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明知道進攻蘇聯有可能陷入兩線作戰局面,但為何還要打蘇聯?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


德國在進攻蘇聯之前並不認為自己會深陷兩線作戰的局面。在希特勒看來,波蘭被閃擊之後成了自己的地盤,法國已經被擊敗,雖然英國海軍很厲害,但陸軍與自己相差甚遠,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與此恰恰相反的是,在德國發動東線戰事之前,蘇聯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德軍敢於兩線作戰,更確切的說,斯大林壓根就不相信德軍會在攻擊英國的同時,還要對自己發起進攻。可希特勒不僅全面啟動了東線的“巴巴羅薩計劃”,甚至揚言在兩個月內消滅蘇聯。

在西線戰場,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雖然並不順利,但德國認為只是暫時的遲滯。而進攻蘇聯則是出於意識形態的仇視和能源資源的需求,希特勒壓根就沒把蘇聯當回事。

德軍進攻英國時,希特勒並沒有打算一鼓作氣拿下英國。要知道,英國的海軍實力絕非德軍可比,由於英吉利海峽這個天然的屏障,德軍攻勢被阻攔,原定的“海獅計劃”已不可能延續閃擊波蘭和法國那樣的進程。

作為經歷過一戰的希特勒,對於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潰敗的原因非常清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同時展開兩線作戰。當希特勒謀劃戰爭之時,並不願意採取這種兩線作戰的險招。

但問題是,德國已經進化成為工業大國,自身能源卻十分短缺,不僅正常發展受限,更何況還要發動一場曠世大戰。因此,希特勒不得不盯上了蘇聯年產3000萬噸石油的龐大資源。

另外,沙俄軍隊一戰時期的糟糕表現,也矇蔽了希特勒的思維,不僅高估了德國自身能力,也嚴重低估了蘇聯的軍事戰爭潛力。希特勒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目的也只是為了穩住蘇聯,避免影響西線作戰計劃,德國對於進攻蘇聯實際是志在必得,並沒有多少壓力。

希特勒的閃電突襲,雖然在早期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但好景不長,蘇聯憑藉遼闊的國土和頑強的意志,將德軍拖入慘烈的對壘,德軍逐步陷入兩線作戰的泥潭,直至最終潰敗。

1941年6月初,丘吉爾得知希特勒即將進攻蘇聯,連忙給斯大林發緊急電報告知此事。未曾想,斯大林竟誤以為丘吉爾在散佈謠言,直接把這份電報給甩一邊。就是這樣一個不理智的舉動,差點讓斯大林輸掉這場戰爭。

6月18日,蘇聯一個邊防分遣隊員給指揮官打電話說:“長官,剛剛有一個喝醉酒的德國士兵跑到我們這邊說,他喝醉酒打了自己的上司,因為怕受處罰,才跑到我們這邊避難,他還說,德蘇大戰馬上就要打響了。”儘管這名醉酒的德國士兵已經說如此詳細了,蘇聯軍隊卻依舊不肯相信。

看的出來,當時的蘇聯情報部門麻痺大意,又或者是斯大林過於信任與德國簽署的那一份互不侵犯條約了!

1941年6月22日凌晨三點,正當斯大林對納粹入侵一事半信半疑之時,希特勒德國190多個師對蘇聯不宣而戰。

此時對蘇聯發動進攻的不止德國軍隊,還有其盟友和僕從國意大利、芬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由於蘇聯方面的失誤判斷,直接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短時間內就丟失了大片國土。

此後,蘇聯國土縱深遼闊的優勢和戰鬥民族的頑強作風,開始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蘇聯軍隊很快就展開了絕地大反擊,這也使得德軍真正意義上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局面。儘管這種形勢是希特勒最不願意看到的,但歷史的一幕總是那麼神奇的重現。

這一次的兩線作戰,不僅令德國再一次輸掉了戰爭,還導致東西德分裂長達數十年,國家也因為被閹割長期徘徊在二流強國的地位。


軍備解碼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巴巴羅薩”計劃執行的當天展開的,要分析為什麼希特勒要攻打蘇聯,我們就要從當時的情況來分析。

從地理角度來說,當時能夠攻打的國家也只有蘇聯

當時德國能夠選擇進攻的國家為英國和蘇聯,其中英國和德國隔了個英吉利海峽,蘇聯則與當時的德國接壤。

於是希特勒就面臨著與歷史上拿破崙同樣的問題,是進攻英國呢還是進攻蘇聯(俄國)呢?其實希特勒與拿破崙都對進攻英國有過嘗試,畢竟英國就在家門口,總是站在那兒顯得非常地礙眼。

拿破崙英國特拉法加大海戰喪失了海軍,從而基本永久地喪失了進攻英國的可能。而當時的德國沒有獲得制海權,因此也不能派出大部隊去進攻英國。英國畢竟是一個大國強國,要拿下英國需要多少部隊呢?不說多了,100萬總是要有的,而這100萬人怎麼去英國呢?也只能橫渡英吉利海峽,沒有制海權可以麼?當然不行,沒有制海權,英國人的戰艦不斷地炮擊,這100萬人估計還在渡海的過程中就已經基本都葬身魚腹了。

不過希特勒當時還多了個選擇,就是拿下制空權,迫使英國屈服。所以他在1940年實施了“海獅計劃”,對英國進行了為期數天的狂轟濫炸,但結果卻是效果不理想,既沒有迫使英國屈服,也沒有獲得制空權,德國空軍卻在空襲英國的過程中損失慘重。

既沒有制海權,也沒有獲得制空權,那麼進攻英國可能麼?當然就不可能了。

▲1941年,從地理角度來說德國就只能進攻蘇聯了

德國最弱的是海軍,最強的是陸軍,其次是空軍,而當時的蘇聯在陸地上和德國接壤,所以從陸地進攻蘇聯就正好發揮德國陸空軍的實力,這點和拿破崙一樣,只不過拿破崙時代沒有空軍,法軍最為強大的是陸軍。

從戰略角度來說,解決了蘇聯問題就等於是解決了英國問題

德國在接連拿下波蘭、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國家之後,工業實力大為增強,尤其是法國,極大地提高了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而蘇聯也是當時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家,擁有著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

▲二戰時期如果蘇聯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為德國所獲得,後果不堪設想

就整個二戰時期來說,蘇聯生產了大約15萬架飛機、10萬多輛坦克,德國生產了大約11萬多架,坦克5萬多輛,英國生產了飛機12萬多架,坦克3萬3千輛左右。如果德國獲得了蘇聯,那麼德國的飛機完全可以達到26萬架以上,坦克15萬輛以上,對比英國的12萬多架飛機和3萬3千輛左右的坦克,英國基本會被德國碾壓。

同時佔領了蘇聯之後,德國可以和日本會師,從而出兵中東地區,佔領中東地區的石油;出動主力部隊進攻印度和北非,拿下英國的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切斷英國的工業原材料來源,那麼無論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有多強,最終都只能停擺,那麼英國問題也就等於是解決了。

從形勢上來說,1941年是進攻蘇聯的最佳時機

其實在戰前蘇聯就有個“大雷雨”計劃,內容是這樣的,先與德國瓜分波蘭,然後乘著德國和英法死磕的時候從東線出兵進攻德國,此時德國因為和英法死磕的差不多了,所以也就無力抵抗蘇聯,蘇聯就可以順利拿下德國。運氣好的話英法也死磕的差不多了,還可以順便拿下英法,從而稱霸整個歐洲。


當然,蘇聯也沒想到德國會那麼快就打敗法國,所以這個計劃實施的時間也就推遲了,不過也做好了進攻德國的準備,不然也不會把主力部隊基本全部佈置在德國邊境地區了。

▲與其等到蘇聯打過來,還不如自己先打過去,爭取到戰爭的主動權

如果德國繼續實施“海獅計劃”,繼續和英國死磕,時間長了形勢就會發生變化,繼續下去也只是毫無意義的消耗戰,在德國持續和英國打消耗戰的時候蘇聯也會隨時從東面出兵進攻德國。當時德國也認為蘇聯會進攻德國,只是時間問題,所以與其等到蘇聯進攻自己,還不如在蘇聯進攻自己之前先進攻蘇聯,獲取戰爭主動權才是上策,所以說什麼呢?還是打吧。

從軍事角度來說,德國認為當時蘇軍戰力遠不及德軍

在德國進攻蘇聯之前,蘇聯與鄰近的小國芬蘭爆發過一場戰爭,是為“蘇芬戰爭”。蘇聯出動了大約120萬軍隊,而芬蘭全國軍隊不到20萬人,結果蘇聯憑著人多槍多雖然打贏了,但是也付出了30多萬人的傷亡代價,而芬蘭傷亡僅為2萬多人。

▲芬蘭的小米加步槍都打的蘇軍灰頭土臉,換了德軍呢?希特勒表示我很期待

這場戰爭就充分暴露了蘇軍作戰效能不高的情況,這也被希特勒及德軍高層看在了眼裡,當時德國就認為,和芬蘭都打成了這樣,換了是德國呢?嘿嘿。

希特勒甚至也說過“現在蘇聯就是一幢破房子,我只要踢上一腳,整棟房子就會垮掉。”結果他確實踢上了一腳。

所以,從地理角度來說,當時德國也只能進攻蘇聯;從戰略角度來說,解決了蘇聯問題就是解決了英國問題;從形勢上來說,1941年是進攻蘇聯的最佳時機;從軍事角度來說,當時的德國認為德軍戰力遠在蘇聯之上。所以還多說什麼廢話?打吧。


老威觀史


法國戰役結束後,德國確實暫時消除了兩線作戰的威脅,當時德國在西線的敵人只剩下一個英國,而僅靠英國自己並沒有能力重返西線。英國雖然擁有一支空前強大的海軍,但是在陸軍方面卻和德軍相差太多,即便英國陸軍能在其海軍的掩護下登陸歐洲,但是根本無法在內陸和德國陸軍抗衡,而且當時英國空軍對比於德國空軍也沒有優勢,還沒有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轟炸機部隊,相反為了抵抗德軍的入侵,正在全力生產戰鬥機以加強本土的防禦。總的來看,英國已經轉入全面的防禦,德國完全取得了西線的主動權,至少在1942年以前西線戰場不可能被開闢。正是基於上述的戰略背景考慮,希特勒才下達了進攻蘇聯的命令。



兩線作戰是兵家之大忌,而德國在這方面更是深有體會,德國在一戰中失敗就是因為兩線作戰導致的,希特勒也曾親自經歷了這場戰爭,他自然也明白避免兩線作戰的重要性,可以說當時任何一個德國人都明白德國絕不可再次陷入一場兩線作戰的戰爭。在處理波蘭問題上就可以看到希特勒對於避免兩線作戰的努力,波蘭和法國、英國是同盟,德國有把握迅速打敗波蘭,但是卻無法預知一旦和英法開戰後戰爭的持續時間。而為了避免蘇聯最終站到英法一邊(實際當時已經開始談判了),希特勒先下手為強,以讓出波蘭的半數領土的重大利益為條件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暫時免除了東線的戰爭威脅,使德軍可以全力應付英法聯軍。儘管希特勒對蘇聯的社會主義政權極度痛恨,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還是選擇了和蘇聯合作,甚至可以說是主動迎合,根本宗旨就是在極力避免兩線作戰。



西線的戰事結束後,希特勒的直接敵人就只剩下一個英國了,間接敵人還有一個蘇聯,長遠來看德國仍舊存在著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希特勒最擔心的就是英國和蘇聯結盟。希特勒曾試圖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即和英國達成和平,但是失敗了,只能通過軍事途徑來解決了,畢竟留給希特勒的時間不多了,多則兩年,少則一年。從軍事角度來看,德國唯一有可能迅速打敗的就是蘇聯了,這主要是由於德國海軍實力太過弱小,無法保證德國陸軍能夠安全通過英吉利海峽,德國空軍也沒能奪取關鍵的制空權,直接登陸英國本土打敗之的目的已經不可能達成,只能通過空軍和海軍潛艇部隊對英國實施封鎖作戰,而這一方法見效很慢,而且需要加大飛機和潛艇的生產規模。按照希特勒的說法,德國無法在維持一支強大陸軍的同時,去大力發展空軍和海軍。



當時德國陸軍已經完成了充分的動員,加上兩年的歐戰經驗,當時的德國陸軍已經達到了最巔峰,即便是強大的法國軍隊也在德國陸軍的打擊下迅速瓦解了,而此前法國軍隊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最強的陸軍。蘇聯陸軍雖然規模龐大,但是戰鬥力卻並不受認可,從沙俄時代起俄軍就被認為是一支農民軍隊,一戰中根本不是德軍的對手。到蘇聯時代,西方國家對蘇軍的評論也不高,尤其在不久發生的蘇芬戰爭,蘇軍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仍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贏得了勝利。當時包括德軍陸軍將領在內的德國高層都對於在軍事上打敗蘇聯軍隊毫不懷疑,認為在幾個月打敗蘇軍是完全可行的,作戰計劃都出自專業的總參謀部之手。按照希特勒的設想,對蘇作戰將在三個月內結束,介時德軍將佔領蘇聯的整個西部地區,從而奪取了廣大的戰略緩衝區,也使蘇聯喪失了反攻的能力;而在對蘇作戰的三個月時間內,西線的英國絕無可能開闢第二戰場,所以在希特勒看來,德軍並不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反而打敗蘇聯可以一勞永逸的消除兩線作戰的危險,最終希特勒下定決心對蘇開戰!


戰略論


這是因為沒得選。

一,西邊打不過去了。

西線,德國海軍是短板,陸軍是指望不上海軍在英吉利海峽大展雄風了,百萬大軍乾瞪眼。說納粹海軍先天短板弱雞,或許有人不服,會拿納粹潛艇說事,這玩意兒,後來主要也就是搞搞封鎖而已,戰績大多也就是襲擊運輸船,玩玩偷襲。英國佬雖然在歐洲大陸吃了大虧,但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後,本土防禦實力尚存。

不列顛空戰算得上是希特勒進攻英國的大手筆了,本來是指望空軍大力打擊和消滅英國空軍和地面防禦以及海軍力量,可惜,碰了一鼻子灰,大量戰機和優秀飛行員報銷在了這裡。

希特勒放棄西線進攻,完全是無奈,不得已而為之,實在是過不了英吉利海峽。後來主要也就是玩玩封鎖了,由攻轉守,修起了大西洋壁壘防線。

二,與蘇聯的衝突是早晚的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別看此前蘇德雙方合作往來密切,不久之前還瓜分了波蘭,其實雙方心裡都跟明鏡似的,波蘭瓜分的各自部分,不過是雙方心照不宣的戰略緩衝地帶,所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不過就是一個暫時的免戰牌,遲早變成廁紙。

蘇聯咄咄逼人西擴的態勢早就在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身上看得到了,對於希特勒來說,總不能等對手做好準備才下手吧,早打晚打都是打,還不如早打,在歐洲大陸,一山不容二虎,要實現第三帝國的霸業,得跨過蘇聯這道坎。

根據蘇軍在芬蘭的丟人戰績,以及蘇聯內部的大清洗等等,已經讓希特勒對蘇軍產生了不過是空有其表的印象,再加上攜西線勝利之威,希特勒相信正可一鼓作氣,消滅潛在威脅,一戰定乾坤。

打蘇聯,其實正是希特勒為了避免未來陷入兩線作戰而做出的努力,本來就是一場賭博,贏了就沒了背後的威脅,可以騰手回來專心收拾英國,若不能快速打趴蘇聯,結果就是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對於希特勒來說,你打或不打,它蘇聯就在那裡,讓你時時刻刻脊背發涼,坐臥難安,趁其未備出擊,總比被動挨打強。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請別拿希特勒當傻子,可以說在執行巴巴羅薩計劃之前,德軍還沒有遇上真正的對手,只是一道英吉利海峽,阻擋了德軍閃電戰的洪流。也因為希特勒在意識形態深處,西線作戰只求勝敗,並沒想到後來的被美國軍事佔領;而對待蘇聯這個體制異類和斯拉夫這個民族,希特勒發動的則是你死我活之戰,正逢蘇聯大清洗之際,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廣泛流傳在德軍中的一句話,就足以證明了希特勒的戰略取向——“向西,直到美軍踢我們的屁股,向東,死死頂住!”可以說一直到西線盟軍的攻勢將要推進德國本土,希特勒也沒把西線的威脅放在心上;而對付東線的蘇軍攻勢,則拿出了西線五倍左右的(加上柏林戰役配置部署大約750萬以上)兵力阻擊蘇軍的攻勢,要死死頂住蘇軍反攻進入德國本土。希特勒之所以如此對待兩線作戰,這跟戰爭發起時一樣,對西線盟軍只求勝敗,對東線蘇軍則是你死我活。



如果希特勒在戰爭開始之際就能預測到德國的下場,也許他的戰爭在閃擊波蘭之後,就沒有為洗刷一戰恥辱的西線作戰,而是會在英法的綏靖政策基礎上,只求震懾穩住西線,蘇德之戰會早兩年開始,希特勒會力求全力以赴拿下蘇聯,然後在圖西線。歷史把蘇聯塑造成了希特勒的死敵,蘇聯的社會主義體制也成了希特勒國家社會主義的死敵,而資源就成了蘇聯在希特勒眼裡的懷璧其罪,對蘇聯希特勒是不惜任何代價都要拿下;而在西線的森林列車上,希特勒已經完成了向法國雪恥的終極目標。



所以在西線,作為保存德軍實力,為了不過分激怒英法,而在敦刻爾克給30萬英法聯軍放水 ,不列顛空戰讓海獅計劃一拖再拖到最後爛尾也無所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才沒想到會可能陷入兩陷入及其後來的下場,而揮師東指,發動這場要他老命的蘇德戰爭,實施了巴巴羅薩計劃他那支橫掃歐洲的鋼鐵勁旅,絕大多數毀滅在更強大的蘇聯身上,最終迫使自己自殺,德國從此被撕裂,美國對德國實施了長期的軍事佔領。


鐵嶺鋒


鄙人陶慕劍,我的觀點與傳統說法有些不一樣。


這個問題,要從動態的歷史來解讀,而不能光看靜態的戰略。我們從德國的國家歷史走向,就能看出——德國不打仗是不行的。而蘇聯怎麼做,都是不能避免的,哪怕是親近德國。


德國經濟繁榮的假象


首先,作為法西斯國家,德國戰前經濟按照常理本已經接近崩潰,民用經濟極不景氣,財政入不敷出,但是德國表面上卻一反常態的興旺。這個現象,實際就是德國透支國力擴大軍備,造成國內需求旺盛的假象。這種做法搞下去,如果不打仗,很快幾年內就會國家崩潰。德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動戰爭,而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奪取霸權,為此不惜透支未來的發展。



二戰爆發後,德國雖然迅速佔領了半個歐洲,但掠奪的財富遠遠不夠軍事開支的投入,而且英國的抵抗只能讓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為此只能繼續擴大軍事投入。這就是法西斯國家的惡性循環,導致德國國力和人力的繼續不斷失血。


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戰爭機器只能繼續空轉,民用經濟繼續被壓縮,內部存在的種種危機就會爆發。當然,德國也憑藉強力手段長時間忍受和壓制下去。但是這樣做,不會讓德國經濟和國力繼續成長的,而且由於長期透支,德國未來幾年的國家發展基本都談不上了。



德國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


我們要記住,在德國人眼中,蘇聯的威脅不在於坦克和飛機有多少,而是不斷迅速增長的國力。1940年蘇聯實力也許是德國的70%,1945年可能就會變成120%!


德國在戰時經濟籠罩下,是不可能和蘇聯去搞經濟競賽的。德國在慢速失血的同時,美國和蘇聯卻在繼續穩步增長,這對於德國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德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奪取世界第一的地位,而不是當世界老三!



所以,德國就會選擇在還擁有軍事優勢的時候,趁早把潛在的老大老二競爭者幹下去,而不是空談什麼“德蘇和平”。


從蘇聯的角度講,無論它採取什麼外交政策都是沒用的。不管是親德國,還是反德國,只要它的國力擁有超越德國的可能性,那麼必然會成為納粹的頭號攻擊目標。(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希特勒對蘇聯發動入侵,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這被看作是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失誤,但如果著眼於希特勒當時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

其一,雖然同樣是兩線作戰,但希特勒的處境,要比“一戰”時德國的處境好很多。

在“一戰”時,德國在西線,要面對英國和法國,在東線要面對沙俄。在前期和中期,德國既無力改變西線戰局,也無力改變東線戰局,是完全意義上的“兩線作戰”。

(納粹德國統治區域,1939年,來源:Wikipedia,下同)


在“二戰”初期,德國就利用閃電戰擊敗法國,還差點讓英國陷入絕境。換句話說,在美國參戰之前,德國在西線的處境是相當好的,在南邊的戰線,例如北非戰場,德國的處境也相當的好。因此,在短期內無法拿下英國,又可以判斷出,在短期內英國很難有所作為的情況下,希特勒當然不會認為入侵蘇聯有什麼風險。

其二,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計劃”,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目的,即強奪蘇聯的戰略資源,例如石油,鋼鐵和糧食。

德國在“二戰”初期的戰力很強,但存在致命缺陷,那就是缺少資源,德國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可其經濟命脈把握在別國手裡。法國戰敗後,英國並未投降,而德國固有的海軍短板,又無力突破海上封鎖,導致德國在事實上被孤立了,面臨石油短缺的局面。此時的歐洲,蘇聯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希特勒的動機就在於此,他想要搶奪蘇聯的資源,為納粹的戰車“續命”,以支持他進一步的擴張計劃,比如說入侵美國。

(納粹德國主力型坦克,五號中型坦克,即“豹式”坦克)


由此可知,在“一戰”時期,德國的“兩線作戰”計劃,僅僅是為了戰爭而戰爭,缺少現實性目的,當時的德國軍方,想的是如何打贏一場戰役,以改變戰爭全局,而希特勒的想法,是為德國獲取總體性的戰爭優勢,這兩種不同的路線,導致了不同的選擇。

但是,希特勒對蘇聯嚴重低估,就如同“一戰”時期德國對俄國嚴重低估一樣,而且美國是一個極大的變量,無論德國在戰場上處於何種階段,只要美國一介入,很多事情就不一樣了。

希特勒在戰爭初期的構想,是迅速擊敗英法,然後佔領英法的殖民地,尤其是英國在大西洋上的軍事堡壘,如果這個計劃實現了,美國也就喪失全部前進的可能性,大西洋壁壘也會崩潰。如此一來,美國將陷入被動,德國將拿到主動。然而,希特勒的計劃,卻趕不上變化,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把希特勒徹底看透了,所以他在參戰之前,就對英國實施援助,甚至派兵登陸冰島,用戰艦獲取英國的軍事基地,這些舉動,使得希特勒入侵英國的計劃徹底破產。

(德黑蘭會議“三巨頭”,1943年)


如果分析具體的戰爭進程,也可以發現,希特勒本人的性格缺陷,對德國國防軍的不信任,以及他戰爭狂人的本性,帶給了德國軍方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有人指出,希特勒本人,正是德國軍事失敗的重大因素之一。

從根本上說,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反人類的,走向失敗是必然的,即使他的戰爭計劃順利,也不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因為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就如同今天的美國霸權主義,雖然看起來很強,但早就衰落了,是註定會走向失敗。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希特勒的計劃是三個月內搞定蘇聯,當時美國還沒參加二戰,而英國有能力獨自登陸作戰嗎?如果你覺得英國有這樣的能力,那麼你真的高估了他們,他們當時能守住本土就已經很厲害了。

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撤退時,他們在海岸上留下了一堆武器,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000輛汽車、75000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000挺機槍以及6000支反坦克槍。這次大撤退後,英法兩國的實力都大幅度下降,法國僅過了一個月就向德國投降,而英國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的陸軍僅剩下25個缺乏重武器的步兵師。英國的步兵手上只有步槍,他們根本就沒有戰勝德軍的實力,更何況他們當時也不具備登陸的能力。

如果英國要成功登陸作戰,那麼他們需要海軍和空軍的支援,否則根本無法成功登陸,英國的海軍和空軍能提供支援嗎?英國的海軍素來是海軍強國,二戰的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海軍總兵力達到了19.5萬,主要艦艇為7艘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15艘重巡洋艦、49艘輕巡洋艦、119艘驅逐艦、64艘護衛艦和69艘潛艇。德國的海軍遜色很多,他們主要艦艇為3艘戰列艦、8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22艘驅逐艦和155艘潛艇。

英國海軍的實力比德國海軍強很多,他們在利用航空母艦攻擊意大利的塔蘭託港後,開始懂得使用航空母艦上的艦載飛機群攻擊港口的防禦工事,他們已經具備登陸作戰的初步條件。英國想要登陸作戰的話,還需要空軍支援,只有英國空軍能夠壓制住德國空軍,他們才可以成功登陸。盟軍諾曼底登陸之所以能成功登陸,那就是因為盟軍的空軍能夠全面壓制德國空軍,而大不列巔空戰後,英國空軍根本沒有壓制德國空軍的能力。

大不列顛空戰爆發的時候,德國空軍主力擁有2669架飛機,戰鬥機和轟炸機各一半,而英國只有700架戰鬥機和500架轟炸機。經過兩個月的空中鏖戰後,英國損失了915架飛機,德國損失1779架飛機,這個時候英國僅剩約300架飛機,這隻夠用來守衛英國本土,想要擊敗德國空軍的話,那時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英國空軍不能壓制住德國空軍的話,地面部隊冒然進行登陸,那麼地面部隊只會遭到德國空軍的猛烈攻擊,損失必然非常大,即便勉強登陸成功,後面的戰鬥也是很難打,十有八九會被打回海上。

如果可以的話,希特勒肯定希望先攻佔英國,但是德國的石油燃料儲備已經出現問題,這使得希特勒不得不把目標調整為石油年產量達到3000萬噸的蘇聯,即便為此兩線作戰,希特勒也在所不惜,更何況在他的計劃中,德軍會快速攻佔蘇聯,而英國不具備登陸作戰的能力,兩線作戰的情況根本不會出現。

【歡迎閱讀留言評論,我期待著你的關注】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希特勒明知進攻蘇聯會陷入兩面作戰,卻還是要打蘇聯,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進攻蘇聯是法西斯反共性質的結果。

希特勒在上臺後,進行法西斯獨裁統治,通過嫁禍於人的方式剪除德國共產黨,1936年11月,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

所以,反共是德國法西斯納粹黨的既定方針,進攻蘇聯、消滅共產主義也是德國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可調和的矛盾。



第二,歐洲大陸西部海岸線盡數落入德國之手。

希特勒閃擊西北歐,逼迫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逼降法國,結好西班牙,可以說,歐洲西海岸已經完全掌握在希特勒手中,在希特勒眼裡,西歐僅剩英國的英倫三島苟延殘喘,已經不再是德國主要威脅。

再加上德國和英國海軍力量的懸殊,海獅計劃沒有成功,希特勒決定不等英國屈服,展開對蘇聯的進攻。



第三,蘇德實力不斷對比發生變化。

在德國對西北歐進攻時,蘇聯通過實施五年計劃,迅猛發展,實力壯大速度遠超德國發展速度,對德國來說,越早發動戰爭對德國越有利。

如果再拖延,等蘇聯進一步發展,德國將會陷入被動,為了先發制人,趁蘇聯還為準備好,希特勒決定不等英國屈服,發動對蘇聯作戰。



第四,德國種族歧視性的必然結果。

希特勒施行種族歧視政策,認為世界上只有他們的日耳曼種族屬於高貴的種族,猶太人和蘇聯的斯拉夫種族都是劣等種族,都應該被消滅。

希特勒在國內和所佔地區,進行種族歧視統治,大批猶太人被慘遭屠殺。為了實現他的種族歧視政策,進攻蘇聯是早晚的事,在西部大陸被解決後,希特勒決定實施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發動對蘇聯的戰爭。



明歷史,知興替,懂得失,歡迎大家關注津城沐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有兩個原因:1.互不侵犯條約的實際效力很有問題,蘇聯仍然可能(或者很有可能)會搶先進攻德國;

2.即使蘇聯不搶先進攻德國,德國無論如何也都要打蘇聯的,德國戰爭的性質就是如此。也就是說,一方面是怕後下手遭殃,第二方面是爭取先下手為強。

再具體展開說。

第一,互不侵犯條約的實際效力很有問題,蘇聯仍然可能(或者很有可能)會搶先進攻德國

即使兩國之間存在互不侵犯條約或類似的文本,也可能會出現戰爭。尤其在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確立之前,一國違反條約往往很難被制裁(這也是歷來認為國際聯盟的弊端之一),國家之間交往的邏輯,幾乎完全是現實主義的弱肉強食。

(可以想想看慕尼黑協定之後,德國公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領土,那個時候也沒見誰說什麼侵略嘛)

補充幾個例子佐證第一點原因,也即在有互不侵犯條約的情況下,仗依然打起來的例子。

蘇芬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是蘇聯跟芬蘭的互不侵犯條約,於1932年第一次籤,1934年雙方續約,同意將有效期延長到1945年。——結果呢,結果蘇聯為了自身安全考慮,於1939年11月30日發動了蘇芬戰爭,別忘了這個時候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可還是有效的。最終芬蘭戰敗被迫求和,蘇聯不僅強行租借漢科港30年,而且割佔了芬蘭的整個曼納海姆防線地區;不久之後,蘇聯又將割自芬蘭的領土命名為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使之成為蘇聯的一部分。

蘇日中立條約,也稱蘇日互不侵犯條約,1941年4月13日簽訂,25日生效,有效期5年。主要內容包括蘇日友好,相互尊重領土完整、互不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云云。但是,蘇聯在二戰尾聲到來之際的1945年8月正式對日作戰(其時中立條約名義上仍然有效)。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個條約的性質也是友好互不侵犯,1950年2月14日簽定,4月11日生效,有效期為30年。結果呢,1969年就爆發了珍寶島事件。

所以說這個互不侵犯條約,作用其實是很有限的。

第二,即使蘇聯不搶先進攻德國,德國無論如何也都要打蘇聯的,德國戰爭的性質就是如此就算蘇聯真的呆萌到那種程度,即使蘇聯真的恪守條約內容,德國也不可能因此而不打蘇聯。它不僅要避免後下手遭殃,還要力爭先下手為強。

換言之,德國打蘇聯不是單純說擔心蘇聯先下手為強這樣的主動防禦的態度,它打蘇聯更多的是是積極進攻的姿態。這是由希特勒的戰爭本質所決定的。

德國戰爭的本質是什麼?是現實主義學者漢斯•摩根索所說的“帝國主義戰爭”。在二戰那樣的技術背景下,德國的帝國主義戰爭最終目標就是建立“世界帝國”,也就是建立全世界範圍內的帝國,或者打到不能打了為止。

那麼為什麼是“世界”帝國呢?要我說,希特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打不到月亮上去,否則他要建立地球-月亮大帝國,恐怕還得制定攻打月亮的作戰計劃不可。

事實上,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要消滅你們這些高盧人(法、荷、比、盧等)、你們這些斯拉夫人(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巴爾幹的南斯拉夫民族地區等),還要消滅你們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也就是不僅要打垮英國,美國不也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國家嘛,也得滅了不可。——在希特勒看來,世界上只有雅利安人(納粹所謂的雅利安人)那才是最好的了。

再讓我們看一下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6月)之前,德國的戰爭成果:橫掃了整個西歐,英國被打得奄奄一息,南部的意大利、東方的日本各自進行的侵略活動也牽制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美國剛剛頒佈租借法案,還沒來得及大規模涉入戰爭。

在這種(對德國進一步發動戰爭有利的)條件下,德國怎麼可能忍得住不去打蘇聯呢。 更不要說希特勒那根深蒂固的大民族主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