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神医?他们是怎样治疗、对抗疫情的?

松果66458736


温疫,与中国的文明相伴而行。文明落后的初期,殷商时期就有传染病的发生,当时防治方法很有限。到《黄帝内经》这部最早的医学专著问世,对疫病的防治有了基本的认识。《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并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防治传染病的根本大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无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由此可知,作为《黄帝内经》的主要著作者或主要的学术思想贡献者,岐伯应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抗疫神医。他抗疫的主要方法是:疫病发生前,长期坚持养生保健,保持正气充沛;疫病发生后,避开、隔离传染源,患病者靠意念、修练气功增强抗病能力以驱除病魔,适当配合针灸、艾灸及药物治疗。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文明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温疫比较频繁发生的时期。特别是东汉末年,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瘟疫浪潮,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大疫之时,必然名医辈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医家是张仲景、华佗、董奉。在对抗疫情上,张仲景为代表人物。华佗的贡献在于,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疸病。

张仲景抗疫的理念和方法归纳在《伤寒杂病论》中。这位医圣创建了六经辨证,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包括传染病在内的一切外感热病。使用方法有中药、针灸、艾灸及一些外治方法。张仲景一生身体力行,在医疗实践的同时,大力向民众宣传防治知识,免费发放预防药物,釆用开放式应诊方式接诊患者,不论贫穷贵贱,不以赢利为目的。实乃苍生大医,医圣、神医之名当之无愧。

东晋时期名医葛洪,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书中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瘟疫的方剂。其中“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首次提出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开免疫治疗之先河。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即受葛洪治疟方药的启发,值得大书一笔。

唐代的抗疫名医首推孙思邈。在他著写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中,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治疫良方妙法。其中值得称道的是,孙思邈在严格隔离的环境下,不惧自身危险,亲身与麻风病人接触,反复推敲,精心施治,治愈或控制病情者,达600多位麻风病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家李东垣,虽然以脾胃学说闻名于世,在防治疫病上也有卓越贡献。面对“大头瘟”(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腮腺炎)肆虐横行、伤人无数,创建了直至今天尚在广泛应用的“普济消毒饮”,活人无数。在当时医生极为缺乏的情况下,此方刻在木牌、石碑上,立在各个主要路口,广泛流传。金元四大家的其他医家,在金元频繁发生的疫情中,在抗击疫情中亦作出了杰出贡献。

明代也是瘟疫频发的朝代。李时珍在著写《本草纲目》的同时,在防治疫病方面亦建功至伟。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蕲州因大水灾发生瘟疫,范围很广,受害民众很多。李时珍与其父合力扑灭了这场瘟疫。其自我防护是自饮松叶酒,受灾受疫疠污染的地方天天用苍术熏烟,用蒸笼蒸患者衣物消毒,用泽兰烧汤水让病人沐浴,对现症病人辨证施治。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历代医家、民间高手和自己经验所得的抗疫方剂、方法,留下了极为珍贵的遗产。

明末著名医学家、传染病专家吴又可,名有性,字又可,号淡斋。吴又可亲身经历多次抗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众多的一手资料,再借鉴前人对温疫的研究,自己潜心钻研,对瘟疫进行细致观察,推究病源,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治疗,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疫情防范和救治方法。他以“疠气”之说创立“温疫”学说,《温疫论》充实了我国温病学说的内容。其创立的治瘟疫方剂“达原饮”为治瘟疫之仙方、妙剂。在抗击非典中再建新功。

清代著名医学家,古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叶桂,名天士。叶桂医术高超,尤以治疗瘟疫见长。他所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他首先提出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

清末著名温病学家吴瑭,以《温病条辨》闻名于世。这部书是中医治疗温热病较有系统的一部温病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所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现在仍然在临床使用,称为治疗瘟疫的三宝。

在源远流长的抗疫历史中,历代辈有名医出,以上所述只是成千上万的历代医家的代表人物,更多的只是无名英雄,人们同样不能牢记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天地,使我们国家生生不息、人口众多!











张正才中医健康讲师


在中国历代对抗疫情中,医生总是战斗在抗病的第一线,治病救人。而通过对抗疫情也造就了一代名医,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比如明朝李时珍,嘉靖二十四年,蕲州一带发生大水灾,等大水退去之后,由于死去的动物经腐烂加暴晒又迅速酿成了传染病,并四处传播开了。后来在李时珍的琢磨钻研他认为用蒸笼蒸病人的衣服,用苍术熏烟避瘟,用兰草烧汤沐浴,用麻子仁、赤小豆放于井中驱邪,饮松仁、淑目酒除瘟病。就这样的方法温病的传播就逐渐的慢了下来。其实很多的瘟疫医学界里,在《本草纲目》中都要记载的。

其实在古代史上还有好多名医有研究如何治疗瘟疫。像医圣张仲景,他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还有清末的吴瑭,他有书写了《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等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从梦想出发


吴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

明代多次温疫流行,当时医学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以致投剂无效的现象,强有力地推动他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决心探索温病。瘟疫流行,“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补、攻补失序而死者。有医家见不到,急病用缓药、迁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吴氏痛心疾首,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

《瘟疫论》中所载传染病、包括伤寒、感冒、疟疾、痘疹(水痘、天花)、绞肠痧(霍乱)、疙瘩瘟(腺鼠疫)、虾蟆瘟(腮腺炎)、大头瘟、探头瘟、大麻风、鼠痿(颈淋巴结核)、流火丹毒、目赤肿痛(眼结膜炎、砂眼)、病瘅发黄(肝炎、黄疸)、斑疹、咽肿、疮疥疗肿等,内容广泛,是他亲历瘟疫流行,临床经验的总结。

《瘟疫论》是中医发展中一次重大突破,为以后温病学派开辟了道路。他的创新精神受到广泛赞扬。吴有性实际上已走到细菌病原说的面前,他所谓的戾气,有质、有特异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只须沿着它再前进,寻找出这种物质本体,便会作出历史的突破。一则受当时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二则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方面部明显退步了。

吴氏尚有《伤寒实录》,已佚。又有《温疫合璧》系清代王嘉谟在吴氏原著基础上,增删补辑而成。

————————————————————————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牧荑


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本书提出的六经辨证治疗伤寒,就是中医学的一大创举!并且至今还在指导中医临床。

第二次:金元时期的寒凉派。

1.刘完素。当时河间地区疫病流行,用温燥的伤寒方无法治疗,反而容易加速病人的死亡,于是刘完素提出用寒凉药治疗热性病。主要代表作:《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伤寒直格。2.张从正。张从正应该是属于刘完素寒凉派的分支,但他新增了攻下法。

第三次:明清两代,由于城市发展,这一时期疫病发生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江南,死亡率极高!那个时代的医师们发现无论是伤寒辛温方还是寒凉攻下方,都无法有效治疗这个时期的疫病,于是江南的名医大家总结并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治疗温病。这一学派又称为温病学派。

这一时期主要的疫病诊疗指南是吴有性(即吴又可)首创的《瘟疫论》。尤其是吴有性身为名医,尚能深入疫区接触病人,还提出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传染,并提出了通过隔离病人、焚烧尸体及病人用品等方法以阻止疫情扩散等等观点,可谓推除出新,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事实上中国古人对于疫病是非常关注的,从宋代,就成立了公办的医疗机构,按成方制成汤剂丸散剂以惠民。当然这是和平发展时期。战乱年代,瘟疫一起,就全靠家族内部互助互救。往往到最后就真的十不存一了。


小ELEVEN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因为一次瘟疫辞官行医,成一代医圣,以治疗伤寒著名,写下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论述了对多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

神医华佗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胆病,后来演变成了中药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等医学家都为治疗瘟疫作出过重大贡献。

吴瑭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现在仍然在临床使用,称为治疗瘟疫的三宝。






怪蜀看史


中国古代名医主要有以下几位。

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战国时代名医。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代表作《难经》。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3.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4.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5.钱乙,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那他们是怎样治疗控制疫情的呢?据《中国救荒史》记载,我国古代疫情爆发也是相当频繁的。其中周代只有1次,秦汉为13次,魏晋为17次,隋唐为17次。到了宋朝时期,疫情明显增多,南宋北宋共发生32次。到了元代,疫情次数明显减少,为20次。但是,到了明代和清代时期,疫情次数成倍增多,明代为64次,清代74次。防疫抗病重在“防”,面对疫情,在科技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他们是怎样防疫的呢?

古代也用口罩防传染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也就是说,13世纪初,口罩只是用于宫廷,平民百姓是接触不到口罩的,口罩只是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但是,并没有作为医用品。到了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医护人员开始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

活必备品。

古代有古代人的办法,出现疫情后,首先采用的是也是隔离观察治疗。隔离是古人防疫抗病的有效手段。在古代朝廷的官员如果被传染,不得上朝,要在家隔离数日。晋朝就有官员被感染,百日之内不得入宫的说法。

火烧深埋尸体,防止病毒细菌繁殖

在古代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些传染疫情的尸体,一般采用火烧深埋的方法,减少由尸体繁殖传染病毒细菌的机会。

在古代,治疗疾疫的药物,不像现在有抗生素。在古代没有抗生素,是怎么治病的呢?古代的医生都是中医,出现疫情后,各有各的办法,一般采用中药治病,其中有验方和偏方。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有一个剧情,就是出现疫情后,喜来乐采用中药治疗,将中药投放井水中用于防疫,有效控制了瘟疫的传播,受到朝廷奖赏。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国人一直是勤劳和智慧的化身,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必定会战胜病魔,不断延续华夏民族的辉煌!


纪录影像


宋慈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法医学家,被誉为是“法医学”之父。他曾在广东与湖南任职过官员,他办案注重的是实地检验。在公元1247年他写出了《洗冤集录》五卷,这是我国第一部最为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法医学专著,后来还被广传至国外,对于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煮酒论沧桑


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当时这些名医所采取的手段也是有限的,就是当时水井投药,受瘟疫的地方用火焚尽,还有就是对外来人口进行隔离。


我本逍遥客


历史神医有战国的扁鹊,三国的华佗,唐朝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古代针对疫情就是将病人隔离,病死的进行深埋,古代用中药帮病人消毒杀病菌。


haonanrenjiushiwo


中国古代开始,最有效的防治瘟疫的方法,就是隔离,防止互相传染。最终是基本上都是靠减少互相传染,尽力救治病人,阳光曝晒除菌,放火除去感染源,来解决问题的。几千年来,方式大同小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