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人们都很看重成王败寇,到如今,我们是否应该推崇?

肖尘


从历史到现在人们都很重视成王败寇,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所写,我们所学的历史也由前人所撰写,不一定百分之百是历史事实,我们追求成功,但更应该推崇不以成败论英雄!胜,不一定王,败,亦不一定是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楚霸王项羽,原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期末随叔父项梁举兵反抗暴秦,在其叔父战死后,他率领部队于巨鹿击败章邯、王离率领的20万秦军主力,秦国灭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分封天下诸侯,共计分十八个诸侯王,而刘备得汉王也是项羽在此时所封!在楚汉战争前期,项羽雅制着刘邦吊打,后因部下叛变和自己的性格原因,被汉军所败,在乌江边自刎而死!死后,其名位后世所传颂,虽败亦英雄!历代文人墨客写过许多追念项羽的诗词,而他的英勇也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匡扶汉室,诸葛亮跟随刘备一生戎马,助刘备谋取荆州,联合东吴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谋取益州,夺取汉中,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受托辅佐后主刘禅,诸葛亮事事亲为,整治内务,征南蛮,六出岐山北伐中原,为蜀汉的事业鞠躬尽瘁,最后累死在军中,带着遗憾离世,享年53岁!而在诸葛亮死后30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伐蜀,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诸葛亮一生在为匡扶汉室奋斗,至死也没完成夙愿,更甚蜀国在其死后30年灭亡!诸葛亮为后世所尊崇,被视为智慧的化身、忠诚的楷模!虽败亦英雄,流芳千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江西吉州人,宋末文学家、政治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南宋末年,蒙古虎视中原,1259年,元朝军队开始攻打南宋,到1278年十二月,因叛徒出卖,文天祥被俘!被俘之后,他多次试图自杀,结果未死!后忽必烈多次召降文天祥,他誓死不从,最后从容就义,就在他被捕之前,他的母亲和他唯一的儿子死于瘟疫!

文天祥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撑起了南宋的半边天,奈何大势已去,最后失败,但他败的正气凌然、也荡气回肠!

人往往看重结果,却不会去重视过程!成和败只是结果,过程更加重要!人都拼命想成功,但我们更应该推崇不以成败论英雄!


小任谈史


成王败寇释义: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现在最好是不推崇,我举一个二战的例子好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菲律宾战役: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该战役起止时间为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晋升为上校并前往法国参战。1919年6月,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二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对日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952年,参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但未胜出。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

一个战争的失败的责任和成功荣耀不能全在一个将领,应该是一个团队,应该分析天时、地利、人和。


大忙人生


我是闲谈趣史,我来回答

首先成王败寇只是说明了两者的最后社会地位,跟是否受有没有人崇拜是没有关系的,不然现在怎么还会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呢,有可取之处的并非只有胜者,我们就以三国为例,刘备从他的一无所有发展到能和曹操,孙权等大势力一起并成为三国鼎立,你能说他没能力吗?虽然到最后也被吞并,你能说他不是大英雄吗? 曹操虽说有上层官宦背景 , 孙权的基础相对的要好点 ,但最后他们都是败者,你能说他们没有人崇拜吗?尤其是曹操被后世称为一代枭雄。

反观司马懿在平定公孙渊的战役中,城破后、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目的只是显耀武功、震慑他方,最后完成统一,建立了西晋王朝。

其实成王败寇在后世之中,多是对胜者极尽美化,这使得胜者的肆意杀戮行为也成为了一种正当行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成王之后施仁政才是功,不施仁政他的胜利算什么?什么也不是,只有杀戮。

现在的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成功。那失败的人怎么办呢?就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成为败者为寇,但是谁都不想在最底层,谁都想成功,甚至到了毫无廉耻,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使自己称为王者,因为成功了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这不是我们现在社会需要的主流价值观,我们要遵循我们古代圣人的话,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是闲谈趣史,喜欢历史的可以关注我!!


闲谈趣史


成王败寇是有特指的,也须具体分析。如历史的朝代更替,前者总是由胜利者最终沦为失败者,每一个新朝并未将前朝视为寇,而且还要用正规的称呼为其修史。隔朝、隔代对有大功者还会尊崇、效仿。但在抛开旧有的正统观念,在乱世,如战国、三国、民国在权力的激烈争夺中,其斗争有时必是你死我活的,互相各攻击对方为“寇”“匪”“贼”,这是斗争的必然。最终的结局也必然是一胜一败。但此时的斗争并末结束(特别是近现代因有外部势力的干予),失败者并不甘心。又因斗争的存在,短时期对方的贬称还会存在,随历史的远去也自然会逐渐淡然、客观……。此说在评判历史时演成了一种叫法,甚至多是为失败者争点心理上的平衡。不过结局无法改变,无奈己退出历史舞台即便有其後遗也不会是主角了。


昆仑139100429


不是人们看重吧,是历史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这样。人们只不过是遵循了自然规律而已。

用老子的话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也就是达尔文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试想,人类能够延续至今,还不是因为适应了环境,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了下来?

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不都是因为那颗精子在几亿颗精子中脱颖而出?

不要愤青,支撑这个社会运转的就是这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吧。



老贾先声


别说历史,什么时候都是。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要有心机、有城府的人不说透罢了。其实每个人心里像明镜似的


罗萧弋


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创基业难守祖业更难,种东西容易管理得果实难,生小孩难把小孩养大成栋梁之材更难,历史上人们虽然看重成王败寇,但如秦朝虽一统中国为王,但因法刑太重在马上得天下,却没有好好下马守天下,终为大汉所取代守成,历史上短命的王朝,暴富的商家一朝彻贫,都在给现代的有志有智有良知的想当领头羊的懂事长们以惊醒,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穷则思变的易论更让现代人不单单看重一时的成王败冠。


青枣叶


历史定律是:民主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追求民主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这时候就不能以成王败寇论。


學會敬畏


成王败寇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提现 我们自古以来都尊重强者 成者王侯 败者寇 成功了你就对的,失败了你再有理有据你也是错的,昔日楚汉争雄 霸王项羽乌江自刎 已经诠释了成王败寇这个词的含义 在乱世人们可以说为了成功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道德人伦 在成功面前都要让路 但是在当下这种和平年代 成王败寇不值得推崇 现在大部分人所认为的成功是什么?有钱有房有车有女人 这是成功 这里面钱是首位 所以当下极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是 有钱就是成功 怎么才能有钱呢?是不是为了挣钱可以干坏事 干违法的事!这种价值观很有问题 就拿当下来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坚强的和冠状病毒做斗争的时候 有些人在做什么 一颗白菜卖60 一个口罩好几百!这些人就是典型的以金钱为成功为奋斗目标为标杆的那部分人 他们眼里没有同情 没有怜悯 没有良知 他们看到的只有钱 国难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 ,,撤的有点远了 凡此种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成王败寇这种价值观不适用于现在更不值得推崇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