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我说真话但不违法


请您歇会,波仔来答!

慈禧在历史中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贬义的,但是作为一个掌握清朝政权几十年的一个女人来说 ,就没有一点贡献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有,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的!还是有历史贡献的!

第一:推行洋务运动,富国强兵。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以及和太平军作战过程中,认识到了西式武器的巨大威力,执掌兵权的汉族大臣开始陆续建立一批兵工厂和重工业,开始了洋务运动。而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主的洋务派陆续建立起我国第一批重工业基地,并联合中央的恭亲王奕欣上书清廷,支持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刚发动辛酉政变登上政治舞台的慈禧为了拉拢汉族大臣,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也全力支持洋务运动。

无论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但作为清帝国的实际掌权者,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确实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举动在封建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也体现了慈禧作为帝国掌舵人的魄力与远见。 

第二:重用汉臣。

众所周知,清朝自顺治帝坐镇北京以来,几乎所有帝王的权臣都是八旗子弟。比如说索额图、鳌拜、傅恒、和珅、庆桂和肃顺,即使有备受恩宠的汉臣,那也是汉八旗的旗人,并不是普通汉民。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清廷君主的这种选择性,我们都可以理解,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说当初太平天国在南方势如破竹,曾国藩组织湘军进行对抗。这边八旗子弟节节败退,全靠湘军孤勇撑着。按理说道光帝应该马上重用曾国藩啊,结果他得知湘军的勇猛之后,立马就派了个八旗子弟空降湖南,兼任两湖总督,节制曾国藩,目的已经不言而谕。

直到慈禧掌权,她不管湘军众将领是否是八旗子弟,一视同仁,全部论功行赏,由此走出了一大批汉族重臣和将军,这在清朝开国两百年以来是破天荒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他们封侯拜将、坐拥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清朝自立国以来的官职最高的权臣。

全面放权给汉族大臣(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让他们在大清朝第一次有了统领地方和要害部门的权利,并且同意洋务新政,让清末的政治,经济,军事面貌短暂的焕然一新,当然这主要是汉族大臣的功劳。但如果没有慈禧的首肯,汉族大臣也没有用武之地。正是这些汉族大臣的重用,最终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

第三:实行“新政”,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行政制度的改革。裁撤或合并一些有名无实或职能重复的衙门。创设了一些新的官署,最重要的是将总理衙门改组为外务部,改变了沿袭千余年的传统的六部建置,而且品级高于其他各部。此后还设立了前所未有的商部、巡警部和学部(教育部)。

军事制度的改革。裁汰绿营十分之二三,取消武举,命各省创设武备学堂。设立练兵处,控制各省的新军,光绪三十二年并入陆军部。改革的目标是按西方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新式军队。

教育制度的改革。颁布《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完备的教育法规。学堂有普通学堂和专业学堂。改书院为学堂,命各省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学堂的管理、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完全是从西方引进的。1905年明令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法律制度的改革。中国的法律制度起源甚早,直到清代,还没有适应工商业发展需要的民法和商法。为此,制订了《商会简明章程》、《大清商律》、《公司注册章程》和《矿务章程》等等。同时,参照西方的法律修订了《大清律例》。

慈禧新政,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说,大大超过了被她一手扼杀的,戊戌变法,这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但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仅仅是实行这些新政而不改变国体,是不能使国家富强的。于是,便有了变更国体的议论。而这种议论,也来自地方实力派。

其四: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  

1901年9月4日,出现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鸦片这东西荼毒了人们的心智,无论男女,吸食之后全部精神萎靡不振,每一个人都像是大清朝的一个缩影,毫无生机,慈禧支持禁烟这件事,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明智的!而且她本来就十分厌恶鸦片,以前吸食不过是为了迎合咸丰的爱好罢了,她本人对此深恶痛绝!

另外,慈禧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利用其余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除了兴办女学,还提倡废除延续了近六百年满汉不能通婚的政令以及禁止吸鸦片。

其五:下禁缠足令,兴办女学  

1906年, 慈禧太后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她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使之得以昭雪,赦免经不起严刑拷打、作伪证的小白菜一死,严惩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

之后在慈禧默许之下,全国开办女子学校,教授新学,并逐渐风行于开埠较早之上海、广州等沿海城镇。慈禧之举代表了当年倡导开启中国女学兴办之门先行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普遍为维新派开明官僚与士绅所接受。尽管它与男女平等、妇女彻底解放的距离仍相差甚远,依然与根深蒂固的几千年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相左,受到拥有强大势力封建卫道士的强烈毁谤和抵制,但女子兴学却如同星火燎原般蔓延开来。

最终:

慈禧在破败的清朝晚期,在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历史性的开明决策之后,晚年的慈禧思想慢慢固化,没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管怎样,对于一个封建女性,作出如此决策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历史是无情的,几年之后,清王朝就被革命党人推翻了。铁腕太后的种种努力,都不能挽救清室的覆亡。

关注【波仔谈历史】,讨论中华大地不一样的历史趣闻!


波仔谈历史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臭名昭著的,但是一个历史人物在一定的时期内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慈禧太后的功,也就是对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其一,让新疆没有被分裂势力分裂出去,慈禧太后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要是此时慈禧太后听从了李鸿章的建议,恐怕现在中国的疆域版图不是一只雄鸡,而是一只残鸡,要是新疆没有被收复,则西北门户大开,则中国四面皆受威胁,何谈发展经济。

其二,推行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洋务运动是近现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改革的运动,是一场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维护皇权的改良运动,但是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后,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其三,推行新政,对兵、商、学、官、法等多方面改革,新政对清朝的统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治标不治本。

其四,废除科举制,大力支持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禁鸦片,废除了延续了近六百年的缠足陋习,使女性不在受到压迫。

其五,兴办女学,从这项改革中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有意提高女子的思想文化教育,而且侧面反映出女性的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南柯多萌


慈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一直以来都被大家给忽略了。而说到这个贡献,大家可以想一下身为汉人的袁世凯是如此从一个小兵崛起,最后位极人臣到达可以逼迫清帝退位地步的?除去他自己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什么?历史的进程么?并不是,而是慈禧的重用汉臣。

众所周知,清朝自顺治帝坐镇北京以来,几乎所有帝王的权臣都是八旗子弟。比如说索额图、鳌拜、傅恒、和珅、庆桂和肃顺,即使有备受恩宠的汉臣,那也是汉八旗的旗人,并不是普通汉民。

当然了,虽然很气愤, 但是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清廷君主的这种选择性,我们都可以理解,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说当初太平天国在南方势如破竹,曾国藩组织湘军进行对抗。这边八旗子弟节节败退,全靠湘军孤勇撑着。按理说道光帝应该马上重用曾国藩啊,结果他得知湘军的勇猛之后,立马就派了个八旗子弟空降湖南,兼任两湖总督,节制曾国藩,目的已经不言而誉。

直到慈禧掌权,她不管湘军众将领是否是八旗子弟,一视同仁,全部论功行赏,由此走出了一大批汉族重臣和将军,这在清朝开国两百年以来是破天荒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他们封候拜将、坐拥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清朝自立国以来的官职最高的权臣。

所以我们再回到整个事件……没有慈禧,晚清四大名臣不可能坐到那么高的位置,也就是说李鸿章也许不会这么被重用,那后世就不可能有袁世凯了,更不可能让袁世凯这个汉人有那么大的权力,于是……

这才是慈禧最大的贡献啊,那就是给溥仪留了一个逼迫他退位的汉族权臣。

<strong>


三观粉碎机


慈禧太后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由于她的腐败统治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给中国人民留下百年耻辱的罪魁祸首,千刀万剐都不能消中国人民心头之恨。

如果有人处心积虑的妄图为慈禧评功摆好,那就和为希特勒唱赞歌一样别有用心。



泰山124453211


慈禧太后还是对中国有所贡献:贡献一.支持收复新彊领土,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派以李鸿章为首认为新彊人烟稀少,是一个不毛之地,并应该放弃,当时支持者甚众。一派是以左宗棠为首主张出兵收复新彊,理由是新彊是西北门户,一旦失守,会影响到内地,当时慈禧太后作出了英明决定,支持左宗棠收复新彊,使我们中国地图有了一个大公鸡屁股,如当时慈禧太后支持李鸿章,那大屁股就会在人间蒸发,后果不堪设想!

贡献二.下达了禁缠足谕旨,并得到落实响应,在此之前,前任皇帝也颁布过,收效甚微,但慈禧太后强力支持下,收效甚广,广大妇女欣喜若狂,终于可去缠足之苦,大有重获新生之喜!

贡献三.支持洋务运动,推行新政改革。重用李鸿章和张之洞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的开始。在洋务运动自强成果的支持下,朝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贡献四.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慈禧还利用部份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学堂(今清华大学),利用其余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除了兴办女学,还废除满汉不能通婚的禁令以及禁止吸鴉片!

以上四点就是慈禧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慈禧在历史上的肯定!


张文禅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虽不是皇帝,但实际掌控大清王朝长达47年,慈禧太后没有什么文化,如果说她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一个,那就是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速度。

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主宰国家命运的女性之一,她实际掌控中国长达48年之久,这也是女性当中最长的。慈禧的一生,后人对她的评说可谓是众说纷纭,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慈禧能不能算是政治家。

我觉得慈禧算不上政治家,只能说她拥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为什么这么说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她是如何发迹的。她通过发动“辛酉政变”推翻了八大臣。随后她又免除了曾在“辛酉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今又大权在握的小叔子恭亲王亦忻的所有职务,从而把权利集中在自己的手里。后来,她又亲手选定了光绪、宣统两个儿皇帝,其目的一个是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她好继续她的“垂帘听政”(立完宣统帝她就死了),另一个目的就是用自己的娘家人,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孩子,宣统是慈禧妹妹的孙子。她又通过“戊戌政变”打掉了想削弱皇权的维新派,这样,就把清朝的政权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这些都证明慈禧有着很强的政治手腕和权利欲,也是她能实际控制中国48年的法宝。

那慈禧能得到权利,为什么还不是政治家那?我想,作为政治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有治国安帮的雄才大略,可慈禧那?文化不高、经济、军事等这些治理国家最基本的要素她都没有,在她当权期间,签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镇压了义和团,杀害维新志士,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大清朝气数将尽,而慈禧那,她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她所能做的只是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说,她所担心的不是大清的命运,而是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如果用卖国求荣来形容慈禧的话也绝不过分,我们想想,难道这也是政治家之所为吗?

有人说,慈禧再无能,她活着时大清朝未亡,她死后几年清朝就灭亡了,这证明慈禧应该是个政治家,我觉得不能这样看,她活着时大清是没亡国,那是因为权利高度集中于慈禧一身,她死后权利顿时真空,于是各方面军阀混战,最终导致大清灭亡。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秦朝,秦始皇在世时权利就高度集中在他一个人手里,秦朝也非常强盛,而秦始皇一死,就天下大乱,于是秦朝也很快灭亡了。

政治家不一定有政治手腕,有政治手腕的人不一定是政治家。象秦朝的丞相李斯,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可他的政治手腕却抵不过当时的中车符令赵高,最后反被赵高害死,而赵高虽有很强的政治手腕,并可以指鹿为马,但却无能管理国家,这和慈禧也有着相似之处。

由此可见,政治家兼有政治手腕,就能成就一翻事业,政治家没有政治手腕则难成大器,而有政治手腕而不是政治家的人一旦得逞,那就只会得到四个字——祸国殃民!


骄然


长久以来,我们对慈禧太后的评价都因为她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行为而以负面的评价居多。但是在负面评价居多的慈禧太后身上,我们也要看到她的功绩。没有人是坏得一塌糊涂的,在慈禧太后的身上也是具有一定的闪光点的。

虽然我们常说慈禧太后丧权辱国,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丧权辱国的统治者,中国才得以推动艰难险阻的近代化历程。

事实上,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在这条满是荆棘的道路上,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顽固派的阻拦。以洋务运动为例,兴办洋务是慈禧太后取得政权后支持的第一项重大政治举措。

但是就是这样一项促进中国发展的运动,却遭到了顽固派的阻拦,特别是洋务运动里面的学习西方的主张,更是遭到了顽固派的猛烈抨击。如当时的大学士倭仁强调 “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的方策治国,而且还说:“欲求制胜,必求之忠信之人;欲求自强,必谋之礼仪之士”,一副复古守旧的姿态。面对这些思想守旧的顽固派,正是慈禧太后的力排众议,洋务派的改革才得以维持下去。

1867年的同文馆争论,正是慈禧太后全力支持洋务运动的真实写照。当时因为同文馆之天文算学馆招收科甲正途人员一事引得洋务派与顽固派两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面对这样的争吵,慈禧太后一方面对洋务派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斥责了顽固派说:“朝廷设立同文馆,取用正途学习,原以天文算学为儒者所当知,不得目为机巧。不过借西法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致有碍于人心士习耶?著毋庸议”。正是有了慈禧太后的“保驾护航”,洋务运动才得以顺利地进行。

除了支持洋务派的态度之外,慈禧太后在中国近代化历程当中也有付诸行动。正是在慈禧掌权的这段时间,汉人得到了重用。慈禧太后之前,满清政府的用人制度是“重用满人,防范汉臣”,慈禧一上台之后,改变了之前的这种用人制度。先后重用曾国藩兄弟、李鸿章、左宗棠等汉臣,也正是在这些汉臣的帮助下,国家一度呈现出“中兴”的气象。

派遣留学生与废除科举则是慈禧太后推到近代化的另一手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慈禧太后就同意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计划。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当年出国留学的幼童之一。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因为其“八股取士”的弊端,而导致了知识分子思想僵化。为了适应近代化的人才需求,1905年慈禧太后下令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正是慈禧太后的这一举动促进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

晚年的慈禧太后为了维护满清政府的统治被迫推行宪政改革。1905年,面临国内日渐高涨的政治改革的呼声,慈禧太后派出了五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1906年7月,她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并且表示出极大的变法决心,要求官员认真负责,落实改革方案。

除了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之外,慈禧太后也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古代中国是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正是如此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在慈禧的默许之下,全国各地开办起了多家女子学校,特别是广州、上海等开放时间较早的通商口岸。禁止女子裹脚也是慈禧太后维护女权的一大主张,1906年慈禧太后下令废除在中国延续了近600年的缠足陋习,开解放妇女之先河;并废除了满汉不能通婚的旧政令。

虽然在慈禧的手中,中国丧失了大量的国土。但是她却保住了一块至关重要的领土,那就是新疆。19世纪中后期,沙俄政府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的西北,为了抢占中国西北,沙俄政府暗地里支持阿古柏从事分裂西北边陲。在左宗棠的一再坚持、劝谏之下,慈禧太后将有限的国防军费交付给了左宗棠。最终在左宗棠的率领之下,阿古柏战败,西北地区得以重回华夏。收复新疆,也是慈禧太后身上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煮酒君


慈禧太后其实就是个败家娘们,祸国殃民的老巫婆。

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辛酉政变开始,到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去世,慈禧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

慈禧统治的47年里,使近代中国蒙受了无穷尽的屈辱和苦难。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人却做了三件对中国有贡献的事,这就是人性的复杂!

1、重用汉臣,促使汉族官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登上历史的舞台,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1861年冬,清咸丰十一年,通过政变夺取满清最高权力的慈禧太后,为了尽快剿灭太平天国,以新皇名义颁发了圣旨。

这是一份大胆的地方人事权的任命,看看名单。

两江总督曾国藩、安徽巡抚李续宜、江苏巡抚李鸿章、浙江巡抚左宗棠、江西巡抚沈葆桢、广东巡抚郭嵩焘、湖南巡抚毛鸿宾、湖北巡抚严树森。

清一色的汉臣名将,而且彼此之间关系深厚,打断骨头连着筋,这是汉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掌管地方大权。


2、支持左宗棠,定论“塞防海防并重”的军事发展战略,解决了左公收复新疆的后顾之忧。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鉴于东南海疆有倭国扣边,意图吞并台湾;西北路疆阿古柏建立伪政权,意图分割新疆。

当时满清高层有“海防”、“塞防”、“塞防海防并重”三种策略,而取那种国防策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最终,慈禧定夺选择“塞海并重”的军事战略,支持左宗棠西进收复国土。自此,新疆一百六十多万的领土得以保存。

3、为了挽救清王朝统治,慈禧发动了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

清末新政的推行,可以说是慈禧的间接之功,因为她的主观意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新政的结果完全违背了她的意愿。

新政创建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间反清的最主要军事力量,新学培养的人才也成为反清的先锋,而废除了科举更是让已经开眼看世界的社会精英和清王朝离心离德。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慈禧毕竟是封建统治者,贪图享乐就是她的宗旨,这三大功绩也不是她的主观意识,完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间接影响了历史。

因为自1881年,清光绪七年,东宫慈安死后,慈禧松了一口气,开始成为中外反动势力的代言人。

1885年的中法战争,她支持求和的李鸿章,葬送了中国有可能一战而成强国的可能。

左宗棠语:“越事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

而她默认李鸿章签订的卖国条约、破坏维新变法、扶持义和团引发八国联军侵华等等,考虑的都是她自己。

所以历史对慈禧太后自有定论!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实际控制中国近50年的政治人物,在近代世界风云变幻、各国纷纷赶乘资本主义这趟快车的关键时期,她顽固地维护封建专制,成为近代中国进步的巨大阻碍。



她祸国殃民,屡次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赔款2亿多两白银,帮日本武装了一只强大的军队。1901年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本息9.8亿两,创下了赔款之最,此后清政府基本被西方列强控制。



她残酷镇压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扼杀了戊戌变法,让中国近代丧失了一次追赶西方资本主义的绝佳机会。



戊戌六君子

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她挪用国防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舰队被挪用军费至少800多万两白银,舰队设施长期得不到更新,这成为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她48年的统治生涯中,中国被远远地抛在了世界的后面,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但作为一个影响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人物,我们却无法绕开她。

她始终牢牢控制着整个局面,把那些男人中的精英人物操纵在股掌之间。

她很有胆量。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准备仓皇逃走的时候,她从帷幕后面第一次站出来,冒着违反祖制的巨大危险,极力反对这个懦弱的决定。在满朝王公大臣的惊慌失措之中,足以让满朝大臣蒙羞。

她很有度量。在丈夫死后,她以闪电般的手段,发动宫廷政变,颠覆了由顾命八大臣组成的权力中心。但是,她只杀了为首的3个大臣,对其他人都网开一面,并且当众焚毁了从三大臣家中搜出来的政治信件,从而使大批官员都松了一口气,稳定了局面。


在权力斗争中,她果断冷酷,虽在世界大势前反应迟钝,但却有足够的聪明和手段控制局势,她牢牢掌控大清国48年,但却没有足够的热情和责任感去改变一个国家。起拯救破败帝国的重任。

她支持派出留学生,支持兴办工厂,支持建设新式军队。在她统治的最后10年,她努力地推行政治改革,准备实行的君主立宪,采用的手段也比戊戌变法时更切实有效。如果她遇到的是比较平衡的政治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胜过无数政绩平平的男性皇帝。


灯下话史


慈禧太后最大的贡献是:加速清朝的灭亡,这个小人掌权以后,幕后操纵,网罗亲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任人唯亲,对内残酷镇压,百姓苦不堪言,对外卑躬屈膝,见到洋人腑首贴耳,逆来顺受,让后人一代接一代骂这个谋权篡位的丑恶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