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薪資高達3000元,主席工資也不及,為何她卻選擇主動降薪?

60年代薪資高達3000元,主席工資也不及,為何她卻選擇主動降薪?

六十年代的工資

六十年代的基本工資是多少?那時候的普通工人的工資在30-60之間。那時候的工資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按級劃分:根據不同工作種類和不同地區不同級別統一劃分工資。但是有一類人沒有被劃分進去,那就是藝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很多以前都屬於自由職業者,是按照出場費計算工資的,隨著公私合營後他們的工資才被改為月薪。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藝人的工資。

在現在這個社會,工資的分配也是有一些不平等的,特別是明星們的工資,一部電影的出場費可能比普通人一輩子賺的錢還要多,而在六十年代這樣的不平等也是存在的,也發生在那個年代的藝人身上。那個年代的藝人工資是多少?

先說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梅蘭芳,他當年的出場費達到10根金條,他的工資是

2100元。2100元是什麼概念?主席當時的工資每個月是610元。在那個年代,上百元的工資都十分少見,當時的城市居民的生活費只要幾塊錢,一個月收入50元的工薪家庭能夠養活一家人。當時的牛肉麵只需要1角,西紅柿二分一斤。

60年代薪資高達3000元,主席工資也不及,為何她卻選擇主動降薪?

所以2100的工資已經是讓人望塵莫及了。但是作為“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他的工資也並不是最高的。那最高的是誰呢?六十年代工資全國最高的便是著名的京劇武旦關肅霜。在1964年的一次戲劇演出上,總理專門讓四大名旦報了自己的工資,而輪到關肅霜時,她更是臉通紅,說自己的月薪為3000元,並且低下頭說馬上回去降薪。

全國最高工資關肅霜

關肅霜何許人也?為何工資能夠超過家喻戶曉的梅蘭芳?關肅霜1928年出生在藝人家庭,她的父親是京劇的鼓師,和梅蘭芳一樣,自幼接受到藝術的薰陶,從小便開始學唱“梅派”,8歲開始練功,後來在武漢拜師學習花旦戲和武功等基本功。

60年代薪資高達3000元,主席工資也不及,為何她卻選擇主動降薪?

她16歲時才憑藉《蜀山仙俠傳》出名,相對於梅蘭芳算是很晚了,但是卻是十分的轟動。一再的被媒體們稱作為“奇女子”,因為她在戲曲中能夠將自己角色的唱、打、念等做得十分全面,這並不是一般的藝人能夠做到的。

關肅霜技藝超群,文武兼備。擅長武旦、刀馬旦、花旦、花衫等……並且獨自創造了“靠旗出手”的武打絕技。她的武打絕技在今天的武旦演員身上都能夠看見。除此之外她還廣收徒弟,對很多青年演員都有提攜,桃李滿天下。所以她的工資到這個數字,也不足為奇。但是她自己卻對工資十分“不滿”。

梅蘭芳一個月工資2100,在抗美援朝的時候,連大炮都看不上,直接為國家捐戰鬥機,可見月薪額之高。現在的人們總是習慣攀比,自己的工資多高,自己又去了哪裡,但是那個時候的藝人卻不是如此。那個時候的藝人因為工資高,還主動的求降薪,

而這關肅霜就是其中之一。說起關肅霜,也算得上是一個奇人。

60年代薪資高達3000元,主席工資也不及,為何她卻選擇主動降薪?

她從1951年起便頻頻要求上級降薪。從原本的3000元,到1500元再到800元、700元直到450元,450元在當時的文藝一級標準工資中已經是最低的了,但是關肅霜卻不以為然,她還是繼續堅持降薪,她認為自己如果現在都升為文藝一級的標準太快,失去了向上面奮進的勁頭,

這容易導致自己這張弓拉得太滿,於是堅持以這種理由讓上級將自己定位文藝二級,於是她的工資再次降到了280元,她才結束這場降薪“運動”。

關肅霜的真誠

如此“奇人”關肅霜,對人也是無比的坦誠,所以天南地北的朋友也很多,並且每一個到她家的人她也都是十分熱情的接待並且完全為別人著想。1981年,寧夏回族的京劇團來到昆明演出,關肅霜發現其中一個女武生嗓子十分的疲勞,便二話不說將人接到了家中,為她準備可口的飯菜,並且還帶她去看了醫生,拿了藥。

拿到藥後關肅霜並沒有將女武生送回京劇團,又帶人折回家中,將拿的藥煎好倒進了暖瓶,叮囑女武生吃藥的注意事項,才互相挽著手將人送回京劇團。許多人都以為她們兩人是老朋友,其實他們也是第一次見面。只因關肅霜待人真誠,並且愛惜同行,才有了這一事情。也正是因為這樣,關肅霜強制要求的降薪對她來說十分不夠。

60年代薪資高達3000元,主席工資也不及,為何她卻選擇主動降薪?

一次關肅霜的至交好友葉楠到關肅霜家中做客,臨近中午的時候,關肅霜便對葉楠說:“你稍微坐一會兒,我有點事情,去去就回來”,葉楠不知道關肅霜去做什麼了,不一會兒手裡提著一籃子菜回來,旁人對葉楠說:“她這是賒菜去了,這是常有的事情,這月的糧餉又用光了”,而關肅霜只是笑著說自己和街坊交好,不愁賒不到酒肉。足以看出因為自己的慷慨大方、結交朋友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拮据。

但是就算生活開銷如此巨大,關肅霜還是願意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求降薪,足以說明她的赤子之心。

真正的藝術家

雖說藝人的工資比普通人高,但是他們也一直在為這份工作付出比常人更為艱辛的努力。就像關肅霜,在大家都在玩耍的年紀,就已經拜師學藝,苦練花旦戲和武術基本功,他們在藝術這條道路上也需要耗費自己所有的精力去讓自己的表演做到完美,還需要承擔將自己完全暴露在世人眼中的風險,他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為整個文藝事業做自己的貢獻。將老一輩的文化傳承到下一代,才能讓這些文化得到該有的位置。

關肅霜一生都在奉獻自己。她不僅僅自己主動降薪來讓自己有進步的空間,並且為了宣傳京劇文化,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為了在昆明第三屆藝術節上讓大家欣賞完美的京劇表演,關肅霜從不缺席排練,全心全意的準備演出。在內行人眼中,早已看出他力不從心的疲憊,

但是他始終堅持,在藝術節結束後她還堅持滿足人們的簽名合影願望直到累得躺在椅子上。三天後,關肅霜因為勞累過度心肌梗死而與世長辭。這樣一位偉大的老藝術家,畢生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真正藝術家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