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國史浩瀚,公子拾遺”

本期概覽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盛世王朝,而其中最令我們神往的恐怕當屬大唐,7世紀——8世紀的中國不僅僅是亞洲的巔峰,更是世界的巔峰。有一句話是這樣的:當你強大了,才會發現這個世界的善意。而盛唐的強大同樣吸引著周邊的國家,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渤海國和日本。


那麼,這兩者之間是如何相處的呢?在這相處的背後又在試探著什麼呢?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從部落到屬國——渤海國的建立

在大唐建立80年後,也就是公元698年,位於白山黑水一帶的靺鞨人建立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渤海國。

渤海人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最早的祖先是肅慎人。在中國的兩漢時期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被稱為“勿吉”,隋唐時期被稱為“靺鞨”。早在祖先肅慎人時期,尚處於部落狀態的渤海國就分為七個較大的部落,即粟末部、伯咄部、黑水部、拂涅部、白水部、安車骨部、號室部。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其中粟末靺鞨部位於最南邊,受到中原先進文化的薰陶,發展較為迅速。儘管如此,當時的渤海人依然是無法和周邊國家相匹敵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渤海人都是周邊國家的“附庸”,例如高句麗強大的時候,渤海人就依靠高句麗生存,而到了唐朝初年,高句麗滅亡,渤海人又和契丹人混居在營州一帶,本來應該是友好相處的模式,但是卻發生了一件令人十分意外的事情。

也許是當時的民族政策沒有做好,營州都督趙翽不尊重當地的少數民族,引起當地少數民族的不滿,契丹人松漠都督李盡忠、歸城州刺史孫萬榮帶頭反叛唐朝,攻打下營州,將營州都督趙翽殺死。都說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此時依靠契丹人生存的粟末靺鞨部趁機建築城牆固守一隅,也打起了反叛唐朝的旗號。可能粟末靺鞨人覺得一個部落性質的政權反對一個國家性質的政權似乎不太擺得上臺面,於是在原酋長乞乞仲象死後,他的兒子祚榮便以“大”為姓氏,建立了渤海國。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strong>而事實上,渤海國真正開始自己的統治是在建國64年後,原因何在呢?我們可以來仔細地梳理一下渤海國的建國曆史。

渤海國的建立實際上是屬於一種“湊熱鬧”的行為,首先在渤海國建立之前,渤海人是和契丹人混居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國家的領土究竟有哪些?如果渤海人自身實力強大,那一切都好說,大不了就打嘛,可偏偏渤海人在與契丹、大唐的勢力角逐中處於最弱的一方,那剩下的就只有一條路了——附庸。

附庸誰呢?契丹嗎?算了吧,這老兄比自己好不到哪裡去!自己本來就是想安安穩穩找個地方過日子,好沒住多久呢,就和唐朝打起來了,跟他混沒前途!就這樣,渤海人決定接受唐朝的冊封。公元713年,唐朝正式派人前往渤海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這表明渤海的最高首領既是一國之主,同時也是唐朝的一個地方官員。

這一冊封就延續了祖孫三代,直到孫子大欽茂繼承郡王位後,唐朝才認為大欽茂治理渤海國有功,渤海國日益強盛,大欽茂又一直忠於唐朝,所以加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這才開啟了渤海國真正統治的歷史。


渤海國的“地緣政治”危機

國家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就好比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一樣。國家也是需要“人際關係”的,在渤海國建立之初,對於渤海統治者而言,首先要面對的自然是和契丹、唐朝的關係。

作為當年一起反抗唐朝的盟友,契丹和渤海的關係一直比較好,畢竟自己也曾經和他混居過,大家都是少數民族政權,頗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公元720年,唐朝遣使者入渤海國,邀渤海國共同進攻契丹,時任國王大武藝並沒有接受邀請,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渤海國實際上是想和契丹保持一個良好的外交關係。不過歷史總是殘酷的,如果當年的渤海國王要知道將來滅了渤海國的正是他視如親兄弟的遼國的話,不知道還會不會做此決定,當然這是後話,我們就暫且不談啦!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我們再來看看渤海國和唐朝的關係。和契丹不同,唐朝可是個正兒八經的大boss,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個領域那都是甩了渤海國好幾十條街的,在大祚榮接受唐朝冊封正式建立渤海國後的一段時期內,渤海國一直是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唐王朝,為表忠心,還將皇室成員送入大唐作為人質,至於稱臣納貢就更不必說了,一年得有個好幾次,那勁頭就好像咱們春節去給親戚長輩拜年一樣。

而到了大武藝統治時期,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渤海國開始“飄”了。公元 719 年,大祚榮去世,大武藝以嫡子身份即位。唐朝廷冊封大武藝“襲父為古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但是唐朝並沒有看到以往的感恩戴德的場景,渤海國給唐朝的“回禮”是——創建了自己國家的年號。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這裡有必要和大家說一下關於附屬國年號的問題,在古代很多臣服於中國的附屬國的紀年都是用的宗主國的紀年,比如這裡的渤海國自建國開始就保持這唐朝一樣的紀年年號,在古人看來,年號雖然只是幾個字,但是卻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威嚴和主權,既然你是我的附庸,用我的年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如果說改年號並不能讓唐朝看到渤海國的“野心”的話,公元720年發生的事情則是完全體現了渤海國的“小心機”:

公元 720 年,唐朝遣左驍衛郎將攝郎中張越出使渤海,想要渤海與其一同征討奚與契丹,但是大武藝委婉地拒絕了唐朝的要求。

<strong>改年號沒經過宗主國同意也就算了,現在宗主國明令要求你做事,你也敢拒絕?其實,在渤海國拒絕的背後,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第一、唐朝要求自己協助進攻契丹和奚,一旦戰爭爆發,因為地理優勢自己勢必會成為唐軍的先鋒,再加上自己私自更改年號還沒有被大唐問罪的事情,讓大武藝不得不考慮是不是大唐故意這樣做,好讓自己損失慘重,更為可怕的是,如果自己真的做了先鋒,唐朝會不會趁我交戰之際先把我給滅了?

第二、這場戰役如果沒打贏,那麼自己和契丹以及周邊部落的關係算是徹底涼了,如果打贏了,那麼自己就是真的唇亡齒寒了,周邊再也沒有任何的盟友可言了,到時候自己才是真的走投無路,這麼一想,中原人果然很狡猾!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矛盾就是這樣,你如果不解決,那麼它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不可阻擋。而唐朝自此開始就和渤海國結下了樑子,隨後唐朝設立的黑水都督府更是將矛盾推向了頂峰,雙方小規模摩擦不斷,如果說渤海國和大唐是敵對關係,那是真的一點都不為過的。

<strong>我們來總結一下渤海國自建國開始的“地緣政治”格局,和契丹以及周邊部落關係還不錯,大家都是一起長大的好兄弟,一起睡過覺,一起造過反,當然,還有一起窮!至於和大唐的關係嘛,渤海國自大武藝開始就一直在“斷交”的邊緣瘋狂試探,可以說渤海國的外交併不成功,是朋友的幫不上啥忙,能幫上忙的又是敵人,場面一度有些尷尬!


向東尋找“扶桑政治”同盟!

渤海國外交上的失敗迫使渤海統治者不得不考慮尋找新的政治同盟,渤海地處東北,西邊的契丹不用說,南邊的大唐已經把自己拉黑了,北邊又是荒原沒有任何政治意義,那麼剩下的就是東邊了,東邊有誰呢?唯一的選擇就只能是日本了。

其實關於渤海國和日本到底是誰找誰,還真的不好說,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此時的日本也正處於“外交尷尬”時期,而日本的外交失敗則來源於新羅。

日本與新羅的關係一直以來都十分緊張,雖然在公元668年,日本與新羅曾互相派出使節,恢復了公元 656年兩國中斷多年的交往,日本也曾破例接見過新羅使節,表達了“欲結二國之好,成往來之親也19”的願望,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國的關係是十分友善的。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8世紀初,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完成了半島統一的歷史人任務,而後一躍成為半島格局中比較強盛的國家,這使得日本感到不安,原因在於新羅的崛起破壞了日本對於半島的勢力統屬,公元735年,新羅派遣使臣出使日本,因“改本號曰王城國”,日本“返卻其使”。公元737年日本派出使節出使新羅,使節回到日本後上奏稱“新羅國失常禮,不受使旨”,引起日本朝廷內部十分不滿,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則更是將兩國的關係推入冰點。

公元 753年元旦的時候,各個藩國前往唐朝朝賀,日本與新羅的使節因為座位次序問題產生矛盾,日本使節大半古麻呂表達不滿稱:“自古至今,新羅之朝貢日本國久矣。而今列東畔上,我反在其下,義不合得”,最後在唐朝的安排下,日本使節的位次移居到新羅使節之上。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卻反映出了日本和新羅之間巨大的矛盾隔閡——日本一直認為自己凌駕於新羅之上,而新羅則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和日本平起平坐了。

在這種政治困局之下,日本也急需尋找一個同盟夥伴,而同樣處於半島格局的渤海國就成為了他們的目標。公元727年,渤海派遣使臣來到日本,此時的日本已逐漸對朝鮮半島失去了影響力,與唐朝和新羅的關係十分惡劣。日本與渤海交好,對改變日本在政治上孤立無援的局面,無疑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藉助渤海來牽制新羅,不讓新羅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日本,對於緩解日本的軍事壓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是不可能拒絕渤海交往的請求的。此外,隨著新羅的逐漸強大,在政治上不再像以前一樣臣服於日本,不再承認日本的地位在自己之上,不認為日本有接受新羅朝貢的資格。日本對此感到威嚴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渤海使節的出現極大的改善了日本所處的尷尬境遇。

雖然渤海國此行也不是為了向日本臣服,畢竟誰也不會沒事就向陌生人示弱對吧!但是渤海的這種舉動滿足了日本自己的“大國夢”虛榮心,認為自己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同時也想借著渤海使節來朝日本,提高日本在東北亞的國際地位。

<strong>ok,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渤海國和日本之所以能夠湊成“政治同盟”,並不是說哪一方的需求,而是雙方都有各自的痛點,正所謂“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不過私以為按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外交準則來看,這種建立在短期利益上的同盟關係其實並不會維持太久。


比誰更有心機,渤海只能成為“跳板”

日本和渤海的“塑料友情”維持了一段時間後,日本有些按奈不住了,畢竟外交是為了國家利益而存在的,渤海國雖然是自己的“臨時隊友”,但是一沒錢,二沒人,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性的利益啊,要說日本也真是聰明,既然沒有直接利益,那就搞點間接利益吧!

我們知道,渤海位於日本與唐朝相互往來的路線之上,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者經常會先到達渤海,然後再去往唐朝長安。所以,渤海充當了唐朝與日本交往的中轉站,而日本遣唐使到達渤海的這一段路線也被稱作“渤海道”。

說一句不怎麼中聽的話,渤海國成為了日本攀附大唐的“跳板”!

“會藤原河清遣人攜表自唐京來,謂唐亂未平,途危未即還,遣人歸國,告遲歸之故。十月,元度仍入唐迎河清”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日本對於唐朝文化一直是十分仰慕的,經常會派遣留學生和學問僧到唐朝去學習,這些日本派往唐朝的留學生及學問僧通常都會在唐朝停留一段時間,有的幾年,有的幾十年。這些就是所謂的“遣唐使”。本著“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日本誓將對於渤海國的利用貫徹到底!

在大唐的日本“遣唐使”一直有一個巨大的問題——經費。因為學習週期很長,需要花費的經費很難時時到位。雖然唐朝朝廷每年也會給他們發放衣服、絹綿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但是,長時間的在外留學,需要花銷的地方很多,此外在他們學成回國時,需要給日本帶回許多書籍和經卷,這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於是這些日本留學生、學問僧只好向日本政府請求幫助,這個時候,渤海國又起到了中轉作用:

“攜有日本留唐學問僧永忠等託寄之書,至是太政官乃以沙金三百兩,並覆書託定琳轉致永忠等”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無法超越你,但我始終覬覦你

從開始派出遣唐使到838年最後一批遣唐使回國,可以說日本的“遣唐計劃”的成功離不開渤海國的支持,在渤、日兩國的外交方面,日本是收穫了巨大利益的,不僅僅穩固住了自己在半島的勢力地位,而且通過渤海國這麼一個“天然中轉站”學習了不少唐朝的先進文化。

<strong>然而也正是兩國的這次外交,使得日本這個島國多年來想要“政治入侵”東亞的夙願得以實現,在模仿並學習了唐朝先進的文化後,日本彷彿“開了智”,在中國後世朝代的歷史進程中,日本的野心也逐漸膨脹,最終成為了亞洲的一大禍患。


寫在最後的話

渤海和日本的外交終止於渤海國滅亡,而此後的日本又花了幾百年時間“消化”了中國文化,到明朝時期,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經暴露無遺了,東南沿海的倭寇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日本民族超強的學習能力也是我們所要去借鑑的,畢竟一個“明治維新”就能夠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躍成為列強,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可以說一直站在世界的頂峰,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才能不被世界所淘汰,當然,這種進取之心也不能走上偏激的道路。

保持警覺!保持進步!保持清醒!保持冷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