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我能反杀”最后却失败的例子?


史上存在哪些“我可反杀”却还是失败的事例?

所谓成王败寇,历史上曾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战争,有人胜有人败,往往有的将领当时占着巨大优势,论智谋远略,将才精兵,看起来都能“反杀”敌方,可偏偏命中注定他要失败,比如三国的诸葛亮,他数次启动北伐战争,看起来志气满满准备充足,透露着一股我定反杀曹魏的阵势,可惜天不如人愿最后他还是失败了。诸如此类的反杀失败事件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详细说一说。

一:明朝的郑成功曾奉命从瓜州出师,前去拯救大明山河,他在过程中写过一首诗:“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其意思明了,就是要率领十万明兵灭你胡人跟吴人,要把一切抵抗明朝的势力除完,就不信这天下不姓朱。

此诗恢弘霸气,看得出来郑成功定是信心十足一副势必成功的样子,然而事实是,当郑成功带兵重围金陵城之后,形势开始一片大好,收复大半江山在望,在这将要反杀成功的氛围中他就写下了这首诗。结果打脸很快,局势逐渐遭被敌方扭转,其原因跟郑成功多次轻敌有关,所以兵败如山倒,反杀的机会一下就化为了乌有,所以这一次明朝光复战争,郑成功虽获得反杀主动权但最终还是被动失败。

二:北周时期,北齐王高延宗也有过一次反杀机会,假如当时能顺利杀掉周武帝宇文邕的话,或许历史会改写,然而结果是高延宗反杀失败导致国破家亡。

具体是这样,时值平阳战役,北齐军VS北周军,北齐后主高纬先叫高延宗当先锋去开打,结果高延宗抓住了一名北周将领,于是后主高纬就趁着士气大涨,携高延宗一伙带兵冲锋将北周兵杀得节节败退,从而获得大胜,可惜其他的北齐军队都败给了北周。

形势紧迫之下,北齐后主独力难撑就打算撤往晋阳城,这时高延宗觉得是一个绝好的反杀机会,不可错过,于是就请求后主把军队交给他,其很有信心的能反杀成功并一举打败所有敌人,可惜后主不信逐把北齐剩余的军队全撤到了并州。

后主高纬在逃往并州途中,听闻北周大批军队早以集结在并州城下,这才封高延宗为相国跟军事总管,希望他去夺回并州,自己就先另投他路了。这时高延宗还是继续劝说他为了北齐社稷不能走,相信自己一定会反杀成功,可惜高纬始终不听,带着人马就转身逃往邺城去了。而留下来的将士见后主如此窝囊,就强行立高延宗为天子,终于大家才达成统一战线全力去对抗北周。

不久,北齐军把北周军队围在晋阳城,双方大战几番,北齐军高延宗一方顺利胜出,而北周军死伤无数四散逃离。按理说高延宗算是反杀成功了,但事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因为北周武帝还没有死,战事还在继续,然而北齐军这次大胜后就举行庆功宴,酒后众将士全醉的一塌糊涂,这是躲在城里的周武帝就趁机逃了出去,接着跟宇文宪会合重整起鼓返杀回来。

敌兵卷土重来,高延宗的部将们还没酒醒,所以无力组织有效力量抵抗,然而北周军队就轻松的从东门攻入,杀至南门,高延宗逐渐不支,急忙带剩余人马退逃城北,眼看城门被敌兵堵住,高延宗情急之下窜入一户百姓家中躲藏。不久后北周士兵赶来,一下就将他生擒了,所以说高延宗也是一个反杀失败的例子。


猫眼观史


这个问题让李承晚哭出了声。

因为在1953年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之前,被志愿军打出翔的李承晚,真的就认为自己能够反击志愿军收复失地,而且还不依靠美军。

所以,他也哭得特别大声。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在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朝鲜和联合国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较量以及长达一年多的阵地战后,志愿军越打越强,联合国军却越打越没信心。

更尴尬的是因战争的久拖未决,美国不堪重负,除损失了10多万士兵,军费开支达到150亿美元,间接军费开支超过800亿美元,同时美国陆军的1/3,海空军的1/2长期陷于朝鲜战场,使美国没有精力和苏联争夺全球霸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寻求和志愿军停战。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阻碍停战的因素消失,中美终于在4月26日重新坐回谈判桌,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出现久违的曙光。

1953年6月8日,战俘遣返问题终于达成协议,停战前的最后一个议题尘埃落定,停战进入倒计时。

但停战引起了李承晚政府的强烈不满,自己被北朝鲜吊打不说,还被国际社会看不起,更重要的是,他也有统一朝鲜半岛的野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表达对美国不满,李承晚政府在1953年6月18日从战俘营释放2.7万名战俘,战俘遣返再起波澜。

李承晚叫嚣不需要美国,自己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虽然美国挠头,中朝嘲讽,但志愿军还是决定推迟停战,给予李承晚政府以猛烈打击,彻底断绝他们干扰停战的阴谋。

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总部集中了志愿军20兵团4个军(60军、67军、68军、54军),并加强21军,共5个军,分为东、中、西三个集团,在金城地区对韩军首都师、韩3师、韩6师、韩8师,共4个师8个团5.8万人发动猛烈进攻。

由于此时的志愿军早已今非昔比,在兵力上达到了3:1的优势,同时在火炮对比上达到了1.7:1的优势,志愿军共部署了82迫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余门,火力密度达到了苏德战场的标准,给李承晚政府造成空前打击。

虽然部分韩国军队表现得相当英勇,但难以挽救韩国指挥官蹩脚的军事指挥水平。韩国首都师第一团,又称“白虎团”,在韩军中以战斗力强悍著名,但仅一个昼夜,就几乎全军覆没。而志愿军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队的12人小分队,奇袭白虎团消灭200余人己方则无一人伤亡,并缴获了白虎团团旗,再度让韩军蒙受奇耻大辱。

除了几乎消灭白虎团,志愿军还在金城川的其他方向展开猛烈进攻,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志愿军击溃韩军第6师、第8师、第3师,在联合国军全部由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化阵地内推进了9.5公里,创造了战争双方在阵地战阶段推进率的最高纪录。

战至7月16日傍晚,志愿军又向南推进8公里,将韩军全部赶到金城至华川公路以南,全部占领金城地区,将战线拉直,李承晚政府遭遇惨重失败。

虽然李承晚求助美军,很快让志愿军遭到美军反击,但此时的美军停战心切,不愿意继续与志愿军缠斗,战斗至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签字,联合国军虽然先后发起了1000余次反扑,但只夺取了巨室里北山的1个阵地。

至此,志愿军在停战前的最后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在伤亡2.3万余人的情况下,收复土地148平方公里,歼灭韩军及少量联合国军5.2万余人,缴获坦克、自行火炮35辆,各种炮300多门,击落击伤飞机200余架,彻底将上蹿下跳的李承晚打翻在地。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尘埃落定。

向千千万万最可爱的人致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1947年5月13日,国民党整编第74师由于推进过快,在孟良崮陷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野9个纵队的重围。


收到师长张灵甫发来的求援电报,蒋委员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招,既然华野主力全部集中在孟良崮,国军何不来个“中心开花”,趁此机会全歼山东的共军?

此时,集中在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包括汤恩伯,王敬久,欧震3个兵团,一共60个旅,45万人的大军,其中黄百韬,李天霞等10个师可以立即增援张灵甫。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十几万国军两天就可以赶到战场,只要张灵甫能拖住解放军两天时间,山东战场的“剿匪”大业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1947年5月13日,不仅蒋介石,陈诚,顾祝同,汤恩伯,乃至张灵甫本人都是这么考虑的。张灵甫虽然知道74师万不是华野9个纵队的敌手,但自保几天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在之前的涟水等战役中,他也不是没占过华野的便宜,他打心里觉得,陈粟华野没什么了不起的。

陈粟首长在前线

然而张灵甫发现这次低估了粟裕和华野的决心,一方面解放军的攻势过于猛烈,华野这次拿出五个纵队围攻,兵力和火力都占了绝对优势,特别孟良崮几个山头上都是乱石,解放军一发炮弹下去,弹片加碎石都能撂倒一群人,山头上又没有水源,机枪打热了没法冷却,张灵甫发现自己的骄横自负把74师这次真正带进了绝地。

另一方面黄百韬,李天霞这两个队友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增援部队是逐次投入的,根本没什么卵用。当时右翼李天霞的83师一共6个团,1个团在后方,另一个团还跟74师一起被围了,在前线的只有4个团,其中2个团还和解放军持续交火,根本抽不出。而左翼黄百韬一开始也只派了25师一个旅,到了5月15日,李,黄二人在蒋介石,汤恩伯一再严令下把全部家当都压上时,为时已晚。

5月16日中午,74师参谋长魏振钺用报话机呼叫仅一山之隔的黄伯韬25师来援,口气已近哀求:“请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第25师已经攻到距离孟良崮只有5公里的地方,炮弹能够打到孟良崮山头上了,但国军就是打不进去!




蒋委员长中心开花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碰到了粟裕这个狠人,愣是没开出来。74师虽然是个硬核桃,但是华野的老虎钳更硬,华野参加围歼74师的叶飞(开国上将)1纵,陶勇(开国中将)4纵,王必成(开国中将)6纵,王建安(开国上将)8纵,许世友(开国上将)9纵,个个都是嗷嗷叫的虎狼之师,要是孟良崮打不下来,华野就要陷入国军24个师的反包围,所以粟裕也是拼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粟裕有这个胆色,也有这个决心和意志。

5月16日下午,张灵甫给蒋委员长拍发了最后的电报,痛骂李天霞,黄百韬见死不救,并写好了遗书: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趋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蔡)仁杰决战至最后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

最终的结局,5月16日晚上,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74师只坚持了三天就全部被歼灭,黄埔高材生张灵甫被解放军击毙,这让蒋委员长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好几天没有缓过气来。


每日一段历史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副画面。

一个长相英武眉宇间略带稚气的少年,驾驶马车,挥舞长剑,带领一群士兵奋勇冲锋。

  这个少年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君主高贵乡公曹髦。

  曹髦文韬武略,立志干一番大事业,颇有其曾祖曹操的遗风。

  无奈即位以后,司马昭大权独揽,把持朝政,将他架空。

  这是热血少年曹髦所无法容忍的。

  当对司马昭的不满积蓄到极点的时候,曹髦终于爆发了。

  经过一番密谋,他于甘露五年五月初七(260年6月2日),手执长剑,登上马车,率领亲身随从出宫,准备去血洗司马家族。

  在东止车门遭遇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

  看到皇帝御驾亲征,司马伷的兵士吓得四下做鸟兽散。

  这时,司马昭的铁杆,一代丑后贾南风的父亲中护军贾充闻讯赶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

  曹髦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叛军胆战心惊,想要退缩。

  眼看就要失败,成济问贾充说:“情况不妙,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贾充高声道:“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

  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

  踌躇满志,一朝身亡,曹髦死得可敬!时年尚不满二十岁。





道乎


当然是著名的东山岛保卫战了,这场战役就是国民党“我能反杀”最后失败最经典的代表!

那我们就分析一下,为什么把这场战役来作为典型。

抗美援朝刚刚结束,我军正是战后疲乏阶段。

1953年,我军在朝鲜半岛抵抗联合部队取得重大胜利,维护了我国周边地域的安定团结,但也损失巨大。

我国赴朝鲜志愿军伤亡人数达四十多万,经济损失有60个亿。这个数字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在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我国元气大伤。

▲东山岛保卫战

这正是同年的七月份,国民党部队发起反攻,在福建东山岛登陆,意图以此为根据,扩散至全国。

这个时候,我军刚刚经过一次大的战役,对于国民党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国民党事先做了充分准备

早在战役爆发的前几个月,任职金门防卫司令的胡琏就已经接到指示,严密探查我军在福建沿海的军事部署。

▲胡琏

那个时候,国民党的侦察机、侦查舰队一批批地徘徊在我国沿海,探查周边地区所有的军事部署、战略防御力量。甚至抓捕了大量出海渔民,逼迫他们交代自己的所见所闻,当时被抓的渔民就有二百多人。

在掌握了大量信息后,国民党火速建立武装指挥部,并聘请多位美国高级军事顾问,就作战计划进行周密的商榷,最终敲定在福建的东山岛登陆。

▲美国顾问训练部队

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军队进入紧急战略部署,胡琏亲自坐镇,指挥、观摩了多次偷袭演练与登陆演练。

国民党偷袭部队数量多于我军

根据此次的战役记录,国民党军队共计一万三少余人,出动军舰13艘、空军有三个大队一个中队、两个中队的伞兵和数十驾战斗机。

而解放军的防御力量只有一个连的兵力,与对方的战斗机、军舰想必自然是处于弱势。


▲东山岛保卫战老照片



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我军明显是打不过国民党偷袭部队的。

凡事都有然而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上演了一场“我能反杀”却最后失败的战役。

战斗打响之后,我国解放军战士做了殊死抵抗,凭借着区区一个连的兵力抵抗了国民党军队飞机、大炮的二十多个小时、18次的进攻,最终等来了援助部队。

▲东山岛保卫战老照片

这场战役的结果就是解放军取得胜利,粉碎了国民党重返大陆的不正之心,取得了我国东南沿海的长治久安。

毛主席曾评价这场战役“东山岛保卫战的胜利,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而是全国的胜利!”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我能反杀”最后却失败的经典例子。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兴趣,欢迎评论点赞或关注,不胜荣幸!

土豆夜谈


在整个事件中,曹爽手握皇帝曹芳这张王牌,又有近十万精兵可以调遣,最终却选择举手投降,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而当时对手司马懿,只有老弱残兵三千多,再加上司马师养的死士两三千,顶多不过六千人马,却能夺权成功,估计要是魏武帝知道了,棺材板都要按不住跳出来骂曹爽。



公元249年,曹爽兄弟同少帝曹芳去高平陵扫墓,随后司马懿以后郭太后的名义,发动兵变控制了洛阳,他一面数说曹爽的罪恶,一面派尚书陈泰等人劝降,还指着洛水发誓,只是要夺去曹爽的官职,并不加害。


事发同时曹爽的“智囊”桓范给他出主意,可以把皇帝带到许昌,然后征调四方兵马勤王,讨伐司马懿,桓范又有大司农的印章,可以调集粮草,这样就万无一失了。这个计策是很高明的,可是曹爽默不作声,犹豫不决,想了一夜,最后做了一个草包似的决定,他把刀往地上一扔说道,即使投降了,也不失为富家翁。气的是桓范哭着说,曹子丹这样的英雄人物,怎么生下这样蠢猪般的儿子!

曹爽交出将印,众军一哄而散,最终曹爽兄弟被司马懿清算,灭了三族,曹家的天下也就归了司马氏。


剑胆琴心01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我家乡山东的孟良崮战役了。在这场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成功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立下了大功,同时揭示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与腐朽不堪。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讲吧。

一、张灵甫的战略意图

当时国民党撕破和平协议,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进行了进攻。当时整编74师作为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师、全美械师,可以说是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其中整编74师的师长张灵甫更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悍将。

面对着这一帮骄兵悍将,陈毅和粟裕决定给这帮人一个沉重打击。

张灵甫刚开始的想法是很好的,他想要来一个中心开花战略,即以自己为中心,然后引诱华东野战军包围他,然后再让其余国民党军队包围华东野战军,最终来一个反包围,整个吞掉华东野战军。因此张灵甫不惜拿自己当诱饵来进行这个“反杀”战略。

如果这个战略成功的话,华东野战军很有可能陷入危机之中。

二、战争进程

张灵甫的军队撤退到了孟良崮之后,随后被华东野战军包围。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和顾祝同决定让74师坚守,然后调动其余部队与华东野战军决战。

此时国民党调动了十个整编师的兵力对华东野战军进行反包围,张灵甫也在山上坚守,一方面请求空投支援,一方面进行坚守。

这时候华东野战军的局势有多紧张呢?内有张灵甫的实力强大的三万人军队,外有蒋介石的十个整编师的支援,这些军队有的距离孟良崮一到两天的路程,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公里。因此陈毅粟裕下令迅速猛攻消灭74师。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甚至包围圈内外的国民党军队可以互相看见,因此战局可以说是千钧一发。但是说实话,其中大部分的国民党军队并不团结,而是拖延时间,减少自身伤亡。

我记得在一部电影里演,张灵甫的通讯兵给别的部队打电话说:“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然后别的部队说:“你再等等,我们快到了。”但是一直到战斗最后还是没到。

经过了艰苦的战斗,最终我们赶在了国民党军队突破包围圈之前消灭了74师,并且击毙了师长张灵甫。

张灵甫以自身为诱饵想要进行反杀的策略就此失败。这场战斗使得国民党在态势上处于不利地位,后面只得结束了对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懵逼的肯尼迪

话说1961年的时候,刚上任没几天的肯尼迪总统就被中情局头目艾伦·杜勒斯给堵在办公室里了。额.....别误会,老杜这种层次的流氓是不搞“下班你别走”这套业务的,他见肯尼主要是问还要不要搞古巴。

肯尼迪自然是一脸懵逼的,俺们为啥要搞古巴?老杜神秘兮兮的表示这是前任大统领艾森豪威尔特批的秘密计划,古巴那边卡斯特罗不是闹的很凶嘛,他们有一批人跑到咱们这了,老艾让我们秘密训练一下,训练完了就放回古巴反杀。

现在全部训练已经完成,足足一个旅1700人的精锐战士,只要你大手一挥,分分钟就搞定那个跪舔毛熊的混蛋。肯尼迪能当总统自然不是白痴,他表示这个事情靠谱吗?你得详细跟我说说,于是老杜给他罗列以下极其靠谱的理由:

  1. 古巴是中情局一手训练的精锐战士,且全套美式装备,个个以一当十。

  2. 反杀登陆点猪湾地处无人区,全占领了卡斯特罗也不知道。

  3. 古巴国内至少有25%的人口对现实不满,一旦开战肯定支持起义。

  4. 咱们已经把古巴的机场全炸了,卡斯特罗手里一架飞机都没了,随便咱们空中进出。

  5. 就算以上都无效,只要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俺们就可以外交支持,随即直接武力干涉,谁也说不啥。

然而肯尼迪还是觉得有点不靠谱,表示自己需要考虑一下。老杜一看利诱不成,那就只能威胁了,他告诉肯尼迪,你要是不同意,那古巴的流亡者就会在美国四处游行抗议,你不支持民主自由的名声也落实了,四年以后再选举嘛~~嘿嘿~~~

没有告诉总统的话

无奈之下肯尼迪只好批准了这次行动,但在未来他无数次表示,我真傻,真的,我居然傻到相信中情局那群白痴,我居然傻到相信老杜那个二货.......

老杜没告诉他的第一件事儿是古巴旅虽然有1700人,但真正能称作士兵的不到200人,其他都是记者、律师、农民、老师、技工之类的职业,战斗力根本就是个笑话。而且中情局是两边忽悠,那边告诉肯尼迪他们是精锐,这边告诉古巴旅后边还有几万援军,其实连毛都没有。

老杜没告诉他的第二件事儿是古巴的机场确实被炸了,但卡斯特罗手里还有12架飞机,而且卡斯特罗有大量的坦克。当然这事儿可能老杜自己都不晓得,他也是被下边的情报官给忽悠了。

老杜没告诉他的第三件事儿是中情局觉得此行意义重大,为了宣传自己光伟正的形象,他们提前请了包装公司。对!你没看错,就是包装公司!他们已经发布新闻“未来几小时古巴将有大事儿发生”

老杜没告诉他的第四件事儿是在美的流亡者喜欢玩广播电台发布消息,可是他们搞错了波段,全美所有电台都能收到即时信息,只有在海上漂了两个礼拜的古巴旅收不到任何消息。

老杜没告诉他的第五件事儿是为了方便,古巴旅把所有的弹药、油料、医疗物资、食品都集中在两条船上,一条叫“里奥”,另一条叫“卡里贝”,这个消息通过广播也传了出去。

到底谁是猪?

到了4月17日古巴旅先头部队冲向猪湾无人区时,指挥官埃尼多·奥利瓦当场斯巴达,这尼玛明明是个海上公园!哪个孙子是说是无人区的?另外今天貌似还是周末,满海滩全是游客!这尼玛还秘密登陆个球啊!?

然后本应全军覆没的古巴空军直接精准袭击了海上运弹药那两条船,倒霉的古巴旅瞬间从正规军变成游击队,子弹都得数着打。更尼玛坑的是叛军的飞机一路盯着防空炮火死命空投了140多人后才发现,是被自己的地面部队打的......

中情局一看情况不好,第二天赶紧派了4架B-26去策应一下,整个猪湾事件最神奇的一幕随即发生了。飞行员和古巴旅约定了一个时间汇合,飞机给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地面部队掩护飞机的安全。

然而当老美的飞机到达猪湾时,迎接他们的全是卡斯特罗的防空炮和攻击机,三下五除二的就被打下来两架。飞机挂掉一小时后埃尼多·奥利瓦带着古巴旅来到海滩,我擦!说好的空中支援呢?为毛鬼影子都看不见?

其实这事情也挺简单的,还是中情局那群傻货的锅,美国和古巴是有一个小时的时差的,他们没给飞行员调时钟。于是飞行员按美国时间到达了猪湾,而埃尼多·奥利瓦是按古巴时间去的........

外交风云

这边卡斯特罗也没闲着,4月17号当天就闹上联合国,老美不是人啊!公然入侵主权国家啊!还有没有人管啦?没人管我可骂娘啦!美国的外交官赶紧给中情局打电话,你们玩这么大倒是提前告诉我们一声啊!我们提前准备也免得外交被动啊!

老杜这时候又来一手神操作,保密意识必须有!对自己人也一样!玩什么了?俺们现在在布吉岛呢啊!啥?古巴?那是下一步要搞的,现在还没腾出手呢!等我们把这边处理完就回去收拾他们!不是!这事儿真不是咱们干的!

外交官一听这话放心了!得嘞!不是咱们干的就好!转头回到联合国大厦,这事跟咱们没关系!卡斯特罗你丫别胡乱攀咬!别以为和毛熊混我们就不敢动你!别看你今天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卡斯特罗邪魅一笑,以为我没证据是吧?行!给你证据!诸位请看!这是叛军使用的飞机,已经被我们击落并俘获。请问这种型号的飞机美国外销吗?是不是一直自用来着?你还能说美国没参与这事儿?

围观毛熊、兔子、法鸡全都嘿嘿怪笑,一脸意味深长的看着外交官,鹰哥啊!这活儿干的忒糙了点吧?搞事情就搞事情呗,留这么大一个家伙在别人家,你是生怕咱们不知道呗?再说你搞成了也行,那一千多号人可别被小卡给活捉了,不好收场啊!


事实上这个提醒已经太晚了,那千把人总共也没跑多少,几乎全被古巴活捉了。可怜的古巴流亡者,以为抱上一条黄金大腿可以轻松反杀,没想到把自己给坑了个臭死。他们也只能仰天长叹,美爹不靠谱起来简直不是人......


历史吐槽机


1949年6月,刚刚完成整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准备发起解放大西北的战役。盘踞大西北陕、甘、青、宁、新五省的是以胡宗南为首的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和宁夏、青海的地方军阀马鸿逵、马步芳等部,总兵力约30余万人。

而第一野战军总兵力虽然近40万,但是所属第18、19兵团近20万人仍然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向陕西开进途中,而在西北的解放军各部正规军部队只有第1、2兵团总共不过15万人,而且兵力分散。

于是,马步芳变向蒋介石请命集中二马的部队与胡宗南合力趁着解放军主力尚未集结完毕突然发起全面攻击,一举拿下刚刚被解放军占领的咸阳和西安,然后越过泾河在三原以北与第一野战军决战。

于是,青马(即马步芳)部的第82、129军约4万人组成陇东兵团,由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指挥,沿着兰州至西安公路向咸阳进军;宁马(即马鸿逵)部第11、81、128军约4万人组成宁夏兵团,由马鸿逵之子马敦静指挥,随后跟进;青马部的119军作为陇南兵团集结于千阳、陇县,待命出击。胡宗南部第18兵团4个军配合作战。以上胡马各部统由马继援指挥。

面对来势汹汹的胡马大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一面部署现有部队阻击,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一面命令第18、19兵团加快开进速度,力争将远离巢穴、深入关中平原的胡马军歼灭。

胡马三方对这一仗可以说是志在必得,特别是前敌总指挥马继援,在发现解放军各部后退时,误以为是怯战而退,于是指挥所部陇东兵团全力向咸阳、西安方向攻击前进。马继援亲自率领3个师打头阵,直扑咸阳。当兵临咸阳城郊时,马继援兴奋的对部下说:“3个钟头到西安城里吃饺子。”此时,胡宗南部的一个师也开到西安城郊的大雁塔附近,其余各部也都在迅速推进中,在他们看来,咸阳和西安已经在掌握之中了。

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解放军的实力!

就在马继援抵达到咸阳前,解放军第18兵团的第61军已经先他一步赶到,并且构筑好了阵地,严阵以待。而坚守咸阳的是第61军的181师,这个师前身是当年中原突围时的皮定均旅,解放太原时时尖刀部队,现在齐装满员,总兵力在1万人以上,不可一世的马继援碰到这个王牌师,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马继援原来想着3个小时拿下咸阳城,结果厮杀了13个小时,马家军在咸阳城下丢下大批尸体,咸阳城依旧岿然不动。而解放军第18、19兵团已经全部到达指定地域,第1、2兵团各军也都集结完毕,数十万大军马上要开始对深入关中腹地的胡马军实施一场围歼战了。

就在马继援受阻咸阳城下时,宁马部队组成的宁夏兵团见势不妙,先是停止前进,然后干脆调头撤退。胡宗南发现解放军大部队抵达后,匆忙下令推进至咸阳和西安的部队迅速收缩至原防地。马继援见胡宗南和马敦静都溜了,自然不敢去招惹解放军找抽,随即收兵而还。

这样一来,胡马联手制定的反扑咸阳、西安的企图就以失败而告终。


大将军威武K


首推日本!

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岛之战

地点:中途岛

交战双方:美国、日本

战役白描:

  • 顺风浪

一开始,日军以绝对优势兵力进攻中途岛,因为实力超强,故而信心膨胀,认为区区美军菜鸟,不在话下。

开打以后,果然‘不出所料’。

美军各种老爷机飞蛾扑火过来挨揍,全部有来无回,坠入太平洋海底。

战役看起来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谁知。

美军一支轰炸机编队突然在高空突袭,精锐的日本海军猝不及防。

四艘航母短时间内毁了三艘,只有一艘航母幸存!

日军从绝对优势变成以寡敌众。

  • 逆风狂

日方唯一幸存的飞龙航母毫无惧色,也许是为了报仇,也许是自信……

竟然敢单枪匹马的挑战三艘美军航母!

当然。

似乎也有威力。

不久就击伤了一艘美军航母。

过段时间,‘再次’击伤美军一艘航母!

此时。

指挥官山口,喜出望外。

觉得现在双方实力对比是一比一,完全可以反败为胜!

  • 现实残忍

当然。

山口的错觉终究是错觉。

因为美军修复工作比较出色,日军两次击伤的是同一艘航母。

等山口美滋滋准备反败为胜时……

美军的轰炸机盘旋而至,飞龙航母瞬间被击毁。

此战。

日军以失败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