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谥号仁宗的皇帝如此少?

书中有路


仁这个谥号其实是一个中兴词,既有仁爱天下,休养生息之意,也有中庸,守道之意,而谥号又一般由后人追认,都希望能反应出先人的辉煌成就,所以仁字较少!

同时历史上第一个仁宗是汉仁宗刘禅,而他是个亡国之君,显然后代对仁字有所忌讳,用的较少!


世间美好2020


这个谥号不仅仅要体现出这位皇帝生前君临天下的天子气度,同时也根据他一生的政绩。政绩不突出或者一生失误比较多的皇帝就没有谥号。

古代谥号"仁"的皇帝有这么几位:

宋仁宗

【宋仁宗简介】宋仁宗 民族 汉族本名 赵受益即位名 赵祯(立为皇太子时更名)庙号 仁宗谥号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生卒 大中祥符三年(西元1010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嘉佑八年(西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在位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这当然都要归功于宋仁宗的治理有方。

“仁宗”的谥号赵祯当之无愧。

明仁宗

仁宗简介明仁宗(1378~1425)朱高炽,汉族,明成祖长子,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成祖病逝后继位,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个月,于洪熙元年五月暴死,终年48岁。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元仁宗

中文名称:孛儿只斤 爱育黎拔力八达Āyurparibhadra又名: 元仁宗 普颜笃皇帝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元代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1285—1320

元仁宗自小熟对儒家文化有较多的见解,在政治上,他积极推行"以儒治国"政策,民族矛盾得以缓和。

元仁宗也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开明皇帝,“仁”治国家当之无愧!

明仁宗

说到明仁宗可能大多数人不清楚是谁,可是要说到朱高炽相信都听说过,他是朱棣的长子,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不过他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时间。

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为人宽厚,他积极发展生产,使得百姓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他还赦免了许多之前的旧臣罪过,同时平反了多起冤案,给百姓废除苛杂。

由于他为后世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在位的10个月影响了明朝近100年的繁荣。

明仁宗的“仁”字也当仁不让!

西夏仁宗

生平:西夏仁宗名曰李仁孝(1124年-1193年),党项族,西夏第四代帝王西夏崇宗长子,母为汉人,不知名;于1139年即位,时年十六岁。

辽仁宗

辽仁宗耶律夷列是辽德宗耶律大石的儿子,契丹族,为西辽第三任君主。德宗死时尚属幼冲,遵照父亲遗命,由感天皇后萧塔不烟权理国事,改元咸清。七年之后(1151年)感天皇后退位,耶律夷列亲政,改元绍兴,是为西辽仁宗。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




金主ming


中国历史上共有五位皇帝庙号为仁宗,分别是汉仁宗刘禅,宋仁宗赵祯,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嘉庆。

勤政爱民、克己复礼曰“仁”,相对而言谥号是“仁”的帝王都比较注重民生,减轻老百姓负担,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捕风捉影者说


废帝指的是新任皇帝通过非正常手段迫使皇帝退位或禅位,以保全自身性命。死后被当朝着给的谥号,通常都是每个朝代的末帝。例如宋前废帝刘子业,宋后废帝刘昱, 汉废帝刘贺, 汉废帝刘和。末帝其实就是亡国之君。

他们之所以还有谥号只不过是修史时给的封号。一个耻辱的谥号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