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我们一直以为存在,但其实历史上却从未出现过的人?

且醉听山雨


负心汉陈世美

古往今来,估计骂前男友陈世美的女生有不少,尤其是现代,在渣男这个词还没出世以前,陈世美就等同于负心汉了

多年以前,随着电视《包青天》的热播,或者多年以前,随着戏曲《赛琵琶》、小说《三侠五义》的经年传唱,陈世美贪恋权贵抛弃妻子的事,天下皆知。有倒是:贞节动天秦氏女,伤风败俗是陈郎

如此以来,本是小说中的人物,也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这人这家都真实存在,很多人也认为此人真实存在!

其实,陈世美真的是小说人物,他最早出现明朝钱塘散人编纂的小说《包公传百家案》一书中

在书中,陈世美为大宋仁年年人物,是钧州秀才,早早就结婚生子,妻子名字没有流传,只知叫秦氏,女儿叫东妹,儿子叫瑛哥,可谓儿女双全,人生赢家

书中的陈世美到没有成为驸马,只是赶考登科后,见识京城繁华后嫌弃了糟糠之妻,认为秦氏丢了他的人。等秦氏去京城找他时,陈世美不仅污蔑秦氏为妓女赶走,还派人追杀……

此时,陈世美形象还没更坏,虽然杀了秦氏,但要求带回儿女

若干年后,东妹瑛哥练得一身武艺长大成人,在祭拜秦氏时,秦氏墓地开裂,秦氏走出,告知二人其父追杀始末

最终母子三人到开封府,时任太师的包拯为他们报仇雪恨……

当陈世美形象在明清戏曲《赛琵琶》中出现时,出生背景没变,不过陈世美成了当朝郡马

后续秦氏到京城找到他时,陈世美为了防止公主得知他早已结婚生子,竟派人杀妻杀子……

此时陈世美形象已经坏的流脓……

幸好有贵人王丞相无意相助,让其藏入菩萨庙宇之中而脱难,不过摆脱追杀的秦氏万念俱灰,自缢寻死。但神像显灵,不仅救下秦氏,还传授母子兵法韬略

若干年后,秦氏母子在对西夏作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宋将军。当年王丞相得知当年事情真相后义愤填膺,上书弹劾陈世美,陈世美终得到报应……

嘉庆年间,又有人文人写了《三侠五义》,陈世美事迹再次得到加强……

三四百年戏曲加小说深化,再经过上个电视剧《包青天》热播,陈世美不仅成为负心汉代名词,还活成了历史人物……


灵石蕴珠宝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有人认为铁托并不是特指的具体的某个人,他其实是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全称。在战争年代,谁是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最高领导人,他的名字就叫铁托,可能在战争中铁托同志已经牺牲了,但他的继任者仍然叫铁托。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80年最后一位铁托去世,根据年龄推算和现代传媒发展已经不可能有新的铁托继任而不让世人知晓了,铁托的传奇才告结束。


快乐的猪782


从古至今,历史上有了很多历史名人,被妇孺皆知,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历史上个个家喻户晓的四位,最后一位忽悠了大家近千年时间!

第一位:貂蝉正史中竟查无此人!

貂蝉 貂蝉(生卒年不详)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 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 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夫人即是貂蝉 。

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 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看作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对她的容貌形容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历史上又有谁真的见过貂蝉呢?

回顾历史貂蝉竟然没有在正史中被记载。正史中从未出现与他相关的记载,而证实中与吕布相关的章节,只有一个和吕布私通的宫女。因此史学家认为,貂蝉可能是罗贯中为了三国剧情需要而虚构出来的。

第二位:李元霸(李玄霸)竟然英年早逝!



李元霸,作为隋唐时期的第一条好汉,李渊的四子,很多人以为李渊是否真的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呢?据正史记载,其实李渊是有一个四子名叫李玄霸,但是英年早逝。但对于他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而李玄霸的事迹也都是后来人们虚构的!

至于后世,为什么将其称为李元霸?因为在清朝康熙时期说书的人为了避讳康熙的玄烨二字而将选择改为元字,故李元霸。


第三位:陈世美竟是小说虚构的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 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陈世美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 ,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历史上无陈世美其人是小说作者杜撰的人物 。站在《铡美案》中的包公包拯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足以乱假成真。以至于骗过了很多人认为陈世美真的存在。


第四位花木兰,忽悠人们竟千年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 ,作为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

甚至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而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因此为虚构人物,但是我国古代却出现了许多的“花木兰”,如李渊的女儿褪去红装,奔赴沙场,在战场上起到了很的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到今天已经有1500多年了。虚构的花木兰竟然忽悠了我们近上千年的时间。可见人们对其喜爱!

也许是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也许是对历史事件的投入。四个人还成功的做到了家喻户晓。故事至今还在被演绎被讨论者。那只是传说跨越千年的历史,还被后人铭记着。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我是讲历史的仓鼠洋喜欢点个关注呗!谢谢!


讲历史的仓鼠洋


施耐庵

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可能觉得我疯了,但是,大家所熟悉的施耐庵正式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但是,如果有人进一步了解,就会知道,《水浒传》并不是一人所写,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也参与了《水浒传》的创作,当然这是我们普通人所熟知的。但是研究人员并不确定《水浒传》是谁写的,有的署名施耐庵,有的署名施耐庵,罗贯中。其实,我认为,历史上的《水浒传》是暑有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并且施耐庵在前,罗贯中在后,就仿佛施耐庵是主写,罗贯中是副写。但是如果你把施耐庵三个字倒过来读,就成了“俺乃是”加上后面的罗贯中,就组成了“俺乃是罗贯中”。


金角大王他爸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想到的是苏小妹。就是大文豪苏轼的妹妹。

高额深眼

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些描写的真切细致,甚至连她的样貌都做了描述。据说苏小妹是高额头,深眼窝。苏轼还曾写诗调笑她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写诗取消苏轼乱蓬蓬的胡须: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可见苏小妹机智可爱幽默

才情绝伦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摇’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嫁与才子

民间流传,苏小妹嫁给了秦观。就是那位写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无数千古名诗的大才子秦少游。

而这样一位被苏轼称为“万人何赎”的秦观,与苏小妹一见倾心。并且差点因为对不出诗进不了洞房。

新婚之夜,小妹想和情郎一较高下,便将洞房门关上。出了上句:“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秦少游接对深为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动,不禁脱口而道:“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苏小妹开门迎进新郎,几杯交盏之后,又出一联:““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秦观为难了,苏小妹用手在桌上点了五下,秦观才对出下联:““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调皮的小妹这回来一狠的,“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秦观苦苦思索,等到三更才答上来,“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按照这个传说,大有苏小妹才情更在秦观之上的说法。

历史真相

尽管关于苏小妹的传说很多,而且有鼻子有眼。有诗为证。

但是事实上,苏轼并没有妹妹,只有三个姐姐,而且都是早逝。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最早源自冯梦龙所著的《醒世恒言》一书,属于才子佳人一类的故事,并不是可做考据的历史材料。

而且,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弟子,认识苏轼的时候已经29岁了。已婚,而且夫人叫徐文美。苏轼的任何作品里也从来没有提过有这么一位妹妹。

苏小妹,只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个文学形象。




莎士比亚

很多人都认为莎士比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他有很多著作,也有画像。不过莎士比亚只是个笔名,真人是否存在,一直备受争议。根据后人研究发现,莎士比亚的子女都是文盲,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很难想象莎士比亚会让自己子女目不识丁。

而且莎士比亚并没有留下手稿,他仅存的6个签名中,没有一个清晰可读的。同时期的文献中也没有记载一位叫“莎士比亚”的戏曲家。而且,他的遗嘱中没有涉及到他辉煌的戏剧事业,只是说明自己的遗产分配。因此包括马克吐温,保罗尼采等很多人质疑,在莎士比亚故居中终老的人,可能并不是莎士比亚。

在伊丽莎白时代,shake speare是戏剧行当里相当流行的词语,致敬希腊神话中主管艺术的雅典娜,因此“莎士比亚”(Shakespeare)可能只是一个或几个作者创造出的一个虚拟形象。

1875年,一个名叫詹姆斯 魏尔摩的神甫提出,“莎士比亚”是一个创作组合,Shakespeare每个字母代表一个真实人物,S是英国诗人埃德蒙 斯宾塞、H是医学家威廉哈维,A是伊丽莎白剧院主演爱德华 阿莱恩,KE是约翰坎普,S是演员威廉姆斯莱,P是戏剧家乔治普利,E是艺术家保罗艾丽曼,A是政要爱特罗,RE是沃尔特莱利。

因此,莎士比亚很有可能是一个类似咪蒙,十点读书这样公号的存在,由一群笔者在维持。

 

鬼谷子

鬼谷子王诩,是纵横家的鼻祖,对后世的阴阳家、兵家、道家学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商鞅,李牧,王翦等各个时代的翘楚都深受鬼谷子智慧的影响。

正史对鬼谷子的描述,非常之少,并且连鬼谷子的生卒年都不知道。而且根据查看鬼谷子门人的几人行动时间,有不少的差别。所以很多人认为,鬼谷子并不是指王诩这个人,《鬼谷子》这本书也不一定是其撰写。鬼谷子反而是一个像“新东方”培训机构。

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就认为,“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鬼谷子其实是苏秦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神秘一点,厉害一点而自称的。

另外,张心徵在《伪书通考》里,认为“鬼谷者,谓无其人,犹无是公云尔。斯说得之。”他认为鬼谷子根本不存在。

而且,根据《战国纵横家书》可以知道,苏秦其实和张仪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说,鬼谷子这个人不存在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一花惹尘埃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一点没错。想想看,几十年前几年前发生的事情我们可能都搞不清楚,何况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发生的人和事呢。一个人物到底是怎样的形象,主要看著书的人怎么写,甚至有些故事写的精彩了,虚构的人物也会大大出名,好像在历史上真正存在一般。

四大美女之闭月貂蝉

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四大美女之中,王昭君和杨玉环是肯定存在的,西施是否存在存疑,而貂蝉是肯定不存在的。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貂蝉是四大美女之一,民间关于她的故事很多,主要还是归功于《三国演义》。

人们常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形容美女,而貂蝉对应的就是闭月。传说貂蝉很喜欢赏月,有一天晚上正好赶上满月,貂蝉又在欣赏明月,月光清冷,配合貂蝉这样的美人,看呆了众人。她的义父王允看到女儿这么美,月亮又恰好藏到了云彩后面,于是赞叹到女儿太漂亮了,连月亮看到女儿都要黯淡失色。

当然了,关于貂蝉最出名的还是她跟董卓、吕布的故事。董卓是汉末的大奸臣,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天下英雄都欲除之后快,可是董卓势力庞大,身边有无数守卫。于是王允等人就想到了美人计和反间计,利用貂蝉的美貌去离间董卓、吕布这对假父子。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又是董卓主要护卫之一,貂蝉周旋两人中间,最终成功离间二人,吕布杀死了董卓,而貂蝉也归吕布所有。不过关于貂蝉最后的去向,书中并没有交代,后来吕布被曹操所害,按照曹操的尿性,他专门修建铜雀台搜罗天下美女,又怎么会放过貂蝉这个大美女呢。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却没有再说貂蝉去哪了,下场如何,估计作者也知道这人物是虚构的,任务完成了就让她退场了,不愿再多提她。

除了民间故事和《三国演义》,正规的史书《三国志》《后汉书》里并没有提起过貂蝉这个人,不过在《三国志》里却有记载吕布跟董卓奴婢私通一事,估计后面的文学作品就是根据这一句话创造出了丰富的故事传奇。

享誉世界的女英雄花木兰

除了貂蝉以外,还有一个人应该也是不存在的,那就是花木兰。花木兰故事主要来源于那首著名的《木兰辞》,这是南北朝的一首长篇乐府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流传度很高,讲得是一个少女代父从军,征战十年立下无数战功,最后她放弃赏赐回家恢复女儿身的故事。

从花木兰本身来说,她的真实姓名是什么,出生年月,是哪一国的将军,关于这些史书统统没有记载。倒是《木兰辞》出现以后,关于她的故事传说多了起来,有的人甚至还考证她说是唐代人,那《木兰辞》的年份是南北朝,比唐代还早这又如何解释,显然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再看看这个故事,花木兰是女的,混在全是大老爷们的男兵营里生活征战十年,而且无人发现,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到的?除非说花木兰是一个不具备女性生理特征的女人。所以综合来看,花木兰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过这些人们并不在意,今天花木兰已经成为一个大IP,迪士尼愿意为其拍电影,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都十分著名的人物形象,至于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


巾帼不让须眉典范穆桂英

还有一个人物是穆桂英,小时候看杨家将,感觉穆桂英好厉害,一个女人可以挂帅,简直太帅了。

穆桂英的故事十分精彩,她是穆柯寨的少当家,虽然是个女孩,比她老子还厉害。后来杨宗保代表朝廷攻打穆柯寨,杨宗保少年将军,养尊处优,唇红齿白,一表人才,穆桂英属于野丫头,立马就被俊秀的杨宗保俘获了芳心。两人大战一场,结果穆桂英居然生擒了杨宗保。

后来穆桂英就逼迫杨宗保娶自己,杨宗保被逼无奈,最后还只有跟穆桂英成亲。成亲以后,穆桂英也丝毫不客气,显示了男人都少有的帅才,成为杨家的主心骨,甚至还有军营罚夫的壮举。后来跟辽军作战,利用降龙木大破天门阵,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杨门女将的代表人物。

故事说的十分精彩,但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甚至连杨宗保都是虚构的。这个故事主要来源是明代小说《杨家将传》,至于为什么后来杨家都是女将了呢,我想这很有可能跟宋朝重文轻武有关。作者想既然宋朝不重视武功,那就故意把那些在前线战斗的将军变成女人,反而更有讽刺意味。



这些人物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她们家喻户晓的地位,由此可见,文人的笔有多么厉害,可以把不存在的人物变成流芳百世的美女英雄。


一览众河小


朝鲜人的祖先檀君。

根据朝鲜半岛的史书《三国遗事》记载,檀君是古代朝鲜的第一代国君。

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鲜国。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夏禹的父亲鲧同志,还在带着一帮人忙着治水;猛犸象还在北方蒙古高原肆意狂奔;实际上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文明,这一年刚刚覆灭。

可是,伟大的朝鲜人的祖先檀君同志,恰在这一年诞生在太白山。经过数百年的不懈奋斗,檀君建立了檀君朝鲜,并且在位1500年,活了1908岁,直到公元前833年(推算所得)才去世。

期间,约公元前1124年,中国的先贤箕子(纣王的叔叔),带着5000商人后裔,一起来到朝鲜半岛生活,并在今平壤一带扎根,建立了箕子朝鲜。

上图为西晋时期的高句丽疆域,红色部分为西晋。

箕子的闯入,并没有影响檀君的统治;相反,檀君非常“识趣”地与箕子和睦相处,并且耗费近300年时间,将自己存在的证据消干抹净。箕子朝鲜之后,一直过了2000多年,朝鲜的历史工作者,才重新整理出檀君的史话。

自此,檀君朝鲜就成了半岛的信史。

1993年,朝鲜的考古工作者在平壤市郊发现了一座古墓葬,经考古发掘,发掘出遗骨若干、陪葬品若干。经过朝鲜考古专家的反复推论,认定墓主人就是传说中的朝鲜族人的祖先——檀君。

随后,两国当局就宣称,此墓乃是朝鲜第一个王朝檀君朝鲜的创建者,檀君的陵墓。

当年10月,檀君陵被全面重建,在传说中的檀君建都之处,修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檀君陵。同时,两国当局还对外宣称:每年的10月3日,为檀君开天节,全族都要在这一天祭祀檀君。

据称,檀君陵里安放这檀君及其夫人的遗骨。

与檀君陵的宏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中原跑到朝鲜建立箕子朝鲜的箕子,他的陵墓却被刨了,尸骨无存。

2007年,韩国修改历史教科书。原教科书中写道“据称檀君建立了古朝鲜”,修改后的教科书却将“据称”二字去掉,成了“檀君建立了古朝鲜”,至此,檀君在朝鲜半岛成了正式存在的历史。

不过,半岛之外的史学界对于韩国的这番操作,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祗树


现在是资讯时代,各种各样的新闻和故事充斥网络,下面这些经常听说过历史上出现的人,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

一.妲己

妲己可以说早就深入人心,在大家的印象中,她是纣王妃子,帮助纣王倒行逆施,残害忠良,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纣王的妃子妲己这个人。妲己在大家心目的印象是由著名的历史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得来的,在封神演义中,活灵活现的把虚构了纣王身边这个妖魔化的妃子妲己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在纣王那个年代,确实有个苏国,被纣王所灭,但是没有这个叫苏妲己的妃子。

二.曹雪芹

大家都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并且在网上还能查到所谓现雪芹的生卒日子,但是其实红楼梦并不是曹雪芹写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曹雪芹这个人,曹雪芹只是红楼梦作者的笔名。原因是做为这样一部著作的作者,对于曹雪芹的生平几乎在历史上一平空白,更重要的是能写出红楼梦这部巨作的曹雪芹竟然再无其他作品问世。因此曹雪芹是不存在的。

既然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么红楼梦的真实作者是谁呢?因为到目前为止,红楼梦已经距离现今二百多年,但是从我们已经掌握的资料,可以大体的推测出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清代的高鄂,因为高鄂确实曾写过红楼梦续,并且他出现的时间上也与红楼梦相吻合,现在有不少学者提出来红楼梦自四十集开始以后都为高鄂所写,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并不为主流所承认,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但到底作者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红楼梦这一部中华古典文化的经典留存于世,为万人学习欣赏,这个更重要。

三.李元霸

在唐代开国战争中,出现的一位英雄豪杰李元霸,这个也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书的宣传,使得隋唐英雄传深入人心,也使得这部英雄传中排名第一的李元霸也当然得成为了几百年的口口想传的真实人物。

不能不说,在唐代开国,确实涌现出许多闪烁星空的英雄,但在正规的史书上并没有一点记载过李渊还有这么一个无比英雄的儿子,能空手撕开排名靠后的英雄,李渊主要几个儿子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渔经猎史小仙女


南侠展昭
作为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之中的经典人物,为一等一的高手,帮助包公处理各种疑难的案件,出生入死,其事迹在后续的小说故事当中,也有出现过。
展昭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一出场就是高手打扮,当然出场的时候,展昭也不过只有20来岁的年纪,但是武功高强,已经位列三侠五义之中的南侠,要知道位列三侠之首的北侠欧阳春出场的时候,年纪已经五旬开外,展昭能与之并列,自然也说明本事的不凡。
在跟随包拯屡破奇案以后,被包拯上奏朝廷,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绰号御猫。
不过史书中并没有展昭这样一个人物的原型,可见也是小说演义之中的杜撰。
不过另有说法认为,展昭这样一个人物,应该在江湖上有原型。
三侠五义这本书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而在清代有一位行走江湖的大侠,名叫甘凤池。
甘凤池本人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不过作为大侠,甘凤池本人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在江湖上素有声望,根据其历史记录来看,他存在的年代大约是在明末清初,一直存活到了雍正年间,而按照合格逻辑来看,甘凤池活了至少也有近百岁。
甘凤池的事迹在《清史稿·甘凤池传》有很多记录,在很多清代的笔记小说中,此人的形象也不一样。
传说他自幼父母双亡,不喜欢读书,就喜欢练武,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而且传说他能够“提牛击虎”,并不知是真是假。
但史籍记录他有勇力绝人能提牛,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甘凤池有一成名绝技,名叫双插子,而这个套路在民间传说中,又被称为是南侠展昭。
这种武术套路并不常见与习武之人,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有一定的实战意义,相信三侠五义的作者也是根据这个说法,从而创作出南侠展昭这个角色。
算起来甘凤池本人多少也有些反清复明的思想,但史书中记载,他被雍正宠臣李卫秘密捕获以后,随即叛变,将自己所知的反清复明的组织全部报告给了清廷。
单田芳有本《童林传》中,早年的甘凤池曾经与童林是至交好友,曾帮助他开山立派,但后来雍正帝即位后,助纣为虐,投靠朝廷以血滴子屠杀江湖好汉,落了个悲剧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