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当中,爸爸和妈妈对于宝宝的亲密,其实宝宝是会有不同的反应的。那么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会有何不同的反应呢?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么一个视频。一个大概一岁的宝宝躺在床上。首先是妈妈凑近宝宝亲宝宝的脸颊。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宝宝感受到妈妈在亲自己,对自己的亲密笑的可开心了,一边笑一边双手双脚还在扑腾,全身都在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然后便是爸爸开始亲宝宝。宝宝对于爸爸亲自己可以说是表现得“呆若木鸡”了。爸爸不停地亲宝宝的脸颊,宝宝都没有什么反应,就这么呆呆地直视前方。宝宝对于爸爸妈妈的反应截然不同。

憋屈的爸爸只能自己制造“晃动”,实际上宝宝连动的兴趣都没有,可以说这个爸爸很心酸,很卑微了。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网友A表示:这位爸爸实在是太憋屈了,有苦说不出啊!

网友B表示:宝宝明显更喜欢妈妈的亲近,对爸爸的亲近不“嫌弃”就不错了!这娃太精了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疑惑,明显在视频当中的一岁宝宝跟妈妈更加亲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宝宝出生以后,宝宝的喂奶,哄睡等一系列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妈妈的细心照料。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宝宝和妈妈逐渐建立了一种依恋的关系。

所以宝宝对妈妈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感。如果宝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找妈妈。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尽管在生活中爷爷奶奶和爸爸在与宝宝玩耍时,宝宝也会感到很开心,但是一旦不开心了,第一个找的还会是妈妈。

同样的道理,如果妈妈的陪伴很少,特别是一些如哄睡,喂奶等行为很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和你不是很亲近,因为他此时他对妈妈的概念,就是能陪他和对他做这些事情的人。

相信宝宝对妈妈的亲近是很多妈妈们会很开心的事情,但也不排除有一些宝宝和妈妈不亲近。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1. 给宝宝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更多强调的是情感上的共鸣。在宝宝成长的过程当中,妈妈要不断学会给宝宝一些新的刺激,在宝宝接触到不同的事物后,发展的才能更加全面。

而在陪伴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宝宝精神上的共鸣,而不是各玩各的这种无意义的陪伴。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2. 积极回应孩子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表扬时,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和妈妈说自己的喜悦,而这个时候妈妈要真诚的夸赞一下孩子,给孩子最积极的肯定的回应。受到妈妈肯定回应的孩子,也会从心底里更加愿意和妈妈分享自己的喜悦了。

3. 不要强制孩子与谁亲近

在和谁更亲近这件事情上,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如果父母哪一方想要孩子与自己更加亲近的话,就要从日常生活中更加用心了,想办法去拉近彼此的关系,不断的抱怨是不起作用的。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妈妈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忙而将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带,那么其实是会拉远孩子和妈妈的心理距离的。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其实是具有“母亲印刻期”的。

所谓“母亲印刻期”,实际上是母子依恋期。刚出生的宝宝具有一种能够凭借气味和声音就能找到妈妈的本能,而妈妈是他们与世界建立的第一个亲密的联系。

妈妈和爸爸轮流亲孩子,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网友:爸爸太憋屈了

在这个时间段,妈妈们要尽可能地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如果母子依恋期这个时间段孩子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那么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那么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家的孩子一开始跟谁亲?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