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等”

这次疫情的防控已经很到位了。

封村的封村,隔离的隔离,宅在家的老实待着。

有武汉旅居史的A,和A有接触的不知名B(可能是逛街吃饭碰到、可能是乘坐交通工具碰到),A直接接触过的C,B接触的D(裂变)。

A、C可能可以通过人员流动大数据有效锁定,但是存在感染的B和更多的D。

无论是A、C类人还是B、D类人潜伏期是未知,发病症状是模糊的。我觉得如何快速锁定并确诊相关人员是目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自然对该疫情疫苗的研究以及治疗工作需同步进行。

那么如何有效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被感染?

众所周知,量体温是存在重大风险的。毕竟统计表明部分处在潜伏期的人员不会有发热症状。这说明只通过量体温是存在重大安全漏洞的。

如果人人手里都有一个可以测试的便携仪器,是不是可以迅速判定自己是不是感染人群。相信这是以后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

此次疫情也给国人提了个醒:

家里常备基础小药箱(基础药物、测温仪、口罩、酒精、消毒液)

注重个人卫生文化习惯的培养

保护野生动物园,拒绝偷吃野味儿

……

相信如果在隔离后,各地方分别对其所辖地区人民进行一一排查后,可有效缩短时间成本。也不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延长假期了。也不需要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被感染了。这样也可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个人情况排查的同时,相关卫生部门对可能的病原体来源地做好消毒工作,杜绝二次污染。做好公共场合卫生工作。

便携式个人测试仪器的研制工作理应提上日程,相信便携式仪器的诞生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愿所以国人2020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