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最近入了几本新书,孩子非常兴奋与好奇。他的眼力不错,只要给他买了新书,每次放学回到家,他很快就能发现并坐在地上一个人安静地翻看图画。当然,最近没上学也没出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买得多了,读得多了,总结多了,心中自然有一些阅读绘本的好方法。今天就以《鳄鱼饿了》这本绘本为例,以后看到同类型绘本我们就可以举一而反三。

这本书图画形象鲜明,语言简单活泼。那么,我们就从这两方面着手,另外妈妈们在引导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这样宝宝才能更轻松地观察和思考。

宝宝自己观察,培养专注力。从封面到封底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我相信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宝宝都会被封面吸引,一直大鳄鱼,右手指着大嘴巴。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宝宝自己翻看图画的过程也是他们调动想象力,发挥专注力的过程,非常重要,不要打断,我们静静地等待即可。等宝宝翻完图画,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书要来找你。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开始阅读之旅啦。

尊重宝宝,循循善诱。打开内页,还是注意观察图画,引导宝宝看到了什么。我儿子看这本书时,我问他这个蓝色像什么,他回答我:在一片汪洋大海里,有一只绿色的鳄鱼。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接着,我问他,鳄鱼想干什么。其实不用你问,宝宝自己就会接着说:他游啊游,游到了岸上,甩了甩身上的水。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原来这只鳄鱼饿了,用右手指着张大的嘴巴想吃食物。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接下来就比较顺利了,有了开头的思路,后面的故事情节肯定是鳄鱼找吃的。于是他一路找到了乌龟,刺猬,小兔子,青蛙,长颈鹿,大象,变色龙,蜜蜂,老鼠,小男孩,苹果等。先鼓励宝宝大胆开口,说出图画内容,尊重他们的想象,必要时引导他们不会的词语。点滴积累必定汇以江河!

富于魅力地夸奖。上帝也喜欢听赞美之词,宝宝说得好,不要吝啬你的夸奖,夸奖不要泛泛,要发自内心真诚地具体地指出来,宝宝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说得好。另外,夸奖也要多方面,毕竟听多了也会腻。反之,宝宝说得不够好,我们不要去批评或者直接告诉他说错了,这会大大伤害了宝宝的兴趣,继续引导。

图文结合,声情并茂。宝宝读图的时候,也许语言比较日常或者不够书面简洁,那么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读文了。那些擅长讲故事的爸爸妈妈,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他们的脸,但是透过听声音,我们知道他们讲故事时的语气和表情。文字是死的,语言是活的,所以,在给宝宝讲绘本时,我们也要用声音传达出情感,用语气传递出情感变化。情感是开心,难过还是生气,那么语气也会有相应的表达,而不是像平静的湖面。尤其是通过观察图画中人物,动物的表情,就能知道他们的内心是什么情绪,这样就能读出该有的语气,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一本绘本是不是比一部动画片还精彩了呢。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关注细节,寻找乐趣。每次我陪我的孩子读完一本绘本,读完封底后总会反过头再翻一遍,看看作者留了哪些“小心思”,正是这些小细节,带给了我和孩子很多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绘本的喜爱程度。比如本书《鳄鱼饿了》,有两处细节值得细看和思考。第一,鳄鱼每一次的眼神都不一样,或疑惑,或凶狠,或哀求…你还能看出哪些呢?第二,动物们身体颜色的变化。友善的长颈鹿亲吻了鳄鱼,鳄鱼为什么由绿色变成了红色?绿色的青蛙看到了鳄鱼,为什么逃跑的时候就变成了红色?变色龙为什么由黄色变成了橘色?是不是很有趣呢,寻找的过程就是在发现和思考。一本优秀的绘本,优点太多了,需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配合身体动作和宝宝互动起来。用你的手做出鳄鱼的嘴巴,模仿鳄鱼的语言,假装自己很饿,要去吃宝宝。宝宝一定会嘎嘎嘎地大笑和躲避。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不要忘记封底。前面说过,封面和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起因有结果,中间就是故事的情节部分。我问我儿子最后一张图画中鳄鱼去哪了,他回答我,鳄鱼吃饱回家了。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看起来确是如此,不过幽默风趣的作者在封底画了一颗露出头的毛毛虫,天哪,你想到了什么?鳄鱼吃了一颗藏有毛毛虫的苹果。他实在太可怜了,找了一路的食物都没吃到口,唯一的一个苹果还被毛毛虫钻了洞当了窝。

看绘本,讲究方法,先图画再文字

耐人寻味,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欢迎给出不同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