所謂的壽宮!更有甚者,全國各地建祠堂(活人的祠堂啊)!對此,按說張居正是有責任加以約束、勸阻的,或者,你出於哥們兒義氣,睜隻眼閉隻眼,假裝不知道,也就罷了,何必還為馮保搖旗吶喊呢?他居然給馮保的這些豪華建築題詞寫記!還肉麻吹捧,稱馮保為“公”!過去,太監專權最盛的時候,政府的領導人中,誰叫太監一聲“老公公”,已經被認為巴結了,很失身份了!可是,張居正居然稱馮保為“公”,真是史所罕見!
下面輪到說第四個方面了:對馮保要求安排的人,不顧物議,破格提攜。最典型的是對馮保的家奴徐爵的任用。記得我已經說過,在張居正伺機“篡黨奪權”的時候,他已經巴結上了馮保,並讓他的管家遊七與馮保的私人秘書、也被認為是其乾兒子的徐爵,結拜金蘭。馮保和張居正相互勾結,遊七和徐爵是主要管道。張居正大權在握,為了討好馮保,就破格提拔徐爵當了錦衣衛同知指揮,署南鎮撫。這個職位是十分顯赫的,權力也是很大的。
是老鄉兼同僚
天涯孤客1206
政治同盟!畢竟內朝和外廷是互相制約,互不統屬的!!所以必須要有合作伙伴才能長久執政!!不然很容易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