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阿哥永琪,永琪为什么没有当皇帝?

bcvbcvbvc


曾经一部火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还珠格格》让乾隆皇帝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皇五子永琪成为了清朝最为著名的皇子。这位深受乾隆皇帝宠爱的“五阿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正如同电视剧中上演的一样,文武双全的皇五子永琪曾经一度让乾隆皇帝看好,但是乾隆皇帝最终却没能将皇位传给永琪,那么为何永琪没有继承乾隆皇帝的皇位呢?其实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永琪的英年早逝是其没有能够继位的根本原因:

爱新觉罗永琪生于乾隆六年,此时虽然孝贤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已经在三年前去世,但是在永琪出生后的第五年,孝贤皇后生下了皇八子永琮,这位皇子虽然按照齿续排列是乾隆皇帝的第八子,但是实际上却是乾隆皇帝的嫡长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位皇子是乾隆皇帝和他的挚爱孝贤皇后的孩子,因此乾隆皇帝暗自将其秘密立为储君,这也是乾隆皇帝生前继皇次子永琏之后秘立的第二位储君,但是永琮的寿命比永琏还短,在其出生后的第二年,永琮便因病夭折了,年仅1岁。

永琮去世后时皇五子永琪已经年满六岁,自由聪敏异常的永琪才开始被父皇乾隆所注意,乾隆皇帝对这位皇子的聪慧、机敏感到惊讶,因此一度将其按照储君来培养,并且在乾隆三十年时永琪还被乾隆皇帝破天荒的封为了荣亲王,永琪是乾隆皇帝诸位皇子中第一位获封亲王的,其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是天不假年,在永琪获封亲王后近四个月,年仅25岁的永琪便因病去世了。原本对其寄予厚望的永琪因此在生前并没有能够获得储君之位,自然也无缘日后的皇帝之位了,可以说如果永琪能够继承父母的长寿基因,他是极有可能继承乾隆皇帝的皇位的,因为其无论能力、资质和资历都远远高于后来被立为皇帝的嘉庆皇帝。

永琪的庶出身份是其生前没能成为储君的原因:

实际上乾隆皇帝对于自己未来的继承任始终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他希望自己将来的继承任能够拥有高贵的嫡出身份,这也算是弥补乾隆皇帝庶出身份的遗憾吧,实际上不光乾隆皇帝,乾隆之前的清朝皇帝也都无疑不是庶出,这即是巧合也是遗憾。清朝皇太子虽然没有立嫡的祖制和传统,但是在嫡庶分明的封建时代,嫡子的高贵身份是庶子们永远都望尘莫及的。

乾隆皇帝之所以接连册立孝贤皇后所出的两位嫡子,实际上就是看中了他们的嫡出身份,在孝贤皇后升遐后,乾隆皇帝虽然看重永琪,但是实际上并未将其立为储君,这是因为乾隆皇帝寄希望于继立的皇后那拉氏,因为一旦那拉氏诞下嫡子,乾隆皇帝还是会优先考虑嫡子的,乾隆皇帝重嫡轻庶的观念也是永琪没有成为储君的重要原因。

永琪生母愉妃一生不得乾隆宠幸也是重要原因:

自古以来都是母凭子贵,殊不知在母凭子贵的背后还有字子凭母贵,远的不说,就说乾隆皇帝一度看好的那拉皇后之子皇十二子永璂,不也随着其母那拉氏的触怒皇帝而彻底失宠么?永琪也是如此,虽然永琪的生母从没有获罪失宠于皇帝,但是实际上这位资历深厚的嫔妃也并不得皇帝的欢心,永琪的生母是何人?她就是乾隆皇帝的愉贵妃珂里叶特氏,这位潜邸时期便入侍乾隆皇帝的小妾虽然有着深厚的资历和恬静的性格,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她一生都没有得到乾隆皇帝的重视,虽然其从贵人之位一路晋升为妃位,但是其册立为妃后便在妃位上呆了整整四十六年未获晋升,可以说愉妃这一辈子,几乎就没怎么愉快过。如果永琪有着一位专宠的母妃,实际上他的境况要比当时好得多,看看乾隆晚年宠爱的惇妃,即便只生下了个公主,仍然被乾隆皇帝宠上了天。

永琪这一生,虽然与储君之位无缘,但是其生前获得的尊荣也是乾隆皇帝诸位皇子中难能少有的,一个荣亲王的封号在有清一代仅有两人获得,一位是永琪,另一位就是一度被顺治皇帝视为储君的董鄂妃之子。


历史课课代表


真正让我们熟知五阿哥永琪的是很多年前的一部风靡全国的《还珠格格》,和最近一部爆火的热剧《延禧攻略》,不管是多年前的《还珠格格》还是最近的《延禧攻略》都体现出了乾隆对五阿哥永琪的喜爱,但就是最有希望成为乾隆继承人的五阿哥永琪,最后却没有继承帝位。相反却是并不怎么让人熟知的十五阿哥永琰继承了帝位,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五阿哥永琪跟帝位擦肩而过。



一,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五阿哥永琪全名,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皇帝第五子,生于公元1741年3月23日(乾隆六年二月初七)和影视剧中描述的一样五阿哥永琪是一个文武双全、博学多才、才华横溢的风流皇子,不仅如此更是精通天文算法,所书八线法手卷,至为精密,著有《蕉桐賸稿》传世,这在科学极度不发达的古代是很难能可贵的。乾隆皇帝对这个多才多艺的五儿子也是非常喜爱,五阿哥永琪对自己这个皇帝父亲也是忠心耿耿,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发生大火,五阿哥永琪亲背乾隆帝逃出火中。乾隆皇帝对五阿哥永琪的忠勇可嘉非常感动,在翌年封五阿哥永琪为和硕荣亲王。要知道在众多皇子中被封为亲王的只有三人。可以看出来乾隆对五阿哥永琪的重视程度,原本可以有机会问鼎帝位的五阿姨永琪却在封亲王后不久身染重病不起,在四个月后在公元1766年4月16日(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驾鹤鹤西行了。他爹乾隆在他死后三十三年才崩。儿子死在爹前头了,爹就是有心传位也是无可奈何啊。

二、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我们来假设一下五阿哥永琪有幸比他爹乾隆帝活的时间久,但是他也不可能成为乾隆帝的皇位继承人,因为有一条千古不变的法则,犹如拦路虎一样挡在五阿哥问鼎帝位的路上,那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封建古代王朝选立继承人的唯一标杆。清朝虽然在选立继承上又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创建了秘密立褚制度,可是秘密立褚制度也是无法逃脱这个怪圈的。五阿哥永琪生母是愉妃,不是乾隆帝嫡子,又不是长子。愉妃不得乾隆宠爱,所以在五阿哥问鼎帝位的路上也帮不了他忙。乾隆皇帝最后选定的继承人是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生母是乾隆皇帝第三位皇后魏佳氏,也就是热播剧《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深得乾隆帝宠爱。所以五阿哥永琪根本没有继承帝位的条件。


二蛋哥读史


一、客观因素

1、生母不受宠,47年位分未变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珂里叶特氏出生,其父是时为员外郎的额尔吉图。因出身低微,所以在雍正时期,珂里叶特氏入侍尚为皇子之身的弘历藩邸时仅为格格(侍妾)的身份。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子时,58岁的雍正帝去世,十天后(九月初三),时年25岁的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即乾隆帝。

乾隆即位后,对原来的藩邸旧人进行了集体册封,珂里叶特氏于九月二十四受封海常在(再度说明其出身卑微不受重视),两年后的五月十二(1737,乾隆二年),晋升为海贵人。珂里叶特氏在贵人位一待就是4年,直到其1741年(乾隆六年)二月初七诞育皇五子永琪之后,才受封为愉嫔。

愉妃珂里叶特氏剧照

因其子永琪幼时“善骑射,娴国语”,故愉嫔于1745年(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母凭子贵”升为愉妃,成为一宫之主位,但从此之后,生前未再获得晋封,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去世,享年79岁,在妃位长达47年,直到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十月才被乾隆追封为愉贵妃。

从珂里叶特氏的晋升历程来看,她在后宫当中并不受宠,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她自嫔及以上的位分凭借的还是儿子永琪的功劳。所以,反之来看永琪的受宠并未来源于母族的强大和生母的关系。

2、密立皇储的之法创立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69岁的康熙去世,令其一生最为痛心的莫过于“九子夺嫡”,待雍正继位后,为了防止夺嫡事件再度发生,于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开创“密立皇储”之法,首次将中意皇储的名单一式两份,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密匣之中和随身携带,等到自己弥留之际或者突发去世后,由王大臣以及辅政诸臣将结果公之于众。

雍正帝画像

按理来说,乾隆也应在继位之初便循其父所定之制确定未来的接班人,事实上他也确实实行过此举,但由于永琪自身母族的不得势以及父亲乾隆独特的崇尚传统立储之方法,导致其即使天资聪颖,但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父亲的青睐成为皇位继承人。

二、主观因素

1、乾隆独特的传统立储之法导致错失良机

此处之所以说是独特,因为在乾隆之前,不论是雍正的密立皇储,还是之前的继位方法,前四任皇帝皆为庶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到1736年(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乾隆立储时,便想着要打破常规,以传统的“立嫡立长”来决定未来的接班人,在这样的规则下,嫡长子(皇二子)永琏便成为毋庸置疑的储君人选。

当然,除却传统继位之法外,永琏能够得到青睐一方面得益于自己的“聪明贵重,器宇不凡”,更重要得益于他的生母孝贤皇后富察氏,作为乾隆的一生挚爱,富察氏对其的影响十分巨大。只可惜,在永琏被密立为皇太子的第三年,也就是1738年(乾隆三年)十月十二,年仅9岁的永琏去世,乾隆和富察皇后痛心不已,继立皇储一事也就此搁置。

乾隆戎装像

八年后,即1746年(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乾隆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位嫡子永琮(嫡次子、皇七子)的诞生,为此喜不自胜。不仅在其未出生之前破例在紫禁城度过上元佳节(按例应迁居圆明园度过),而且还破例在其未满周岁时便取名“永琮”(正常要七岁适龄之后才会命名),琮乃秉承宗业之意,与其同胞兄长永琏一样,都被父亲寄予了厚望。只可惜,永琮因痘症(天花)于1748年(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早夭,年仅2岁,虽然乾隆未明确在密旨中立其为太子,但立其为储之意溢于言表。

1748年(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受连失两子之痛外加身体素来孱弱,富察皇后崩逝于山东德州青雀舫御舟之上,享年仅37岁。爱子与爱妻先后离去,让乾隆悲痛莫名,立储一事被再度搁置。

永琪剧照

其实,在1748年孝贤皇后去世之时,乾隆在世的皇子有六位,分别是永璜(皇长子)、永璋(皇三子)、永珹(皇四子)、永琪(皇五子)、永瑢(皇六子)、永璇(皇八子),其中永璜与永璋因在孝贤皇后丧仪之上“毫无悲戚之色”,被乾隆直接宣布再无立储资格,剩余四人,以五阿哥永琪资质最为出色,然而由于乾隆初期一直以来的传统立储方法,导致永琪生生错失良机。

2、文武全才,乾隆皇子当中生前最先封王者

永琪的才,不仅仅体现于八旗子弟善骑射一项,凡天文历法、算术地理无不精通,可谓是文武全才难能可贵,这也正是乾隆在两位嫡子去世之后,将注意力终于转移到永琪这位庶子身上的原因,像极了他当年的样子,皇子要想得到一个父皇的喜欢,最重要的就是“颇类于帝”,很显然永琪做到了这一点。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乾隆对永琪的印象更深了一层。当天正值乾隆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为庆贺端午佳节宴请群臣,不料突发大火,当时年仅23岁的永琪不顾自身安危毫不犹豫将父亲背在身上逃出火海,在危急时刻可以不假思索做出此举,永琪之孝心可见一斑,而乾隆历来就是重孝道之人。也正因如此,在1765年(乾隆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永琪被父亲封为荣亲王。

乾隆剧照

首先,永琪是乾隆诸子当中在生前即被封亲王的首例(生前受封之皇子仅有三例);其次,“荣”字在封号中属于最富钟爱之意,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出乾隆对其的钟爱,在受封荣亲王之后,当时的大臣们一度认为永琪便是乾隆帝心中最想承继其宗祧之人。

3、英年早逝,帝心甚惋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众望所归的永琪,却在受封荣亲王四个月之后,即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因病去世,年仅26岁,此时的乾隆再后悔没有明确立其为储已然来不及了,除了追谥其为“荣纯亲王”,没有什么可以表达其惋惜之心。直到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在诸臣建议之下,63岁的乾隆才最终选定了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但这并非他最中意之举,直到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访华之时,乾隆还曾言道:“皇五子(永琪)于诸子中觉贵重,朕心颇属意于彼而未明言”,此时距离立永琰为皇储已经过去了20年,充分表明了永琪在乾隆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

永琪剧照

小结:

纵观乾隆一生立储之法,从执着于立嫡立长之制,到立贤未及,再到勉为其难立宠妃之子为储,可谓盘根错杂,而永琪也正因母族的不得势以及乾隆的前期执着,导致即使深得父亲器重却与皇位始终差一步之遥,最终抱憾终身。

不过,虽然在继承一事上差强人意,但永琪本人的天赋以及全能,放眼整个乾隆朝诸皇子当中,都难有匹敌者,即使如永琏永琮二人,在这一点上也难与其相提并论。

我是“史海甄客百晓生”,一个资深的历史迷,如果认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并支持,谢谢各位!


史海甄客百晓生


我们大部分人熟知乾隆之子五阿哥永琪是因为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永琪给我们的印象聪明、武艺高强、还富有善心,剧中种种细节不在显示乾隆皇帝有意把皇位传给五阿哥永琪,为什么最后永琪没有当皇帝呢?

正史中的五阿哥永琪是什么样的

正史中的五阿哥永琪跟电视剧中差不多,从小就聪明伶俐,好学多才并有不俗的武艺,不仅精通满、汉、蒙古三种语言,还对天文、地理、等也比较精通。

现在还有五阿哥永琪的传世之作,叫做《蕉桐幐稿》,不止这些,永琪对书法有很深的造诣。

差不多算是全才的五阿哥永琪,自然也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一直把永琪当作下一代来培养。

在加上永琪还特别孝顺乾隆,甚至有一次从火灾之中把乾隆皇帝背了出来,不出意外的话皇位一定是永琪的。

上天给了永琪博学多才、皇帝之子,却没给永琪一个好的身体,在24岁之时永琪被封为荣亲王,四个月后就病逝了。

五阿哥永琪真的是病逝的吗

我们在看《还珠格格》的时候,看到了皇后一直想把永琪害死好让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还有其他电视剧也有永琪的身影,总会有一些人想置他于死地。

永琪可以说,在出生前已经被很多人盯上了,甚至有些人想把永琪扼杀在摇篮之中,会不会永琪的死因不是病逝,而是被奸人所害呢。

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毕竟永琪从小就及其聪慧,长大后又表现出一国之君的能力,况且乾隆也有意让永琪继承大宝。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为了皇位,基本上没有亲情可言,父杀子、子杀父、弟杀兄等等血腥的事件层出不穷,永琪如此优秀会不会也是被人暗害才导致25岁就去世了呢。

据史料记载,五阿哥永琪是得了一种十分古怪的骨病去世的,以现在医学来看乃是骨结核,此病并不是遗传性疾病。

虽然不是遗传性疾病,根据清朝史实来看,清朝皇室中有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病而病逝的。

最后史学家和医学家反复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清朝爱新觉罗的血脉之中应该遗传了易得骨结核病的基因,也许是爱新觉罗皇室为了彰显血统近亲结婚的原因。

五阿哥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奈何英年早逝,《还珠格格》里面的结局是五阿哥因为要跟小燕子过平淡日子,选择在云南隐居,算是作者对永琪的惋惜吧。

上天也是眷顾永琪的,毕竟永琪的后代也跟永琪一样是文武全才,继承了永琪的优点。倘若永琪不英年早逝也许清朝会走向不一样的道路,历史没有如果,也许是天意让永琪早逝,清朝走向衰败。


豫北老崔


不要被电视剧误导和迷惑,文艺作品必须有导向和看点。历史记载为主:爱新觉罗永琪生于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乾隆三十一就是1766年三月初八死于骨结核,他老爹还在位执政,他岂能当上皇帝啊。据史记载:乾隆先后立过三个太子,第一个是嫡长子永琏,可惜不到九岁就夭折了,第二个就是永琪,他被封为和硕荣亲王,可以说五阿哥永琪是所有皇子中最优秀的,五岁就能背诵“史记”,七岁蒙着眼睛射箭百发百中,简直就是文武双全,遇事沉着冷静,深得乾隆的喜爱,每次明间巡访都会带着永琪,这意味着昭告天下永琪是准皇位继承人,然而也许天妒英才,从生病到薨世短短几个月时间,在他去世20年后,乾隆传位十五阿哥也就是嘉庆皇帝。聪明睿智的永琪和他的故事随即流传至今!


凡人欣姐


估计是《还珠》看多了。

历史上的那个永琪很得乾隆皇帝看中,一直把他当做接班人培养,二十四岁就被封为和硕荣亲王,堪称记录,可惜他运气不好,第二年,二十五岁的永琪得病死了。留下了一子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多罗荣郡王绵亿,女儿受封固山格格,长大后嫁了个蒙古郡王。

最后乾隆的皇位传给了十五阿哥永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