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谁更厉害呢?

浅笑心柔44801


周瑜是将孔明是相,没什么可比的,但是因为有人总是拿二者做比较,罗贯中故意抹黑周公瑾神话诸葛亮,甚至将赤壁之战的功劳给了诸葛亮,还硬给周瑜安上一个心胸狭窄的罪名,让周瑜遗臭万年。这对一个心胸宽广有江佐之才的周郎是不公平的!

赤壁之战这场名垂千古的战役是史上少见的以弱胜强的逆风翻盘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周瑜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借东风纯属捏造!周瑜跟随孙策多年征战,他为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百战百胜。孙权曾说:没有周公瑾我是做不了这个皇帝的,可见周瑜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诸葛亮一生并没有太大的功绩,他在演义里的功绩都是罗贯中给他打出来的,空城计更是孔明的粉丝捏造出来的,我们伟大的毛大大曾点评“诸葛亮北伐失败是战略失误造成的”可见孔明的军事才能确实不怎么样。他六次北伐皆无功而返,使蜀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处境,人力物力皆用尽了。能显示诸葛亮谋略的只有隆中对,但是攻取川蜀却是刘备和法正一些人夺得的,论言辩无人能及诸葛亮,论军事才能,谋略他太弱了!





凌风录


你好,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我个人认为这两个人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不能统一而论。

如果综合来看,那么诸葛亮胜周瑜的地方是因为诸葛亮大度,并且诸葛亮更有耐心。

首先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短板,在诸葛亮的整个生涯里他最厉害的地方是有远见并且有计谋,但是在军事战斗中的才能并不很凸显,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周瑜强的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展示出来的军事才能,那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且周瑜为孙策打下了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诸葛亮军事才能相比于其他人虽然很强,但是和周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在用人方面,我个人觉得周瑜也比诸葛亮强。在茱萸任职期间,可以说她为孙策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成才,并且在推荐这些人的时候都说比自己强于十倍,而且在赤壁之战以及大多数战役中都听取了下属的意见,和曹操颇为相似,但是诸葛亮不同,诸葛亮一生非常谨慎,无论是打仗还是用人都是这样,他大权独揽并且功利心贼强。导致在诸葛亮死后,蜀国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没有能够帮助蜀国脱离困境的人。

但是归根结底,诸葛亮的心胸气度以及诸葛亮的心机都要比周瑜多很多,所以周瑜虽然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在这方面比不过诸葛亮。最后无奈英雄凋零。





5千年中华历史


周瑜的军事生涯极其辉煌,十六七岁便带部追随孙策转斗江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二十四岁时便成为东吴军中第一的人物,压了程普、黄盖等一干老将一筹。三十三岁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周瑜更是率领三万精兵火烧赤壁,亲手砸碎了曹丞相一统天下的美梦。之后更是为了东吴亲临战阵,不幸被流矢射中。而受伤后的周瑜没有选择静养,而是想抓住东吴难得的战略发展期进行拓张,忧心国事而忘身,最后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是一个天才型的统帅,他的军事才能在三国众多名将中可以排在前三位。可惜英年早逝,不然能够取得更大的军事成就。但即便是周瑜短暂军事生涯中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视的,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宋朝武庙七十二将中,周瑜都赫然在列。

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比不上周瑜的,诸葛亮是一个勤奋型的统帅,他的军事特点是阵法精妙、军事器械设计巧妙、军法严正并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能调动优势资源用于北伐战争。但是临敌应变、料敌于先非其所长。

做个比喻,周瑜是一个天赋超群的学生,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很好。而诸葛亮是一个天赋平平但是学习方法很好自身也很勤奋的学生,他会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但是他也能做到哪些天才能做的事。

就军事成就来说诸葛亮和周瑜是各有千秋的,而单论军事才能周瑜更胜一筹。


三三手工


订阅

周瑜的军事生涯极其辉煌,十六七岁便带部追随孙策转斗江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二十四岁时便成为东吴军中第一的人物,压了程普、黄盖等一干老将一筹。三十三岁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周瑜更是率领三万精兵火烧赤壁,亲手砸碎了曹丞相一统天下的美梦。之后更是为了东吴亲临战阵,不幸被流矢射中。而受伤后的周瑜没有选择静养,而是想抓住东吴难得的战略发展期进行拓张,忧心国事而忘身,最后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是一个天才型的统帅,他的军事才能在三国众多名将中可以排在前三位。可惜英年早逝,不然能够取得更大的军事成就。但即便是周瑜短暂军事生涯中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视的,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宋朝武庙七十二将中,周瑜都赫然在列。

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比不上周瑜的,诸葛亮是一个勤奋型的统帅,他的军事特点是阵法精妙、军事器械设计巧妙、军法严正并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能调动优势资源用于北伐战争。但是临敌应变、料敌于先非其所长。

做个比喻,周瑜是一个天赋超群的学生,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很好。而诸葛亮是一个天赋平平但是学习方法很好自身也很勤奋的学生,他会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但是他也能做到哪些天才能做的事。

就军事成就来说诸葛亮和周瑜是各有千秋的,而单论军事才能周瑜更胜一筹。


云暗雪山


他两个应该是不太好比较的,因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周瑜,我们大部分对他们的理解都基于《三国演义》上的,而三国又过于对诸葛亮吹捧,周瑜本人也是很厉害的更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对吴国发展做出来不少贡献,而诸葛亮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上那么厉害,但也是一个合格的丞相,对蜀汉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我个人觉得诸葛亮更牛些


指尖遗落旧时记忆


从历史上讲,周瑜比诸葛亮更完美。

先说史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诸葛亮是治理国家的“良才”,仅次于管仲、萧何这样的人物(注意这两个人都是搞内政的,军事方面均不行),但是他(诸葛亮)连年动众征战,不能取得功绩,是因为将兵应变,不是他的长处啊!

同样是《三国志》,其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意思说,周瑜雅量高致、心胸宽广,做事英明决断,与众不同,实在是“奇才”一个啊!

诸葛与周瑜,一个“良才”,一个“奇才”,高下立见。

再说心胸。说周瑜心胸狭窄的完全是被《三国演义》误导了。说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周瑜年纪轻轻就做了东吴大都督,以程普为代表的老将不服,甚至都督点将的时候并不亲自到场。但是后来,他们却成了好朋友。“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是程普的原话。试问如果周瑜气量狭小的话,他怎么能容得下先前倨傲无比的程普呢?东吴的许多名臣,如鲁肃、诸葛瑾等都是周瑜推荐给孙氏的,临死,他还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大都督之位(鲁肃的史评也是“奇才”,不是演义里那个被诸葛亮耍得团团转的“老实人”哦!)他要是气量狭小,不怕这些人抢了他的风头么?

反观诸葛亮,把持蜀汉朝政多年,他一死,蜀国几乎无人可用。难道诺大个蜀汉只有诸葛亮一人堪用吗?他六出祁山,亲自挂帅均无功而返。事实上,他的身边明显的就有两个比他更会打仗的人:魏延和赵云(魏延的反骨是演义附会,至于赵云,自始至终他都只是个皇家护卫队长而已,蜀国根本没有“五虎上将”之说,有也只是“四虎”),可均得不到他的重用。自己明明不善将兵,还死把着军政大权,要么是他没有识人之明,要么就是他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从这点上说,孔明不如公瑾。

战功就不用说了,周瑜平吴郡、镇丹阳、守柴桑,再加上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及后来击败曹操的得力战将大将军曹仁,占领南郡,可以说,吴的地盘有一半是周瑜打下来的(打下另一半的是孙策),可谓战功赫赫。打下南郡后,周瑜提出先取蜀、再并张鲁、结援马超、北图曹操的战略方针并积极地付诸实施。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去蜀途中病逝于巴陵巴丘,年仅36岁。周瑜此前曾提醒孙权提防刘备,然而孙权不听,甚至借荆州给刘备。不难看到,刘备后来以荆州为跳板的扩张路线同周瑜的设想如出一辙,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

而诸葛亮呢,刘备入蜀带的是庞统法正,征讨孙权带的是马谡,诸葛一直在后方,并未亲临前线。从这一点上,诸葛更像是曹操的荀彧,若不是此人的品行足够好、威望足够高、主君对此人绝对放心,是不能担此重任的。(在这里乱插一句,可不要小看荀彧,此人被评有“王佐之才”(何颙),而三国里另一个被称“王佐之资”的是周瑜(孙权)。不管你多么不服气,曹操言荀彧乃“吾之子房也”,孙权言“吾非周公瑾,不帝也”,可是刘备却没有任何一句相似的话称赞诸葛亮,最多也只是说“如鱼得水”罢了。“留香荀令”、“顾曲周郎”,在当时就是人尽皆知的美好镜像。和周瑜一样,荀彧推荐了大批优秀的人才给曹操(如郭嘉等),曾经有人戏言,若是三国只能选一个武将的话,必选荀彧,因为周瑜太短命,而荀彧可以帮你搞定你需要的任何一方面人才。。)

至于公瑾“曲有误,周郎顾”、“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美男儒将风采,毋庸复述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大权独揽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品行高洁、治国有方。贾诩、刘晔等人均言诸葛亮“善治国”。他在蜀国大力推广种桑养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蜀汉相对窘迫的经济状况。他开诚布公、赏罚分明、恪尽职守、事必躬亲,对刘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被后世所推崇。在这一点上,三国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同诸葛媲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不止对孔明,对公瑾也是一样。天妒英才,时不我与。不论他们有多优秀,毕竟历史是不能改变的,笑到最后的是“鹰顾狼视”的司马仲达。


拿云919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短板,在诸葛亮的整个生涯里他最厉害的地方是有远见并且有计谋,但是在军事战斗中的才能并不很凸显。

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周瑜强的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展示出来的军事才能,那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且周瑜为孙策打下了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诸葛亮军事才能相比于其他人虽然很强,但是和周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在用人方面,我个人觉得周瑜也比诸葛亮强。在茱萸任职期间,可以说她为孙策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成才,并且在推荐这些人的时候都说比自己强于十倍。

而且在赤壁之战以及大多数战役中都听取了下属的意见,和曹操颇为相似,但是诸葛亮不同,诸葛亮一生非常谨慎,无论是打仗还是用人都是这样,他大权独揽并且功利心贼强。导致在诸葛亮死后,蜀国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没有能够帮助蜀国脱离困境的人。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关注█ ▇ ▆ ▅ ▄ ▂



驯鹿历史


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各有千秋,没有谁利害谁不利害的说法,单以个人能力上讲,周瑜和诸葛亮不分伯仲,可惜周瑜仅仅活了36岁,而诸葛亮活了54岁.所以,诸葛亮比周瑜历史贡献大,是可以理解的。

历史上,周瑜的功绩就是帮助孙策夺得江东,在曹操南下的时候,又和诸葛亮、鲁肃一齐,力排众议,决心抗曹。他把部队带到了江夏,出其不意,击败了追击刘备的曹操先头部队,加上曹军本身已经得了瘟疫,就退回到北方。如果没有周瑜的这次奇袭,孙刘联军就没有了长江天堑,很可能抵挡不了曹军。而且周瑜很有战略思想,早就把军队开到了江夏附近,也是能迅速增援刘备、刘琦的原因之一。

火烧曹营,黄盖献诈降,周瑜定策火攻,最后大破曹军。赤壁之战,三国志把刘备和孙权都写成了胜利者。我们不能否认刘备、刘琦等人做出的努力,但是首先要赞扬的是孙权有抵抗的决心,鲁肃和诸葛亮成为孙刘的桥梁,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诸葛瑾,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太强调。最后,就是周瑜、程普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以及献诈降的黄盖。

周瑜在打败曹操以后,一直想夺得荆州,进军巴蜀,被刘备阻挠。周瑜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就可以抵抗曹操,荡平天下,不太支持孙刘联盟,但是也仅仅是曾经献计软禁刘备而已,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那样喋喋不休。

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里那么神奇,他投奔刘备阵营以后,仅仅是想办法帮助刘备招募了三千军队,之后就是帮助刘琦逃生。再来,就是在曹操南下的时候联刘抗曹,拯救了刘备集团。刘备有生之年,诸葛亮几乎没有带兵的机会,只是在庞统死后,和张飞、赵云一齐,带兵支援刘备。剩下的时候,都是留守。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大权,先平南,后征北,五次进军中原都宣告失败,劳累过度死亡。虽然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诸葛亮把蜀汉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诸葛亮安排的后事,和一些遗留问题没能处理好,也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诸葛亮在蜀汉是权臣,也可以说蜀汉诸葛亮说了算,贡献远远大于周瑜。而周瑜开辟了吴国,可惜死得太早。诸葛亮是军事、政治、经济一把抓,而东吴内政方面,还有各个丞相管理。

个人认为论军事,才能,领导能力两人应该在伯仲之间吧。您怎么看呢?


阳光未来科技发展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周瑜,其实各有所长,分述如下:

周瑜比诸葛亮年长六七岁,大约和孙策同龄,其家族为江东庐州望族,祖父辈有郡守级别的官员,因为和孙策的关系,较早进入孙氏集团上层,并凸显出其军事才能。孙策英年早逝,临终将其弟孙权托付,足见对周瑜的认可。而周瑜不负所托,面对曹操大兵压境,统领江东诸将,联合刘备,运筹有方,避实击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赤壁一战,一举击败实力强大的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统帅气质,属于三国早期的军事统帅。

诸葛亮原籍琅琊郡,祖上也是官宦之家,因家道中落才迁徙到荆州,逢汉末乱世,隐居在隆中。他的岳父黄承彦和荆州牧刘表是连襟,他的哥哥诸葛瑾很早就在江东供职,但是诸葛亮胸怀大志,一直在等待更好的机会和更合适的“领导”。而且他并非是在真正的隐居,而是利用已有资源逐渐积累自己在荆州本地中上层的良好口碑和深厚的人脉,以便待时而动,正所谓“待价而沽”者也。刘备的出现,合乎诸葛亮期待的所有条件,两人确属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如鱼得水。隆中对是诸葛亮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表现出他对时局高瞻远瞩的眼界和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应当归属于政治家的范畴。

简而言之,周瑜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通透时局,临危不惧,运筹帷幄,谋略高超,调遣有度,应变有方,举重若轻,一举败敌,这是他所擅长的,在三国前期,周瑜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军事统帅。而诸葛亮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谋定而后动,擘画经略,调度得宜,立法施度,整理戎旅,科教严明,赏罚必信。诸葛亮一生谨慎,在军事方面其实并没有超越常人的才具和成就,《三国演义》对他过度神化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有公允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将诸葛亮与管仲和萧何相提并论,都是宰相级别的。


听雨者丰一


导读:


三国时代的事情喜欢读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认为自己知道的很清楚,而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智多星诸葛卧龙了吧。里面的他足智多谋,帮刘备三分天下可以说他的功劳是最大的,其中气杀周瑜的事也令后人津津乐道。可是大家也知道三国演义是明朝时期出版的一部小说,这并不是正史,是戏剧化的结果,而里面的一些人物也被美化过了,那如果按照正史来说,诸葛亮和周瑜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

  • 我认为周瑜要比诸葛亮出彩得多

正史里的诸葛亮一开始也是隐居于卧龙村,可是偏偏方圆几里的人都知道他,可是也是他自身比较善于炒作自己的缘故吧,若他真的是隐居不问世事,怎么还会在刘备拜访他的时候他对天下时事了如指掌,侃侃而谈,也是应了那句好话吧,姜太公钓鱼,是愿者上钩。

久而久之喜欢到处招贤纳士的刘备也听说了他的大名,于是三顾茅庐去拜访他,最终刘备的诚心和耐心打动了他,答应出山去相助刘备夺得天下。

自此之后诸葛亮出山,刘备也很欣喜,说:“有了先生相助,肯定能给我很大的帮助”。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诸葛亮都没有参与一些国家大事,刘备只是让他料理一些外交方面的小事情。在此我觉得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如果诸葛亮真的极有才干,刘备又怎么会不让他插手一些国家的大事呢?当时刘备身边的能人也很多,可能诸葛亮的才华在当时的能人里面算不上高的吧。

可能有人会在此反驳,说如果诸葛亮的才能不高,刘备怎么会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呢?其实这个理由很简单,就是当时国家的人才紧缺,关羽、张飞等人也相继离世,而诸葛亮在刘备身边一直是忠心耿耿,虽不出彩也不出格,把儿子托付给他算是一个好的选择了。

而更令人质疑他能力的是他在作战时的策略,竟然不听忠良的劝告,方法太过保守,最后把自己的军队都耗死在了作战上,浪费了大量的物力之后却未能取得成功,眼看着兵败如山倒,而他本人也又气又急,最后溘然离世。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能力在当时的乱世中并不是很出彩的,而三国演义中的足智多谋有一定程度上都是虚构的结果。

而我们再来看看周瑜,据史册的记载,周瑜当时是出了名的美男子,不仅人长得帅,在音乐方面还有很大的造诣,据说如果有人弹错了一个音符他都能立刻听出来。

当然在那个乱世这些都是额外的东西,他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军事才能也特别的高,跟着他的好朋友孙策到处打天下,著名的赤壁之战可不是虚构的哦,大家也知道周瑜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军事天赋,让枭雄曹操也闻风丧胆。

等到孙策死后他又开始追随他的弟弟孙权,为吴国的建立立下了汉马功劳。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周瑜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当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那样死掉的,他死之后,孙权十分的悲痛,亲自去迎接他的灵柩。而从我国著名的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念奴娇》中也可以看出他当时的不二风采,在我看来,周瑜的能力是强于诸葛亮的。

总结: 我觉得根据正史的角度,明显周瑜要比诸葛亮出彩很多。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也不要一味的相信那些被改编过的戏说历史,应该客观全面的去看待过去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