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三国之中,有一位比诸葛亮还要高超出一分的传奇人物,他辅佐了三代魏王,到了年迈才释放出自己“埋伏”了几十年的野心,一举灭了曹氏家族,为司马家族的后世子孙们开创了千秋的大好基业。此人就是

司马懿,你说他奸诈,但他并非小人,而且在历经三代君主都为魏国的前途开创前路。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司马懿

司马懿家伙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而且曹丕和曹睿还是很信任司马懿的,临死前还任命其为辅政大臣,就像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一样,这司马懿就相当于是托孤大臣了,试问曹丕托孤司马懿还是情有可原的,这曹叡怎么又托孤司马懿,而恰恰是曹叡的托孤,才让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曹魏才最终改姓司马了。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叡托孤

早在曹操识觉司马懿是一个人才后,便开始重用起他。但曹操生性多疑,便拿杨修与他相互制衡。谋士之言在曹操耳朵里,也只是半信半疑而已。曹操死后,曹丕做了魏王,开始重用起司马懿,司马懿的仕途之路自此坦荡地发展起来。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丕与司马懿剧照

只可惜曹丕寿命不长,建功伟业也不如曹操,在死前给司马懿留下了成为权臣的机会,看护着新主曹叡继续发展魏国,实现统一三国的抱负。

但是这个曹叡比自己的父亲、爷爷还要多疑,所以一开始登基为王,他就利用曹氏宗亲来压制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士族一派。因为宗亲和士族,还有老百姓的阶级关系一直摆不清,所以这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曹丕开始执行新政改革,就从未间断。而司马懿正是其中互相调和的一个人物。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叡与司马懿剧照

更加生性多疑的曹叡,不仅信不过司马懿,也信不过自己的宗亲。对于自己的叔叔、堂兄弟也不敢轻易相信。只可惜这位君王,每天把心计都用在了制衡朝局上,朝外大事在他心里其实是一笔糊涂账。这才让曹叡在制衡之下,还是把军权和政权都落了自己的宗亲和司马懿的手中。

曹叡并不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励精图志,反而经常纵情于声色,身体也不够强健。最后有史料记载,曹叡之所以英年早逝,主要因为过于亏损身体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叡剧照

为什么说曹丕临死前托孤给司马懿是情有可原?因为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司马懿也是曹操的托孤大臣,讲真司马懿只能算是曹操晚年的一个谋士,后来虽然当了丞相军司马,但是曹操帐下那是谋士如雨,不过曹操立曹丕为太子的时,同时司马懿也升为了太子中庶子,职能就是辅佐太子曹丕的。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司马懿

曹叡在眼看着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时,便想要把王位传给别人的事情。曹叡一生也没有留下子嗣,所以他本想把国家交给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兄弟。到最后,却选了一名叫做曹芳的宗亲继承王位。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芳剧照

曹爽、曹宇、夏侯献等宗亲,也顺理成章做了托孤的臣子。曹叡也想继续沿袭之前的制衡之道,便把众多宗亲一致反对,并想要秘密杀害的司马懿也命为辅政大臣,继续与宗亲对抗,用来平衡朝局。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叡与司马懿剧照

而曹丕

四十岁就病死了,临死前曹丕任命了四位辅政大臣:诏令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大家看到没,这四位辅政大臣中,有两位是曹家的血亲,陈群是士族的代表,其实司马懿家也是士族门阀,可以说曹丕就是想让他们四人互相制衡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丕剧照

司马懿就是因为出自太子府,所以在曹丕成魏王甚至是皇帝后,司马懿才得到了重用,才成为了曹魏的重臣,除了司马懿是真的很有才能,就是因为在曹丕眼中司马懿算是他的心腹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丕与司马懿剧照

或许真的是曹操杀人太多,曹叡比曹丕更短命,在其三十六岁时就病死了,曹叡估计自己都没预料到,更巧的是此时的司马懿竟然领军在外,当时司马懿官职是太尉,正率领军队从辽东回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曹叡赶紧急召司马懿入朝,后来就有曹叡托孤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爽

曹睿是没有办法,杀掉司马懿,大将军曹爽一家独大,而且司马懿那么大年纪还领兵在外,没有理由杀他呀,曹睿也就只能让司马懿与曹爽相互制衡,只是没有想到曹爽这个草包根本就玩不过司马懿这老狐狸,曹睿给司马懿选了一个猪一样的对手,对于皇帝来说,他谁也不信,帝王心术就是“左右平衡之术”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曹叡剧照

曹叡却没有想到,生前说誓死效忠曹氏的司马懿,竟在他死后翻了脸。不仅把控了朝中大权,还压制住曹氏的宗亲,使得曹氏家族的族运一落千丈,更是让年弱的魏王曹芳如同傀儡。最后司马懿还是从内拿住了魏国的实权,让自己的儿子们建立了新的王朝。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司马家族剧照

曹丕和曹睿都托孤司马懿,其实是没有做错的,只是司马懿忒能活了,而曹家是一代不如一代呀!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司马懿剧照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是永恒的。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朝之后,再无贵族,或者说人人都是贵族。

我们失去了,一群拥有贵族身份的人;却产生了一片,可以传承智慧的净土。

人人皆可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龙,而其中关键就是——智慧。书本上的、书本外的、帝王将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一本奇书——《智囊全集》。此书为明代冯梦龙所作,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家长在看的同时,孩子也可以跟着一起看,从小接受国学文化的熏陶。

冯梦龙自己也说:“天下无余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上下两侧的人生智慧,只需要79元,便能让你收益终生!

读此书如入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

愿大家在恣情赏鉴之余,都有所斩获,携得几件宝贝归来。

曹叡临终托孤给司马懿,是他做错了还是曹魏气数已尽?39年后魏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